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有一个可以改变一个人整个生活的难以琢磨的邂逅。热尔曼住在他妈妈的花园里,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他妈妈在不想要他的情况下怀上了他,并且还告诉他自己本来不想要他;他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因为他的“木鱼脑袋”而不喜欢他;他酒吧的哥们倒是很喜欢他,却又常常嘲笑他。
有一天,热尔曼在公园里遇到了一边养着鸽子一边在大声读小说章节的玛格丽特,他荒芜的脑袋里开始有东西萌芽。农艺学家玛格丽特退休在家,现在一个人生活,于是,热尔曼把午后的时间交给了玛格丽特的阅读,并且从阿贝尔·加缪以象征手法写出的哲理小说《鼠疫》中发现了书的魔力,他开始学会思考以前从来不会去想的东西。
《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提醒人们不要再不自知地陷入令人窒息的生活泥沼中,不要再丢掉赞美、眺望与爱,不要再自怨自艾地咀嚼、吞咽下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孤独。
热尔曼的生活仿佛是将他紧紧缠绕的绳索,又像是漫长的永远走不到终点的噩梦,但幸运的是,在承受了那么多谩骂、嘲讽与白眼之后,热尔曼依旧是个有一颗玻璃心的大胖子,喜爱热狗,关爱蔬菜与粮食。
母亲对他的恶语相向与漠视,实际上只是一个并不想做母亲的女人抗议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个照片中的年轻女人刚刚尝试着张开双臂迎接生活,就被劈头砸的命运开了个玩笑,一边暗自冷笑一边挑选给她的“礼物”——那个要叫她一辈子“妈妈”的胖男孩。当然,她有太多的懊悔、不甘和无从倾诉的愤怒。
但他们终究是母子,在相互恨了半辈子的过程中,对方又是那么重要。母亲可以自己痛骂儿子,但情人动他一指头她都毫不犹豫地用最泼妇的方式举着一把干草夹将情人扫地出门。儿子可以自己抱怨母亲的荒诞不近情理,但绝不允许酒友们开哪怕一句戏谑的玩笑。他们都在用最激烈的姿态维护尊严。
也许,在那一句书中的话“人们终究会在自己的母亲坟前恸哭,像一条遭遗弃的狗”于热尔曼的头脑中反复盘旋的时候,他已经在试着与母亲和解,与那个儿时在缺失母爱的黑暗中迷路痛哭的男孩和解。
他是一辈子得到太少太少爱的人,却又将那么多那么多爱给了别人,甚至别的生命。热尔曼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的鸽子家族,像与老朋友对话一样向猫咪倾诉,用欢喜的眼睛注视菜园里每一个西红柿,为玛格丽特将要失明而失声痛哭。
当然,他也软弱,活了快半辈子都没有勇气拥有自己的孩子。他惧怕的是,若一不小心就会让他的孩子重复他所经历的童年,他实在是不忍心。
他问安妮特:“要成为一个父亲,我有什么?”他没说的话是:我什么都没有,我贫穷、衰老、没有文化。
但安妮特的回答是拥抱他:“你有爱。”
安妮特是另一个热尔曼,有热尔曼的善良、无私、朴实与真诚,有简单到透明的纯粹的心灵,她还有热尔曼所没有的勇敢,是她提议并鼓励热尔曼去给玛格丽特阅读,陪伴热尔曼战胜对文字的畏惧与疏远,打消热尔曼对自己发音不够准确的顾虑。
文学是热尔曼眺望得到的远方,是让他可以将头脑伸出泥沼呼吸的救赎。一开始,他小心翼翼触摸文字,为自己在下里巴人的小酒馆谈论《局外人》而满足了一下小小的虚荣心。但随着与文字、阅读和书本距离一点点拉近,他不可避免地感到慌乱。当他还未准备好足够的勇气走入与文字紧密相连的另一种生活时,他绝望地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麻木庸俗的市民生活里安逸地度过琐碎无意义的时间,这让他不由自主地渴望文字。另一方面,他越渴望文字的降临就越能感受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缺失留下的永久的烙印。这烙印一直存在,只不过之前市侩俗气的生活将这烙印遮掩得很好,而现在,它不加商量、毫无掩饰地呈现在他面前,几乎令他落荒而逃。
