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年,“梦想”一词成了中国的流行语,与之相关,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字,也大幅度攀升,仅发表的论文在这一年就达上万篇之多。但这些讨论的主声部多倾注于中国梦的具体内容,而有一种声部则似乎比较薄弱,那就是哲学理论的声音。然而现在这一声部也不再低沉了:孙正聿教授新著《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一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版,以下简称《支撑》)的出版,奏响了一个高强音,改变了这一话语不均衡现象。该书的中心目标即是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当今国人的精神家园即理想信念提供理论支撑。通观全书,作者显然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一
正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国人,肩负着一项文化使命,那就是建构一种适合于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既是民族的,同时也是适合于新时代的,因而它一方面是对于传统的民族精神家园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一种全然割断历史的借用或全然另创,另一方面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种再构建,而不是一种了无创新的延续。显然,这一精神家园是中国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梦之精魂。
建构这一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无疑是需要各方面的精神文化活动,诸如科学、文学、艺术、道德,甚至宗教等方面协力进行的,但哲学理论在其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在当今这样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地方性的常识已不敷用,宗教信仰也已失去了既往时代的那种慑服人心的力量,科学虽然有浸入一切领域的趋势,但由于其实证性亦有局限性,而只有立足于科学思维的方式,而又超越于实证科学的哲学理论,才能为这一精神家园提供一种终极性的理论根据,为之奠定基础。《支撑》正是这样一部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在哲学理论层面上奠定基础的力作。
二
该书共六章,在内容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其一,论证对作为精神家园的理想信念给予理论奠基的必要性;其二,“检阅”精神家园的诸元素;其三,反思如何“入居”或“居有”精神家园的方式;其四,阐释作为精神家园的理想信念之在中国梦体系中的位置。
第一章从两方面论述了对理想信念给予理论奠基的重要意义。首先,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觉。这是因为,理论能够提供关于世界的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成果,这使它能够规范“我们想什么,不想什么,怎么想,不怎么想,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不怎么做”,即“决定着我们思想的内容,决定着我们思维的方式,决定着我们行为的内容,决定着我们行为的方式”,从而能够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塑造、引导、规范、矫正时代精神,因而,只有自觉地发挥理论的功能,才能真正达到坚定理想信念之目标。但进一步看,要使理论能够充分发挥其坚定理想信念之功能,还需要有理论的自信。而所谓理论自信,又包含四个方面的“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对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信念”。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服”“信心”和“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性的唯物主义方法原则,就能够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在接下来的第二、第三两章中,作者用心“检阅”了精神家园的诸元素。所谓精神家园,是奠基于人的生命存在的。但人不仅仅像动物那样“生存”着,而是以超越性的方式“生活”着。这种超越性就在于超越人的自然存在,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活动。人的这种超越性能力又是“以创造‘文化’和‘文化’遗传的方式延续其种类的‘生活’活动,因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方式”。这样,人的遗传便是“‘自然的遗传’与‘文化的遗传’的统一”。这也就是说,“文化是人存在方式”,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属人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这种历史的文化世界的存在方式,便是不同于其他物种演化方式的自我超越式的发展。我们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便存在于这一属人的文化世界之中。要构建这一精神世界,要借助于一系列精神活动的环节,要从超越“对象”的“表象”,经过超越“映像”的“想象”,到超越“形象”的“思想”、超越“知识”的“智力”、超越“逻辑”的“智慧”,才能抵达这一超越直接存在的世界。构建精神世界的关键词是超越性:人类以神话的方式超越自然世界,以宗教的方式超越世俗世界,以艺术的方式超越无情世界,以伦理的方式超越个体世界,以科学的方式超越经验世界,以哲学的方式超越有限世界,以构建起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为人的生活赋予意义。这一构建过程也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历程。首先是通过主客体关系和诸主体间关系而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达到自立、自重、自信、自爱、自尊的主体自我意识,进而认识到人的社会性与历史性,达到社会性的、历史性的主体的自我意识。如此这般,我们也就构建起了人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
