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哥伦比亚小说大师、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克斯的作品。《礼拜二午睡时刻》传达的是伟大与执著的母爱与悲悯情感;母爱是人类伟大的情感,在正常情况下,怎么去表达它都不过分。但是本文叙述的则是一个非正常的状况。母爱因为儿子“小偷”的身份而失去了正常表达的可能,充溢的情感洪流成为不得不被压抑和克制的对象。因而,作者在写母爱这种感情的流露和表现时,用了节制的手法,但作者为什么把时间设定在“礼拜二午睡时刻”呢?笔者在本文中作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母爱 悲悯情感 节制 礼拜二 午睡时刻
《礼拜二午睡时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小说主要写了一位母亲到远镇的公墓去拜祭被当作是小偷打死的儿子,在礼拜二午睡时刻找神父拿公墓钥匙时,被教区的许多人围观。母亲强忍内心的伤痛,不顾天热,不顾围观人,带着女儿坦然地走向墓地。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叙事线索,母亲坐火车、穿过小镇,去祭奠自己的儿子。而她的儿子则是一个小偷,偷食物,原本是一个拳击手,但为生活所迫成了小偷;另一条是情感线索,母爱的情感暗流。小说所在的话题单元是“情感”,主人公是母亲,小说主题无疑是讴歌母爱。
作者在写母爱这种感情的流露和表现时,用了节制的手法。母亲的痛苦也好,悲哀也好,绝望也好,作为贫苦的一个妇女也好,作者一直是在很平静的叙述,没有张扬,没有渲染,处理得很内敛很节制。但作者为什么把时间设定在“礼拜二午睡时刻” ? 这仅只是故事的时间吗?午睡时刻会发生什么故事?小说主题仅只是“伟大的母爱”而已?我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就该从文题入手,管窥蠡测,从中或许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端倪。
首先, 文章介绍卡洛斯·森特诺被打死的事正发生在上礼拜一,到这礼拜二,刚好是一星期的时间。我国受外来大乘佛教密宗的影响,认为人死后的七天内,灵魂尚在人间,逝去的亲人会回来、会托梦。过了这七天,他就会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他的神智最慢将在七七四十九日内会投它道转生,所以中国有逢“七”祭奠亲人,直至七七四十九日为止。而西方也有升天节,一般在复活节后的第40天的礼拜四,礼拜一、二、三则是“祈祷日”,西方也和我们中国有类似的习俗,亲人死后要祭奠,所以卡洛斯·森特诺的母亲赶在他的“头七”来为他“祈祷”,希望他死后能脱离苦海,早日得到天堂。
可是为什么母亲要在午睡时刻赶到呢?八月,中午应是这一天当中最闷热、太阳最炙烤人的时候,她为什么不早点或者晚点来?是不是因为母亲没钱,只能选择拉货的车,而拉货的列车只有这一趟?但这一理由显然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抑或是母亲刻意选择这样一个午睡时刻,以避开众人鄙视的眼光?可事实证明母亲并没有达到这一目的,母亲的到来很快传遍了小镇,街上聚集了一群群的大人小孩。我想其实作者把时间设置在午睡时刻是为了突出母亲的伟大。因为午睡时刻人们一般都不在街上,可从后文发现人们都聚集在门外看。这对母亲是一个大的挑战,儿子因为偷食物而被人打死,这在道德上本是一个耻辱,但母亲其实并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议论,也不需要人家同情,也不需要诉说,她很平静地想:“我的儿子就是这样,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我作为母亲很坦然。不管人家怎样看,我觉得我的儿子很好。”读到这,我们可以联想到鲁迅的《药》,夏四奶奶偷偷地给儿子上坟时,看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着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踌躇”“羞愧”是因为夏瑜的死并不正常,他是因为造反而被砍头的。“造反”在不觉悟、不反抗、甘于命运摆布的旧时代劳动妇女看来,是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她为有造反而死的儿子“踌躇”“羞愧”。这一细微神态表明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的不理解。在她看来,造反杀头天经地义。夏四奶奶身为革命者的母亲,仍未跳出愚昧百姓的窠臼。而这位小偷的母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是个好人。环境的恶劣正反衬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专门挑一个本应不会引起关注的时刻却因变化而成了高潮,突出母亲的形象。
