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价值观塑造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其理论性较强,若教师采用成人化的说教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听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模拟
情境是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场景把学生带入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唤起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小学生都有爱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學中让学生模拟情境,通过演绎情境内容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形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做诚实的好孩子》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狼来了”这一情景剧,为了激发学生认真表演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竞争的形式。这一活动唤起学生极大的表现欲,他们迅速商讨小组成员谁适合演什么角色,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形象逼真的表演把我们仿佛带入放羊孩子这一情境里,正在看着放羊孩子一次次的欺骗人们,最后狼真的来了却再也没有人出来帮助他的过程。表演结束后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后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人出来帮助他?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学生在情境剧的驱动下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放羊的孩子一次次的说谎话欺骗人们,当狼真的来时,人们还以为他又说谎骗人呢,因此都没有人帮助他;还有的说最后没人帮助他是因为他平时说谎惯了,失去人们对他的信任,才导致这样的结局……第二个问题更是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他们纷纷表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像去买文具,发现售货员多找了1元钱;还有在踢球时把球不小心踢到李阿姨家的窗户上……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在生活中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说谎话不仅害自己、害大家,还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一旦当你真的有困难时,就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帮忙。就这样教师通过模拟情境表演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学生一个个学得兴致盎然,学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生活实际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学习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道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把教学内容寓于丰富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挖掘出其潜在的法治道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精神和用意,形成正确的法治道德观。
例如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环保问题。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他们一个个争先恐过后地举手发言。有的说生活附近的河水被污染了,水的颜色都变了,每天都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的说一些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把音响的声音放到最大,耳膜都快受不了了;还有的说有时候买的菜添加各种色素以及农药……学生一个个滔滔不绝,这样的问题说起来真是“罄竹难书”,因为生活中的这些环保问题太普遍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教师的这一问让学生陷入了沉思中:是啊,我们应该为改善环保问题做出哪些贡献呢?教师让学生敞开思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再在全班交流共享。有些学生写的是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设计环保的广告标语,像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水更清,天更蓝,花更艳,让地球更美丽……有写的是应该减少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使用的次数;还有写不能随手乱扔垃圾,特别是废旧电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这样联系生活设计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了相应的道德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注重在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探究知识,给学生创设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从而构建起面向生活的潜在性,使学生知行统一。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立足教材、立足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激发学习的欲望,在生活实际中学会学以致用。但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绝不仅仅是以上两种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寻求出更多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中,领会法治精神,培养其成为知法、守法、懂法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智慧.“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5(25).
[2]吴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 华夏教师,2018(6).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其理论性较强,若教师采用成人化的说教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听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模拟
情境是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场景把学生带入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唤起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小学生都有爱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學中让学生模拟情境,通过演绎情境内容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形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做诚实的好孩子》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狼来了”这一情景剧,为了激发学生认真表演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竞争的形式。这一活动唤起学生极大的表现欲,他们迅速商讨小组成员谁适合演什么角色,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形象逼真的表演把我们仿佛带入放羊孩子这一情境里,正在看着放羊孩子一次次的欺骗人们,最后狼真的来了却再也没有人出来帮助他的过程。表演结束后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后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人出来帮助他?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学生在情境剧的驱动下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放羊的孩子一次次的说谎话欺骗人们,当狼真的来时,人们还以为他又说谎骗人呢,因此都没有人帮助他;还有的说最后没人帮助他是因为他平时说谎惯了,失去人们对他的信任,才导致这样的结局……第二个问题更是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他们纷纷表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像去买文具,发现售货员多找了1元钱;还有在踢球时把球不小心踢到李阿姨家的窗户上……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在生活中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说谎话不仅害自己、害大家,还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一旦当你真的有困难时,就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帮忙。就这样教师通过模拟情境表演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学生一个个学得兴致盎然,学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生活实际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学习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道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把教学内容寓于丰富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挖掘出其潜在的法治道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精神和用意,形成正确的法治道德观。
例如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环保问题。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他们一个个争先恐过后地举手发言。有的说生活附近的河水被污染了,水的颜色都变了,每天都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的说一些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把音响的声音放到最大,耳膜都快受不了了;还有的说有时候买的菜添加各种色素以及农药……学生一个个滔滔不绝,这样的问题说起来真是“罄竹难书”,因为生活中的这些环保问题太普遍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教师的这一问让学生陷入了沉思中:是啊,我们应该为改善环保问题做出哪些贡献呢?教师让学生敞开思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再在全班交流共享。有些学生写的是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设计环保的广告标语,像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水更清,天更蓝,花更艳,让地球更美丽……有写的是应该减少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使用的次数;还有写不能随手乱扔垃圾,特别是废旧电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这样联系生活设计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了相应的道德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注重在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探究知识,给学生创设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从而构建起面向生活的潜在性,使学生知行统一。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立足教材、立足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激发学习的欲望,在生活实际中学会学以致用。但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绝不仅仅是以上两种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寻求出更多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中,领会法治精神,培养其成为知法、守法、懂法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智慧.“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5(25).
[2]吴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 华夏教师,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