诗心不老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潘志光先生喜寿之年,2018年第3辑《诗探索》在头条“诗坛峰会”栏目重磅推出了他的30首诗作及其长篇创作随笔《跟上队伍》。这看起来就像在一个最恰当的时候给予一位笔耕不辍的老诗人的一种致敬,也是一份特殊的厚礼。
  对一个纯粹的诗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诗本身更厚重的礼物,也没有什么比诗更好的致敬方式了。
  我与潘志光交集不多,偶或见面,数语寒暄,其长者之风便让我有如沐春风之感。认识他主要是通过他的诗歌。而读其诗越多,疑惑就越深: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人一辈子毫不厌烦地去做一件事?我想没有别的,唯有热爱。热爱才能持久,热爱才能让他的创作老而弥坚,始终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和生命张力。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潘志光就在《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发表诗歌。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一条涓涓细流,安静、久远,从不嘈杂。而他的诗,就是生命之河中泛起的浪花,每一朵都饱含着他的情感体验,对世界的独特感知。我相信,他就是那种手里攥着生命密码的人,他有通过诗的语言去解码、打开世界以及人生的能力。
  潘志光的诗多为短诗,最长的也不过数十行(《冬天与春天》除外)。但诗歌的写作难就难在短而别致,短而丰富,短而有味。其味,大抵有三。
  (一)隽永之意味
  这里所谓“意味”,指的是诗的蕴藉内涵。好的诗歌一定是富有意味的,蕴藉越丰,越多元,越是指向各种可能,也就越值得反复咀嚼品鉴。潘志光诗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就如诗歌本身具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向外延展的,是淡雅的、清新的、活泼的。这一类诗,仿佛荷叶上滴着的晨露,晶莹透亮,会翻转,会滚动,会折射出各色光和影。譬如:牛蹄窝窝里盛着蛙声/牛蹄窝窝里盛着犁铧闪亮的语言/牛蹄窝窝里盛着/路边野花涌来的山歌/牛蹄窝窝里/盛著桃花鲜红的羞涩……鸭子叼着/半截发绿的活蹦活跳的小溪/四处乱跑(《春二三月》)。譬如:“鸟儿的翅膀载着/很大很厚的冬天飞去……老柳树一手托着鸟巢/一手托着带潮气的太阳”(《春天像开场锣鼓露出脸儿》)。即便是写夜色:“几点星光/粘在凹凸的夜/半片残月/坠入我泥土般的梦/溪水潺潺/有人在自己身上寻找星星”(《今夜像只陶罐》),也如梦似幻。
  海德格尔曾给诗人定义,说诗人是神圣的命名者,他需要具备一种与万物沟通的能力,通晓自然的语言。而潘志光似乎不仅与万物沟通,甚至能召唤万物,如同一个手握魔杖的魔法师。在他的笔下,就算是“大青石”这样的“死物”也有活的气息,“低矮的冬天压着大青石/大青石上粘着刚熄灭的火/大青石上有条细线般的裂缝”,这裂痕断然不是简单的裂痕,至少让人想到某种“生命的裂痕”。另一种是向内生长的,是曲折的、含蓄的、委婉的,甚至带有魔幻的荒诞的神秘的超现实的色彩。在这一类诗里,他非常虔诚地为细小凡俗的事物做经验提纯,凭借对生活独特深刻的洞察和下意识的直感神助,揭示常人习焉不察的细节,抽丝剥茧般呈现经验的多层次存在。譬如:“树走动了几步/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我放好双脚/用一颗沒有颜色的/心脏行走/双手扶着/弯曲的微风/蟋蟀/用两根触须/捅开夜色的一个窟窿/树,抢先涌了出去”(《夜色》)。在这里,人和物是随意置换的,诗歌提供的场景就像一个魔法世界。弱如蟋蟀也有强大的力量,能捅开夜的窟窿,树具有漫天生长的神力,能涌去天空。而没有颜色的心脏,弯曲的微风,显然都是一种隐喻。