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有很多,运用有效的提升策略,改善弊端现状势在必行。只有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才更利于小学生基础知识的有效学习,内在潜能的深入挖掘,学科成绩的不断进步等。语文教师关注班级学生的成长情况,有序推进教学指导工作,设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发展需求,使得语文教育独具特色,也可以为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影响因素;提升策略;分析
引言:课堂师生互动是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旨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表达、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学好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法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小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十分有限。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针对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的总结分析,必须引起语文教师们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就此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1、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教师仍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选择应用了灌输式的指导方法,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过分忽视了他们的课堂主體地位,师生互动形式化,教学质量难以提高[1]。部分教师缺乏对班级学生的关注,不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情况等,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仅降低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还使小学生语文思维的活跃、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阻力重重。第二,课堂师生互动的目标并不精准,师生互动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有些学生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学习效率不高,探究热情不足,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意义。第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方式相对简单。如教师结合语文课程内容,让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齐声回答问题,或者齐声朗读教师指示的句子或者段落;又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能通过点名的方式来同单个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方式难称互动,学生毫们无存在感可言,无法强化整体成效,更难实现育人计划的高效执行。
2、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师生交流多元互动
师生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应掌握师生互动的技巧,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改变原有的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的方式,为学生分好小组,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探讨完成后每个小组都要给出回答。这样就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师生互动中来。教师也可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单独提问,以此来发现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师生间的大范围交流,也会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2注意把握学科特征
课堂互动是一种教学手段,但并没有完全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普适方式。每个学科因为教学内容、思维方式不尽一致,也就要求互动采用不同的内容和形态。比如数学,它以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那么师生的互动可能更多地要照顾到思维——比如采用连环提问的互动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中抽象思维的元素很少,主要是感性思维、情感表达等方面比较突出,而且语文还具有交流工具性特征。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通常要根据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情感引领或表达能力训练等方面。如教学课文《坐井观天》时,有位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个井的示意图,然后又画出青蛙的视线角度——告诉学生:“如果井这么深,那青蛙只能看到这么一点天空。”其实,这样教学没必要,一是学生在数学上还没有学习三角形角度的知识,另一方面,这不是这篇文章所要传导的主要理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课本卷成筒状,然后让他们从这个小筒向外看,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如果不用这个筒,又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体验到视野宽窄就可以了,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视觉视野迁移到思想、知识视野上——这才是符合语文教学目标和特征的互动。
2.3丰富课堂互动方式
由于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语言、空间和情境等进行互动,不断地变换互动方式,不断创新,精心地安排教学过程,采用更丰富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一株紫丁香》时,通过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语言描述以及展示课文的相关图片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达到对角色感情的理解,以“情”为基础,达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选择语言互动、游戏互动等新型方法,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使小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内容,真正做好综合性学习的充足准备。
2.4有效设计教学情境
在设计教学教案时,将教学情境更加生活化、信息化,设计出多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加吸引学生,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题交流越来越多,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更加丰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2]。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后,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快乐,学生会喜欢上这门学科,在下一次上课时对课堂保持积极性,也会对课堂怀有期待之情。在教师设计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收集的信息,彼此分享交流,可以弥补教师在设计课堂的不充分,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分享,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自己搜集到的相关信息、知识、故事。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接下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短片,借由动画短片带给学生的感觉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也可以询问学生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描述的能力和发现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师生互动是提升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妥善解决互动问题,启发学生们积极思考,极有利于他们学科成绩的进步和主体优势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林水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9(26)75-76.
[2]万谷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99-10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影响因素;提升策略;分析
引言:课堂师生互动是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旨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表达、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学好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法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小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十分有限。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针对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的总结分析,必须引起语文教师们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就此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1、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教师仍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选择应用了灌输式的指导方法,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过分忽视了他们的课堂主體地位,师生互动形式化,教学质量难以提高[1]。部分教师缺乏对班级学生的关注,不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情况等,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仅降低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还使小学生语文思维的活跃、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阻力重重。第二,课堂师生互动的目标并不精准,师生互动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有些学生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学习效率不高,探究热情不足,这样的课堂教学毫无意义。第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方式相对简单。如教师结合语文课程内容,让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齐声回答问题,或者齐声朗读教师指示的句子或者段落;又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能通过点名的方式来同单个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方式难称互动,学生毫们无存在感可言,无法强化整体成效,更难实现育人计划的高效执行。
2、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师生交流多元互动
师生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应掌握师生互动的技巧,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改变原有的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的方式,为学生分好小组,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探讨完成后每个小组都要给出回答。这样就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师生互动中来。教师也可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单独提问,以此来发现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师生间的大范围交流,也会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2注意把握学科特征
课堂互动是一种教学手段,但并没有完全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普适方式。每个学科因为教学内容、思维方式不尽一致,也就要求互动采用不同的内容和形态。比如数学,它以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那么师生的互动可能更多地要照顾到思维——比如采用连环提问的互动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中抽象思维的元素很少,主要是感性思维、情感表达等方面比较突出,而且语文还具有交流工具性特征。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通常要根据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情感引领或表达能力训练等方面。如教学课文《坐井观天》时,有位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个井的示意图,然后又画出青蛙的视线角度——告诉学生:“如果井这么深,那青蛙只能看到这么一点天空。”其实,这样教学没必要,一是学生在数学上还没有学习三角形角度的知识,另一方面,这不是这篇文章所要传导的主要理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课本卷成筒状,然后让他们从这个小筒向外看,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如果不用这个筒,又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体验到视野宽窄就可以了,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视觉视野迁移到思想、知识视野上——这才是符合语文教学目标和特征的互动。
2.3丰富课堂互动方式
由于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语言、空间和情境等进行互动,不断地变换互动方式,不断创新,精心地安排教学过程,采用更丰富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一株紫丁香》时,通过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语言描述以及展示课文的相关图片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达到对角色感情的理解,以“情”为基础,达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选择语言互动、游戏互动等新型方法,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使小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内容,真正做好综合性学习的充足准备。
2.4有效设计教学情境
在设计教学教案时,将教学情境更加生活化、信息化,设计出多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加吸引学生,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题交流越来越多,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更加丰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2]。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后,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快乐,学生会喜欢上这门学科,在下一次上课时对课堂保持积极性,也会对课堂怀有期待之情。在教师设计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收集的信息,彼此分享交流,可以弥补教师在设计课堂的不充分,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分享,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自己搜集到的相关信息、知识、故事。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接下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短片,借由动画短片带给学生的感觉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也可以询问学生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描述的能力和发现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师生互动是提升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妥善解决互动问题,启发学生们积极思考,极有利于他们学科成绩的进步和主体优势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林水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9(26)75-76.
[2]万谷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