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血细胞计数比值及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白细胞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存在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0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老年人(年龄≥65岁)2322例。采集一般资料,测量腰围、身高、体质量、血压,测定血常规、血糖、胰岛素、血脂、肝肾功能,计算体质指数(BMI)、NLR、PLR、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β细胞功能(HOMA-β),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中对代谢综合征定义分成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NLR 1.7(1.3,2.2)比1.7(1.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PLR〔84.0(67.0,105.7)比89.0(67.2,112.0)〕显著降低(P=0.006),且随着异常代谢组分的增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P<0.05);白细胞〔6.3(5.4,7.3)比5.8(5.0,6.7)〕明显升高(P=0.000),且随着异常代谢组分的增加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按三分位数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成3组,HOMA-IR在NL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R组间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在白细胞组间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是代谢综合征独立危险因素〔OR=1.24(1.15~1.33)〕,亦是代谢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MS2:OR=1.12(1.01~1.24),MS3:OR=1.40(1.04~1.89)〕。 

结论

白细胞预测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优于NLR和PLR。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5家不同级别的医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日至11月30日于这些医院分娩的14 188例单胎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计算北京地区巨大儿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风险。结果(1)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活产新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遗传学检查在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初步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的胎儿33例,追踪随访其后续相关检查和妊娠结局,结合病理和遗传学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胎儿期心脏横纹肌瘤的遗传学发病特点。结果3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初步诊断为心脏横纹肌瘤的胎儿中,24例终止妊娠,4例分娩,5例失访。其中,具备完善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人骨骼肌肌量、力量、骨骼肌功能下降的情况。 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体检中心招募的老年人402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检测四肢骨骼肌肌量(ASM),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以正常步速反映骨骼肌功能,以3次优势手握力中的最大值反映骨骼肌力量。 结果随增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骼肌指数明显下降(F=2.133、3.124,均P=0.000),而老年女性的握力仅60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浆骨保护素评价冠心病临界病变预后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的冠心病或可疑胸痛的患者,在3支主要血管中选择狭窄20%~70%的临界病变,作为靶血管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血浆中的骨保护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随访有无临床终点事件发生。 结果890例患者入选该研究,分为非老年组(370例)和老年组(520例
目的前瞻性研究探讨低钙血症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方法410例连续纳入的脑出血患者按发病12 h内检测的血钙浓度分成低钙组、正常组、高钙组,同时详细记录分析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等基线资料,6个月后随访,按格拉斯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GOS大于3分为预后良好,GOS小于等于3分,为预后不良。 结果低钙组有更低的GCS评分,更大的血肿量,手术比例高,再出血
目的探讨围术期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治疗老年贲门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126例65岁以上老年贲门腺癌合并COPD的患者,术前均未给予放化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和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术后
目的评价应用CHOP方案治疗超年龄80岁及以上非特异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U)患者的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的57例PTCL-U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CHOP方案的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57例PTCL-U患者,应用CHOP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11例(19.3%),部分缓解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