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许多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全民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小学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因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原因,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刻不容缓。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密切配合,统一战线,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让小学生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 症状 因素 应对措施
现代社会, 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发展瞬息万变的世界。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提高,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的物质丰富了,精神层面的却匮乏了。来自学习、社会工作、婚姻、身体等方面的压力,许多事追求快捷高速,但内心却容易浮躁。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人们的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全民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小学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这样的大环境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特别是这几年,许多一线老师发现,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人数有上升趋势,类别更多样化,问题更复杂典型化。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
1,有厌学倾向。
统计表明,一般每个班级有1/3的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动作缓慢,生活懒散,或坐不住,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这主要体现在作业书写质量上、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几方面是被动的。
2,情绪波动大。
有些孩子不能和同学融洽相处,有暴力倾向,有破坏行为,容易大打出手,出现校园欺凌,甚至有自残行为。遇到批评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小事轻易哭闹,容易有负面情绪,经常呈现不愉快的精神面貌,更别说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学习、生活了。
3,孤僻,交往情感封锁。
每一个班级当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不习惯、不善于与同学交流,更不善于表现自己,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己做自己的事。有些已经发展到完全不参与别人的活动,完会跟不上集体的步伐。这是心理上的障碍,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果不及时的科学的进行心理干预,将会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有一小学生处在身体发育、心智还未成熟的时期,判断能力差。面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无法自觉抵制,加上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泛滥。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些孩子暴力游戏玩多了,时不时会情绪暴躁 ,甚至模仿游戏里的动作和情节去打别人。通宵玩游戏、看手机的人白天会精神颓废,注意力很难集中。电视、网络传递的有形无形的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有时会盲目跟风,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2,家庭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离婚率越来越高。父母间的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思维模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许多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许多问题家庭、问题婚姻、问题父母存在。如父母离异的,失独的,或是父母性格急躁的,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这些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得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了过重的负担,导致心理健康出现危机。这些危机到了一定程度,有时会爆发,会产生极端行为,如逃学、抑郁,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
3,学校因素。
在集体生活中,有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会拖班级的后腿,会受到同学、老师施加的压力,有时老师的方法不当,或缺乏耐心,当学生有了问题没能及时发现,会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不良影响。
教师也有来自工作,生活,家庭分等方面的压力。如果一部分教师有负面情绪,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
4,孩子自身原因。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承受能力低。有些孩子各方面表现一般,或者相对落后,不能受到重视,为了证实自己的存在,他们会下意识的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比如无故欺负同学,上课故意做怪动作、弄出声响,来吸引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注意,达到自己的目的。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心理的健康比身体的健康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更为重要。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 让他们从无知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参与竞争,面对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教育因素互相协作,统一战线,多管齐下,才能攻克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难题。综上因素,可以采取如下的应对措施:
首先,应全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堂。
让公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走入社会,更要走入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堂,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人们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把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融为一体。真正提高人们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定期在学校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课堂,减少心理障碍和其他心理问题,力求使每个学生达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丶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其次,要加强家长的自身修养,增强义务感。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现在的很多家长,以工作繁忙为理由,没时间接送孩子,把他们丢在辅导中心。陪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奢侈品。陪伴的缺失,使孩子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如果能让家长也参与专业学习,科学教育孩子, 营造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就可以避免在源头上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再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生活中度过的。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条件可以让老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训练。可以在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或让老师多进行专业的心理学习,专业的心理训练,释放老师的压力。老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上,可以直进行心理指导,防范于未然,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苗头之中。
教师应重视利用各种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在班会队课上、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的思想熏陶,让孩子们懂得感恩,用一颗爱心去面对世界,热爱自然,热情帮助他人。重视对学生的阳光教育、正面教育,营造有爱心的互相帮助的集体氛围。 营造和谐快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有爱的温暖的集体中成长,有快乐的难忘的童年生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正处在黄金发育期的小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人生画卷才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可能。将来的人生之路是多彩的还是灰色的,取决于这刚刚迈出的前几步。每个孩子就像娇嫩的花儿和绿叶,让每朵花都开得灿烂,让每一片叶子都长得碧绿,是我们每位人民教师的使命。虽然我们只是从孩子们的世界路过,但我们能帮助他们转向有光的方向。
