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虽然“早恋”现象在现代中小学生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但不能一味否认恋爱的纯洁与美好。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早恋”现象要加以良好的引导。通过对“早恋”的认识误区和行为误区做出分析,强调应该通过对“早恋”现象的正确归因以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法。“早恋”宜疏不宜堵,应该通过积极教育的方法,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 键 词] “早恋”;积极教育;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208-02
“早恋”,并不是一个正式和专业的词语,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指的是在青春期建立的恋爱关系。青少年的“早恋”现象一直是家庭和学校深感忧虑、社会广泛关注的敏感问题。
“早恋”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出于好感、喜欢,青春期学生的“爱情”;(2)由于其他同学的撮合、怂恿;(3)攀比心态,把能吸引多少异性、有多少异性喜欢自己看作个人魅力的象征,用以炫耀;(4)跟风,因为同学或朋友“恋爱”了。其中第一种属于心理学范畴,其他三种属于政教范畴。
一、“早恋”的认知误区
1.通过让学生觉得“早恋”是羞耻的,使学生在心里把恋爱这件事跟羞耻联系起来。如果在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遭到打击,他们很可能会不再认同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敢去爱,甚至不再相信爱,使他们在未来恋爱和婚姻中感到自卑。爱,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如果一味遭到打击,可能会摧毁学生一生的幸福。因此,强行阻止学生早恋,不如以此为契机,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爱和被爱。
2.把所有可能的问题简单归因于学生“早恋”想法或行为的出现。草率地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是缺乏深度思考的结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面对青少年“早恋”的问题时所产生的焦虑心情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因过度焦虑,对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强行拆散等粗暴极端的行为方式是不能被接受的,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青少年的情感危机,与之相反,这些行为极有可能激化矛盾,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对立和仇视情绪,进一步把他们推向逆反的极端。
二、“早恋”的行为误区
作为家长、老师,面对学生的“早恋”迹象,不能简单做出辱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等极端的打压行为,这更容易催生学生心理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有时候也许两个人感情并没有那么深,但由于外界的打压,让两个人产生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他们会在心理上迅速且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青少年时期,情窦初开是一件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如何不让这份美好的感情对学生造成伤害,是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考验。
三、“早恋”行为的正确归因
“早恋”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首先,心灵伤害。出于各种原因,通常是价值观和能力问题,比如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情感问题而伤害对方或被对方伤害。其次,性安全问题。因为责任意识不够和缺乏安全知识而带来身体伤害,这种伤害也将给心灵带来伤害。最后,学业荒废。因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因为“早恋”占据大量时间导致时间利用失衡。必须承认,“早恋”对青少年的危害远远大于行为本身。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无法否认会有一种情感在异性之间萌动,这是自然现象,但面对这份青春期的“爱情”,老师和家长最好的做法是:做学生的高参。要坚定地相信,学生成长中的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既要相信学生能妥善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家庭和学校也要在此过程中及时地给予学生监督和指导。
四、积极教育的作用
作为教师,若以负责为名,通过宣扬“早恋”之恶而让学生恐惧“早恋”、为之感到羞愧,以达到禁止“早恋”的目的,或者因为学生“早恋”宣布他失去了被老师关注的资格等,都是打着“关心帮助学生”的名号而产生的不当做法,本质上其实是对教育的卸责。教师不是医生,学生也不是病人,不能把“早恋”看作是青少年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用“病理学模型”来解释学生“早恋”行为出现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积极的教育让学生正面认识自己的感情变化,认识自身产生的积极力量并进行培养和扩大。
积极教育,就是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人最终追求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是个体或集體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而价值感的核心是利他,对社会负责任。积极教育就是引领学生积极地生活和学习的教育,把归属感和价值感带给学生,是以学生外在和内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培养学生个体层面(价值感)和集体层面(归属感)的积极人格。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士”,无论学生遇到或是出现什么问题,都应当坚持积极教育的原则,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深度思考,对学生给予积极接触,引导和化解学生在成长路上遇到的情感问题。
五、积极教育在中学生“早恋”问题上的运用
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直面自己的情感变化。 1.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会学生用恰当的礼仪规范与异性交往,理解、尊重学生对感情的需求。当学生之间有“早恋”现象时,应及时予以疏导,转移注意力,必要时签订“恋爱等待协议”,运用“契约式教育”原则与学生达成共识,形成良性有效监督。
2.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渗透情感教学,引导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比如,在语文课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小王子》里的一句话,“爱不是终日彼此对视,而是共同眺望远方”,引导学生思考说出自己对爱的理解;或通过日常文本教学,如通过《氓》《孔雀东南飞》《致橡树》的学习,渗透正确的价值观等。
3.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青春期保健和生理卫生课程,进行普及性教育。通过给学生普及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认知,教育他们自尊自爱、积极向上。
4.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老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可以有效地疏导学生的情绪和压力,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完善人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帮助他们认识到在青春期产生的异性之间的好感与彼此吸引,是这个年龄段正常发生的事情。家长不必过度焦虑或者采取过激行为,应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认知,同时化解和转移这份情感。