心脏代替了双脚,且没有颜色也就缺失了活力,且所能扶持的只能是微风,还是弯曲的,可见这行走之艰难,步履之沉重。这显然暗合着某种人生的历程,或心路历程。其中,也可见诗人对自身存在的世界保持着距离性观照。在这一类诗里,现实的经验退后,诗歌的面罩拉开。再譬如:“牛绕了半个村子/沒去闻闻/麦苗碧绿的诱惑/找到了一幢房子/大口大口地吞吃钢筋/吞吃水泥/吞吃砖块/吞吃瓦片/夜的边缘/塌方”(《牛的行动》)。这就很有些神奇了。牛对麦苗失去了兴趣,反而对钢筋水泥砖块大快朵颐。可见,诗人笔下的牛已不是寻常的牛,是象征意义上的牛。它的吞吃导致的结果是“夜的边缘塌方”,塌方之处即是曙光漏进来的地方。牛,某种程度上是引来黎明的先驱。再如他写水中的芦苇,“湿漉漉的梦中/看见一枝挺拔的芦苇/将枝叶伸进了太阳”,这个芦苇不仅是倔强的,甚至带着某种神性的光辉。它不屈服于波浪,一次次被淹没后又一次次站起来,伸进太阳但不是飞蛾投火,而是自我价值的追求,太阳成了一种理想的“彼岸”。
  在诗人的笔下,很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物都被赋予了一种倔强的个性。比如一条藤蔓,“触须/紧紧抓住根部的泥土/蓬蓬勃勃地往前爬”,一个卑微的生命,不遗余力为生存而努力的形象跃然而出。
  (二)独特之趣味
  这里所谓趣味,也有两个层面。
  其一,是童趣,天真烂漫之趣。这是潘志光诗的一个鲜明特性。乍一看,有儿童诗的味道,但仔细品味,无论从形态、手法、意境的营造、深邃的思想上显然不是儿童诗可比拟的。只是在奇特瑰丽的想象、纯真稚朴的思想方面,二者多有共通之处。
  诗人者,赤子之心。在诗中,诗人把省察万物的视角放得很低,总是以齐物的视角平视这个世界,并像一个孩童一样对万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一株植物,一个小动物,一个极其普通甚或卑微的人,都在他的笔下生发出或静默或活泼的美好。在他的眼里,狗的吠声能够“把山村抬到星星的上面”(《山村的夜》),见群鸟飞翔则联想到它们的“翅膀压低了黄昏”(《独山》),怪老天爷“坐得太高了/你能否坐在村西的山冈上”(《老天爷你坐得太高了》)。看着冬天十二月的天空,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七个窟窿八个窟窿/老枣树伸出好多的手/在天空上写些什么?”完全是一种童稚之气,童稚的眼光,童稚的心理。他甚至于“蹲下,掰开一块泥土/看见众多蚯蚓翻耕着自己命运的声音”,对于小如蚯蚓也给予足够的生命尊重,这就完全是不掺任何杂质的纯贞之心了。在《鸭子,不能把我的云彩叼去》这首诗里,这种童趣就更足了:飘过来了,飘过来了/云彩: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池塘/清清的水洗着云彩……忽然,对面来了一群鸭子/我急忙折下一根柳枝/拦住,拦住它们——/不能把洗净的云彩叼去/不能把我的蓝天踩碎   这甚至让人想到乡下雨后孩子们赶鸭子的欢快热闹的情境,忍不住会心一笑。又譬如《春二三月》:“细雨濛濛/细雨濛濛/竹笋斜撑江南”。竹笋极小,江南极大。一个极小的事物如何能支撑极大的事物?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想象的魅力所在。但这种想象又不是毫无依据的。春笋是最能代表生机活力的,如今天我们常用“雨后春笋”形容某种事物长势之旺盛。一个最有生机活力的事物当然是支撑江南春天的最佳选择。且是“斜撑”,就愈发显出它的努力,使得春笋和江南的天空构成了一个角度,也构成了一个诗的视角,形成了独特的意趣。
