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虚拟大学的构建往往是“以己为中心”的单中心生成,本文在对虚拟组织学理层面的探讨所得的虚拟组织生成的两种方式的结论,应该会给虚拟大学的构建带来一些启示,未来虚拟大学的构建应该更注重多中心生成。
[关键词] 虚拟组织;生成;虚拟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1—0046—03
虚拟大学是“运用虚拟技术,创办在互联网络上的、不消耗现实教育资源和能量的,并且有现实大学特征和功能的一个办学实体”,“在虚拟观念指导下将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的一次伟大创举”[1]。可见当前虚拟大学的构建往往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弥补自己的劣势,明显的是“以己为中心”的单中心生成,并没有脱离科层制教育的低效率束缚,对“虚拟组织”生成方式的探讨应该会给未来虚拟大学的构建带来一些启示。
一、虚拟和“组织”的虚拟
对“虚拟”一词做哲学意义上普遍内涵的揭示应从三个层面加以把握[2]:
(1)就虚拟的发展形态来看,无论是实物符号的虚拟,还是影像符号和数字化符号的虚拟,它们共同的技术手段特点就是符号化。界定虚拟内涵时应抽去具体技术对其的影响,体现在虚拟内涵中的应是支持一般性虚拟活动进行的技术共同点;
(2)界定虚拟内涵时必须充分考虑虚拟这种亦真亦幻的基本特性,也就是,兼有“虚构的”和“实际的”两个意思,一方面表示虚拟对象的非实体性,另一方面又表示效果或者功能与实体对象是等同的。简而言之,“虚拟”是指“虽然没有实际的事实、形式或名义,但是,在事实上或效果上存在的”;
(3)界定虚拟内涵时必须充分考虑从现实有和现实无到虚拟之物的生成中人的创造性。因为虚拟组织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故本文中我们取狭义内涵的“虚拟”,即人发挥主体能动性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的“亦真亦幻”。
已有研究关于“虚拟组织”的认识,大都是从“虚拟企业”中提升出来的,大致从“虚拟企业”构成的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的虚拟和组织形式的虚拟等角度来认识。例如,在产品或服务视角下,能提供虚拟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便被界定为“虚拟组织”;在组织形式视角下,由企业伙伴所构成的暂时性网络,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通过信息技术连接起来,共享技术、成本以及对方的市场,也是“虚拟组织”。这些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虚拟组织”的特征,但由于样本来源比较狭窄,因此在“虚拟组织”本质的把握上意犹未尽。
帕森斯(Parsons)认为,“组织的发展已成为高度分化社会中的主要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人们才有可能‘完成’任务,达到对个人而言无法企及的目标”。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五个基本构成部分:技术核心、高层管理、中层管理、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3]。技术核心实际负责生产产品和服务这些组织的输出,技术支持部门帮助组织适应环境,管理支持部门负责保持组织的顺畅运行和包括物力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组织的维护,这三部分负责组织功能的实现;管理(包括高层管理和中层管理)是一个独特的子系统,负责指导和协调组织的其他部门,这两部分负责组织运作的实现。据此可以认为,组织的两大构成因素是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并非隔离的、毫无关系的,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功能模块是组织机制运作管理的对象,组织机制是对功能模块的组织运作。虚拟组织正是对传统组织的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的“虚拟”,以达到组织的“亦真亦幻”的,我们分别将两种方式简称为“功能虚拟”和“组织虚拟”。
这样抽象之后,可以用来观察更多的对象,分析更多的问题。功能虚拟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其中的一部分功能虚拟化。组织虚拟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虚拟的组织功能,实现组织机制的虚拟,如普通大学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其各级管理虚拟化,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达到管理效率的提高。一般而言,这两种虚拟方式经常会同时或者相继地发生在同一个既在的组织身上,有时是均衡发展,有时会有所侧重。在不同的发展对象,在不同的侧重发展阶段上,经常会给我们“功能虚拟的虚拟组织”和“组织虚拟的虚拟组织”的印象。
二、组织虚拟的开放性
在功能虚拟方面,因为有了数字技术的产生,组织将其一部分功能虚拟化,这是新技术支持条件下自然发生的组织内部机制的优化过程,如一个人穿上耐克鞋可以跳得更高、跑得更快。而组织虚拟是对组织的功能模块间的组织机制的虚拟,由不同初始“组织”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分工合作,借组织机制的虚拟形成更大更强的“组织”,如4×100M接力显然有着比一个人跑400M有着更加优良的机制。组织虚拟在没有信息技术平台的条件下也可实现,数字化虚拟技术的产生加快了这一进程。
