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时代,如何远离进食障碍?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生丽质难自弃,努力变成万人迷”,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不同时代对美的定义及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便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然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美的定义愈趋狭窄和单一,“吃草吃成沙拉精”似乎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美丽秘方”。
  合理适当的减肥的确能够降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对身材和体形过分关注则很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当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年轻女性因为过度节食而罹患“进食障碍”,营养摄入不足,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最终花季丧命。

减肥时代进食障碍的成因?


  从临床诊断角度看,进食障碍指以进食行为异常及对食物和体重体形的过度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又称“厌食症”)、神经性贪食(又称“贪食症”)和暴食障碍(又称“暴食症”)。进食障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一系列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遗传因素


  进食障碍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家系研究及双生子研究提示进食障碍与遗传有一定关联,遗传度在50%-83%之间,其中厌食症和遗传的关系最密切,双生子研究发现,厌食症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55%,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同病率(仅为5%)。

◎  个体心理因素


  性格特征是进食障碍高危因素之一,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低自尊及完美主义。进食障碍患者常共存人格障碍,报道厌食症与C型人格(尤其是回避型人格及强迫型人格障碍)有关,神经性贪食与B及C型人格有关(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回避型人格障碍)。进食障碍患者的情绪识别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认知灵活性和控制冲动能力存在缺陷,患者对自己的身材和体形要求苛刻,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但是又非常惧怕负面评价,在维系人际支持和建立良好亲密关系方面能力有限。

◎  社会文化因素


  流行学调查表明,厌食症在发达国家富裕阶层中患病率高,以女性患者为主,好发于青少年期。Ogden和Thomas(1999)等人的研究认为社会阶层与形体关注有显著的一致性,外貌尤其是纤瘦的体形对于中上流社会的女性非常重要,这些女性较社会阶层低者更易对自己的体形不满。但是随着“瘦文化”的普及与媒体宣传促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苗条身材,减肥慢慢地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因而农村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进食障碍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现代社会文化观念普遍把女性的身材苗条作为自信、自我约束、成功的代表,在此种文化氛围熏陶之下,年轻的群体越来越关注自身及同伴的饮食和身材状况,盲目攀比、从众、体形嘲笑以及社交隔离等都诱发了进食障碍的产生。
  另外,家庭因素在进食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理论家认为其作用和基因一樣重要。家庭治疗师认为进食障碍是孩子表达其想要独立自主的手段,目的是实现对父母的反控制,并以此作为解决家庭内冲突的一种方法。Minuchin等人认为,厌食症与关系缠结、过分保护、僵化以及回避冲突等不良家庭关系模式有关。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家庭冲突频发、儿童遭虐待或忽视、不良进食观念与进食行为的代际传递等,在进食障碍的产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何早期识别进食障碍?




  厌食症的患者存在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情况,其体重明显下降并低于同龄的其他群体,最常见于青少年女性和年轻女性,患者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恐惧发胖,对体重和体形极度关注。如果孩子目前或者曾经有节食减肥情况,体重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格外关注摄入食物的热量,回避油脂和肉类,拒绝进食或挑剔进食,家长应该高度注意。另外,对于青春期及以上女孩子的家长还可以询问孩子月经情况,如果是减肥期间或者减肥之后发生停经,很大可能是由限制进食等引发的内分泌紊乱。
  贪食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取不恰当的补偿性行为来阻止体重增加,例如禁食、过度运动、诱导呕吐,滥用泻药和食欲抑制剂等,这类患者体重在正常范围或轻微超重。许多贪食症患者在应激或压力因素促发下容易发生暴食,他们以大量进食作为调节情绪的方式,部分患者会囤积食物或窃食他人食物,有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塑料导管或者用手诱发呕吐。也有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期表现为厌食或拒绝进食,后期则产生爆发性和失控性进食,因此家长同样需要关注孩子是否正在减肥或者存在减肥经历。
  暴食症以反复发作性暴食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但不存在采取不适当的补偿性行为来阻止体重增加,该类患者易导致肥胖。

如何与进食障碍专业人员合作进行治疗?

1厌食症、贪食症、暴食症如何治疗?