在第四、第五两章中,作者进一步论述了作为理想信念的精神世界既然是人的创造物,那么,人就不是一生下来就自然地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而是必须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艺术审美和文明传承的方式才能抵达并“入居”其中。这些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教育是“放飞理想的‘摇篮’”,科学是“获取真知的‘源泉’”,艺术是“陶冶性情的‘园地’”,文明则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不仅如此,要“入居”并“居有”这一精神家园,人还必须通过价值追求,通过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之关系,亦即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正义、个人独立性与依附性、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的需求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对于人类解放理想的坚定信念,才能够真正的“入居”并“居有”这一精神家园。
在最后一章,作者将全书的论述归结到对于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上,从对幸福的哲学反思和梦想的哲学解读,得出了以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肩负使命意识,去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结论:“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三
《支撑》一书,特点鲜明:既有丰富的内容,在表达形式上也别具一格。这不仅仅是指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妙语连珠、优雅隽永,使人读来感到美不胜收,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在于作者在本书中贯穿了一种独有的“听者逻辑”的写作方法,从而产生了不同于一般理论著作的阅读效果。
由于本书所面向的读者并非是受过哲学专业训练的普通干部群众,因而必须做到能够用非专业的语言把高深的哲学道理讲清楚,这对于任何一个作者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验。但孙正聿教授凭借多年大学讲台授课的经验,却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不能不得益于他的独家讲演“秘诀”,即以一种不同于通常的“作者逻辑”的方式———“听者逻辑”去写作。这里所谓“听者逻辑”,就是围绕听者心中的疑问为中心去组织文字,而以消除听者心中的疑惑为最终目标的“逻辑”。不难看出,以写者为中心,还是以听者为中心,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讲演或写作的逻辑。以写者为中心,只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关心的是“我”想说什么,至于这是否为听者所关心,则是外在的;而以听者为中心,是要以消除听者心中的疑惑为中心,关心的是你想听什么,那么作者所关心的与听者所关心的便是内在一致的,从而便能够紧紧地抓住听者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这种“听者逻辑”的写作方式,笔者以为是值得同类作品在写作中加以仿效的。
(王南/文)
一
正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国人,肩负着一项文化使命,那就是建构一种适合于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既是民族的,同时也是适合于新时代的,因而它一方面是对于传统的民族精神家园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一种全然割断历史的借用或全然另创,另一方面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种再构建,而不是一种了无创新的延续。显然,这一精神家园是中国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梦之精魂。
建构这一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无疑是需要各方面的精神文化活动,诸如科学、文学、艺术、道德,甚至宗教等方面协力进行的,但哲学理论在其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在当今这样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地方性的常识已不敷用,宗教信仰也已失去了既往时代的那种慑服人心的力量,科学虽然有浸入一切领域的趋势,但由于其实证性亦有局限性,而只有立足于科学思维的方式,而又超越于实证科学的哲学理论,才能为这一精神家园提供一种终极性的理论根据,为之奠定基础。《支撑》正是这样一部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在哲学理论层面上奠定基础的力作。
二
该书共六章,在内容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其一,论证对作为精神家园的理想信念给予理论奠基的必要性;其二,“检阅”精神家园的诸元素;其三,反思如何“入居”或“居有”精神家园的方式;其四,阐释作为精神家园的理想信念之在中国梦体系中的位置。
