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时,高中班主任给予的指导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应该融入德育教育,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积极向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433
高中作为学生成长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对于世界有了自己独立认知与见解,因此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是基础教育教学应当达到的重要目标。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了对师生的整体要求及对班级管理效果的目标。高中班主任应该积极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一、教师以身作则,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万事开头难,想要培养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自己先下定决心,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打心底里重视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要求学生做出改变的时候,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发挥出带头示范作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举例而言,教师如果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那么自身就必须要做到坚持提前5分钟到教室门口准备上课;教师如果要求学生自习课上不能偷玩手机,就要首先做到课上时间不接打电话;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要定期完成作业,那么自己在判作业的时候就要做到及时准确,在下课的时候保证不拖堂……这些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都体现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与整个班级的班风建设有着重大关联,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那么在号召学生的时候效率一定会更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就会更强。
二、建立师生信任,建立和谐班级环境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关系,要相互信任,尤其是教师要信任自己的学生。在教育心理学中,信任是师生双方建立稳定的学习信念以及维系班级稳定的“金钥匙”,是对学生的话语、承诺和声明的信赖程度的整体期望。在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信任是对被管理和被教育的对象给予充足的期许和对其能力的一种肯定,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能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響,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如果教师积极地向学生表达对其的认同感,对完成一个目标十分地信任他们,那么学生也会从内心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进而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对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着巨大的积极性以及热情。
三、创设“雅致”班级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优良的教室环境就是班集体灵魂的凝聚。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度过的,那么,创设“雅致”的班级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应共同维护整洁、清新、雅致的教室环境,利用墙饰、板报、花草等带动学生的雅兴。例如,将学生分组,每一组负责一个星期的板报绘制,会逐渐形成每一个组板报绘制的个人风格,形成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倡导学生将废弃的饮料瓶子改造成小花盆种些花草,饮料瓶还可以制作洒水壶为花草浇水,等等。教师利用多种引导方法,带领学生开放思维,将教室布置得温馨、雅致,能形成独特的班级魅力。但是,教室的设计也要适度,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培养学生“雅”的品格,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引导学生个人修养的不断提高。
四、制定落实班规,制度促进习惯养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级的建设离不开班规的约束。教师要根据班级内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成长需求来制定系统的班规,辅助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实用性原则。在制定班规之前一定要做好调研工作,对班级普遍情况以及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个性化地制定班规,而不是直接从网络上复制照抄,每一条规则的制定都要保证可落地性。第二,民主性原则。班规的制定要广泛征求班级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由教师和班干部一手拟定,忽视了大多数同学的感受,以至于在落实阶段出现较大的阻力。第三,合理性原则。班规的制定是为了倡导好的习惯现象,约束不良的班级问题,而不是为了给学生带上“枷锁”惩戒学生,所以每一条规则的制定必须保证公平合理。在班规出台之后,教师要做好落实工作,严格遵守惩赏制度。对于遵守班规、利用班规不断完善自身的同学要及时进行表扬,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屡教不改、不以为然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单独约谈,寻找问题所在。在长期的制度管理下,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改掉毛病,促进班级文明建设。
五、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管理体系
吸收社会力量,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是高中德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相比较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亲身经历,真切实践,能够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一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联系相关社会资源,基于博物馆、美术馆、烈士陵园、城市著名景点等地,就社会发展历史进行讲解和叙述,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人生阅历,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增长见识。比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爱国意识,参观军事基地,能够理解军事强国和大国文化的概念;通过了解成功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能够熟悉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内容,感受学习与就业的差异性。为了强化学校同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必须要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与体验相互联系,有针对性地暗示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通过强化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思想认识及行为表现,与家长共同努力,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最后,一个健全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是保证德育教学顺利开展与实施的前提,要想促使德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水平,取得实效,学校必须健全德育管理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做好对学校德育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评价。
总之,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教师要发挥好环境育人的功能,帮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形成自信的心理状态,确保其日后更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孟萌.影响高中生诚信友善的因素分析及措施[J].知识文库,2016(6).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积极向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433