是不是仅此而已呢?午睡时刻是单纯的时间上的概念吗?它会不会还有某种象征意义呢?或许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的创作意图,我们还该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创作背景。再细读课文,会感觉到这篇小说的一开始,就把读者拉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很沉重的环境当中。火车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小镇,这些小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贫瘠、荒凉,一边是“那里有装着电风扇的办公室、红砖盖的兵营和一些住宅,住宅的阳台掩映在沾满尘土的棕榈树和玫瑰丛之间,阳台上摆着乳白色的椅子和小桌子”的居民区,这应该是殖民统治者占据地;另一端,是一片贫瘠龟裂的土地。小说不止一次写到“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上停了十分钟”,“映入她眼帘的还是那片荒凉的旷野”,“这个镇子比前面几个要大一些,然而也更凄凉”,而且这样的荒凉是“一模一样的镇上”,“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这些环境描写真实地表现了拉丁美洲当时的社会状况。
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状况正是如此。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使这些国家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人民经受着物质上的极度贫穷,生活无以为继。被打死的小偷卡洛斯·森特诺并非好吃懒做,道德败坏而沦为窃贼。他其实是非常孝顺的,他们一家全靠卡洛斯打拳来养活,他的牙齿可能因为长期的击打,掉的掉,松的松,所以索性把牙齿全拔掉了。母亲说“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看到礼拜六晚上他们打我儿子的那个样子” “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后来不能再靠打拳为生了,家里母亲、妹妹要吃饭,没有办法,他只能就去偷窃了。母亲告诉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话,没有去偷,但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在雷薇卡太太开枪之后,她听到了“一个的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看到的是“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的尸体,说明卡洛斯·森特诺极度贫困,挨饿已经不少时间了。其实,谁也没有看见他在偷,或许他还在犹豫……面对这样的一个小偷,受到审判的应该是谁呢?这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文中的母亲、卡洛斯·森特诺不应该是被审判的人,而是一个审判者形象,她以自尊、坚忍的精神在拷问这个不公平的社会。
而小镇上的人在西方殖民者的长期统治下,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极度困乏,在精神上也陷入了危机,愚昧、麻木的国民灵魂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强大阻力,“午睡”其实就是他们此时的精神状态——冷漠、蒙昧、混沌。这些人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对他人个体的生命的死亡不以为然。小说的大背景是20世纪的哥伦比亚,处于拉斐尔·雷耶斯统治时期,当时马格达雷纳河流域大面积种植香蕉,使哥伦比亚的大西洋沿岸一带突然繁荣起来。“香蕉热”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商人,美国的联合果品公司也趁机侵入这片土地并且扎下了根,凭借它雄厚的实力,开始剥削和吞并这块富饶而神奇的土地。美国经济对当地自然经济掠夺式的开发、对当地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强加在拉丁美洲各国经济上的束缚,严重地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贫困。对于所有这一切当时的公众并未觉醒,在这样的混沌、蒙昧、冷漠的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有民族意识的作家,马尔克斯让一个有着生命的尊严的、敢于直面苦难的母亲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以一个有着尊严的生命的个体来警醒世人。在母亲的精神的感召之下,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神父从最初的冷漠到为不知死者姓名而感到羞耻,到开始怀疑上帝的意志;小镇上的人也从昏睡的“礼拜二午睡时刻”醒来。虽然他们是抱着羞辱母亲的心情而来,但至少他们已经从昏睡中醒来,走出了觉醒的第一步。
在小镇人的精神的清醒中母亲扮演了一个唤醒者的角色。这正是文章真正的主旨所在:以母亲平静而尊严的面容,孱弱的身躯,逼视着小镇人从“梦中”惊醒,思考自己的命运,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母亲选择在“午睡时刻”来到小镇,是为唤醒民众而来的。
马尔克斯非常善于塑造母亲形象,她们都勤劳能干,有清醒明智的思维,有作为一位母亲的高贵尊严和对事物的敏感准确的判断力。在关键时刻,她们都敢于以大无畏的态度和母亲的身份站起来和权威争辩。可以说马尔克斯把她们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以这里的母亲不仅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而是国家之母、民族之母,她们是人类存在的本源,是生命意义的所在,是土地、国家、民族的象征,是拉丁美洲存在的象征。“母亲”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力量,时刻警醒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浙江宁波北仑明港中学;345000)