  其二,是技艺层面,因多种手法的运用而带来的奇趣。诗人非常善于打破常规思维,逆向掘进(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诗人们最擅长的),从而带给读者惊喜。有诗评家谓其往往于“平淡中见奇崛”,原因盖在此。譬如,“鸭子叼着/半截发绿的活蹦乱跳的小溪”,“小溪捕捉小鱼小虾的活泼”,这种“反着来”的语词组合往往给人一种陌生感,一种感观上的冲击,也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趣味。其节奏,则往往在看似平缓的叙述中埋伏着一种速度,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一个意外,一个爆点。譬如:……溪中洁净的卵石浮上沉下/山笋天天向上/青蛙是手机,哇哇叫不停/春天只有山上野兔子尾巴般长/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走向转身的田野/网上买来的种子/半信/半疑(《春天踩着农谚来了》)末句之妙令人拍案击节。前面所有平静的叙述和铺陈都是为这末一句的高潮作预设和准备。春天来了,但种子还不敢确信,因为种子本身是“网上买来的”,种子本身的身份就成了问题。尤其说种子对春天的态度半信半疑,毋宁说是怀着新的希望的农人对种子的半信半疑的态度。人与种子之间的彼此疑惑,通过诗人的想象和情感的植入,加上节奏的变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喜剧色彩。
  (三)泥土的香味
  潘志光一辈子生活在南方,家乡的土地是他诗歌的精神原点。他的诗歌里所有的语词、意象、句子由此生发出来,并不断向云端生长,又扎进大地深处。他与万物对话,化入彼此,在贴近原始脉搏中获得了一种近乎大地之情的古老灵性。这种灵性进入诗歌,愈加重了其浓郁的泥土芳香。
  他笔下的意象都是最生活化的,离土地最近的,是身边的一枝一叶,是头顶的一虫一鸟,是脚下的一沙一石。是极具南方色彩的牛蹄窝窝,是蛙声,是羞涩的桃花,是湿漉漉的草垛,是抖掉了潮湿的梦的谷子……。他写农人在春天的夜里“拉着满车的灯光走向田野/伸手插进竹箩/看看谷种在适宜的温度里/有没微笑/拉一拉蜷伏着的耕绳/抚摸栏圈里卧着的牛/喂一筐鲜嫩的江南……/春夜很短/短得像枝桃花”(《春夜》)。这活脱脱就是一幅水墨淋漓带着浓浓泥土气息的江南备耕图了。在农人的眼里,谷子发芽像是会对他“微笑”,他又巴不得把鲜嫩的饲料全给牛喂饱,好牵它负轭劳作,为一年的收成作最早的努力。农人急切而满怀希望的心情被描摹得如此细致入微,引人入胜。而末了,“春夜很短,短得像枝桃花”,又是神来之笔,以具象的桃花表意抽象的时间,惜春之情何等真切。
  这一切的一切,恐怕又要归功于诗人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对这一块土地的真挚热爱了。
  诗是生活的一部分。詩更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
  有的时候,越是卑微的姿态,越能显出其高贵来。读潘志光老师的诗,信然。
  (作者系诗人、作家)
其他文献
远处的岛  礁石与密林的荒原  孤零零的光和雾气,不能眺望的  远处,是死者共同的陆地  鸥鸟和野兽,占据了道义的监狱  遥不可及的宝塔,住着众神  我仅仅仰望,但不能生出登临之心  在沉没者的中心,生物世界  正吸食着白花花的盐粒  只有死亡,才举着它碧绿的手臂  旧时光如此腐朽,它们泛滥且  汹涌,独占了废墟上的美  她的气息,是海水锈蚀的味道  而流放者被遗弃之后,牢底尖叫的骨头  正长出幽
期刊
关于秋天  关于秋天,我有好消息  我的肉体,除了泥土,还多了落叶的覆盖  我在湖面踏水,或在最高的雪山上眺望  不踩碎雪花,也不弄乱雪地  我只赞美。所有的善举都是荣幸  从此,我放弃炉火、雨伞和太阳的光芒  我穿上宽襟大袖的白衫  绝不穿黑袍。这样,我飞起来更像天使  树枝上的金币,像情欲  纷纷落下来,连黄连木和水松也红了脸  我爱上另一个灵魂  我们从未见过彼此的身体  在草黄的日子里,我
期刊
马特雅·马特夫斯基(Mateja Matevski, 1929-2018),马其顿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阿尔巴尼亚族人家庭,早年在大学攻读语言学,1962-1963年赴巴黎攻读法国文学和戏剧,曾经担任马其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文化和文学节目的编辑、电视台主编和台长,以及斯科普里广播电视台总台长。他也曾在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担任编辑,在大学担任世界戏剧史教授。不仅如此,他还担