高中作为学生成长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对于世界有了自己独立认知与见解,因此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是基础教育教学应当达到的重要目标。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了对师生的整体要求及对班级管理效果的目标。高中班主任应该积极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一、教师以身作则,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万事开头难,想要培养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自己先下定决心,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打心底里重视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要求学生做出改变的时候,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发挥出带头示范作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举例而言,教师如果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那么自身就必须要做到坚持提前5分钟到教室门口准备上课;教师如果要求学生自习课上不能偷玩手机,就要首先做到课上时间不接打电话;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要定期完成作业,那么自己在判作业的时候就要做到及时准确,在下课的时候保证不拖堂……这些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都体现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与整个班级的班风建设有着重大关联,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那么在号召学生的时候效率一定会更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就会更强。
二、建立师生信任,建立和谐班级环境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关系,要相互信任,尤其是教师要信任自己的学生。在教育心理学中,信任是师生双方建立稳定的学习信念以及维系班级稳定的“金钥匙”,是对学生的话语、承诺和声明的信赖程度的整体期望。在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信任是对被管理和被教育的对象给予充足的期许和对其能力的一种肯定,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能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響,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如果教师积极地向学生表达对其的认同感,对完成一个目标十分地信任他们,那么学生也会从内心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进而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对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着巨大的积极性以及热情。
三、创设“雅致”班级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优良的教室环境就是班集体灵魂的凝聚。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度过的,那么,创设“雅致”的班级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应共同维护整洁、清新、雅致的教室环境,利用墙饰、板报、花草等带动学生的雅兴。例如,将学生分组,每一组负责一个星期的板报绘制,会逐渐形成每一个组板报绘制的个人风格,形成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倡导学生将废弃的饮料瓶子改造成小花盆种些花草,饮料瓶还可以制作洒水壶为花草浇水,等等。教师利用多种引导方法,带领学生开放思维,将教室布置得温馨、雅致,能形成独特的班级魅力。但是,教室的设计也要适度,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培养学生“雅”的品格,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引导学生个人修养的不断提高。
四、制定落实班规,制度促进习惯养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级的建设离不开班规的约束。教师要根据班级内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成长需求来制定系统的班规,辅助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实用性原则。在制定班规之前一定要做好调研工作,对班级普遍情况以及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个性化地制定班规,而不是直接从网络上复制照抄,每一条规则的制定都要保证可落地性。第二,民主性原则。班规的制定要广泛征求班级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由教师和班干部一手拟定,忽视了大多数同学的感受,以至于在落实阶段出现较大的阻力。第三,合理性原则。班规的制定是为了倡导好的习惯现象,约束不良的班级问题,而不是为了给学生带上“枷锁”惩戒学生,所以每一条规则的制定必须保证公平合理。在班规出台之后,教师要做好落实工作,严格遵守惩赏制度。对于遵守班规、利用班规不断完善自身的同学要及时进行表扬,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屡教不改、不以为然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单独约谈,寻找问题所在。在长期的制度管理下,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改掉毛病,促进班级文明建设。
五、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管理体系
吸收社会力量,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是高中德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相比较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亲身经历,真切实践,能够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一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联系相关社会资源,基于博物馆、美术馆、烈士陵园、城市著名景点等地,就社会发展历史进行讲解和叙述,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人生阅历,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增长见识。比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爱国意识,参观军事基地,能够理解军事强国和大国文化的概念;通过了解成功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能够熟悉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内容,感受学习与就业的差异性。为了强化学校同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必须要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与体验相互联系,有针对性地暗示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通过强化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思想认识及行为表现,与家长共同努力,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最后,一个健全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是保证德育教学顺利开展与实施的前提,要想促使德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水平,取得实效,学校必须健全德育管理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做好对学校德育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评价。
总之,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教师要发挥好环境育人的功能,帮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形成自信的心理状态,确保其日后更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孟萌.影响高中生诚信友善的因素分析及措施[J].知识文库,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