参考文献:
《判逆不是孩子的错》杰弗里.伯恩斯坦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青
《学生管理心理智慧》迟毓凯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光镇二小学 李瑶英
关键词:心理健康 症状 因素 应对措施
现代社会, 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发展瞬息万变的世界。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提高,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的物质丰富了,精神层面的却匮乏了。来自学习、社会工作、婚姻、身体等方面的压力,许多事追求快捷高速,但内心却容易浮躁。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人们的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全民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小学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这样的大环境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特别是这几年,许多一线老师发现,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人数有上升趋势,类别更多样化,问题更复杂典型化。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
1,有厌学倾向。
统计表明,一般每个班级有1/3的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动作缓慢,生活懒散,或坐不住,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这主要体现在作业书写质量上、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几方面是被动的。
2,情绪波动大。
有些孩子不能和同学融洽相处,有暴力倾向,有破坏行为,容易大打出手,出现校园欺凌,甚至有自残行为。遇到批评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小事轻易哭闹,容易有负面情绪,经常呈现不愉快的精神面貌,更别说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学习、生活了。
3,孤僻,交往情感封锁。
每一个班级当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不习惯、不善于与同学交流,更不善于表现自己,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己做自己的事。有些已经发展到完全不参与别人的活动,完会跟不上集体的步伐。这是心理上的障碍,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果不及时的科学的进行心理干预,将会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有一小学生处在身体发育、心智还未成熟的时期,判断能力差。面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无法自觉抵制,加上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泛滥。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些孩子暴力游戏玩多了,时不时会情绪暴躁 ,甚至模仿游戏里的动作和情节去打别人。通宵玩游戏、看手机的人白天会精神颓废,注意力很难集中。电视、网络传递的有形无形的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有时会盲目跟风,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2,家庭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离婚率越来越高。父母间的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思维模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许多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许多问题家庭、问题婚姻、问题父母存在。如父母离异的,失独的,或是父母性格急躁的,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这些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得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了过重的负担,导致心理健康出现危机。这些危机到了一定程度,有时会爆发,会产生极端行为,如逃学、抑郁,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
3,学校因素。
在集体生活中,有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会拖班级的后腿,会受到同学、老师施加的压力,有时老师的方法不当,或缺乏耐心,当学生有了问题没能及时发现,会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不良影响。
教师也有来自工作,生活,家庭分等方面的压力。如果一部分教师有负面情绪,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
4,孩子自身原因。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承受能力低。有些孩子各方面表现一般,或者相对落后,不能受到重视,为了证实自己的存在,他们会下意识的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比如无故欺负同学,上课故意做怪动作、弄出声响,来吸引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注意,达到自己的目的。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心理的健康比身体的健康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更为重要。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 让他们从无知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参与竞争,面对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教育因素互相协作,统一战线,多管齐下,才能攻克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难题。综上因素,可以采取如下的应对措施:
首先,应全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堂。
让公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走入社会,更要走入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堂,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人们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把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融为一体。真正提高人们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定期在学校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课堂,减少心理障碍和其他心理问题,力求使每个学生达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丶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其次,要加强家长的自身修养,增强义务感。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现在的很多家长,以工作繁忙为理由,没时间接送孩子,把他们丢在辅导中心。陪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奢侈品。陪伴的缺失,使孩子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如果能让家长也参与专业学习,科学教育孩子, 营造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就可以避免在源头上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再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生活中度过的。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条件可以让老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训练。可以在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或让老师多进行专业的心理学习,专业的心理训练,释放老师的压力。老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上,可以直进行心理指导,防范于未然,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苗头之中。
教师应重视利用各种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在班会队课上、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的思想熏陶,让孩子们懂得感恩,用一颗爱心去面对世界,热爱自然,热情帮助他人。重视对学生的阳光教育、正面教育,营造有爱心的互相帮助的集体氛围。 营造和谐快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有爱的温暖的集体中成长,有快乐的难忘的童年生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正处在黄金发育期的小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人生画卷才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可能。将来的人生之路是多彩的还是灰色的,取决于这刚刚迈出的前几步。每个孩子就像娇嫩的花儿和绿叶,让每朵花都开得灿烂,让每一片叶子都长得碧绿,是我们每位人民教师的使命。虽然我们只是从孩子们的世界路过,但我们能帮助他们转向有光的方向。
参考文献:
《判逆不是孩子的错》杰弗里.伯恩斯坦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青
《学生管理心理智慧》迟毓凯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光镇二小学 李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