从社会层面来看,首先,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开展普及性教育。有材料数据显示,学生“早恋”并不因为是否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而改变,但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匮乏、认知的片面和错误,却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可见,进行系统、全面、正规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尤其是关于性健康、STD/HIV以及生殖避孕方面的教育才是疏导的正确做法。其次,大众传媒应加强对学生正能量情感的引导。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很容易有困惑、误解和迷茫,大众传媒虽然不能给他们解疑释惑,但是应该呈现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内容让青少年关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六、积极教育在处理“早恋”问题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引导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心理学的手段方式,如對皮格马利翁效应、霍桑效应、虚假同感偏差等心理效应的学习,将科学的方法引入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地学习,特别是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做到终身学习、灵活运用。
同时要认识到积极教育是教师引导、处理学生“早恋”等一系列问题总的原则方针。但这并没有“一劳永逸”,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就群体而言,初中生比高中生心智更稚嫩,感情也更朦胧,缺乏克制的能力和正确的认知,故面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引导和教育方式要有所不同;就个体而言,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性格等都不尽相同,更要通过对其深入了解后,制订更加个性化的方案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样,家庭教育也适用这一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要让学生在现有的个性、能力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爱是人生重要的功课,野蛮的教育只能带来更多的野蛮,不懂爱的人只能教出不懂爱的人,一代又一代因果轮回。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积累、提升自我,在工作实践中反思总结,把学生作为共同体而非对立面看待,遇到问题时共同面对、共同解决。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士”,不仅仅是针对“早恋”,无论学生遇到或是出现什么问题,都应当坚持积极教育的原则,平和地深度思考,积极地行动。“恋爱”之花很美,但花开也应有好时节,让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守护学生青春期美好的爱恋,让“早恋”之花延期开放。
参考文献:
[1]白玮璐.小学生“早恋”现象三维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1).
[2]赵瑞,武俊青,周颖.上海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
[3]徐金海.论班级契约管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4]赖李杭,张莉萍,贺子桓.大众传媒对小学生早恋的消极影响与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20(29).
[5]车赛西亚.当前中国“早恋”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28(6).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早恋”;积极教育;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208-02
“早恋”,并不是一个正式和专业的词语,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指的是在青春期建立的恋爱关系。青少年的“早恋”现象一直是家庭和学校深感忧虑、社会广泛关注的敏感问题。
“早恋”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出于好感、喜欢,青春期学生的“爱情”;(2)由于其他同学的撮合、怂恿;(3)攀比心态,把能吸引多少异性、有多少异性喜欢自己看作个人魅力的象征,用以炫耀;(4)跟风,因为同学或朋友“恋爱”了。其中第一种属于心理学范畴,其他三种属于政教范畴。
一、“早恋”的认知误区
1.通过让学生觉得“早恋”是羞耻的,使学生在心里把恋爱这件事跟羞耻联系起来。如果在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遭到打击,他们很可能会不再认同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敢去爱,甚至不再相信爱,使他们在未来恋爱和婚姻中感到自卑。爱,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如果一味遭到打击,可能会摧毁学生一生的幸福。因此,强行阻止学生早恋,不如以此为契机,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爱和被爱。
2.把所有可能的问题简单归因于学生“早恋”想法或行为的出现。草率地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是缺乏深度思考的结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面对青少年“早恋”的问题时所产生的焦虑心情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因过度焦虑,对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强行拆散等粗暴极端的行为方式是不能被接受的,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青少年的情感危机,与之相反,这些行为极有可能激化矛盾,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对立和仇视情绪,进一步把他们推向逆反的极端。
二、“早恋”的行为误区
作为家长、老师,面对学生的“早恋”迹象,不能简单做出辱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等极端的打压行为,这更容易催生学生心理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有时候也许两个人感情并没有那么深,但由于外界的打压,让两个人产生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他们会在心理上迅速且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青少年时期,情窦初开是一件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如何不让这份美好的感情对学生造成伤害,是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考验。
三、“早恋”行为的正确归因
“早恋”的危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首先,心灵伤害。出于各种原因,通常是价值观和能力问题,比如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情感问题而伤害对方或被对方伤害。其次,性安全问题。因为责任意识不够和缺乏安全知识而带来身体伤害,这种伤害也将给心灵带来伤害。最后,学业荒废。因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因为“早恋”占据大量时间导致时间利用失衡。必须承认,“早恋”对青少年的危害远远大于行为本身。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无法否认会有一种情感在异性之间萌动,这是自然现象,但面对这份青春期的“爱情”,老师和家长最好的做法是:做学生的高参。要坚定地相信,学生成长中的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既要相信学生能妥善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家庭和学校也要在此过程中及时地给予学生监督和指导。
