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思想的日益活跃,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221-04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认真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表现在队伍规模、人员素质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离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1.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在整个辅导员队伍中,由于受个性特征、专业水平、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社会经验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刚刚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逐步确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且许多辅导员不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没有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和专业学习,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认识和实际的专业技能,容易导致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工作效率低,实际效果差。
2.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从高校辅导员的基本构成来分析,大多为应届毕业的硕士或本科毕业生,年轻富有朝气,而且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不少从事这项工作的辅导员思想不稳定、工作欠主动。一是专业不对口,大学生不能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去发展,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二是大学生思想活跃。相对于各种专业学科来说,辅导员工作似乎是一门辅助专业,担心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会影响专业的进步和今后的发展。因此,有的把辅导员工作当做留校工作的过渡;有的集中精力投入专业复习,准备考研或考博;有的则寻找其他岗位或者转行另找出路。以上种种思想上的不稳定情绪,使辅导员不能专心工作,缺乏主动性。
3.兼职辅导员职责不清。国家主管部门对辅导员身份和职责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身份和职责无法得到真正的明确,辅导员整天忙于日常事务,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办事员,成为学校的“万金油”干部,产生不稳定情绪。同时,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和充分的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4.辅导员配备不足。关于高校辅导员的配备,国家教育部有相关的规定。但随着学生规模的急剧增长,受学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的影响,学校在辅导员的配备上没有按国家的标准和要求执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无法保证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就无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当前在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上存在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地方,因此,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它的内在规律性,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需要根据各种变化情况进行改进和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来自各个方面的思潮相互交错,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更大的选择性、独立性和多变性。大学生接触各种思潮的渠道和机会更多,他们思想更加活跃,在与各种思潮的碰撞中会逐渐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但同时也会带来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另外,大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心理健康、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和把握的重点。这些工作的专业性很强,解决的难度也大,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分析和运用,才能达到分析、解释和指导的作用。而这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培养、职业化的管理来实现。高校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可以使他们安心本职,全心全意地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自身需要
当前,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专业技能偏低、流动性大、职责不明和数量有限的问题,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而且,大学生在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水平,增强针对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专业化建设能够解决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偏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能够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职业化建设能够解决辅导员工作压力大、思想不稳定等问题,能够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使他们忠于职守、安心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带来了许多相关的各种问题,对高等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学生进入学校后,因学生来源复杂、个性特征差异、独立意识增强、学生需求多样、组织管理松散、就业压力增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学校管理趋于复杂化。
面对出现的新特点、碰到的新问题,必须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及时和正确处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影响和谐校园建设。大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需要辅导员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三、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分析、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辅导员培养、选拔和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模式,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推进力度
加强宣传,形成舆论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关系到教育本质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引起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环境,为开展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保障。
由于工作性质的影响,辅导员成为高校中最贴近大学生、最能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进一步重视高校辅导员的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岗位标准,明确岗位职责,真正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要进一步理顺辅导员岗位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以科学的标准、务实的态度指导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辅导员自身也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严格按照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注重角色定位,树立服务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中来,走进学生群体,及时了解把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反映及思想变化,认真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找到更加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特点的辅导方式,善于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处理问题。
(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1.选拔制度。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求首先把好入口关,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严格把关,优中选优。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标准,把德才兼备、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政治强”就是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有坚强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追求。“作风正”就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勤劳务实、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业务精”就是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工作水平。“纪律严”要求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遵守岗位规定,服从工作安排。
2.培训制度。完善培训制度体现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是提高辅导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的基本途径。因此,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认真组织好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培训,要把定期培训和随时培训、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短期培训和学习进修、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理论培训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拘形式,只重效果,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3.考核制度。在严格选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管理,将日常考核结果、工作绩效与职称评聘、进修培训、职务晋级等挂起钩来,促进辅导员队伍管理的规范化。
(三)加强领导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高校要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做到统筹安排,整体规划,特别是在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各项待遇、制定管理措施等环节上要加强领导。要保证并加大经费投入,用于辅导员培训、交流和学习。进一步优化辅导员工作硬件条件,为辅导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汪华丽.论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2]王文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2007,(9).
