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高专教育体制中的探讨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特色和一大重点,大力加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教育界的的一大共识。如何判定、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是当下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探讨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双师教师具备的能力;教研教改;市场探索
  本课题组承担的“推进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是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20152017教学类重点课题,经过调研现发表一些看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特色和一大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教育界的的一大共识。如何判定、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是当下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探讨的一大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其理论+实践即2+1的学习特点,比一般本科院校的特征更加明显的体现在了不光要有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有职业素质的培训。这就要求我们有一批不光具备扎实的理论教授知识,更要有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技能的知识来进行匹配。
  所以,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首先要具有严谨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实践中的相关经验来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即,既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又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
  此外,双师型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以上职业素养,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备与所授专业相应的职业素质并要求具备宽厚的职业基本理论以及基础知识和能力。针对这一点,有些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学者还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要能够按照行业分析、市场分析、市场调查、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的开发和改造。
  2)具备一定的经济素养,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能够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要求办学办事。
  3)具備一定的社会交往、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即既能在校园内交往与协调,又能在企业与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完成良好的双结合。
  4)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5)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适应资讯、科技和经济等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由此可见,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素质需求相当高,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提升必然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双师”能力?通过讨论和调查,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侧重。
  一、通过加强政治学习和教师管理增强培养对象的师德素质
  培养的教师对象必须做到遵纪守法和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热爱任教的专业,热爱学生,有奉献精神。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培养对象的师德师风表现予以评议和监督。
  二、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
  培养对象必须以提高实践锻炼和专业课程教学水平为重点,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具体措施是:
  ①积极鼓励培养对象参加更高学历的培训学习,深入学习教教育学、心理学内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培养领导小组组织听课、评课活动。
  ②积极鼓励培养对象参加相关专业的企业锻炼活动,并与企业技术人才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相关待遇按照学院有关文件执行。下企业教师应与系部签订下企业锻炼协议书。
  三、专业水准
  双师型教师要具备专业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和高职教育理论,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任教专业知识体系,教学中能比较好的把握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和实践教学“强技、专能”的目标,能够较准确地把握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以及任教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建议。具体措施:
  ①培养对象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技能培训证书,以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
  ②培养对象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每年安排培养对象到企业兼职锻炼1~2个月以上。
  四、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
  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参课堂教学和实训指导效果良好;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确定各门课程应采用的主要的12种教学方法。具体措施:
  ①每个培养对象必须熟悉本专业的发展方向,选定本人的主攻发展方向,参与本专业二门课程的教学,有教学资料。
  ②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提高,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当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训练。
  ④每个培养对象必须在下企业锻炼返校时,交流企业学习情况,并撰写报告。
  ⑤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工作记录。
  ⑥参与校内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有实训实施过程教案及有关记录材料。
  总之,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地位尤为重要,在教师的培养、进修、评审方向上,我们每所院校在选拔上都应该既符合双师教师的共同因素,也要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方向上发挥出特有的高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3]郭丽萍.我国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文章编号:10017518(2010)10006203.
  作者简介:郝丽媛(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教师,现从事电子机械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其他文献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以及借助其他手段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从对音乐的无意识逐渐过渡到对音乐内涵的感知过程。  对小学生而言,在校学习音乐时间较少,而在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有音乐相伴。然而,相比教材中的音乐来说,影视中出现的音乐配合画面则更能吸引学生兴趣,这样的音乐就是视觉音乐。多年来,笔者致力于将视觉音乐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研究,从而改善了学生的审美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只是个例子。”如果我们一味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那就陷入了内容分析式的语文教学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语文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语文。我们不妨从具体的课例中打开语文学习的新思路。  一、适宜的学习目标是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前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信息技术带动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与完善,实现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特点,构建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模式。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模式的构建,摆脱传统文字阅读的局限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参与阅读与探索,增强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
摘 要:数字化技术不仅在医学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日益普遍而且是未来医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但在现实运用中却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基于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医学档案;对策  一、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制度缺失
综述了疏水围土中立井井壁破坏机理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建立疏水围土中立井井筒结构力学体系提出了构想:一是载荷的分类与计算,包括初始载荷、井壁负摩擦力以及变温荷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