【关键词】母爱 悲悯情感 节制 礼拜二 午睡时刻
《礼拜二午睡时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小说主要写了一位母亲到远镇的公墓去拜祭被当作是小偷打死的儿子,在礼拜二午睡时刻找神父拿公墓钥匙时,被教区的许多人围观。母亲强忍内心的伤痛,不顾天热,不顾围观人,带着女儿坦然地走向墓地。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叙事线索,母亲坐火车、穿过小镇,去祭奠自己的儿子。而她的儿子则是一个小偷,偷食物,原本是一个拳击手,但为生活所迫成了小偷;另一条是情感线索,母爱的情感暗流。小说所在的话题单元是“情感”,主人公是母亲,小说主题无疑是讴歌母爱。
作者在写母爱这种感情的流露和表现时,用了节制的手法。母亲的痛苦也好,悲哀也好,绝望也好,作为贫苦的一个妇女也好,作者一直是在很平静的叙述,没有张扬,没有渲染,处理得很内敛很节制。但作者为什么把时间设定在“礼拜二午睡时刻” ? 这仅只是故事的时间吗?午睡时刻会发生什么故事?小说主题仅只是“伟大的母爱”而已?我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就该从文题入手,管窥蠡测,从中或许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端倪。
首先, 文章介绍卡洛斯·森特诺被打死的事正发生在上礼拜一,到这礼拜二,刚好是一星期的时间。我国受外来大乘佛教密宗的影响,认为人死后的七天内,灵魂尚在人间,逝去的亲人会回来、会托梦。过了这七天,他就会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他的神智最慢将在七七四十九日内会投它道转生,所以中国有逢“七”祭奠亲人,直至七七四十九日为止。而西方也有升天节,一般在复活节后的第40天的礼拜四,礼拜一、二、三则是“祈祷日”,西方也和我们中国有类似的习俗,亲人死后要祭奠,所以卡洛斯·森特诺的母亲赶在他的“头七”来为他“祈祷”,希望他死后能脱离苦海,早日得到天堂。
可是为什么母亲要在午睡时刻赶到呢?八月,中午应是这一天当中最闷热、太阳最炙烤人的时候,她为什么不早点或者晚点来?是不是因为母亲没钱,只能选择拉货的车,而拉货的列车只有这一趟?但这一理由显然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抑或是母亲刻意选择这样一个午睡时刻,以避开众人鄙视的眼光?可事实证明母亲并没有达到这一目的,母亲的到来很快传遍了小镇,街上聚集了一群群的大人小孩。我想其实作者把时间设置在午睡时刻是为了突出母亲的伟大。因为午睡时刻人们一般都不在街上,可从后文发现人们都聚集在门外看。这对母亲是一个大的挑战,儿子因为偷食物而被人打死,这在道德上本是一个耻辱,但母亲其实并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议论,也不需要人家同情,也不需要诉说,她很平静地想:“我的儿子就是这样,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我作为母亲很坦然。不管人家怎样看,我觉得我的儿子很好。”读到这,我们可以联想到鲁迅的《药》,夏四奶奶偷偷地给儿子上坟时,看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着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踌躇”“羞愧”是因为夏瑜的死并不正常,他是因为造反而被砍头的。“造反”在不觉悟、不反抗、甘于命运摆布的旧时代劳动妇女看来,是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她为有造反而死的儿子“踌躇”“羞愧”。这一细微神态表明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的不理解。在她看来,造反杀头天经地义。夏四奶奶身为革命者的母亲,仍未跳出愚昧百姓的窠臼。而这位小偷的母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是个好人。环境的恶劣正反衬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专门挑一个本应不会引起关注的时刻却因变化而成了高潮,突出母亲的形象。
是不是仅此而已呢?午睡时刻是单纯的时间上的概念吗?它会不会还有某种象征意义呢?或许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的创作意图,我们还该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创作背景。再细读课文,会感觉到这篇小说的一开始,就把读者拉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很沉重的环境当中。火车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小镇,这些小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贫瘠、荒凉,一边是“那里有装着电风扇的办公室、红砖盖的兵营和一些住宅,住宅的阳台掩映在沾满尘土的棕榈树和玫瑰丛之间,阳台上摆着乳白色的椅子和小桌子”的居民区,这应该是殖民统治者占据地;另一端,是一片贫瘠龟裂的土地。小说不止一次写到“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上停了十分钟”,“映入她眼帘的还是那片荒凉的旷野”,“这个镇子比前面几个要大一些,然而也更凄凉”,而且这样的荒凉是“一模一样的镇上”,“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这些环境描写真实地表现了拉丁美洲当时的社会状况。