[3]朱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初探[J].科教导刊.2009,(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221-04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认真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表现在队伍规模、人员素质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离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1.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在整个辅导员队伍中,由于受个性特征、专业水平、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社会经验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刚刚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逐步确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且许多辅导员不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没有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和专业学习,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认识和实际的专业技能,容易导致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工作效率低,实际效果差。
2.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从高校辅导员的基本构成来分析,大多为应届毕业的硕士或本科毕业生,年轻富有朝气,而且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不少从事这项工作的辅导员思想不稳定、工作欠主动。一是专业不对口,大学生不能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去发展,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二是大学生思想活跃。相对于各种专业学科来说,辅导员工作似乎是一门辅助专业,担心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会影响专业的进步和今后的发展。因此,有的把辅导员工作当做留校工作的过渡;有的集中精力投入专业复习,准备考研或考博;有的则寻找其他岗位或者转行另找出路。以上种种思想上的不稳定情绪,使辅导员不能专心工作,缺乏主动性。
3.兼职辅导员职责不清。国家主管部门对辅导员身份和职责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身份和职责无法得到真正的明确,辅导员整天忙于日常事务,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办事员,成为学校的“万金油”干部,产生不稳定情绪。同时,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和充分的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4.辅导员配备不足。关于高校辅导员的配备,国家教育部有相关的规定。但随着学生规模的急剧增长,受学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的影响,学校在辅导员的配备上没有按国家的标准和要求执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无法保证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就无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当前在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上存在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地方,因此,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它的内在规律性,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需要根据各种变化情况进行改进和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来自各个方面的思潮相互交错,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更大的选择性、独立性和多变性。大学生接触各种思潮的渠道和机会更多,他们思想更加活跃,在与各种思潮的碰撞中会逐渐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但同时也会带来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另外,大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心理健康、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和把握的重点。这些工作的专业性很强,解决的难度也大,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分析和运用,才能达到分析、解释和指导的作用。而这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培养、职业化的管理来实现。高校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可以使他们安心本职,全心全意地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自身需要
当前,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专业技能偏低、流动性大、职责不明和数量有限的问题,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而且,大学生在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水平,增强针对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专业化建设能够解决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偏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能够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职业化建设能够解决辅导员工作压力大、思想不稳定等问题,能够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使他们忠于职守、安心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带来了许多相关的各种问题,对高等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学生进入学校后,因学生来源复杂、个性特征差异、独立意识增强、学生需求多样、组织管理松散、就业压力增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学校管理趋于复杂化。
面对出现的新特点、碰到的新问题,必须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及时和正确处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影响和谐校园建设。大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需要辅导员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三、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分析、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辅导员培养、选拔和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模式,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推进力度
加强宣传,形成舆论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关系到教育本质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引起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环境,为开展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保障。
由于工作性质的影响,辅导员成为高校中最贴近大学生、最能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进一步重视高校辅导员的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岗位标准,明确岗位职责,真正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要进一步理顺辅导员岗位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以科学的标准、务实的态度指导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辅导员自身也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严格按照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注重角色定位,树立服务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中来,走进学生群体,及时了解把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反映及思想变化,认真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找到更加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特点的辅导方式,善于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处理问题。
(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1.选拔制度。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求首先把好入口关,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严格把关,优中选优。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标准,把德才兼备、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政治强”就是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有坚强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追求。“作风正”就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勤劳务实、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业务精”就是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工作水平。“纪律严”要求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遵守岗位规定,服从工作安排。
2.培训制度。完善培训制度体现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是提高辅导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的基本途径。因此,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认真组织好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培训,要把定期培训和随时培训、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短期培训和学习进修、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理论培训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拘形式,只重效果,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3.考核制度。在严格选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管理,将日常考核结果、工作绩效与职称评聘、进修培训、职务晋级等挂起钩来,促进辅导员队伍管理的规范化。
(三)加强领导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高校要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做到统筹安排,整体规划,特别是在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各项待遇、制定管理措施等环节上要加强领导。要保证并加大经费投入,用于辅导员培训、交流和学习。进一步优化辅导员工作硬件条件,为辅导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汪华丽.论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2]王文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2007,(9).
[3]朱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初探[J].科教导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