与其说他惧怕阅读与他狭路相逢的尴尬,不如说他不愿面对他童年残酷的受教育经历的记忆。在他友善的典型胖子式的笑容下,有忘不掉的伤痕。
当他终于勇敢地面对一切,为了他所爱的玛格丽特,第一次去书店,第一次朗读,第一次送一个女性花朵,第一次彻底地原谅已逝去的母亲。这个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又一次经历了成长。多年以前的所有裂痕都消失了,热尔曼愿意让心里的阳光再照耀在一些以前昏黑的角落。
人是需要成长的。当成长到内心足够强大,才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包容心、足够的爱去抹去曾经淹没在泥沼中挣扎时的伤痕。这些伤痕,只有自己看得到,只有自己才有力量将它抹去。
影片的最后,热尔曼勇敢地翻开他曾经抗拒过的字典,勇敢地向世界宣布他将有一个宝宝,勇敢地将玛格丽特从廉价肮脏的敬老院“绑架”出来,勇敢地尝试一种新的“有书本、玛格丽特和小宝宝”的生活。
从前的阴霾都不见了,这个善良的胖子终于得到了别人的爱,他与这个世界的误会都消除了。
与其说通过文字,我更觉得他是通过爱与这个世界达成了谅解。
(指导老师:郭家海)
有时候我想,应该把我的心空出一块地方,去盛放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在书本里做过的旅行,简单而直接的信任,人的勇气以及对爱的轻柔温暖的眷顾。有一天,当这块地方被一个人光顾,不管我们是否能共度余生,你都将是唯一的爱人。
这不是典型的爱情故事,但爱和温情都在那里。她以花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形容词环绕于周,动词像野草般一样疯长,有些令您不快,但她却温柔地植入了我这块硬邦邦的土地和我的心。
我在公园长椅上与她偶遇,她占地面积超小,也就一只批着羽毛的鸽子那么大。她被文字所包围,像我一样平凡,她给了我一本书又一本书,那些文字在我的眼前鲜活起来,别那么快阖眼,还不到时候,再等等,还不是时候,小花儿,让我更好地了解你,再等等……
有一天,热尔曼在公园里遇到了一边养着鸽子一边在大声读小说章节的玛格丽特,他荒芜的脑袋里开始有东西萌芽。农艺学家玛格丽特退休在家,现在一个人生活,于是,热尔曼把午后的时间交给了玛格丽特的阅读,并且从阿贝尔·加缪以象征手法写出的哲理小说《鼠疫》中发现了书的魔力,他开始学会思考以前从来不会去想的东西。
《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提醒人们不要再不自知地陷入令人窒息的生活泥沼中,不要再丢掉赞美、眺望与爱,不要再自怨自艾地咀嚼、吞咽下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孤独。
热尔曼的生活仿佛是将他紧紧缠绕的绳索,又像是漫长的永远走不到终点的噩梦,但幸运的是,在承受了那么多谩骂、嘲讽与白眼之后,热尔曼依旧是个有一颗玻璃心的大胖子,喜爱热狗,关爱蔬菜与粮食。
母亲对他的恶语相向与漠视,实际上只是一个并不想做母亲的女人抗议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个照片中的年轻女人刚刚尝试着张开双臂迎接生活,就被劈头砸的命运开了个玩笑,一边暗自冷笑一边挑选给她的“礼物”——那个要叫她一辈子“妈妈”的胖男孩。当然,她有太多的懊悔、不甘和无从倾诉的愤怒。
但他们终究是母子,在相互恨了半辈子的过程中,对方又是那么重要。母亲可以自己痛骂儿子,但情人动他一指头她都毫不犹豫地用最泼妇的方式举着一把干草夹将情人扫地出门。儿子可以自己抱怨母亲的荒诞不近情理,但绝不允许酒友们开哪怕一句戏谑的玩笑。他们都在用最激烈的姿态维护尊严。
也许,在那一句书中的话“人们终究会在自己的母亲坟前恸哭,像一条遭遗弃的狗”于热尔曼的头脑中反复盘旋的时候,他已经在试着与母亲和解,与那个儿时在缺失母爱的黑暗中迷路痛哭的男孩和解。
