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话》:“回家”之歌——论瞿秋白的诗性生命形式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生命美学层面把握秋白特异的生命形式,由此理解《多余的话》的写作动机及其深刻内涵,指出:秋白生命的特异性表现在他始终保存两个“自我”,从而构成其诗性革命家的一生。《多余的话》是他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写下的“回家”之歌。他返回家园的心路历程表现为“二元”心理结构的矛盾交织,最终因告别生命而统一。在对自己个体生命的历史反顾与审美静观中,秋白宁静地返回精神家园,保持了诗性革命家的本性。
其他文献
形体训练是培养优秀影视演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形体训练方法所包括规则的有定性的形体模仿、不规则形体模仿、影视表演领域的模仿。
本文认为鲁迅小说除了精神性问题,其物质性问题也应特别重视。鲁迅作于1925年10~11月的《孤独者》、《伤逝》、《弟兄》共同凸现了物质性问题,在这三篇小说中,鲁迅有意识地分
在台汉人的信仰与仪式有别于其祖籍地,带有浓厚的台湾地方特色,融合佛、道、儒及诸多民间信仰,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汉人信俗体系。西人马偕曾将中国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
田晓菲的中华文化研究独具特色。针对中华文化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田晓菲予以反思并提出文学文化再现法的解决方案。田晓菲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参与撰写英文版中国文学史,进行
壮族师公叙事传统是建构师公身份的一种文化标志,其中的民俗控制性叙事则成为形塑师公角色的主要手段。韦锦利师公班中出现的“子承父业、父不为师”“牛尾打牛,牛不动”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