W.理查德.斯洛特从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和开放系统三个视角提出了组织的三种不同定义[4]。理性系统视角关注的是正式结构的组织,着重于组织与众不同的特征,即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清晰的关系结构和独特的规范,能把组织与其他社会形式区别开来。自然系统视角关注的是非正式结构的组织,社会参与者寻求着多种不同的或相同的利益,但一致努力地维持组织的生存。理性系统视角和自然系统视角注重从静态的角度来观察思考组织,是横向展开的观察,其视角下的“组织”是暂时静态的封闭的没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开放系统视角不假设参与者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一致努力地维持组织的生存,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参与者在分析是否有利的情况下决定是否加入或离开组织,或是否从事与组织的交换活动。因此,从开放系统视角来看,组织是参与者之间的某种程度的松散联合,并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有效联系,共享资源,充分信任与合作,分担风险与利润。开放系统研究视角的引入引起了分析层次上的细化和提高,不再把单个组织作为封闭的组织而是将其视为某个或某些“组织”的组成部分,而此处的“组织”正是组织虚拟的虚拟组织。因此,我们认为组织虚拟正是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的基本特征,正是组织的开放性恰遇信息技术时代才孕育了组织虚拟的虚拟组织。
三、虚拟组织的两种生成方式
虚拟组织的生成,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以企业为例,一种方式是传统组织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功能的最优化,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组织的构成元素虚拟化,并因此形成了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另一种方式是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将其他非核心能力由其他企业提供,在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组成了企业间的动态联盟,彼此共享资源,有效缩减交易费用,降低经营风险,以达到“双赢”乃至“多赢”。这种现象说明,虚拟组织有两种生成状态,一是由单个组织发展演化而来的“单中心”生成,一种是由多个企业的战略合作而来的“多中心”生成。就当前的状况看,单中心生成的方式,多出现在如大学、图书馆及其他类似社会服务机构中;而多中心生成的方式,一般出现在部分企业中。组织的虚拟化是社会信息化为组织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是新的技术为组织发展给出的“规定”。
单中心生成过程如图1所示。在对传统组织的构成元素虚拟化的过程中,要么只是多了实现组织功能的手段或少部分实现了功能模块的虚拟,要么在此基础之上优化组织结构,但“组织”虚拟之后相关结构和内部规范依然保持稳定,组织呈现出强内聚的特性。虚拟组织和初始组织的边界是重合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虚拟组织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应该说,此类相对“内聚”的虚拟组织的生成,既和前述特定的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更和这类组织的本来特征有关。就是说,拿企业虚拟化的眼光和要求,一刀切地看高等学校之类的其他社会组织的虚拟化,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们应取的态度,同样是承认它并为之喝彩,这类组织作为一些有着相关结构和内部规范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也有效地完成了自身组织的优化升级。
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与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有所不同。组织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纷纷凭借自己的优势强强联合,从而构建了由众多不同组织在内的新的组织。多中心生成过程如图2所示。实线边界为为实体组织,虚线边界为各组织基于共同利益构成的虚拟组织。现实中,多中心生成的种类很多,有时是单个组织基于对机遇的洞察,凭借自己的优势招募其他有互补优势的组织组建以自己或几个组织为中心的虚拟组织,中心组织如实体组织A,周围组织因参与虚拟组织的程度不同又有B或C之别,有时是众多组织基于共同利益聚集在一起,分工合作,共担风险,彼此没有中心与周围之分,各个组织如B或C。虚拟组织也有其特有的行为规范,但所约定的行为规范只在相应层面上的“组织”行为上有约束力,制约着各原初组织在虚拟组织系统的行为,并不对各原初组织的所有行为具有约束力。在信息技术社会大环境下,正是因为组织虚拟的开放性才孕育了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组织之间面临着相关结构和内部规范的重构,组织之间呈现出松耦合的特性。
