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今年2月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已经达到了11.06万亿元。这11.06万亿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目前储蓄的高增长?中国财经报道主持人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主任唐旭先生一起讨论了这个话题。
记者:唐旭主任,如果要您做一个类比的话,11万亿元存款应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唐旭:可以这么说,如果用11万亿修三峡电站,我们可以修55个;如果买波音737,我们可以买四万架;我国2003年GDP大约是11.6万亿,跟这个储蓄数额差不多。
主持人:这确实是一个可观的数字。11万亿平均到每个国人身上是每人8000元存款。目前,老百姓觉得把钱存在银行里非常安全,每天还会有一定的利息。但是最近有数据显示,在银行里的存款是在慢慢地缩水,是这样吗?
唐旭:可以这么说。钱存到银行确实有利息,但是银行给你的利息是一个名义利率,我们从经济学上讲还有另外一个利率概念叫做实际利率。我们算一下:比如1.98是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扣除20%的利息税后,存款的名义收入是利率乘上80%,成了1.584。现在有人预测2004年的通货膨胀大约是正的2.2。那么,依据此测算,实际利率是成了负0.616%。
主持人:我们储蓄利率水平处在一个负的状态。
唐旭:当然不是说你存在银行里的货币的绝对值减少了,负利率是说,由于通货膨胀,你存在银行的钱,它的购买力经过一年以后减少了。这是我们所说的缩水的概念,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200亿元的财富从存款者手中悄然流失。
主持人:因为缩水,老百姓是否都会将存款从银行转移呢?
唐旭: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对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34.7%,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仍然保持稳定。
主持人:我们知道“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近期没有提高利息的打算,您觉得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居民还是抱着这样一种传统理财的方式呢?
唐旭:我觉得第一个是亚洲人节俭的观念非常强,也可以说是东方人的一种美德。第二个原因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在不断地增加,而且增长的幅度还比较快,又不会马上就把它消费掉。第三就是我们的投资渠道比较狭窄,投资品种比较少,大家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只有存款。
主持人:我这儿也有一些资料,是最近几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额的增长情况。2002年6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了8.17万亿元,首次突破了8万亿元;2003年3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9.5万亿元,从8万亿到9万亿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到2003年10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了10.1万亿元,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但到了2004年2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了11.06万亿元,突破了11万亿元,这一次增加的一万亿元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
从这些数字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我国居民储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您认为,我们的居民应该如何更合理地理财呢?
唐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把居民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是一个大的问题。鼓励或者引导居民,把储蓄变成一种投资行为,最重要的是需要金融市场上的创新,要给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投资产品。
主持人:目前已经有居民开始把目光转向基金、股市等领域。有两个数字:一个是截止到2003年底证券投资基金有95只,份额达到了1650亿份,这11万亿是它的66倍。另外一个数字是股市方面的,目前我国股市的总流通市值是1.5万亿元人民币,11万亿是目前股市总流通市值的7倍多。如果这11万亿其中一部分资金到了股市和基金里边,您认为会对整个的证券市场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唐旭:把储蓄分流到资本市场,会加大直接投资的份额,支持国家的股份制改造,也可以支持国家建设项目和企业的融资行为。我们企业可以不需要通过银行去借款而直接到市场上融资。对基金来讲,基金是所谓的机构投资,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回报。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投资渠道也要不断地开辟,不断地扩大,使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活跃起来,使整个经济在一个平稳的环境当中增长,所以每个人的储蓄、投资都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有贡献。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的国民应该逐步建立一种全新的理财观念?
唐旭:对,有了钱以后应该去理财,不仅仅是储蓄。这个理财的关键就是看什么样的投资品种,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收益高、风险小,或者说在一定的风险下保持最高的收益率,在一定的收益率下,保持较低的风险,这就是一种投资的理念,也需要有专业知识。
主持人:比如对于把资金投入到基金和股票的居民,您有什么比较好建议呢?
唐旭:我觉得做股票,最终还是要看你所买股票的企业,它的基本的运行状况怎么样,它的基本价值怎么样;对基金来讲,最好要观察一下这个基金的经历怎么样,它对市场的感觉,它对资金的操作是个什么样的风格,符不符合你的要求,买基金是买经理,买股票是买企业,这是我对大家的一个忠告。
主持人:作为消费者来说,随着我们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我们的选择是否也会越来越多?
唐旭:从更广义说,储蓄率高和储蓄率低有两个含义,低的含义就是宏观经济中,高储蓄是整个经济当中的收入减掉消费之后的剩余储蓄率,这个储蓄率太高、又不用来投资,就会对整个经济下一步扩张带来负面效应;如果储蓄低于投资的话,就会有别的资源来填充这个缺口,这是一种概念的储蓄。我们现在讲的是银行储蓄,是指居民在消费之后把剩余的钱放在银行里。银行是连接个人储蓄与社会投资之间的中间机构,在银行里的钱是在生产领域里边流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储蓄多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我们将来的发展,储蓄是一个环节,直接投资是另外一个不断扩张、扩大的环节,两个环节同时并举,使经济发展得更好一些。
记者:唐旭主任,如果要您做一个类比的话,11万亿元存款应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唐旭:可以这么说,如果用11万亿修三峡电站,我们可以修55个;如果买波音737,我们可以买四万架;我国2003年GDP大约是11.6万亿,跟这个储蓄数额差不多。
主持人:这确实是一个可观的数字。11万亿平均到每个国人身上是每人8000元存款。目前,老百姓觉得把钱存在银行里非常安全,每天还会有一定的利息。但是最近有数据显示,在银行里的存款是在慢慢地缩水,是这样吗?
