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日常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小彦:非常感谢大家光临上海美术馆,我希望这次研讨能换一种更加灵活的形式,大家不用像其他研讨会一样排队发言,都提一个问题出来,尖锐一点也没有关系,我们集体讨论和回答。
  鲁虹:我觉得李群力的作品虽然表现的是风景,但并不是传统的自然风光,而是表现了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现在,我要提出一个问题,即当你拍完照片后,你的想法已经都呈现出来,直接展示照片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根据所拍照片再画一遍?有没有必然要这样做的理由?
  李群力:艺术家在参照照片创作绘画的时候,对于拍摄的内容总是有所取舍和变动的,也必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强调和深化某些点,而这样创作出的油画作品也是照片不可替代的。但这样也将问题变成了无新意的老生常谈,并不能完全解释我的思考。“为什么不把照片直接放大挂出,而要画成油画挂出呢?”的问题本身似乎认为这些油画是可以被照片代替的,但我是希望人们看到一种貌似照片的油画,借用里希特的话:“我不是制作令你想起照片的画,而是制作照片。”而我也认同里希特的观点,他认为摄影画面的力量要胜于绘画,这是因为摄影有一种直接而真实的信息表达和事物自身的存在力量。
  孙振华:我觉得鲁虹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问题的立足点恰好和李群力的立场是冲突的。
  首先,我从李群力的作品中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工业与自然破坏间的关系,以及环保等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鲁虹在这里预设了一个所谓的“当代性”,即每一个画画的人要有当代性,必须提出一个与当代社会相关的问题。眼下的当代是什么?就是对工业文明和环境关系的反思。他觉得能涉及到具体问题的的艺术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这本身就是一种立场的先验性设定。
  其次,关于为什么不用放大的照片,而用绘画表现的问题也包含了一种“成功学”立场的假设。就是要么你去做摄影,摄影做到最好;要么就专心画画,不要玩摄影。要么是一个大画家,要么是一个大摄影家,这其实也是对于个人成功及其身份定位的一种预定。
  而我也注意到海外华人艺术家群体的身份寓意,他们迁徙到陌生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之中,不再受过去意识形态的束缚,在不同语境的碰撞中自由地绘画。他们往往会摆脱种种具体概念的束缚,如鲁虹刚才说的批判工业文明、环保等主题性的需求,而是回归到个人体验和对视觉的关注中。
  至于画画还是摄影,为什么不能尝试各种可能性呢?也许我们从这两种方式中能看到共同的知识背景,但是不同方式有不同的效果,为什么把摄影画出来就成了一个问题呢,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吴鸿:鲁虹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很好,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际上,很多人在观看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会过分注重作为“结果”的画面本身,而没有去分析这样的一个结果是经由什么样的视觉“过程”得来的。我觉得对于李群力的这一批油画作品来说,我们应该暂时先把结果放在一边,而是从他的“观察方法”出发去分析他何以最终出现了这样一种视觉经验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李群力的油画作品为什么要采取将摄影作为视觉“依据”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摄影”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那种摄影美学传统是不一样的,他尽量在这个过程中将那些把对象符号化的“主观性”降低到最低点,进而去让对象本身的意义呈现出来。所以,摄影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意味着一个造型的参照,而是解决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的问题。所以,在他的画面中,我们原来所熟悉的那些意义参照系统都不再起作用了,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那些“物”的本身,意义也只能是由物自体所慢慢渗透出来的。冯原:照片到油画的“复制性过程”引发出鲁虹的问题—既然已经有了照片,你为什么又要画油画呢?我认为鲁虹真正的问题是,根据一张照片画出一张画,必须要超越这张画,否则就没有意义。那这就扯出了问题背后的逻辑:照片和油画都要面对对象,而不要互相面对或互相模仿。回到摄影和绘画的历史性关系之中去看,其实,在照片被发明之前,所有的西方艺术家都是面对现实去画画的,但是到了19世纪中叶摄影术出现之后,现实对象就不可能倒退回摄影术之前的时代了。照片,绘画和现实构成了一种三者关系,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转变成为照片和绘画之间的关系,现实对象倒反而成为最不好定义的东西了。
  殷双喜:在李群力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艺术和语言表现方面的杂多性。这他的用笔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反映空间的,一种是平涂的,还有一种是抒写性的。对他来说手头有什么工具就可以抓着用。这显然是不符合画廊的规范性需求的,那他对这种语言和技巧表现的随意性的理由是什么?
