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合作活动设计与实施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PEP 版小学英语教材作为主要素材,通过分析、整合其中的版块、内容、情境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据统计,在教材中总共有61个单元,而且每个单元都有口语合作活动的教学材料。下面,笔者将从主要素材、设计原则、口语合作活动实施策略、活动案例及效果分析、利用口语合作活动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等角度出发,浅谈小学英语口语合作活动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合作;活动设计;实施
  【作者简介】徐萌,济南市棋盘街小学。
  一、主要素材
  根据现阶段学生所学教材,以PEP 版小学英语教材作为主要素材,通过分析、整合其中的版块、内容、情境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数据材料。小学三年级是国家规定学生开始正式学习英语课程的时间节点,此后每个年级分为上、下两册,共有8册PEP 版小学英语教材。除小学六年级下册有4个新授单元,1个复习单元之外,其他的教材中都包含 6 个新授单元和2个复习单元。据统计,PEP版小学英语教材总计 61 个单元,而且每个单元都有口语合作活动的教学材料。
  二、设计原则
  活动立足学生兴趣,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围绕语言中心,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口语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包括游戏、歌谣、讨论、表演、模仿等。笔者更关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参与课堂口语合作活动。
  1.目的性。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以目标为导向,从整体出发,落实在各个环节的设计之中,甚至是教学细节的安排都应该提前预设与考虑,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2.趣味性。在口语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设计出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口语合作的积极性。其次,在设计时要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注重真实语言情境创设,为学生创造语用环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语言,促进学生口语学习。
  3.可操作性。口语合作活动的关键性原则是可操作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那么学生能够有效达到教师提前设计的目标,对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立足学生口语合作实际,根据学生对口语了解的情况,如对话场景、主题语言基础、背景资料等,设计合理教学目标。当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时,教师可以调整学生的合作内容,形成难易阶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如若教师设计了情节复杂、语言难度高的口语合作活动,其教学效果可能会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而大打折扣。
  4.高参与性。口语任务以小组形式组织开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小组成员的划分要以学生自愿为基础,然后在根据小组之间的差异性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使得小组内的成员能力各有不同,合理搭配,让小组整体能力相对平衡。在学习任务公布之后,小学成员依据每个人的优势与特长进行分工协作,根据教师布置的英语口语任务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经过探究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口语训练中,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口语活动的兴趣。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思维存在差异性,大家能够在争论、互动、合作与竞争中,渲染英语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口语合作活动实施策略
  1.合理安排口语合作小组,关注学生能力的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小组成员,依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水平进行科学划分,让每个小组由学优生、学能生及学困生组成。四年级2班有44名学生,将其分为11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人,其中一人为学优生、一人为学困生,两人为学能生。在这样的分组情况下,小组内的学优生与学能生都能够对学困生产生积极作用,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鼓励学困生积极学习。同时学困生也会以学优生作为学习榜样,努力学习追赶大家的学习进度,而学优生与学能生之间也能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小组共同进步的目标。在活动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小组表现出的特点,允许大家调整座位,让学生能够开展自主活动。
  教师教学的难易程度也是划分小组成员的重要依据,可以让两人、四人为一组,开展英语学习活动,此时,小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比如,以高年级学生为例,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人,当学生需要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复述时,每位小组成员都需要开口讲英语,由此便可以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其专心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小组成员是一个整体,大家相互帮助,尽量不掉队,人人参与,最终完成全组任务,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产生知识的内化,还能在课堂中形成和谐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2.采取多样方式,激励和增强口语合作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借助多样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合作意识。首先明确合作小组学习的目的:共同学习与进步,转化英语学困生,强化英语学优生与学能生。然后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以激励原则为主,针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引导大家主动参与小组竞争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课题研究发现学生们在口语合作学习中,成绩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外,教师也要考虑小学生爱表现、好胜心强的特点,在进行口语合作活动时,既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个人风采,也要引导学生耐心倾听他人的看法,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课堂出现秩序混乱的场面。
  3. 确保活动时间充裕,完成活动任务。充足的思考时间是顺利开展口语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活动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机会,并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小组探究,得到补充与改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合作话题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学生需要對现有的知识进行拓展,此时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由此一来,课堂中少了搜集资料的环节,学生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与探究,有效地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小组活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现代化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人。同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也能够促进学生合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的增强。此外,教师创设小组合作氛围,营造适宜的环境,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小组活动更具积极意义。
  四、活动案例及效果分析
  案例1: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衣服类词汇单复数的灵活运用也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针对这两个知识点,设计了本次口语合作活动。
  设计思路:口语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育课后总会有学生将衣物遗忘在操场上,找回衣物时还需要辨别是哪些同学的,这是学生在学校经常遇到的情况。所以教师要以这一情境为基础,结合本课语言知识,设计本次口语活动,真实再现学生生活场景,使学生乐于讨论,有话可说。
  教师观察: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时,有些胆怯羞涩的孩子也积极加入了进来,锻炼了胆量,每人说出自己会说的一句,交替进行,降低了任务难度。
  案例2:根据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内容,教师结合当下生活以“网购”为话题,设计了本次口语合作活动。在这一小组活动中,“网购”能够瞬间点燃学生的主动参与激情,用生动形象的图像创设出“网购”情境,促使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跟随着教师的教学引导,将教室变成舞台,让口语合作成为学生表演的主要内容,并井然有序地展开,能看出“How do you like…? It’s too expensive/ cheap. ”这些语言是学生发自内心感受,自然表达出来的,体现了语言学习贴近于生活的原则,锻炼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3: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字母学习一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毫无新鲜感和趣味性。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字母接龙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激励,产生了很高的学习热情,获得了高效的学习策略,并将这种策略自觉地运用到字母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玩得特别高兴,而且对字母之间的前后顺序记得很清晰,连在以前的教学中最容易混淆的G和J,也记得清清楚楚。
