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等凸显校长重要性的论断,大家耳熟能详。如果把一所学校比喻为一艘在教育海洋中航行的大船,那么校长不仅是船长,还是船头瞭望者,引领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洪流中勇立潮头。新课改背景下需要什么样的校长?答案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引领学校发展,也就是说,现代校长要研究,要向专家学者型靠近,这样才能更合格、更优秀。
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许多校长却成了“内务主管”,不仅要负责学校日常发展中的所有事务,还要负责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向社会通报学校发展状况,准备应接不暇的各种评比检查……这样发展下去,教学效果是可以想象的:理念引领流于形式,发展规划形同虚设,学校这个被赋予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地方,势必会沦为和一家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一样的境地。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教育的悲哀。
避免此种状况出现的惟一路径是:校长必须从学校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安心研究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做出及时的应变,悉心总结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全心树立学校的教育理想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内涵,以此构建学校的育人文化和教学环境,以教育崇高使命引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问题是何以解脱?我认为方法有很多。
1 积极实施“一把手”负责制,确立新课改第一责任人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二十一世纪初国家教育部推出的一项伟大教育改革工程,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位学生的发展,全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我们每一位校长要高度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2001年7月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指出新课改的实施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成立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验区中心工作。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一把手”,理应是课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新课改能不能实施,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校长,在于校长领导下一支热心课改的领导班子。我校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建立“一把手”负责的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对学校课改实验工作进行指导,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了提高课改工作的实效性,校长要求教导处、教研处以及其他一切部门均把新课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通过一系列活动予以实施,贯穿于学期始终,保证课改工作高效运作。
2 加强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组织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校长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知识视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转识成为“智者”,成为一个智慧型的校长。在加速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强化校长专业发展和引领能力的过程中,校长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全体教师,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组织。例如,我校结合新课改的实施做到校长带头学,教师跟上学,大兴学习之风。我们积极开展“四学”活动,即一学理论《走进新课程》(包括名著);二学《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三学“课标”《新课程标准》;四学“校本”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3 带头参加培训,努力提高新课改专业水平
根据世界各国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经验,校长培训工作尤为重要。面对新课程,校长除了努力抓好自身岗位培训外,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带头参加新课程培训,这往往被许多校长所忽视。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材教法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研究培训、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培训等等,这些培训能提升校长的新课改专业水平,帮助校长迅速胜任新课改工作,让校长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拥有指挥权。我校在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求校长作为推进新课改的主力军,也应作为课改骨干教师来进行培训,确保国家、省市级培训活动正常参加,努力造就一批业务型校长,从而发挥校长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提高。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建议校长加强合作交流,与兄弟学校校长开展座谈讨论,进行学术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还邀请部分课改工作专家来校与校长进行对话,就课改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作专题辅导,帮助校长正确把握课改理念。
4 勇于实践,强化课改全过程指导
新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校长作为“一把手”,应率先垂范,强化新课改全过程指导,努力做到深入课堂教学,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用崭新的课改理念,引领教师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带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一个学校的课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校长才是真正的新课改第一责任人。我校四位正副校长,人人坚持教学一线,上好一门主科,积极进行课改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校长和教师面对新课程的到来,应该都站在同一起跑线。校长只有加倍努力和实践,积极参与学校推行的新课改“三课”活动,即课改探索课、课改展评课和课改考评课,与新課程共同成长,感知新课改带来的变化,对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落实产生感性认识,从而才能对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进行有效地指导。回顾我校产生的七位小学特高级教师、两位省级学科带头人和几十位省市县骨干教师,我们正是走了一条扎根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之路。
5 勤于反思,自塑为课改教育专家
新课程倡导“自我反思”,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自我反思”能对新课改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局部“经验”中挖掘其普遍意义,探求规律性的东西。一个校长只有做到勤于反思,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并善于总结,才能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逐步走向科研型校长或学者型的校长,自塑成为新课改的教育专家。我校以校长杨羡富为首,倡导自我反思,注重及时总结,带动并形成了一个具有科研型校长特征的校长群。他们不仅理念先进而且管理出色;不仅有研究课题而且有研究成果;不仅懂教学而且能讲学,从而带来“科研兴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已经研究结题的国家级、省市级的课题几十个,教师发表的论文达几百篇。
6 科学策划人生,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教育工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一个有智慧的校长应当学会科学的策划自己的人生,正确地对待自己,成功地发现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圆满地超越自我。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位校长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校长不发展,教师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一个重视新课改的校长,一个对新课改能实施专业引领的校长,在校长得到发展的同时,必定能带动全校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从而带来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一位校长应努力抓住新课改机遇,坚持课改自觉性,甘为垂范,亲临课改一线,争做新课改的排头兵,才能不断创造出自我新的劳动价值,实现自我教育理想。