  厌食症治疗通常是以营养治疗为主,配合使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由于多数厌食症患者体重低于正常群体,身体机能衰退严重,死亡风险较高,因此恢复体重是治疗的首要目标。心理治疗常见类型有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有研究发现个体形式认知行为治疗对厌食症是有效的,其中的暴露和认知挑战技术能使患者的体相障碍症状发生改变。厌食症家庭治疗的有效证据相对比较多。目前厌食症尚无循证有效的药物治疗。
  贪食症治疗通常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常见的心理治疗类型有认知行为治疗(CBT)、辩证行为治疗(DBT)和人际心理治疗(IPT)。有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在治愈贪食症方面疗效卓著,人际心理治疗疗效与认知行为治疗相当。辩证行为治疗主要教授患者有效的多种技能,帮助其使用技能取代例如暴食、催吐等适应不良行为。   暴食症治疗通常以心理治疗和运动治疗为主,其中针对贪食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同样适用于暴食症治疗,50%暴食症患者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能达到痊愈,治疗后患者对体形、体重的过度关注,抑郁,心理社会功能等均有显著改善。运动治疗则通过引导体重过高的患者规律饮食、合理运动来保持体重稳定。

2贪食症、暴食症的自助方法—针对情绪性进食


  贪食症和暴食症也可以采用自助的方法。针对贪食症和暴食癥患者中普遍存在的情绪性进食问题,DB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其许多基本思想来自于传统的认知行为理论。DBT的情绪调节模型解释了情绪与暴食之间的关系,当患者的情绪感受过于强烈而无法调节、忍受或以其他方式进行管理时会转向暴食的方式来调节。暴食成为了一种帮助患者减少情绪困扰的习得行为。患者可以通过自助书籍辅助学习各种技能以调节自己的情绪性进食。这些技能包括行为链分析、正念技能、痛苦忍受、情绪调节技能等等,详细操作方法可以参考《告别情绪性进食的DBT方法》。

进食障碍治得好吗?


  进食障碍是一类难治、容易慢性化的疾病。其中,厌食症死亡率5%-20%,是精神障碍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中20%死于自杀,80%死于躯体并发症。进食障碍很少能自愈,但经过专业治疗,仍然可以治愈。
  青少年厌食症大约50%-70%可以治愈,10%-20%会慢性化;成人厌食症50%可治愈,25%结局中等,25%结局较差。在厌食症患者中15岁以前起病、病程小于3年、2年内体重恢复、没有严重躯体并发症、家庭支持好的患者,预后较好。而其中起病年龄晚、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史、家庭关系紊乱、病程较长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贪食症的预后较厌食症好,70%的贪食症患者可以完全康复,10%-15%的患者结局较差。那些在青春期就接受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病程长、治疗效果差、伴发药物滥用以及人格障碍、冲动素质和低自尊者预后差。
  暴食症的缓解率高于或接近贪食症,5年以上缓解率可达75%,且复发的低于厌食症和贪食症。患有人格障碍的患者预后较差。

如何帮助孩子战胜进食障碍?


  首先,家长在孩子出现早期症状时要予以重视,早期治疗可以预防体重降低和营养不良,不要认为孩子“不够严重”而不予以重视。在孩子出现严重躯体问题前,家长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其次,在治疗中,父母双方需要统一战线,共同抵制疾病。作为父母,需要了解进食障碍这一疾病的多方面知识,可以更好地配合专科医生的治疗,支持自己的孩子战胜疾病。同时,家长要思考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沟通方式、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婚姻和谐度等对孩子的影响,有意识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改进家庭的不良沟通方式,改善成员之间的关系、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式等等都会对子女进食障碍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家人在监管孩子完成饮食计划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要使饮食计划奏效,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只要孩子表现出愿意改变,就要支持和鼓励孩子;家长不要像警察一样,过度的监控反而会引发更强烈的抵触心理;家长要保持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被孩子所影响;定期(一周两次,固定时间)称体重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检验饮食计划的成效,随时加以调整;在监管饮食的同时,家长还要为孩子的运动制订合理的计划,可以与孩子一同起草一份适合孩子的运动计划。
  最后,如果疾病复发,不要因复发而发怒,而是要表现出非常关心孩子,进食障碍如同抑郁和焦虑一样是一个精神疾病。你一定不要将复发问题当作是他们抗拒改变来处理,并且不要因进食障碍或者复发而惩罚孩子。许多情况都会导致复发。因此家长还需要学会识别复发早期的警示信号,包括对体重、体形的关注越来越多,自己感到肥胖,体重明显改变,再次出现过食欲望等等。
  进一步帮助孩子的方法可以参考《帮助孩子战胜进食障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一书。