  杨小彦:我觉得鲁虹的问题表面上是向李群力询问,实际上是在问19世纪最大的问题,就是摄影和绘画的关系。今天的艺术很多时候都是在各个学科的深入交叉中来获得更宽泛的思维范畴的,得出的结论超也往往过我们平常的看法,而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就李群力来讲,我认为他的艺术工作就是两:一是拍照,一是描绘。他当年到温哥华学的就是摄影,但他一直有涂抹的兴趣,有描绘的热情、艺术创作似乎需要某种合法性,但很多时候看来,这些个合法性可能是我们说出来的。对于艺术家来说事情其实很简单,他就是想要去画画。他又是照相又是画画,但又不是互相顶替,而是互有不同的动机。在这里,涂抹可能是对镜头的一种解释甚至改造。有些内容可能是看的,有些内容却必须是画出来的。他从摄影走到画画,不断地在两者之间游走,今天还是这样。我看其实也不用对这一现象做过多的解释。
  胡斌:从视觉语言上看李群力的作品,我觉得他对于视错觉有一种迷恋感。他为什么要把摄影变成绘画?我觉得他对以油画笔触造成的错觉感有一种迷恋。比如他画的死鸟,他特意把绘画的照片和直接拍的实物的照片做一个对照,看起来几乎没有差别。但是你近看他的作品,却充满了写意、随性的笔触。我觉得他的塑造方式和他画面的气质很特别,好像跟大陆的艺术家差别还是挺大的。另一方面,他所喜欢的里希特、菲谢尔,甚至弗洛伊德都对他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他又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包括他画壁画的经历(讲究在大面积墙面很迅速地达到逼真描绘对象的效果)与他的创作均有关联。还有,他所描绘的题材也是极其多样的,他就是这样将各类条件下的表达一股脑地端出来。
其他文献
当代艺术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催生了一系列与艺术相关的产业,新近艺术家们持续不断地涌现出来,使得为艺术提供更广阔平台的潜在要求日益凸显。画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参与艺术导向的一员,成为链接艺术家、收藏家和普通观众的桥梁。  画廊在当代艺术圈的现状与围绕艺术而产生的初衷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画廊经营者与策展人的话语权之强大令艺术人始料未及,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关注自己的作品面
期刊
众所周知,中国的绘画正处于裂变与新生之中,近十多年来浮现出大量从事绘画媒介扩展的艺术家,将绘画语言、绘画观念、绘画方法、绘画体系推向一个新的时代景观之中。因为,中国的绘画艺术成为国际艺术体系中特殊现象,包孕了丰富而复杂的文化内涵和意识观念。  罗清即是这近十年来新潮流绘画中涌现出的一位优秀艺术家,他既在艺术界的视野之内,如参加了众多的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又远距离地处在社会媒体的焦点之外,安静地沉浸
期刊
展览:Why Don''t You Love Me Anymore?  时间:2012年7月7日 - 2012年8月31日  地点:stage候台BACK(上海·莫干山)  一个煽情的标题“Why Don’t You Love Me Anymore?”,成为了一个推介群展的策划名义。中文意为“为什么你不再爱我?”的展览题目讲述了“一个摆脱束缚同时又令人痛苦的过渡时期,回忆以此醒过来了,令人恐惧,会
期刊
每年四五月份,美国的大学也和中国的大学一样,艺术系的毕业生要做一个毕业生作品汇报展出。我所在的俄亥俄肯尼恩文理学院(Kenyon College)今年四月即在新落成的冈德画廊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艺术系四年本科毕业生的作品展。  我常常在夏天回国,也有机会看到国内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生作品展。第一个直观的区别是,肯尼恩的展览每个学生的作品旁都会有一个简单的陈述,讲述他/她的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随感
期刊
北京贵点艺术空间自成立以来,已经请著名批评家王明贤先生连续策划了两次名为“穿越历史”的当代艺术展,也产生了极好的影响。而这两个展览与深圳美术馆先前举办的“历史的图像”展,在学术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具体言之,那就是强调对社会主义经验的再运用,并由此建立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也正因如此,深圳美术馆与北京贵点艺术空间在一年前就商定,要联手举办“再历史—中国当代艺术展”,同时邀请湖北美术馆、石家庄当代艺术
期刊
本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一到单位,收到这样一本书,书名是《我的眼睛一睁开》,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  书很薄,很轻,不像坊间很多的儿童绘本,专门用硬硬的精装皮壳吓人。也很干净,很安静,也许,孩子的心思就是安静如许,没有目迷五色的驳杂,孩子的眼睛,看到了一个绚丽却干净的世界。  晚间给四岁的孩子念这本书:“公共汽车吃的太多了,肠胃里的人挤着人
期刊
是艺术和不是艺术,都成为一种观点,各有所指和针对性。“是艺术”表面这一“艺术”名称下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它拥有的内在属性和自身规定性;“不是艺术“则表明怀疑这一名称之下的对象或行为的不合法、不具有一种特殊属性,是违背艺术的东西。“艺术”因名相之累而产生争执,非以是否为艺术而争是非,而不是以名相之外还有什么为探求。是也好,不是也好,又因名相之争得到了什么呢。所争者,并非艺术与否,而是身为艺术的辩护者与
期刊
谈论起中国近20年以来的当代艺术史,陈箴绝对是一位无法错过的艺术家。陈箴(1955-2000)上海人,中国最早的装置艺术家之一,80年代移居巴黎,开始使用日常物创作装置作品,如帆布床、床垫、保龄球等等。作为一位活跃于西方的跨文化的中国籍艺术家,他善于向世界发问,向人性发问。由于他对本土文化深刻的反思、领悟,又将本土文化向外来文化全面开放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跨越两者的道路。陈箴的作品蕴涵丰富的知识层次
期刊
以前我曾在CNN网的头条读到过一条新闻:一对银行破产的年轻情侣,抢劫了七百万美金潜逃,后被抓获。有趣的是,新闻特别提到,他们在远走高飞前,还悄悄在房东的邮箱里留下了当月的房租。可能是也觉得诧异,该记者借一位受访人之口写道:如果我是抢劫了七百万的在逃犯,谁还会记得付几百块的房租? 该记者似乎对他们满怀同情,在讲述了房东对他们的好评价后,还引述了其中男孩子的博客,其中有一句话我一看就深深地记住了,在他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雕塑最重要的学术动向是,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  看起来,这是不同的两个发展方向,但实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打破封闭的文化隔绝状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的对话,在和其它民族和文化形态的交流、对话中,凸显自身的民族身份,这是中国当代雕塑努力的目标之一。  “走向世界”的说法曾经遭到质疑:世界在哪里?难道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是的,世界就是由中国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