前面论述中,我们已说明组织的构成要素是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且组织机制是对功能模块的“组织”。在对组织的构成元素的虚拟化过程中,有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和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两种形式。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中各原初组织之间在沟通协调下,形成了组织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实现了新的令人瞩目的实在。而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仅是追求组织效能的最大化,边界与传统组织吻合,规模上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这或许就是为何当前对的“虚拟组织”的研究,只关注了“虚拟企业”,而没有看到经具有“内聚”特征的改良性虚拟而产生的“虚拟组织”的原因。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试图这样定义:虚拟组织是各原初组织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内部改良或外部联合而成的新型组织。 如“虚拟大学”、“虚拟企业”、“虚拟社区”和“虚拟图书馆”等。“虚拟组织”正是通过对组织的构成元素的优化来实现组织的“虚拟”,进而蕴含了传统组织所不具备的优势。对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而言,“虚拟”给组织多了一种实现功能的手段,也变相节约了社会资源,给组织更多的资源发展自己,以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而言,“虚拟”使组织扬长避短,保持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同时与其他组织保持伙伴关系,共享彼此的资源,有“利”可图。
四、虚拟组织的生成方式对虚拟大学的启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特有的“篱笆文化”背景下,单中心虚拟化的过程比较容易发生,而多中心虚拟化的过程则可能会遇到较大阻力,考察我国的实践现状也确实如此。尤其是眼下的虚拟大学的构建,往往是“以己为中心”,只是将非业务核心的模块外包给其他如软件公司之类的组织,依旧是严格的科层制组织,并没有最优化虚拟组织的优势。应该说,在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今天,教育行业也正经受着优胜劣汰的“洗牌”,低效率的教育机构往往会被淘汰,因此大学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兼容并蓄,才能赢得发展的机遇。也就是说,未来虚拟大学的构建在兼顾单中心生成的传统下应着重大学的多中心生成。
应本着服务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指标,在深刻剖析自己大学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寻求弥补劣势的大学,一同构建多中心生成的虚拟大学,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毕竟强强联合才是市场化条件下大学走向成功的出路。首先,大学应该抛弃“同行皆对手”的过时观念,实现由追求只有一个胜者的传统到“双赢”乃至“多赢”的转变,这就要求大学应该勇于破除旧观念,与时俱进,勇敢地打开校门,拥抱兄弟院校;同时,也不要舍弃自我发展,应该保持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必要的敏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自己强了,才是真的实现“强强联合”;最后,铭记大学是教育的圣地,高效率的大学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自由生成,多中心虚拟的生产方式只有在心系“学生”时才是有价值的,也才是能够有长足发展的。
笔者认为,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作为一种功能和结构得以优化的组织,顺应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要求,理应能够成为未来大学的主要建构形式。
[参考文献]
[1]孙沂.虚拟大学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4):259.
[2]刘希裕.试论虚拟实践—虚拟技术视野中马克思实践观的思考[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理查德.L.达夫特. 组织理论与设计(第7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8-19.
[4]W.理查德.斯洛特. 组织理论(第4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22-26.
[作者简介]
王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email protected]);李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哲学等。
“How to Form Virtual Org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irtual University
Wang Tao & Li Yi
(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
【Abstract】 Nowadays virtual university has been formed by itself on the average, and actually virtual organization should have another way named multi-center formalization besides single-center. Multi-center formalization will be focused on by virtual university in the future.