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状况正是如此。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使这些国家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人民经受着物质上的极度贫穷,生活无以为继。被打死的小偷卡洛斯·森特诺并非好吃懒做,道德败坏而沦为窃贼。他其实是非常孝顺的,他们一家全靠卡洛斯打拳来养活,他的牙齿可能因为长期的击打,掉的掉,松的松,所以索性把牙齿全拔掉了。母亲说“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看到礼拜六晚上他们打我儿子的那个样子” “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后来不能再靠打拳为生了,家里母亲、妹妹要吃饭,没有办法,他只能就去偷窃了。母亲告诉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话,没有去偷,但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在雷薇卡太太开枪之后,她听到了“一个的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看到的是“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的尸体,说明卡洛斯·森特诺极度贫困,挨饿已经不少时间了。其实,谁也没有看见他在偷,或许他还在犹豫……面对这样的一个小偷,受到审判的应该是谁呢?这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文中的母亲、卡洛斯·森特诺不应该是被审判的人,而是一个审判者形象,她以自尊、坚忍的精神在拷问这个不公平的社会。
而小镇上的人在西方殖民者的长期统治下,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极度困乏,在精神上也陷入了危机,愚昧、麻木的国民灵魂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强大阻力,“午睡”其实就是他们此时的精神状态——冷漠、蒙昧、混沌。这些人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对他人个体的生命的死亡不以为然。小说的大背景是20世纪的哥伦比亚,处于拉斐尔·雷耶斯统治时期,当时马格达雷纳河流域大面积种植香蕉,使哥伦比亚的大西洋沿岸一带突然繁荣起来。“香蕉热”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商人,美国的联合果品公司也趁机侵入这片土地并且扎下了根,凭借它雄厚的实力,开始剥削和吞并这块富饶而神奇的土地。美国经济对当地自然经济掠夺式的开发、对当地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强加在拉丁美洲各国经济上的束缚,严重地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贫困。对于所有这一切当时的公众并未觉醒,在这样的混沌、蒙昧、冷漠的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有民族意识的作家,马尔克斯让一个有着生命的尊严的、敢于直面苦难的母亲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以一个有着尊严的生命的个体来警醒世人。在母亲的精神的感召之下,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神父从最初的冷漠到为不知死者姓名而感到羞耻,到开始怀疑上帝的意志;小镇上的人也从昏睡的“礼拜二午睡时刻”醒来。虽然他们是抱着羞辱母亲的心情而来,但至少他们已经从昏睡中醒来,走出了觉醒的第一步。
在小镇人的精神的清醒中母亲扮演了一个唤醒者的角色。这正是文章真正的主旨所在:以母亲平静而尊严的面容,孱弱的身躯,逼视着小镇人从“梦中”惊醒,思考自己的命运,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母亲选择在“午睡时刻”来到小镇,是为唤醒民众而来的。
马尔克斯非常善于塑造母亲形象,她们都勤劳能干,有清醒明智的思维,有作为一位母亲的高贵尊严和对事物的敏感准确的判断力。在关键时刻,她们都敢于以大无畏的态度和母亲的身份站起来和权威争辩。可以说马尔克斯把她们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以这里的母亲不仅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而是国家之母、民族之母,她们是人类存在的本源,是生命意义的所在,是土地、国家、民族的象征,是拉丁美洲存在的象征。“母亲”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力量,时刻警醒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浙江宁波北仑明港中学;3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