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科技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新的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除了科技工具的先进性之外,人们更呼唤人文精神价值的合理性,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显得非常迫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有效渗透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实力除了经济科技之外,“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一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当前社会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中“人”的因素,人文素养的培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我国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视。新课程标准提出:“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要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要初步地具有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尤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有必要。
一、语文老师要更新语文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基于此,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认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特征
语文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语文素质也是文化素质的基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更好地认知未来世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获取审美体验。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吸收经典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写作是阅读的高一层级。写作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抒发情感、评价事物的方法,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用最真实的语言内心的情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体验。
2.拓宽语文教学的思路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教学环境的拓展。在语文中,教师要认识到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性,不能簡单地把它当成一门学科来,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语感,因为语感对于一门语言的掌握有其重要性,语文的语言环境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一定的优势,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优势,利用可以利用一切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要提升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经验不丰富,知识积累远低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十分迫切。
1.以阅读为突破点提升文化知识
老师是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学生解答疑难,因此,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掌握其他比如美学、社会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从深度上精读经典作品,从广度上拓宽视野,让知识承载文化,以此来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促进学生的进步。
2.以高尚的品质提升人格魅力
老师作为先行者和引路人,唯有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浓厚的文化积淀,才是教学的基础。小学生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品质影响着他们人生的未来。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常常是学生崇拜的榜样,老师的行为是人格的榜样,因此,老师的人格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更需要语文老师要以身作则,只有高尚的品格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三、语文教学要探求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小学生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得以展开的依据,它是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编写而成,这些内容都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探求教材中的人文底蕴,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语文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为它是以讲授为主,单一地进行知识传递,这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一定多法并举,注重实践课的探索价值,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统一,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人文成就。
2.语文教学要探求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要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了解汉字文化的内涵;通过对名著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博大的中华文化的底蕴;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体会表达的要义;在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体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熏陶学生的人文品质,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人文教育,并不能脱离基础课程的学习,它是人文教育得以进行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人文教育和学科教学统一起来,相互融合。老师在不断探求教材资源中的人文底蕴,并把它巧妙地融入课程知识当中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做了阐释,“语文课程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培训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具有奠基作用,它决定着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仇忠海.人文·德育:将德育植根于人文沃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兴华.人文教育概论[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56.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有效渗透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实力除了经济科技之外,“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一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当前社会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中“人”的因素,人文素养的培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我国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视。新课程标准提出:“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要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要初步地具有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尤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分有必要。
一、语文老师要更新语文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基于此,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认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特征
语文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语文素质也是文化素质的基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更好地认知未来世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获取审美体验。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吸收经典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写作是阅读的高一层级。写作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抒发情感、评价事物的方法,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用最真实的语言内心的情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体验。
2.拓宽语文教学的思路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教学环境的拓展。在语文中,教师要认识到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性,不能簡单地把它当成一门学科来,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语感,因为语感对于一门语言的掌握有其重要性,语文的语言环境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一定的优势,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优势,利用可以利用一切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要提升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经验不丰富,知识积累远低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十分迫切。
1.以阅读为突破点提升文化知识
老师是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学生解答疑难,因此,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掌握其他比如美学、社会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从深度上精读经典作品,从广度上拓宽视野,让知识承载文化,以此来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促进学生的进步。
2.以高尚的品质提升人格魅力
老师作为先行者和引路人,唯有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浓厚的文化积淀,才是教学的基础。小学生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品质影响着他们人生的未来。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常常是学生崇拜的榜样,老师的行为是人格的榜样,因此,老师的人格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更需要语文老师要以身作则,只有高尚的品格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三、语文教学要探求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小学生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得以展开的依据,它是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编写而成,这些内容都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探求教材中的人文底蕴,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语文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为它是以讲授为主,单一地进行知识传递,这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一定多法并举,注重实践课的探索价值,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统一,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人文成就。
2.语文教学要探求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要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了解汉字文化的内涵;通过对名著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博大的中华文化的底蕴;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体会表达的要义;在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体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熏陶学生的人文品质,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人文教育,并不能脱离基础课程的学习,它是人文教育得以进行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人文教育和学科教学统一起来,相互融合。老师在不断探求教材资源中的人文底蕴,并把它巧妙地融入课程知识当中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做了阐释,“语文课程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培训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具有奠基作用,它决定着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仇忠海.人文·德育:将德育植根于人文沃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兴华.人文教育概论[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56.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