【Keywords】 Virtual organization; Formalization; Virtual university
责任编辑:陈 媛
[关键词] 虚拟组织;生成;虚拟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1—0046—03
虚拟大学是“运用虚拟技术,创办在互联网络上的、不消耗现实教育资源和能量的,并且有现实大学特征和功能的一个办学实体”,“在虚拟观念指导下将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的一次伟大创举”[1]。可见当前虚拟大学的构建往往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弥补自己的劣势,明显的是“以己为中心”的单中心生成,并没有脱离科层制教育的低效率束缚,对“虚拟组织”生成方式的探讨应该会给未来虚拟大学的构建带来一些启示。
一、虚拟和“组织”的虚拟
对“虚拟”一词做哲学意义上普遍内涵的揭示应从三个层面加以把握[2]:
(1)就虚拟的发展形态来看,无论是实物符号的虚拟,还是影像符号和数字化符号的虚拟,它们共同的技术手段特点就是符号化。界定虚拟内涵时应抽去具体技术对其的影响,体现在虚拟内涵中的应是支持一般性虚拟活动进行的技术共同点;
(2)界定虚拟内涵时必须充分考虑虚拟这种亦真亦幻的基本特性,也就是,兼有“虚构的”和“实际的”两个意思,一方面表示虚拟对象的非实体性,另一方面又表示效果或者功能与实体对象是等同的。简而言之,“虚拟”是指“虽然没有实际的事实、形式或名义,但是,在事实上或效果上存在的”;
(3)界定虚拟内涵时必须充分考虑从现实有和现实无到虚拟之物的生成中人的创造性。因为虚拟组织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故本文中我们取狭义内涵的“虚拟”,即人发挥主体能动性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的“亦真亦幻”。
已有研究关于“虚拟组织”的认识,大都是从“虚拟企业”中提升出来的,大致从“虚拟企业”构成的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的虚拟和组织形式的虚拟等角度来认识。例如,在产品或服务视角下,能提供虚拟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便被界定为“虚拟组织”;在组织形式视角下,由企业伙伴所构成的暂时性网络,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通过信息技术连接起来,共享技术、成本以及对方的市场,也是“虚拟组织”。这些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虚拟组织”的特征,但由于样本来源比较狭窄,因此在“虚拟组织”本质的把握上意犹未尽。
帕森斯(Parsons)认为,“组织的发展已成为高度分化社会中的主要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人们才有可能‘完成’任务,达到对个人而言无法企及的目标”。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五个基本构成部分:技术核心、高层管理、中层管理、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3]。技术核心实际负责生产产品和服务这些组织的输出,技术支持部门帮助组织适应环境,管理支持部门负责保持组织的顺畅运行和包括物力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组织的维护,这三部分负责组织功能的实现;管理(包括高层管理和中层管理)是一个独特的子系统,负责指导和协调组织的其他部门,这两部分负责组织运作的实现。据此可以认为,组织的两大构成因素是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并非隔离的、毫无关系的,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功能模块是组织机制运作管理的对象,组织机制是对功能模块的组织运作。虚拟组织正是对传统组织的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的“虚拟”,以达到组织的“亦真亦幻”的,我们分别将两种方式简称为“功能虚拟”和“组织虚拟”。
这样抽象之后,可以用来观察更多的对象,分析更多的问题。功能虚拟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其中的一部分功能虚拟化。组织虚拟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虚拟的组织功能,实现组织机制的虚拟,如普通大学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其各级管理虚拟化,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达到管理效率的提高。一般而言,这两种虚拟方式经常会同时或者相继地发生在同一个既在的组织身上,有时是均衡发展,有时会有所侧重。在不同的发展对象,在不同的侧重发展阶段上,经常会给我们“功能虚拟的虚拟组织”和“组织虚拟的虚拟组织”的印象。
二、组织虚拟的开放性
在功能虚拟方面,因为有了数字技术的产生,组织将其一部分功能虚拟化,这是新技术支持条件下自然发生的组织内部机制的优化过程,如一个人穿上耐克鞋可以跳得更高、跑得更快。而组织虚拟是对组织的功能模块间的组织机制的虚拟,由不同初始“组织”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分工合作,借组织机制的虚拟形成更大更强的“组织”,如4×100M接力显然有着比一个人跑400M有着更加优良的机制。组织虚拟在没有信息技术平台的条件下也可实现,数字化虚拟技术的产生加快了这一进程。
