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必然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教育不仅培养的是大学生的人格,而且奠定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基石。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道中道德教育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对高校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环节,贯穿课程始终。然而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道德教育受到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从道德教育的自身来看,它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的失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陈旧。教材的修订常常也只是在原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精编,内容实质上仍是当初那般模样。其次是教育内容的空泛、教条。本该为基础教育所该强调的一些道德规范又出现在了大学课本中。其次是道德教育方式的失当。即教育者更多时候仅是在将书本的知识简单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再者,高校理论课学时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理论课的学时远大于实践课的学时,多数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将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授。
从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它又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冲击和挑战。首先,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以尊重道德差异与多元为核心的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它反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强制灌输的方式,而是突出多元共存和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其次,应用伦理学的质疑。综观目前的德育研究与实践,相当一部分还是游离在现实之外,以固定的理念去套千变万化的实践,而应用伦理学则希望学生能从“美德袋”中跳出来,提倡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教育方式去替代灌输的教育方式。再次,网络时代的挑战。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新兴媒体盛行。电子媒介将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主体的行为在虚拟的世界中以电子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这些行为是否与学校理论课中所欲极力培养的道德行为一致,我们无从得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国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德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不仅培养大学生人格,而且奠定的是国家基石。
家庭、社会、学校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着道德教育的力量。聚焦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大学是他们形成正确“三观”的黄金阶段。从学校来看,若教育者在课堂上的教学热情饱满、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与受教者之间能形成良好互动,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反之,若教育者以强制灌输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则可能使学生滋生叛逆心理,这个隐性的一面。教育内容、方式、手段则是显性的存在。此外,道德教育也有强制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理论课程为必修课,这是学校培养计划的要求,亦是传达党和国家思想,保持优良传统的表现。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传播速度加快,西方的自由主义等思想传入国内,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再者,在新媒体日趋流行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快速,常常是毫无防备就被带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大染缸,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三观的畸形。因此,急需高校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畸形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行矫正,培育健全人格。高校思想理论课程在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贯彻课程始终。这些课程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共同信仰,自发地提升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坚定学生拥护党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心,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更符合社会正向运转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体,这些都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力所不及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道德教育的出路
(一)完善德育内容
1.走心
时下,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等多档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这些节目以“走心”打动了不少观众,无论是于其自身,还是于观众而言,它们俨然已达致双赢的局面。高校德育要想取得成效,内容“走心”实为上策。专家进行教材的修订,这本无可非议,但人无完人,在修订过程中,必有疏漏之处。因此,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内容的修订,集思广益,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及民主性。
2.升级
原有的道德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层出不穷的新的道德问题,改进道德内容是十分必要。为此,高校德育内容在呈现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同时,需对其升级,注重知识的深度。让学生从学术的高度去解读核心价值观,使其内涵更为具体详实,引导学生从对概念的认识上升至理性思考的高度,增强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改进德育方式
道德灌输“实质在于借助外部力量强迫学生接受某种固定的、单一的价值观念从而达到‘封闭思想’的目的。”教育者扮演“说教者”的角色,教学偏重于政治教化,难觅德育踪影。其次,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育者将德育内容硬灌给受教育者,抓智育,松德育,忽视了“受”的一方。教育者扮演“教书匠”的角色,其最终结果必定会阻碍学生德行的健全发展。传统的道德灌输已经不合时宜,如果一意孤行,只会加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必须抛开道德灌输,积极寻找适应新时代的德育方式。
當下,新的道德问题不断涌现,亟待改进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线上,即指新媒体这个平台。在大学生机不离手的现状下,我们应看到这亦是德育方式改进的契机。我们可充分借助新媒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播一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没有稳固的基础,难以上升新的高度。在借助新媒体优势的情况下,断不可忽视线下理论课德育的教与学。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道德修养,改进教育手段,寓教为乐,春风化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0.
[2]安东妮·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173-19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道中道德教育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对高校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环节,贯穿课程始终。然而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道德教育受到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从道德教育的自身来看,它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第一,道德教育内容的失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陈旧。教材的修订常常也只是在原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精编,内容实质上仍是当初那般模样。其次是教育内容的空泛、教条。本该为基础教育所该强调的一些道德规范又出现在了大学课本中。其次是道德教育方式的失当。即教育者更多时候仅是在将书本的知识简单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再者,高校理论课学时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理论课的学时远大于实践课的学时,多数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将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授。
从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它又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冲击和挑战。首先,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以尊重道德差异与多元为核心的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它反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强制灌输的方式,而是突出多元共存和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其次,应用伦理学的质疑。综观目前的德育研究与实践,相当一部分还是游离在现实之外,以固定的理念去套千变万化的实践,而应用伦理学则希望学生能从“美德袋”中跳出来,提倡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教育方式去替代灌输的教育方式。再次,网络时代的挑战。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新兴媒体盛行。电子媒介将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主体的行为在虚拟的世界中以电子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这些行为是否与学校理论课中所欲极力培养的道德行为一致,我们无从得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国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德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不仅培养大学生人格,而且奠定的是国家基石。
家庭、社会、学校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着道德教育的力量。聚焦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大学是他们形成正确“三观”的黄金阶段。从学校来看,若教育者在课堂上的教学热情饱满、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与受教者之间能形成良好互动,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反之,若教育者以强制灌输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则可能使学生滋生叛逆心理,这个隐性的一面。教育内容、方式、手段则是显性的存在。此外,道德教育也有强制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理论课程为必修课,这是学校培养计划的要求,亦是传达党和国家思想,保持优良传统的表现。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传播速度加快,西方的自由主义等思想传入国内,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再者,在新媒体日趋流行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快速,常常是毫无防备就被带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大染缸,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三观的畸形。因此,急需高校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畸形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行矫正,培育健全人格。高校思想理论课程在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贯彻课程始终。这些课程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共同信仰,自发地提升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坚定学生拥护党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心,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更符合社会正向运转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体,这些都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力所不及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道德教育的出路
(一)完善德育内容
1.走心
时下,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等多档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这些节目以“走心”打动了不少观众,无论是于其自身,还是于观众而言,它们俨然已达致双赢的局面。高校德育要想取得成效,内容“走心”实为上策。专家进行教材的修订,这本无可非议,但人无完人,在修订过程中,必有疏漏之处。因此,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内容的修订,集思广益,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及民主性。
2.升级
原有的道德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层出不穷的新的道德问题,改进道德内容是十分必要。为此,高校德育内容在呈现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同时,需对其升级,注重知识的深度。让学生从学术的高度去解读核心价值观,使其内涵更为具体详实,引导学生从对概念的认识上升至理性思考的高度,增强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改进德育方式
道德灌输“实质在于借助外部力量强迫学生接受某种固定的、单一的价值观念从而达到‘封闭思想’的目的。”教育者扮演“说教者”的角色,教学偏重于政治教化,难觅德育踪影。其次,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育者将德育内容硬灌给受教育者,抓智育,松德育,忽视了“受”的一方。教育者扮演“教书匠”的角色,其最终结果必定会阻碍学生德行的健全发展。传统的道德灌输已经不合时宜,如果一意孤行,只会加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必须抛开道德灌输,积极寻找适应新时代的德育方式。
當下,新的道德问题不断涌现,亟待改进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线上,即指新媒体这个平台。在大学生机不离手的现状下,我们应看到这亦是德育方式改进的契机。我们可充分借助新媒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播一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没有稳固的基础,难以上升新的高度。在借助新媒体优势的情况下,断不可忽视线下理论课德育的教与学。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道德修养,改进教育手段,寓教为乐,春风化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0.
[2]安东妮·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17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