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时代。新的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的发展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挑战,社会需求对我们教师的评价提出了新标准。我们的出路,就是走专业成长的道路。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使我们成为教育理论专家,而是使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依托,以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起点,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最终达到改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追求教育教学高质量的目的。也因此使自己成为在某一个方面拥有话语权的教育行家。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自主学习,更新理念
过重的工作负担,几乎使学习成了教师的奢侈品。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要处理好工学矛盾,教师就要善于学习。所谓善于学习,一是会挤时间,二是能提高学习效率。挤时间,关键是有学习的紧迫感,认识提高了,时间会挤出来。关于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学什么,二是怎样学。一线教师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是捧着刊物学,这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跟上课改形势,接受他人的启迪大有助益。但教育教学专著一定要读,因为只有读专著才能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一线教师喜欢学习别人的经验,而不太喜欢学习理论,因为理论比较抽象,这种倾向也有必要改变。听课是一线教师常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直接而实用,要增强学习效果,就要在听课过程中思考、琢磨,课后讨论、评析,对于录像课还可以翻来覆去地多看几遍,既能听出其中的学习之处,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想出改进的措施。
教师要成长,就要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知识;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向实践学习,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成功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了,“吃一堑,长一智”。拜师学艺,教学相长。现在各校都在进行“拜师学艺”活动。这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能使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迅速地成长起来,能使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校各级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与业务水平,为争取向更高一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师傅和徒弟在相互的听课、交流过程中,双方都能学到对方优秀的方面。作为师傅,教学经验丰富些,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强些,而徒弟的一些教学方法可能更新颖些等等。师徒应该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勇于实践,勤于反思
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上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我们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每学期有意识地、有重点地精心准备上好三到五节课,这精心准备的过程必会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中,努力形成备课充分、上课高效、学生作业负担减轻的良性状态。要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要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积极争取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在当前学生学习辅助读物很多的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否则既对学生缺乏真正的了解,又对课程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冷静思考,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既能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能总结出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犯以往同样的错误,运用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以使自己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反思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如果教师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扇通往蔚蓝的天空的大门,那么你就会觉得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教学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变得无比的灿烂,无比的辉煌。
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师的自我超越。反思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又是一种走向有效课堂的很好的催化剂。教学反思能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学思想得到发展,理念得更新,思考问题更加深入,教学经验得到升华。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再迈进。
三、勤于动笔,精于教研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写文章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写文章,还可以促进阅读、学习,为写而读的“读”与平时的读用心程度不一样,效果也就大有悬殊。没有一位名师不是勤于动笔的。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老师们,应从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永正等名师身上受到启迪,尽快拿起笔来,从教学札记写起,写一些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几年以后,会大受其益。
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里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可以说:“真正的专业成长是自我成长”。只有深入教学研究,持续教学反思,才能实现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使我们成为教育理论专家,而是使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依托,以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起点,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最终达到改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追求教育教学高质量的目的。也因此使自己成为在某一个方面拥有话语权的教育行家。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自主学习,更新理念
过重的工作负担,几乎使学习成了教师的奢侈品。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要处理好工学矛盾,教师就要善于学习。所谓善于学习,一是会挤时间,二是能提高学习效率。挤时间,关键是有学习的紧迫感,认识提高了,时间会挤出来。关于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学什么,二是怎样学。一线教师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是捧着刊物学,这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跟上课改形势,接受他人的启迪大有助益。但教育教学专著一定要读,因为只有读专著才能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一线教师喜欢学习别人的经验,而不太喜欢学习理论,因为理论比较抽象,这种倾向也有必要改变。听课是一线教师常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直接而实用,要增强学习效果,就要在听课过程中思考、琢磨,课后讨论、评析,对于录像课还可以翻来覆去地多看几遍,既能听出其中的学习之处,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想出改进的措施。
教师要成长,就要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知识;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向实践学习,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成功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了,“吃一堑,长一智”。拜师学艺,教学相长。现在各校都在进行“拜师学艺”活动。这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能使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迅速地成长起来,能使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校各级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与业务水平,为争取向更高一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师傅和徒弟在相互的听课、交流过程中,双方都能学到对方优秀的方面。作为师傅,教学经验丰富些,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强些,而徒弟的一些教学方法可能更新颖些等等。师徒应该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勇于实践,勤于反思
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上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我们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每学期有意识地、有重点地精心准备上好三到五节课,这精心准备的过程必会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中,努力形成备课充分、上课高效、学生作业负担减轻的良性状态。要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要积极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积极争取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而且会获得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得到更多的锤炼机会。在当前学生学习辅助读物很多的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否则既对学生缺乏真正的了解,又对课程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冷静思考,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既能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能总结出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犯以往同样的错误,运用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以使自己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反思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如果教师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扇通往蔚蓝的天空的大门,那么你就会觉得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教学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变得无比的灿烂,无比的辉煌。
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师的自我超越。反思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又是一种走向有效课堂的很好的催化剂。教学反思能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学思想得到发展,理念得更新,思考问题更加深入,教学经验得到升华。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再迈进。
三、勤于动笔,精于教研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写文章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写文章,还可以促进阅读、学习,为写而读的“读”与平时的读用心程度不一样,效果也就大有悬殊。没有一位名师不是勤于动笔的。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老师们,应从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永正等名师身上受到启迪,尽快拿起笔来,从教学札记写起,写一些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几年以后,会大受其益。
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里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们可以说:“真正的专业成长是自我成长”。只有深入教学研究,持续教学反思,才能实现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