W.理查德.斯洛特从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和开放系统三个视角提出了组织的三种不同定义[4]。理性系统视角关注的是正式结构的组织,着重于组织与众不同的特征,即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清晰的关系结构和独特的规范,能把组织与其他社会形式区别开来。自然系统视角关注的是非正式结构的组织,社会参与者寻求着多种不同的或相同的利益,但一致努力地维持组织的生存。理性系统视角和自然系统视角注重从静态的角度来观察思考组织,是横向展开的观察,其视角下的“组织”是暂时静态的封闭的没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开放系统视角不假设参与者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一致努力地维持组织的生存,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参与者在分析是否有利的情况下决定是否加入或离开组织,或是否从事与组织的交换活动。因此,从开放系统视角来看,组织是参与者之间的某种程度的松散联合,并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有效联系,共享资源,充分信任与合作,分担风险与利润。开放系统研究视角的引入引起了分析层次上的细化和提高,不再把单个组织作为封闭的组织而是将其视为某个或某些“组织”的组成部分,而此处的“组织”正是组织虚拟的虚拟组织。因此,我们认为组织虚拟正是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的基本特征,正是组织的开放性恰遇信息技术时代才孕育了组织虚拟的虚拟组织。
三、虚拟组织的两种生成方式
虚拟组织的生成,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以企业为例,一种方式是传统组织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功能的最优化,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组织的构成元素虚拟化,并因此形成了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另一种方式是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将其他非核心能力由其他企业提供,在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组成了企业间的动态联盟,彼此共享资源,有效缩减交易费用,降低经营风险,以达到“双赢”乃至“多赢”。这种现象说明,虚拟组织有两种生成状态,一是由单个组织发展演化而来的“单中心”生成,一种是由多个企业的战略合作而来的“多中心”生成。就当前的状况看,单中心生成的方式,多出现在如大学、图书馆及其他类似社会服务机构中;而多中心生成的方式,一般出现在部分企业中。组织的虚拟化是社会信息化为组织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是新的技术为组织发展给出的“规定”。
单中心生成过程如图1所示。在对传统组织的构成元素虚拟化的过程中,要么只是多了实现组织功能的手段或少部分实现了功能模块的虚拟,要么在此基础之上优化组织结构,但“组织”虚拟之后相关结构和内部规范依然保持稳定,组织呈现出强内聚的特性。虚拟组织和初始组织的边界是重合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虚拟组织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应该说,此类相对“内聚”的虚拟组织的生成,既和前述特定的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更和这类组织的本来特征有关。就是说,拿企业虚拟化的眼光和要求,一刀切地看高等学校之类的其他社会组织的虚拟化,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们应取的态度,同样是承认它并为之喝彩,这类组织作为一些有着相关结构和内部规范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也有效地完成了自身组织的优化升级。
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与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有所不同。组织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纷纷凭借自己的优势强强联合,从而构建了由众多不同组织在内的新的组织。多中心生成过程如图2所示。实线边界为为实体组织,虚线边界为各组织基于共同利益构成的虚拟组织。现实中,多中心生成的种类很多,有时是单个组织基于对机遇的洞察,凭借自己的优势招募其他有互补优势的组织组建以自己或几个组织为中心的虚拟组织,中心组织如实体组织A,周围组织因参与虚拟组织的程度不同又有B或C之别,有时是众多组织基于共同利益聚集在一起,分工合作,共担风险,彼此没有中心与周围之分,各个组织如B或C。虚拟组织也有其特有的行为规范,但所约定的行为规范只在相应层面上的“组织”行为上有约束力,制约着各原初组织在虚拟组织系统的行为,并不对各原初组织的所有行为具有约束力。在信息技术社会大环境下,正是因为组织虚拟的开放性才孕育了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组织之间面临着相关结构和内部规范的重构,组织之间呈现出松耦合的特性。