他是一辈子得到太少太少爱的人,却又将那么多那么多爱给了别人,甚至别的生命。热尔曼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的鸽子家族,像与老朋友对话一样向猫咪倾诉,用欢喜的眼睛注视菜园里每一个西红柿,为玛格丽特将要失明而失声痛哭。
当然,他也软弱,活了快半辈子都没有勇气拥有自己的孩子。他惧怕的是,若一不小心就会让他的孩子重复他所经历的童年,他实在是不忍心。
他问安妮特:“要成为一个父亲,我有什么?”他没说的话是:我什么都没有,我贫穷、衰老、没有文化。
但安妮特的回答是拥抱他:“你有爱。”
安妮特是另一个热尔曼,有热尔曼的善良、无私、朴实与真诚,有简单到透明的纯粹的心灵,她还有热尔曼所没有的勇敢,是她提议并鼓励热尔曼去给玛格丽特阅读,陪伴热尔曼战胜对文字的畏惧与疏远,打消热尔曼对自己发音不够准确的顾虑。
文学是热尔曼眺望得到的远方,是让他可以将头脑伸出泥沼呼吸的救赎。一开始,他小心翼翼触摸文字,为自己在下里巴人的小酒馆谈论《局外人》而满足了一下小小的虚荣心。但随着与文字、阅读和书本距离一点点拉近,他不可避免地感到慌乱。当他还未准备好足够的勇气走入与文字紧密相连的另一种生活时,他绝望地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麻木庸俗的市民生活里安逸地度过琐碎无意义的时间,这让他不由自主地渴望文字。另一方面,他越渴望文字的降临就越能感受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缺失留下的永久的烙印。这烙印一直存在,只不过之前市侩俗气的生活将这烙印遮掩得很好,而现在,它不加商量、毫无掩饰地呈现在他面前,几乎令他落荒而逃。
与其说他惧怕阅读与他狭路相逢的尴尬,不如说他不愿面对他童年残酷的受教育经历的记忆。在他友善的典型胖子式的笑容下,有忘不掉的伤痕。
当他终于勇敢地面对一切,为了他所爱的玛格丽特,第一次去书店,第一次朗读,第一次送一个女性花朵,第一次彻底地原谅已逝去的母亲。这个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又一次经历了成长。多年以前的所有裂痕都消失了,热尔曼愿意让心里的阳光再照耀在一些以前昏黑的角落。
人是需要成长的。当成长到内心足够强大,才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包容心、足够的爱去抹去曾经淹没在泥沼中挣扎时的伤痕。这些伤痕,只有自己看得到,只有自己才有力量将它抹去。
影片的最后,热尔曼勇敢地翻开他曾经抗拒过的字典,勇敢地向世界宣布他将有一个宝宝,勇敢地将玛格丽特从廉价肮脏的敬老院“绑架”出来,勇敢地尝试一种新的“有书本、玛格丽特和小宝宝”的生活。
从前的阴霾都不见了,这个善良的胖子终于得到了别人的爱,他与这个世界的误会都消除了。
与其说通过文字,我更觉得他是通过爱与这个世界达成了谅解。
(指导老师:郭家海)
有时候我想,应该把我的心空出一块地方,去盛放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在书本里做过的旅行,简单而直接的信任,人的勇气以及对爱的轻柔温暖的眷顾。有一天,当这块地方被一个人光顾,不管我们是否能共度余生,你都将是唯一的爱人。
这不是典型的爱情故事,但爱和温情都在那里。她以花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形容词环绕于周,动词像野草般一样疯长,有些令您不快,但她却温柔地植入了我这块硬邦邦的土地和我的心。
我在公园长椅上与她偶遇,她占地面积超小,也就一只批着羽毛的鸽子那么大。她被文字所包围,像我一样平凡,她给了我一本书又一本书,那些文字在我的眼前鲜活起来,别那么快阖眼,还不到时候,再等等,还不是时候,小花儿,让我更好地了解你,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