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逆向”提问 以学生为主体 注意与兴趣 民主和谐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指导行动。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目前,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严重缺失,学生学习政治课是被动的、应付式的,而不是主动的、自主的。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政治课教学过程,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要改变这一种状况,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向”提问
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端正态度,学生的“逆向”提问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而新颖。它既包含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所形成的疑问,又包含着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具有一定的深度。有些问题的提出早已超越了他们的年齡及受教育程度。三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个别问题比较偏激。对此,要求教师善于正确引导,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承担着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素质教育任务。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
“诱思探究”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过程是从教师如何教、如何应付考试来设计的,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适应考试的需要,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上充其量是“配角”(这不仅就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只能算是“群众演员”)。尤其在普通的农村中学,政治课堂几乎成为教师唱“独台戏”的舞台,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严重缺失,自主性、主动性受到压抑,主体性几乎成了“奴性”。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有些中学政治课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来自社会的“读书无用”、“向钱看”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思想片面、方法简单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这是造成“课难教,师难当”的一个原因。
四、教学方法
如何在政治课上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又使他们感兴趣呢?我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探索,效果较好。
(一)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怎样讲好开头呢?
教师对教材应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可以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同时,教师还要仪表端庄、亲切和蔼、自信心十足。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条理清楚,并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走进教室时精神倦怠,讲话有气无力,没有条理,就不难想象学生的状况会怎样,整体教学必然受影响。
(二)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政治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积极开展活动教学。不管是多调皮捣蛋的学生,只要他肯参与,我就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充分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设置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四)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的自信。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学习中去。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逆向”提问 以学生为主体 注意与兴趣 民主和谐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指导行动。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目前,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严重缺失,学生学习政治课是被动的、应付式的,而不是主动的、自主的。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政治课教学过程,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要改变这一种状况,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向”提问
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端正态度,学生的“逆向”提问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而新颖。它既包含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所形成的疑问,又包含着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具有一定的深度。有些问题的提出早已超越了他们的年齡及受教育程度。三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个别问题比较偏激。对此,要求教师善于正确引导,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承担着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素质教育任务。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
“诱思探究”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过程是从教师如何教、如何应付考试来设计的,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适应考试的需要,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上充其量是“配角”(这不仅就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只能算是“群众演员”)。尤其在普通的农村中学,政治课堂几乎成为教师唱“独台戏”的舞台,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严重缺失,自主性、主动性受到压抑,主体性几乎成了“奴性”。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有些中学政治课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来自社会的“读书无用”、“向钱看”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思想片面、方法简单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这是造成“课难教,师难当”的一个原因。
四、教学方法
如何在政治课上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又使他们感兴趣呢?我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探索,效果较好。
(一)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怎样讲好开头呢?
教师对教材应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可以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同时,教师还要仪表端庄、亲切和蔼、自信心十足。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条理清楚,并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走进教室时精神倦怠,讲话有气无力,没有条理,就不难想象学生的状况会怎样,整体教学必然受影响。
(二)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政治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积极开展活动教学。不管是多调皮捣蛋的学生,只要他肯参与,我就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充分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设置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四)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唤起学生的自信。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学习中去。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