期刊
大会堂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正处于大集体时代。那时候,农民吃的是“大锅饭”,挣的是工分,一起出工,一起收工,晚上还经常参加群众大会、学习政治、聆听报告、揭发批判、观看演出什么的。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聚会就得有一处合适的场所,当时的农村一穷二白,要找出一个能容纳所有村民的建筑谈何容易,只有少数大队有祠堂、庵庙可现成利用。于是,建一座大会堂就成了当时农村的“中心任务”。  建造大会堂,是如今古稀
期刊
言与意之间的反差,是衡量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两者反差越大,作品价值就越高。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青年作家余静如的小说《鹳草洲的葬礼》就是言与意反差很大的杰作。  首先,从结构上来说,作者巧妙地利用三次葬礼,浓缩了鹳草洲近三十年来的变迁和衰亡史。  当然,作者的重点不在于表现这个村庄外部形态的衰亡,而是通过三个葬礼的不同与变化,展现了人的精神走向衰亡、对生命的态度日渐冷
期刊
在西秦岭一带,叔,一般叫大,或者爸。叫叔洋气,但隔,不亲。  我三叔,兄弟排行老三,最小,我叫三爸。  我是跟三爸一起出门的。阳光盛大,倾盆而下,万物闪烁着透亮的光芒。午后的白杨,立在门口,风吹,它们露出长满白绒毛的手掌,呼啦啦拍打着。我们顶着隔年的旧草帽,穿过长长的寂寥的夏日巷道。  巷道里为什么没有人?  以前夏日的巷道不是这般枯寂。男人们敞着衣襟,提着镰刀和磨刀石,挽着裤腿,女人们提着瓦罐,
期刊
一  天还没亮,住村东头的西门珍珠就跑到隔壁敲门了:“东郭嫂子,起了吗?”东郭嫂子还来不及回答,倒敲醒了正在做梦的东郭兴旺,他嘟哝着问媳妇那么早起来要去干吗,东郭嫂子说,昨晚与西门姑娘约好了,去冀州呢。“那么远,去冀州干吗?”“你不知道,现在那大山已被移走,去冀州不远了,才十八里地呢。听说冀州的牛肉香着呢,去买一点来尝尝,也给你下酒呀。”东郭兴旺听着舒服,又倒头睡下做梦去了。  东郭嫂子和西门姑娘
期刊
近日与媳妇自驾车出京,经冀、晋、陕、川、滇、桂六省区,轮渡海峡至琼南,车程三千六百余公里,所见所感,拍照(此文略)写字,发手机朋友圈。  (一)  彩虹天上落,可看不可摸。  禁网岸边立,拦人不拦河。  黄河壶口,在山西一侧见到彩虹。以往别处雨后之虹,倏忽即逝。此间拜晴日和不停歇的巨浪水雾所赐,彩虹很大很耐心,由你尽情观赏拍照。管理方架起铁丝网,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别太靠前。  这是我第二次游壶口。
期刊
1单穴墓  抢救室的门,忽地开了。  快进去告个别吧。一位白大褂对迎上来的她说。  她踉跄半步。多年来,想得再多,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这样离开她。他的病,竟这样重。  他半闭着眼,耷拉着脑袋,脸像一枚风干的桃核。日子,像刀般,将他雕成了一尊木雕:不言不语,无喜无悲。  他看着她,嚅动双唇:拜托……  她像听到一声惊雷,叫:啊……  拜托……  侧耳细听,千真万确,不是幻觉。  她颤抖着,比得知他
期刊
一  自懂事以来,能清晰映入脑海中的当属外祖父那经风霜犹神采的熟悉脸庞。那时中耳炎也会经常发作,耳畔间就会响起外祖父出名的大声腔,“倒点药酒给浸浸就会好了”,而后拿出独门泡制的药酒——三竹黄(据乡音录下,记忆中应是某种草根)浸酒,据说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你还别说,效果还真行,隔天炎症就会好一大半。但由于炎症经常发作,那时农村更是缺医少药的,小时的我也落下个耳背的毛病。母亲经常会抱怨,这孩子长大了会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