陈珏,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从事进食障碍诊治和研究工作20余年,创建中国进食障碍诊治新模式,2017年成立国内第一个“进食障碍诊治中心”,2018年创立全国第一个进食障碍专业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带领团队深入开展进食障碍相关研究,担任4本进食障碍著名国际期刊编委,主编专著《进食障碍》,主要参编《中国进食障碍防治指南》,翻译出版多本进食障碍科普书籍。
其他文献
与其他人格不同,偏执型人格不到万不得已,是很难寻求他人帮助的。这自然与他们对外界和他人的戒备有关,所以对于来找我做咨询的高山(化名),这个决定本身就已经意味着他所面临问题的困扰程度。  而他的问题是:无论在哪儿工作,都会被人排斥。  高山一共做过五份工作,这对于刚刚大学毕业才两年的人来说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他的专业方向是电脑软件,在如今3C行业很火爆的形势下,找份对口的工作其实一点都不难。按理说,他
期刊
▼ 助人?自助!  与“心理学”的相遇要回到十年前我刚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年开始,那时候的我对于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其中带给我最大神秘感的便是“心理学”这个专业。于是,带着一种青年的稚嫩与热忱我选择了它。  但要说我真正对“心理助人工作”有所感悟,是在几年后我作为心理热线的志愿者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开始。虽然我在这之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按下通话键的那只手是颤抖的,我的声音也是犹豫
期刊
▼ 回母校教书,缘分妙不可言  二十年前,我初次迈进了母校的大门。开学第一课我就迟到了,但因为性格害羞,不敢喊报告,站在教室门口吹了一整节课的冷风,险些错过了和新班主任王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大学毕业我想回到母校教书,收到入职邀请的时候既兴奋又紧张,和刚在母校入学时的心情全然不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在于学生时代的梦想终于实现,忐忑在于我和王老师马上就要成为同事了。  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王老师我入
期刊
王阿姨的爱人张叔叔,今年59岁,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总是怀疑王阿姨和别人有不正当关系,而且还说得有理有据,经常去他认为的第三者家中闹事,多次闹到了派出所,在警察同志的提醒下,他們才来精神科咨询。  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张叔叔从年轻时就开始饮酒,每天都得喝半斤左右的高度白酒,这一喝就是近40年,从来没有间断过,喝多了就会睡觉,没有怎么耍过酒疯,家人也早已习以为常。近两年来张叔叔的酒量大不如从前,可是性格
期刊
最近和儿子吵了一架,是的,远远隔着太平洋,亲情还是浓到可以口角。  三月美国疫情大爆发,在洛杉矶的儿子看到当地很多医生在社交平台上求救,要民众提供口罩救救他们,要不然他们真的是暴露在危险之中工作。  儿子跟我一样是菩萨心肠,看不得别人受苦,因此要老妈找口罩,因为当时中国已经缓过来,口罩开始富余了。我顺口要求他捐赠的人,写一个收据给我。  他问我为什么要?我说我也不知道,就是想要一个证据。  他开始
期刊
影片的开头,背景显示是旧上海的照相馆,这既是时代变化折射的见证,也是几代母女内心的“房子”意象。灰暗的光线显示茉的母亲内心的消极和怨怼,陈旧的摆设是她懒得精心装饰的生活写照,而被蜿蜒而上的木质楼梯隔开的楼上是母亲经常待的地方,表明了她封闭的内心,但又渴望人缓缓走近,靠近她,给她温暖。  茉年轻时候喜欢穿浅绿色的旗袍,很清纯靓丽,象征着她内心的单纯和欢快。她会在无聊时候折纸飞机玩,纸飞机代表渴望自由
期刊
他们让我“去死”  梁莹(化名)是一名大四女生。让她走进咨询室的原因,是感觉别人一直在说让她“去死”。那是在三天前,走在路上的梁莹听到前面有几个人在交谈,感觉是在说她,让她“去死”。尽管同学劝慰她说,“他们不认识你,应该不是在说你”。来访者觉得同学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放心不下,翻来覆去地想是不是真有人在骂她。  第一次见面,只见她衣着朴素整洁,神情自然,主动倾诉自己的咨询需求,和我的互动也对答如流。
期刊
一份爱情如果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你该怎么办?  你是否发现,在恋爱或婚姻里,明明彼此相看两厌,但就是分不开,而且相处时间越久,就越是难以分手?  明明清楚地知道两个人继续在一起只会更痛苦,但为什么就分不开呢?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沉没成本在干扰着你现在的决策。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
期刊
心理困扰 我就是害怕亲密接触  维娜是个27岁的职场女孩,青春,阳光,善良,经历一年多的恋爱,终于和男友领了结婚证。维娜作为准新娘,再有两个月就要披上婚纱走进幸福的婚姻殿堂了。然而,随着婚期的越来越近,维娜心中感受到的,不是幸福离自己越来越近,而是恐惧离自己越来越近。维娜这是怎么回事?她该怎么办?  带着这样的困扰,维娜开始了心理咨询:“我们两个感情很好,随着交往的深入,自然也会有亲密的接触。很有
期刊
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是一种普通而且常见的疾病,有其发生、发展规律,完全可以被早期发现和治疗。而且,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通过药物控制即能达到很好的疗效,经过治疗可以稳定,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劳动能力基本都能恢复到病前水平。  然而,因精神病发病病理至今尚不完全明了,人们往往将精神病人妖魔化,甚至还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认为精神病是鬼怪作祟。这些误解就造成很多有了问题不去就医或者家里人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