前面论述中,我们已说明组织的构成要素是功能模块和组织机制,且组织机制是对功能模块的“组织”。在对组织的构成元素的虚拟化过程中,有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和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两种形式。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中各原初组织之间在沟通协调下,形成了组织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实现了新的令人瞩目的实在。而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仅是追求组织效能的最大化,边界与传统组织吻合,规模上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这或许就是为何当前对的“虚拟组织”的研究,只关注了“虚拟企业”,而没有看到经具有“内聚”特征的改良性虚拟而产生的“虚拟组织”的原因。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试图这样定义:虚拟组织是各原初组织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内部改良或外部联合而成的新型组织。 如“虚拟大学”、“虚拟企业”、“虚拟社区”和“虚拟图书馆”等。“虚拟组织”正是通过对组织的构成元素的优化来实现组织的“虚拟”,进而蕴含了传统组织所不具备的优势。对单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而言,“虚拟”给组织多了一种实现功能的手段,也变相节约了社会资源,给组织更多的资源发展自己,以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而言,“虚拟”使组织扬长避短,保持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同时与其他组织保持伙伴关系,共享彼此的资源,有“利”可图。
四、虚拟组织的生成方式对虚拟大学的启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特有的“篱笆文化”背景下,单中心虚拟化的过程比较容易发生,而多中心虚拟化的过程则可能会遇到较大阻力,考察我国的实践现状也确实如此。尤其是眼下的虚拟大学的构建,往往是“以己为中心”,只是将非业务核心的模块外包给其他如软件公司之类的组织,依旧是严格的科层制组织,并没有最优化虚拟组织的优势。应该说,在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今天,教育行业也正经受着优胜劣汰的“洗牌”,低效率的教育机构往往会被淘汰,因此大学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兼容并蓄,才能赢得发展的机遇。也就是说,未来虚拟大学的构建在兼顾单中心生成的传统下应着重大学的多中心生成。
应本着服务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指标,在深刻剖析自己大学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寻求弥补劣势的大学,一同构建多中心生成的虚拟大学,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毕竟强强联合才是市场化条件下大学走向成功的出路。首先,大学应该抛弃“同行皆对手”的过时观念,实现由追求只有一个胜者的传统到“双赢”乃至“多赢”的转变,这就要求大学应该勇于破除旧观念,与时俱进,勇敢地打开校门,拥抱兄弟院校;同时,也不要舍弃自我发展,应该保持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必要的敏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自己强了,才是真的实现“强强联合”;最后,铭记大学是教育的圣地,高效率的大学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自由生成,多中心虚拟的生产方式只有在心系“学生”时才是有价值的,也才是能够有长足发展的。
笔者认为,多中心生成的虚拟组织作为一种功能和结构得以优化的组织,顺应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要求,理应能够成为未来大学的主要建构形式。
[参考文献]
[1]孙沂.虚拟大学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4):259.
[2]刘希裕.试论虚拟实践—虚拟技术视野中马克思实践观的思考[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理查德.L.达夫特. 组织理论与设计(第7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8-19.
[4]W.理查德.斯洛特. 组织理论(第4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22-26.
[作者简介]
王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email protected]);李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哲学等。
“How to Form Virtual Org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irtual University
Wang Tao & Li Yi
(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
【Abstract】 Nowadays virtual university has been formed by itself on the average, and actually virtual organization should have another way named multi-center formalization besides single-center. Multi-center formalization will be focused on by virtual university in the future.
【Keywords】 Virtual organization; Formalization; Virtual university
责任编辑:陈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