第一章从两方面论述了对理想信念给予理论奠基的重要意义。首先,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理论自觉。这是因为,理论能够提供关于世界的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成果,这使它能够规范“我们想什么,不想什么,怎么想,不怎么想,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不怎么做”,即“决定着我们思想的内容,决定着我们思维的方式,决定着我们行为的内容,决定着我们行为的方式”,从而能够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塑造、引导、规范、矫正时代精神,因而,只有自觉地发挥理论的功能,才能真正达到坚定理想信念之目标。但进一步看,要使理论能够充分发挥其坚定理想信念之功能,还需要有理论的自信。而所谓理论自信,又包含四个方面的“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对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信念”。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服”“信心”和“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性的唯物主义方法原则,就能够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在接下来的第二、第三两章中,作者用心“检阅”了精神家园的诸元素。所谓精神家园,是奠基于人的生命存在的。但人不仅仅像动物那样“生存”着,而是以超越性的方式“生活”着。这种超越性就在于超越人的自然存在,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活动。人的这种超越性能力又是“以创造‘文化’和‘文化’遗传的方式延续其种类的‘生活’活动,因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方式”。这样,人的遗传便是“‘自然的遗传’与‘文化的遗传’的统一”。这也就是说,“文化是人存在方式”,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属人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这种历史的文化世界的存在方式,便是不同于其他物种演化方式的自我超越式的发展。我们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便存在于这一属人的文化世界之中。要构建这一精神世界,要借助于一系列精神活动的环节,要从超越“对象”的“表象”,经过超越“映像”的“想象”,到超越“形象”的“思想”、超越“知识”的“智力”、超越“逻辑”的“智慧”,才能抵达这一超越直接存在的世界。构建精神世界的关键词是超越性:人类以神话的方式超越自然世界,以宗教的方式超越世俗世界,以艺术的方式超越无情世界,以伦理的方式超越个体世界,以科学的方式超越经验世界,以哲学的方式超越有限世界,以构建起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为人的生活赋予意义。这一构建过程也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历程。首先是通过主客体关系和诸主体间关系而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达到自立、自重、自信、自爱、自尊的主体自我意识,进而认识到人的社会性与历史性,达到社会性的、历史性的主体的自我意识。如此这般,我们也就构建起了人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
在第四、第五两章中,作者进一步论述了作为理想信念的精神世界既然是人的创造物,那么,人就不是一生下来就自然地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或精神家园,而是必须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艺术审美和文明传承的方式才能抵达并“入居”其中。这些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教育是“放飞理想的‘摇篮’”,科学是“获取真知的‘源泉’”,艺术是“陶冶性情的‘园地’”,文明则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不仅如此,要“入居”并“居有”这一精神家园,人还必须通过价值追求,通过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之关系,亦即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正义、个人独立性与依附性、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的需求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对于人类解放理想的坚定信念,才能够真正的“入居”并“居有”这一精神家园。
在最后一章,作者将全书的论述归结到对于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上,从对幸福的哲学反思和梦想的哲学解读,得出了以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肩负使命意识,去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结论:“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三
《支撑》一书,特点鲜明:既有丰富的内容,在表达形式上也别具一格。这不仅仅是指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妙语连珠、优雅隽永,使人读来感到美不胜收,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在于作者在本书中贯穿了一种独有的“听者逻辑”的写作方法,从而产生了不同于一般理论著作的阅读效果。
由于本书所面向的读者并非是受过哲学专业训练的普通干部群众,因而必须做到能够用非专业的语言把高深的哲学道理讲清楚,这对于任何一个作者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验。但孙正聿教授凭借多年大学讲台授课的经验,却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不能不得益于他的独家讲演“秘诀”,即以一种不同于通常的“作者逻辑”的方式———“听者逻辑”去写作。这里所谓“听者逻辑”,就是围绕听者心中的疑问为中心去组织文字,而以消除听者心中的疑惑为最终目标的“逻辑”。不难看出,以写者为中心,还是以听者为中心,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讲演或写作的逻辑。以写者为中心,只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关心的是“我”想说什么,至于这是否为听者所关心,则是外在的;而以听者为中心,是要以消除听者心中的疑惑为中心,关心的是你想听什么,那么作者所关心的与听者所关心的便是内在一致的,从而便能够紧紧地抓住听者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这种“听者逻辑”的写作方式,笔者以为是值得同类作品在写作中加以仿效的。
(王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