学校管理创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生、教师是带动学校发展的翅膀,而校长则是“学校航船”的领航员。把这艘船领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航道,不但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劈波斩浪的勇气,还需要校长有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但需要校长有宽广的胸怀,更需要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带领广大师生员工走出一条有本校特色的办学之路,才能让共同愿景之花在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许多校长却成了“内务主管”,不仅要负责学校日常发展中的所有事务,还要负责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向社会通报学校发展状况,准备应接不暇的各种评比检查……这样发展下去,教学效果是可以想象的:理念引领流于形式,发展规划形同虚设,学校这个被赋予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地方,势必会沦为和一家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一样的境地。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教育的悲哀。
避免此种状况出现的惟一路径是:校长必须从学校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安心研究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做出及时的应变,悉心总结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全心树立学校的教育理想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内涵,以此构建学校的育人文化和教学环境,以教育崇高使命引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问题是何以解脱?我认为方法有很多。
1 积极实施“一把手”负责制,确立新课改第一责任人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二十一世纪初国家教育部推出的一项伟大教育改革工程,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位学生的发展,全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我们每一位校长要高度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2001年7月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指出新课改的实施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成立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验区中心工作。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一把手”,理应是课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新课改能不能实施,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校长,在于校长领导下一支热心课改的领导班子。我校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建立“一把手”负责的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对学校课改实验工作进行指导,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了提高课改工作的实效性,校长要求教导处、教研处以及其他一切部门均把新课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通过一系列活动予以实施,贯穿于学期始终,保证课改工作高效运作。
2 加强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组织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校长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知识视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转识成为“智者”,成为一个智慧型的校长。在加速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强化校长专业发展和引领能力的过程中,校长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全体教师,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组织。例如,我校结合新课改的实施做到校长带头学,教师跟上学,大兴学习之风。我们积极开展“四学”活动,即一学理论《走进新课程》(包括名著);二学《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三学“课标”《新课程标准》;四学“校本”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3 带头参加培训,努力提高新课改专业水平
根据世界各国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经验,校长培训工作尤为重要。面对新课程,校长除了努力抓好自身岗位培训外,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带头参加新课程培训,这往往被许多校长所忽视。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材教法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研究培训、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培训等等,这些培训能提升校长的新课改专业水平,帮助校长迅速胜任新课改工作,让校长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拥有指挥权。我校在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求校长作为推进新课改的主力军,也应作为课改骨干教师来进行培训,确保国家、省市级培训活动正常参加,努力造就一批业务型校长,从而发挥校长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提高。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建议校长加强合作交流,与兄弟学校校长开展座谈讨论,进行学术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还邀请部分课改工作专家来校与校长进行对话,就课改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作专题辅导,帮助校长正确把握课改理念。
4 勇于实践,强化课改全过程指导
新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校长作为“一把手”,应率先垂范,强化新课改全过程指导,努力做到深入课堂教学,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用崭新的课改理念,引领教师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带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一个学校的课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校长才是真正的新课改第一责任人。我校四位正副校长,人人坚持教学一线,上好一门主科,积极进行课改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校长和教师面对新课程的到来,应该都站在同一起跑线。校长只有加倍努力和实践,积极参与学校推行的新课改“三课”活动,即课改探索课、课改展评课和课改考评课,与新課程共同成长,感知新课改带来的变化,对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落实产生感性认识,从而才能对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进行有效地指导。回顾我校产生的七位小学特高级教师、两位省级学科带头人和几十位省市县骨干教师,我们正是走了一条扎根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之路。
5 勤于反思,自塑为课改教育专家
新课程倡导“自我反思”,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自我反思”能对新课改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局部“经验”中挖掘其普遍意义,探求规律性的东西。一个校长只有做到勤于反思,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并善于总结,才能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逐步走向科研型校长或学者型的校长,自塑成为新课改的教育专家。我校以校长杨羡富为首,倡导自我反思,注重及时总结,带动并形成了一个具有科研型校长特征的校长群。他们不仅理念先进而且管理出色;不仅有研究课题而且有研究成果;不仅懂教学而且能讲学,从而带来“科研兴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已经研究结题的国家级、省市级的课题几十个,教师发表的论文达几百篇。
6 科学策划人生,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教育工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一个有智慧的校长应当学会科学的策划自己的人生,正确地对待自己,成功地发现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圆满地超越自我。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位校长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校长不发展,教师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一个重视新课改的校长,一个对新课改能实施专业引领的校长,在校长得到发展的同时,必定能带动全校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从而带来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一位校长应努力抓住新课改机遇,坚持课改自觉性,甘为垂范,亲临课改一线,争做新课改的排头兵,才能不断创造出自我新的劳动价值,实现自我教育理想。
学校管理创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生、教师是带动学校发展的翅膀,而校长则是“学校航船”的领航员。把这艘船领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航道,不但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劈波斩浪的勇气,还需要校长有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但需要校长有宽广的胸怀,更需要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带领广大师生员工走出一条有本校特色的办学之路,才能让共同愿景之花在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