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课程始终应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构建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可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
  【关键词】 科学探究 能力 培养
   Ability cultivation during physical science inquiry junior high school of ju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Physics curriculum should be based on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has always been based on scientific inquiry as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Everything is for each student's development" 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new curriculum proposed by the highest purpose and core beliefs.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is idea is thi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ie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is the goal of learning, but also an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s. Elements of scientific inquiry are: ask questions, conjecture and assump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experiments, conduct experiments and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evalu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Scientific inquiry in students can be involved in all the elements, you can only involve some of the elements.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o cultivate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物理课程始终应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过程,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构建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我认为,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下面就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结合教学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想法,旨在抛砖引玉供大家交流、参考学习。
  
  1 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培养学生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但在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差,往往依赖于教师的引言、铺垫;在教师的诱导下,教师说前半句他们接后半句,大多数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进行猜想;这样学生在教师设的“圈套”中探究,违背了新课标科学探究的初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1 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中的现象司空见惯,觉得它本来就那样,从未质疑它为什么会是那样,不对现象的本质进行挖掘。
  1.2 学生不敢提问,怕提的问题简单幼稚或错误被教师和同学嘲笑。
  1.3 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怕浪费时间,想留更多时间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而忽略了让学生质疑这个环节的重要性。这样做,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于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而没有思考其中的原因,甚至个别学生都不太清楚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压力作用效果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很普通的器材动手实验:①用两手的食指按住一端削尖一端未削的铅笔的两端。②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按住图钉的两端。③使吹胀的气球破裂(注意安全)。让学生亲历简单的实验,通过感受、观察,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思考乃至提出压力的作用与那些因素有关。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又如:在“科学探究:摩擦力”的教学中,我创设的问题情景是全班分两组,每组选两个同学拔河,供他们选择的器材有:底有花纹的球鞋、普通手套、滑石粉、水、洗洁精等。同学们通过比赛实验与激烈的争论,自然产生疑问: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这样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发现并提出了问题,而且感受到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减弱了学生的恐惧心理。使他们能够大胆的提问,培养了提问的能力,树立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2 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相似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与假设,然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本身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2.1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猜想。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猜想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一旦学生提出有意义的合理的猜想,要及时表扬;如果学生提出了错误的猜想,教师也要及时讲评并肯定学生的积极态度,给学生发挥想象、参与课堂教学、提出合理猜想提供一个积极的氛围。例如:“在科学探究:速度变化”的教学中,对于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如何变化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猜想小车运动越来越快;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猜快慢不变,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同学嘲笑,教师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想想骑自行车下坡,不用力蹬脚踏板也不刹车,车将怎样运动。这样把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避免漫无边际毫无根据的乱猜。又如:“在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提前预习,准备橡皮筋、直尺、等。在课堂上要学生想办法使这些东西发声,看谁的方法更新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对发声物体的特征进行猜想,让他们逐步明白,声音可能由物体振动产生。
  2.2 培养学生表述猜想的依据引导学生正确猜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没有依据,不加引导放手让学生猜想,学生可能不着边际的乱猜,把课堂教学引入困境,因此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猜想方法在探究过程也非常重要。
  2.2.1 寻找生活中与探究内容相似的物理现象。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如果离开生活情景学生很难正确猜测,可引导按下面思路进行:用桶打水时,把空桶要按入水中(桶口朝上)越深越费力,装满水提起来的过程越来越重,并用模拟实验现场演示,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2.2.2 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猜测。抓住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本质特征进行猜想,可以提高猜想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电流的形成,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又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因此,猜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谁又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呢?是电压。因此,又猜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2.3 利用生活经验猜测。在没有理论依据,物理情景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测。例如:在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猜想电功与时间的关系时,就要靠生活经验。同一个用电器用电时间越长越费电,消耗的电能越多电流做功越多。因此。猜想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
  
  为了验证猜想,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收集信息,通过测量获取数据。科学的观察和测量一般就要使用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就要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这也是科学探究有别于其它一般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让学生制定好计划,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器材、过程(表格)……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出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做事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把设计的方案提出后,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张扬了个性,会充满自信心。设计实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的结果。我的做法是,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设计,个人之间、小组之间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对确实设计有困难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例如:在科学探究“平面镜成象特点”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的器材有:平面镜、玻璃板、半透光的玻璃板、完全相同的蜡烛两只、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模型两只、白纸、坐标纸、刻度直尺、三角板、打火机等。每两个同学一组自选器材,让同学说出选择的理由和设计方案,经过讨论评选出最佳方案,允许部分同学按不同的方案来做。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加深对“虚象”概念的理解,强化对平面镜成象特点的记忆。
  
  4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能力的培养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按设计好的步骤进行,能通过观察收集实验数据(证据)。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由于每组同学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还应及时指导,在探究过程中重视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长度的测量中,同一物体的长度要进行多次测量,在多个数据中要能判断哪些数据是错误的,不能把数据间的差异都归结于误差。
  
  5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各位同仁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能力的培养。
  在编写科学探究报告、设计表格等工作中,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尽可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以及自己的观点。教师指导学生把收集到手的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以形成相对完整的探究报告。这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形成,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也极为有效。
  在实际探究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探究的各要素不可能面面具到,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有些环节可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有些环节可在下节课完成。总之,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要充分,不要和学生抢时间,更不能包办替代。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良好思维习惯。
其他文献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让学生会学。这也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思想,是当今世界各个学科都在探讨的课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的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对于运用历史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复杂的、交叉的、矛盾
期刊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进步,也有挫折,但发展始终是人类执着追求的一个最基本、最崇高、最普遍的目标。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它的确立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层次
期刊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得好就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激发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巩固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发展学习兴趣。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得好就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期刊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工具,是人类共有的交际手段。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而第二语言习得则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大量地接触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因此促成语言习得发生的首要条件是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其中听力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英语中的四项意念功能项目:听,说,读,写,听
期刊
【摘 要】 在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众多因素中,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的导入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精神振奋去猎取,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
期刊
一般说来,一个人并不一定每天都写文章,然而每天却少不了说话。说话似乎是很平常,很容易的事,然而有些人说话像一首美妙的旋律,令人怡情悦性;有些人说话却语无伦次,令人昏昏欲睡。因此,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应对社会生活和获取、处理信息的重要能力。  然而,目前中学生的口语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一定数量的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时话未说而脸已红,拘谨不安,吞吞吐吐;家里来了客人,不敢走出房间,也不能用得体
期刊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尽可能的学生自愿学习英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职高学生的英语科的现有水平,潜在能力,发展速度,兴趣倾向等各方面差异。传统的班级教学已难于顾全以上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分别设计教学方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获得其自身的最优发展。设
期刊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要根据知识、学生、教师等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
期刊
1 弹性碰撞  两个物体在碰撞的过程中,只有弹性限度内的弹力做功,而没有塑性弹力(非弹性限度内的弹力)做功,才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其特点为:碰撞后不发生永久形变、不裂成碎块、不粘在一起、不发热、不发生其他内部变化的情况下,动能才守恒。  设有两个钢球,质量分别为m1和m2,球2静止,球1以速度v0向球2运动,碰撞后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  m1v0=m1v1=
期刊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对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体系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许多方面是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如果信息技术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合理,会适得其反。对此,笔者针对信息技术进入学校谈点看法。    1 对信息技术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    从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