四、积极教育的作用
作为教师,若以负责为名,通过宣扬“早恋”之恶而让学生恐惧“早恋”、为之感到羞愧,以达到禁止“早恋”的目的,或者因为学生“早恋”宣布他失去了被老师关注的资格等,都是打着“关心帮助学生”的名号而产生的不当做法,本质上其实是对教育的卸责。教师不是医生,学生也不是病人,不能把“早恋”看作是青少年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用“病理学模型”来解释学生“早恋”行为出现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积极的教育让学生正面认识自己的感情变化,认识自身产生的积极力量并进行培养和扩大。
积极教育,就是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人最终追求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是个体或集體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而价值感的核心是利他,对社会负责任。积极教育就是引领学生积极地生活和学习的教育,把归属感和价值感带给学生,是以学生外在和内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培养学生个体层面(价值感)和集体层面(归属感)的积极人格。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士”,无论学生遇到或是出现什么问题,都应当坚持积极教育的原则,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深度思考,对学生给予积极接触,引导和化解学生在成长路上遇到的情感问题。
五、积极教育在中学生“早恋”问题上的运用
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直面自己的情感变化。 1.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会学生用恰当的礼仪规范与异性交往,理解、尊重学生对感情的需求。当学生之间有“早恋”现象时,应及时予以疏导,转移注意力,必要时签订“恋爱等待协议”,运用“契约式教育”原则与学生达成共识,形成良性有效监督。
2.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渗透情感教学,引导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比如,在语文课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小王子》里的一句话,“爱不是终日彼此对视,而是共同眺望远方”,引导学生思考说出自己对爱的理解;或通过日常文本教学,如通过《氓》《孔雀东南飞》《致橡树》的学习,渗透正确的价值观等。
3.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青春期保健和生理卫生课程,进行普及性教育。通过给学生普及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认知,教育他们自尊自爱、积极向上。
4.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老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可以有效地疏导学生的情绪和压力,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完善人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帮助他们认识到在青春期产生的异性之间的好感与彼此吸引,是这个年龄段正常发生的事情。家长不必过度焦虑或者采取过激行为,应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认知,同时化解和转移这份情感。
从社会层面来看,首先,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开展普及性教育。有材料数据显示,学生“早恋”并不因为是否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而改变,但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匮乏、认知的片面和错误,却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可见,进行系统、全面、正规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尤其是关于性健康、STD/HIV以及生殖避孕方面的教育才是疏导的正确做法。其次,大众传媒应加强对学生正能量情感的引导。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很容易有困惑、误解和迷茫,大众传媒虽然不能给他们解疑释惑,但是应该呈现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内容让青少年关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六、积极教育在处理“早恋”问题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引导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心理学的手段方式,如對皮格马利翁效应、霍桑效应、虚假同感偏差等心理效应的学习,将科学的方法引入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地学习,特别是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做到终身学习、灵活运用。
同时要认识到积极教育是教师引导、处理学生“早恋”等一系列问题总的原则方针。但这并没有“一劳永逸”,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就群体而言,初中生比高中生心智更稚嫩,感情也更朦胧,缺乏克制的能力和正确的认知,故面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引导和教育方式要有所不同;就个体而言,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性格等都不尽相同,更要通过对其深入了解后,制订更加个性化的方案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样,家庭教育也适用这一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要让学生在现有的个性、能力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爱是人生重要的功课,野蛮的教育只能带来更多的野蛮,不懂爱的人只能教出不懂爱的人,一代又一代因果轮回。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积累、提升自我,在工作实践中反思总结,把学生作为共同体而非对立面看待,遇到问题时共同面对、共同解决。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士”,不仅仅是针对“早恋”,无论学生遇到或是出现什么问题,都应当坚持积极教育的原则,平和地深度思考,积极地行动。“恋爱”之花很美,但花开也应有好时节,让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守护学生青春期美好的爱恋,让“早恋”之花延期开放。
参考文献:
[1]白玮璐.小学生“早恋”现象三维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1).
[2]赵瑞,武俊青,周颖.上海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
[3]徐金海.论班级契约管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4]赖李杭,张莉萍,贺子桓.大众传媒对小学生早恋的消极影响与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20(29).
[5]车赛西亚.当前中国“早恋”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28(6).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