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释了桐城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品牌的意义和价值,为促进桐城城市文化的科学和跨越发展提供建议,且探寻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文化品牌桐城文化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增强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先进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文化形象,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既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全新思路。
桐城乃桐城派的故乡,黄梅戏的故里,是皖江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桐城文派、桐城学派、桐城诗派和桐城书画派,还有丰厚的桐城民间文学,曾经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影响深远,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桐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都”桐城的文化软实力,重新定位桐城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打造桐城市文化品牌,彰显桐城的鲜明独特的文化神韵,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
2 桐城文化品牌的开发和利用的依据
2.1 历史资源丰富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 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正是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才能成就今天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厚实基础,也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浓郁的历史神秘感。
2.2 经济发展需要
文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相对于矿产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文化产业是越开发越丰富,且附加值高、不污染。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发挥出最佳效能,与经济的发展不够协调,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正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可见,发展城市文化,打造桐城文化品牌已势在必行。
2.3 政策保障得力
2009年9月26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标志着国家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2008年12月29日在桐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响城市品牌。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桐城文化。努力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旅游精品。综上所述,从国家到地方,无不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决策为桐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坚实了政策基础,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3 提升桐城文化品牌的思考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创新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的聚合效应,深度开发系列文化资源,凸显桐城文化的历史悠久和丰富内涵,让桐城派和黄梅戏成为对外交流的名片,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增长。我们对此有以下建议。
3.1 营造文都特色文化环境
深入研究桐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资源,善于提炼出这座城市应突出的文化精髓和灵魂,并进一步概括出真正属于自己这座城市的、其他城市不能替代的文化特征。围绕“桐城派故乡,黄梅戏故里”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注册“文都”城市商标,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复古迹,完善 “一带三区”,即以城区为中心,龙眠、孔城为两翼的桐城文化旅游带;嬉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三道岩幽谷飞瀑旅游区和古洞岩古战场遗址旅游区的“三区”旅游格局,以形成和发展桐城文化产业的气氛。开展大型文化(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88页)活动,提升影响力;合理运用广告的魅力;不拘一格,创新服务,弘扬桐城特色文化;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3.2 明确桐城文化的精神实质
桐城文化是明清时期安徽桐城县域内所出现的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及很高学术价值的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儒家学说为精神支柱,以人伦关系为核心关注,尊奉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倡导忠孝节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地和谐,师法自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孝悌友爱,睦邻礼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道德理性,强调社会责任感。继续开展对桐城派的研究工作,将桐城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实质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桐城文化的特点,明确文都文化的优势,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以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创新力与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品牌桐城文化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增强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先进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文化形象,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既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全新思路。
桐城乃桐城派的故乡,黄梅戏的故里,是皖江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桐城文派、桐城学派、桐城诗派和桐城书画派,还有丰厚的桐城民间文学,曾经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影响深远,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桐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都”桐城的文化软实力,重新定位桐城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打造桐城市文化品牌,彰显桐城的鲜明独特的文化神韵,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
2 桐城文化品牌的开发和利用的依据
2.1 历史资源丰富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 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正是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才能成就今天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厚实基础,也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浓郁的历史神秘感。
2.2 经济发展需要
文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相对于矿产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文化产业是越开发越丰富,且附加值高、不污染。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发挥出最佳效能,与经济的发展不够协调,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正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可见,发展城市文化,打造桐城文化品牌已势在必行。
2.3 政策保障得力
2009年9月26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标志着国家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2008年12月29日在桐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响城市品牌。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桐城文化。努力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旅游精品。综上所述,从国家到地方,无不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决策为桐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坚实了政策基础,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3 提升桐城文化品牌的思考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创新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的聚合效应,深度开发系列文化资源,凸显桐城文化的历史悠久和丰富内涵,让桐城派和黄梅戏成为对外交流的名片,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增长。我们对此有以下建议。
3.1 营造文都特色文化环境
深入研究桐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资源,善于提炼出这座城市应突出的文化精髓和灵魂,并进一步概括出真正属于自己这座城市的、其他城市不能替代的文化特征。围绕“桐城派故乡,黄梅戏故里”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注册“文都”城市商标,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复古迹,完善 “一带三区”,即以城区为中心,龙眠、孔城为两翼的桐城文化旅游带;嬉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三道岩幽谷飞瀑旅游区和古洞岩古战场遗址旅游区的“三区”旅游格局,以形成和发展桐城文化产业的气氛。开展大型文化(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88页)活动,提升影响力;合理运用广告的魅力;不拘一格,创新服务,弘扬桐城特色文化;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3.2 明确桐城文化的精神实质
桐城文化是明清时期安徽桐城县域内所出现的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及很高学术价值的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儒家学说为精神支柱,以人伦关系为核心关注,尊奉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倡导忠孝节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地和谐,师法自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孝悌友爱,睦邻礼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道德理性,强调社会责任感。继续开展对桐城派的研究工作,将桐城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实质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桐城文化的特点,明确文都文化的优势,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以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创新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