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而现阶段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疑提问,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从而实现政治课堂的高效教学。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就政治教学中的设疑提问要求及其策略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提问策略;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128
一、课堂提问要符合提问的基本要求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尤其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首先,课堂提问要进行有准备、有针对性的提问且提问要具有科学性。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设问的针对性(包括设问的对象、形式、内容、适用范围、可用的方法等)必须非常清楚,问题要清晰,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否则极易让学生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提问的问题要反复斟酌,要在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疑点上设计提问,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问题的设计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极有可能事倍功半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思维强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单一,又不能过于高深、复杂。比如高一教学刚开始时,笔者就问学生“我国应该实施怎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问题。也就是说设问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当然设问过于幼稚化、浅显化,也会使学生感觉政治学科索然无味,失去兴趣,让学生感觉该学科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挑战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如果设问过于高深化,又会使学生对政治学科望而生畏。因此在组织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二、课堂提问要重视提问的策略
1. 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运用抓住中心词向四周作发散性思考的方法。这样往往通过一个中心能就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针对“实践”这一中心词,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什么是实践?”“实践有什么特点?”“实践的形式有哪些?”“实践的主体是什么?”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且联系实际事例,就能使他们比较全面地掌握“实践”的基本概念。这样的提问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 运用类比法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善于运用类比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设法抓住同类、相近事物或相对、相反的概念的对比关系去提出问题,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再如:讲“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可逐层比较设问:“(1)两者各自的定义是什么?(2)哪个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哪个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哪个是永恒范畴?哪个是历史范畴?(4)它们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这种提问方法能通过比较鉴别,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和事物本质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从中准确地掌握知识。这种提问方法的条理性强,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
3.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提问
课堂提问还可通过事例说明或联系实际进行提问。比如针对规律的客观性这一内容,利用“揠苗助长”的故事,可设问:“揠苗”者为什么没能给庄稼“助长”?学生就会从中认识到,这一做法主要是违背了农作物生长规律的要求。这样就能使学生生动、形象、深刻地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这种方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进行提问
课堂教学还可对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的有关知识进行直接提问,如:在讲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时,可以用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直接导入新课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那么文化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的影响有哪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导入新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再如学习“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时,可进行如下设问:(1)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呢?(2)看了课本中的问卷调查,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这样采取边提问、边讲述、边归纳的形式,就能讲清有关问题。教师根据相关内容连续提出紧密相连、逻辑性很强的问题,这样就会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步步深入地带入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殿堂。
三、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习惯
在實际教学过程中,设疑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这一模式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很少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课堂提问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有的学生不回答问题,或者害怕教师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思考能力得不到发展,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较低。实际上,学生提问是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积极的学习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鼓励学生多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生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对探究学习是不可缺少的。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并将探索活动进行到底。在支持的情感气氛中,赞许或鼓励、接纳和运用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感想作出反应等,都可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探讨或独立探究。所以,在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提问。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找到学生易于产生问题、适合启发学生思考的地方,设计适当的问题,调整好提问的频率和质量,这样的设疑提问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高效教学。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县白文职业技校 033200)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提问策略;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128
一、课堂提问要符合提问的基本要求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尤其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首先,课堂提问要进行有准备、有针对性的提问且提问要具有科学性。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设问的针对性(包括设问的对象、形式、内容、适用范围、可用的方法等)必须非常清楚,问题要清晰,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否则极易让学生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提问的问题要反复斟酌,要在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疑点上设计提问,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问题的设计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极有可能事倍功半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思维强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单一,又不能过于高深、复杂。比如高一教学刚开始时,笔者就问学生“我国应该实施怎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问题。也就是说设问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当然设问过于幼稚化、浅显化,也会使学生感觉政治学科索然无味,失去兴趣,让学生感觉该学科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挑战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如果设问过于高深化,又会使学生对政治学科望而生畏。因此在组织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二、课堂提问要重视提问的策略
1. 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运用抓住中心词向四周作发散性思考的方法。这样往往通过一个中心能就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针对“实践”这一中心词,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什么是实践?”“实践有什么特点?”“实践的形式有哪些?”“实践的主体是什么?”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且联系实际事例,就能使他们比较全面地掌握“实践”的基本概念。这样的提问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 运用类比法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善于运用类比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设法抓住同类、相近事物或相对、相反的概念的对比关系去提出问题,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再如:讲“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可逐层比较设问:“(1)两者各自的定义是什么?(2)哪个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哪个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哪个是永恒范畴?哪个是历史范畴?(4)它们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这种提问方法能通过比较鉴别,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和事物本质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从中准确地掌握知识。这种提问方法的条理性强,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
3.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提问
课堂提问还可通过事例说明或联系实际进行提问。比如针对规律的客观性这一内容,利用“揠苗助长”的故事,可设问:“揠苗”者为什么没能给庄稼“助长”?学生就会从中认识到,这一做法主要是违背了农作物生长规律的要求。这样就能使学生生动、形象、深刻地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这种方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进行提问
课堂教学还可对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的有关知识进行直接提问,如:在讲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时,可以用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直接导入新课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那么文化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的影响有哪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导入新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再如学习“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时,可进行如下设问:(1)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呢?(2)看了课本中的问卷调查,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这样采取边提问、边讲述、边归纳的形式,就能讲清有关问题。教师根据相关内容连续提出紧密相连、逻辑性很强的问题,这样就会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步步深入地带入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殿堂。
三、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习惯
在實际教学过程中,设疑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这一模式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很少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课堂提问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有的学生不回答问题,或者害怕教师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思考能力得不到发展,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较低。实际上,学生提问是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积极的学习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鼓励学生多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生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对探究学习是不可缺少的。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并将探索活动进行到底。在支持的情感气氛中,赞许或鼓励、接纳和运用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感想作出反应等,都可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探讨或独立探究。所以,在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提问。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找到学生易于产生问题、适合启发学生思考的地方,设计适当的问题,调整好提问的频率和质量,这样的设疑提问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高效教学。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县白文职业技校 0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