  案例4:在学习“My family”这个单元时,涉及家庭成员的单词很多,第一节课,把这些单词一个个罗列出来,读来读去毫无趣味,学生学得没有精神,老师教得也没有情绪。
  第二节课,老师让学生带来了自己的家庭照片,请一位学生把家庭照片在投影上打出来,并让其他同学来提问:Who’s this man/ woman/ boy/ girl...? 当回答的学生说那个小baby“It’s me”时,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
  在几位同学完成介绍之后,所有的同学都高高地举手跃跃欲试。这时老师就让大家在小组中进行,之前教师的引领就成了活动的指导和示范。
  案例5:在学习三年级上册Unit 1,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这一部分时,倘若教师让学生跟读教学光盘内容,会耗费很长时间,且趣味性较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即使反复跟读,学生也很难记住ant, apple, book, bag, cat, crayon, dog, duck这八个单词的字音、字型和字义。为此,教师根据这八个单词,设计了“Act and Say(我来演,你来说)”的活动,很容易将学生从单一、乏味的学习状态中抽离出来,以兴奋的情绪投入到合作活动中,并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口语合作活动,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课堂口语合作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热爱。小学生活泼好动,口语活动把他们从冗长乏味的跟读练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在教室里自由地走动,寻找自己喜欢的伙伴,或坐在座位上和前后的伙伴协作完成口语交际任务。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合作活动的参与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2.通过课堂口语合作活动降低了任务的难度。对于中等能力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口语活动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合作小组的同伴通过合理分工,分担任务,互帮互助,降低了任务的难度,使每位学生都增长了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通过课堂口语合作活动提高了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共同完成一項口语活动任务,组员之间需要分配角色,承担任务,协商合作,这需要有合作、谦让、帮助的品质以及处理不和谐冲突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解决或向老师寻求帮助的方式,发展了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课堂口语合作活动习得了学习策略。通过活动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要求,同伴的示范,老师的指导,师生的评价,学生了解了英语口语学习的要求和标准,习得了口语学习的方法和要领。
  5. 通过课堂口语合作活动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课堂口语合作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他们更自觉地参与,主动地发现,并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差异化发展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并利用创造性思维针对同一个问题衍生出更多的答案。
  课堂口语合作活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动任务,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费新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考试周刊,2017,000(096):69.
  [2]洪艳.浅析农村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教学[J].小作家选刊,2017, 000(003):181.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教育手段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多方面综合阐述了如何在课堂内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来进行有效的初中英语学习。  【关键词】课堂内外;现代教育手段;初中英语;有效应用  【作者简介】程红,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一中学。  如今初中英语考试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笔
【摘要】在中职教学中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特殊性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只需要学好专业课程就已经足够了,所以无论是院校还是老师都不太重视中职英语教学。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影响,英语已经成为当前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就业技能,所以在中职教学中也应当重视英语教学。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应当首先从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入手。在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诸
【摘要】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离不开增词减词的翻译技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策略。英汉语言的差异性,造成不可能一对一的词汇翻译,必须进行必要的增译或减译。如何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实践这一翻译策略,本文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策略;增词;减词  【作者简介】魏玲艳(1986.01-),女,汉族,湖南永州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  一、前言 
1. Introduction  Language can not exist without culture as its component. As part of language, idioms that include sayings and proverb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richness and vividness in their conci
【摘要】在非母语环境中,为使初中生能够直观体验语言文化环境,教师在英语教学目标制定时应使用情境教学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在产生语境情感共鸣的同时提高其对语言的使用能力。真实的体验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实现课堂教学趣味性、形象性,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欲望。  【关键词】英语能力;情境教学;创设课堂  【作者简介】杨燕迪,甘肃省东乡县河滩镇团结学校。  前言  创设英语
【摘要】作为面向特殊阅读群体的文学形式,儿童文学作品在帮助少年儿童提高心智水平、增强语言能力、塑造审美意识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以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为视角,以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为研究对象,指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应该立足于儿童读者,克服文化差异,使译文再现原文意趣并有效传达作品中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义。 
【摘要】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教学活动,目的是打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本文先介绍了艺术类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然后列举了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三个有效的方法,最后总结了游戏教学法给艺术系大学英语课堂带来的诸多好处。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孙静,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国际学院。  一、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现状  艺术类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摘要】鼓励性教学原则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教学技巧,创设一种主动、和谐、愉快的教与学的气氛,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鼓励性教学原则四种类型的不同特点、功能和方法,通过笔者的实践加以论证。  【关键词】期待性;激发性;表扬性  【作者简介】陈柏芳,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  众所周知,没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教师如何着急也是无用的。而学生的积极性是靠
【摘要】在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也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双语教学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分析,以其为高职院校更好开展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  【作者简介】刘静,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中外合作
【摘要】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要想与国际社会接轨,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必然是重中之重。找准存在问题、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合理的知识模块是培养中医药类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着力点。把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承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大力促进学生大学英语、医学英语和双语应用能力的交汇和贯通,积极探索中医药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医药;外向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