唐旭:可以这么说。钱存到银行确实有利息,但是银行给你的利息是一个名义利率,我们从经济学上讲还有另外一个利率概念叫做实际利率。我们算一下:比如1.98是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扣除20%的利息税后,存款的名义收入是利率乘上80%,成了1.584。现在有人预测2004年的通货膨胀大约是正的2.2。那么,依据此测算,实际利率是成了负0.616%。
主持人:我们储蓄利率水平处在一个负的状态。
唐旭:当然不是说你存在银行里的货币的绝对值减少了,负利率是说,由于通货膨胀,你存在银行的钱,它的购买力经过一年以后减少了。这是我们所说的缩水的概念,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200亿元的财富从存款者手中悄然流失。
主持人:因为缩水,老百姓是否都会将存款从银行转移呢?
唐旭: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对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34.7%,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仍然保持稳定。
主持人:我们知道“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近期没有提高利息的打算,您觉得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居民还是抱着这样一种传统理财的方式呢?
唐旭:我觉得第一个是亚洲人节俭的观念非常强,也可以说是东方人的一种美德。第二个原因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在不断地增加,而且增长的幅度还比较快,又不会马上就把它消费掉。第三就是我们的投资渠道比较狭窄,投资品种比较少,大家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只有存款。
主持人:我这儿也有一些资料,是最近几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额的增长情况。2002年6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了8.17万亿元,首次突破了8万亿元;2003年3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9.5万亿元,从8万亿到9万亿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到2003年10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了10.1万亿元,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但到了2004年2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了11.06万亿元,突破了11万亿元,这一次增加的一万亿元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
从这些数字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我国居民储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您认为,我们的居民应该如何更合理地理财呢?
唐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把居民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是一个大的问题。鼓励或者引导居民,把储蓄变成一种投资行为,最重要的是需要金融市场上的创新,要给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投资产品。
主持人:目前已经有居民开始把目光转向基金、股市等领域。有两个数字:一个是截止到2003年底证券投资基金有95只,份额达到了1650亿份,这11万亿是它的66倍。另外一个数字是股市方面的,目前我国股市的总流通市值是1.5万亿元人民币,11万亿是目前股市总流通市值的7倍多。如果这11万亿其中一部分资金到了股市和基金里边,您认为会对整个的证券市场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唐旭:把储蓄分流到资本市场,会加大直接投资的份额,支持国家的股份制改造,也可以支持国家建设项目和企业的融资行为。我们企业可以不需要通过银行去借款而直接到市场上融资。对基金来讲,基金是所谓的机构投资,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回报。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投资渠道也要不断地开辟,不断地扩大,使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活跃起来,使整个经济在一个平稳的环境当中增长,所以每个人的储蓄、投资都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有贡献。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的国民应该逐步建立一种全新的理财观念?
唐旭:对,有了钱以后应该去理财,不仅仅是储蓄。这个理财的关键就是看什么样的投资品种,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收益高、风险小,或者说在一定的风险下保持最高的收益率,在一定的收益率下,保持较低的风险,这就是一种投资的理念,也需要有专业知识。
主持人:比如对于把资金投入到基金和股票的居民,您有什么比较好建议呢?
唐旭:我觉得做股票,最终还是要看你所买股票的企业,它的基本的运行状况怎么样,它的基本价值怎么样;对基金来讲,最好要观察一下这个基金的经历怎么样,它对市场的感觉,它对资金的操作是个什么样的风格,符不符合你的要求,买基金是买经理,买股票是买企业,这是我对大家的一个忠告。
主持人:作为消费者来说,随着我们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我们的选择是否也会越来越多?
唐旭:从更广义说,储蓄率高和储蓄率低有两个含义,低的含义就是宏观经济中,高储蓄是整个经济当中的收入减掉消费之后的剩余储蓄率,这个储蓄率太高、又不用来投资,就会对整个经济下一步扩张带来负面效应;如果储蓄低于投资的话,就会有别的资源来填充这个缺口,这是一种概念的储蓄。我们现在讲的是银行储蓄,是指居民在消费之后把剩余的钱放在银行里。银行是连接个人储蓄与社会投资之间的中间机构,在银行里的钱是在生产领域里边流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储蓄多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我们将来的发展,储蓄是一个环节,直接投资是另外一个不断扩张、扩大的环节,两个环节同时并举,使经济发展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