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式英语(Chinglish)对生活在大陆的人们其实并不陌生,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中式英语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现象其实是一种必然,但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而在普通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所享受的条件有限,中式英語更比比皆是。
一、中式英语的形成
对于出现“中式英语”这种语言现象的原因,我想从语言特点、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就语言特点而言,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性相当大
英语是尊重语法的语言,简单又有规则,没有什么随意性;相比而言,汉语就显得非常随意,表达起来语法没那么严谨。
汉语和英语的另一个差异在于,英语有各种时态的变化,并通过谓语动词的变化来体现,而汉语对这方面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如果要表现动作发生的时间,仅仅是通过时间状语等方式。因而英语中得八大时态(初中只学其中的六种)一直中国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中式英语的背后隐藏的是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一点表现在句式方面,英汉句子结构有很大不同。譬如:
He didn’t finish his paper until the last minute.
他直到最后一秒才完成他的论文。
从上面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是先摆出重点,然后再摆出细节背景,是一种从小到大、由近及远的思维,而与之相反,中文先铺陈背景,再说出重点,是一种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思维。另外,英语的复合句除了并列从句,都是主从分明,即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句,剩下的是从句,而与此相反,中文句子往往是并列关系,并非主从关系,比如“The boy whose father is engineer studies very hard.”翻译成“那位小男孩学习很努力,她的父亲是位工程师”会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三)文化差异是引起中式英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语言不能忽略其所承载的文化,文化不同,语言的逻辑及其表达方式也不同,因而。譬如,中国人有阿姨、姑姑、婶婶、大妈等亲戚名称,但在英语中只有aunt一言概之,这源于中国人更讲究家族亲戚关系的文化。
二、对应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初中生一般为12岁以上的少年,普遍已经过了学习外语的语言敏感期,据研究,该群体大脑中关于无意识接受外语的区域已接近关闭,如果初中生在0—12岁期间错过大量地道的外语输入,这时候的学习英语将更加受到母语的干扰,显得事倍功半。但是通过实践,针对上述中式英语的成因,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感,培养其英语思维,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具体如下:
(一)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一般普通的中学缺乏外籍教师那种native speaker的表达和语音语调,学生也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浸润,那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一方面老师本身应当具备或者提升口语基本功,在日常教学当中尽量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教学,另外一方面,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创造真实的应用和接收地道英语的语境,譬如组织学生观看英美的影视作品和听广播,潜移默化的吸收native speaker的地道表达和语音,或者唱外语歌,举办配音或话剧比赛,加强对英语的体会,各种注重地道口语听说的活动,都能对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起预防的作用。
(二)尽量保证学生原汁原味的阅读
许多学生在学英语的时候,得到的阅读材料不够地道,或者不够下功夫去背诵地道的句子,同时掌握的语法知识不够熟练,加上模糊的印象,于是在遣词造句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中文的影响,只能写出似是而非的句子和表达。所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挑选好的阅读材料,避免阅读出现Chinglish的材料,好的输入自然会有好的输出,在学习正规教材的前提下,老师可以推荐学生一些优质的native speaker编写的读物,现如今的中国原版英文图书资源越来越来丰富,对于初中生而言,简写版的小说或非小说类书籍会是不错的选择,阅读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还可以从国外的儿童书籍入手,另外还有各种优秀线上线下的英语报刊杂志也应当被推荐给学生。只有通过大量原汁原味的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对于英美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形成自己的英语语感和思维。
(三)通过掌握学习英语语言的规律,快速吃透英语语言的思维,建立系统全面的语法内核
以前中国的英语教学偏重英语语法,导致学生花十几年学习英语仍然是学的是“哑巴英语”,于是又出现了过犹不及的轻视语法的趋向。事实上,错过了语言敏感期的初中生学习英语这门外语,并不能像学习母语一样自然习得,也无法像母语一样内生正确的英语语法规则。因而十分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英语语法规则的学习来约束和保障英语的正确使用,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英语语法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语法规则所蕴含的思维本质,而学生随之所形成的英语思维也能支持他们更加规范的使用语法,两者相辅相成,帮助学生表达出正确的可交流的句子。
三、结语
其实,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国力的增强,出现中西结合的Chinglish的客观催生的语言现象,近年来就有一些在中国爆红又被外国人接受的中式英语,譬如 ungelivable(不给力),No zuo no die(不作不会死)等许多人看来有趣的表达方式,而事实是,之前被笑话的“long time no see”都被收录到了牛津词典。当然,使用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如果你带着母语干扰在表达时,对方无法理解你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这就是失去了表达与交流的意义。因而,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这种干扰随之减弱,从而避免中式英语,让学生的表达向地道的英语靠近,并逐渐掌握。
一、中式英语的形成
对于出现“中式英语”这种语言现象的原因,我想从语言特点、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就语言特点而言,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性相当大
英语是尊重语法的语言,简单又有规则,没有什么随意性;相比而言,汉语就显得非常随意,表达起来语法没那么严谨。
汉语和英语的另一个差异在于,英语有各种时态的变化,并通过谓语动词的变化来体现,而汉语对这方面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如果要表现动作发生的时间,仅仅是通过时间状语等方式。因而英语中得八大时态(初中只学其中的六种)一直中国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中式英语的背后隐藏的是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一点表现在句式方面,英汉句子结构有很大不同。譬如:
He didn’t finish his paper until the last minute.
他直到最后一秒才完成他的论文。
从上面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是先摆出重点,然后再摆出细节背景,是一种从小到大、由近及远的思维,而与之相反,中文先铺陈背景,再说出重点,是一种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思维。另外,英语的复合句除了并列从句,都是主从分明,即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句,剩下的是从句,而与此相反,中文句子往往是并列关系,并非主从关系,比如“The boy whose father is engineer studies very hard.”翻译成“那位小男孩学习很努力,她的父亲是位工程师”会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三)文化差异是引起中式英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语言不能忽略其所承载的文化,文化不同,语言的逻辑及其表达方式也不同,因而。譬如,中国人有阿姨、姑姑、婶婶、大妈等亲戚名称,但在英语中只有aunt一言概之,这源于中国人更讲究家族亲戚关系的文化。
二、对应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初中生一般为12岁以上的少年,普遍已经过了学习外语的语言敏感期,据研究,该群体大脑中关于无意识接受外语的区域已接近关闭,如果初中生在0—12岁期间错过大量地道的外语输入,这时候的学习英语将更加受到母语的干扰,显得事倍功半。但是通过实践,针对上述中式英语的成因,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感,培养其英语思维,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具体如下:
(一)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一般普通的中学缺乏外籍教师那种native speaker的表达和语音语调,学生也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浸润,那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一方面老师本身应当具备或者提升口语基本功,在日常教学当中尽量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教学,另外一方面,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创造真实的应用和接收地道英语的语境,譬如组织学生观看英美的影视作品和听广播,潜移默化的吸收native speaker的地道表达和语音,或者唱外语歌,举办配音或话剧比赛,加强对英语的体会,各种注重地道口语听说的活动,都能对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起预防的作用。
(二)尽量保证学生原汁原味的阅读
许多学生在学英语的时候,得到的阅读材料不够地道,或者不够下功夫去背诵地道的句子,同时掌握的语法知识不够熟练,加上模糊的印象,于是在遣词造句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中文的影响,只能写出似是而非的句子和表达。所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挑选好的阅读材料,避免阅读出现Chinglish的材料,好的输入自然会有好的输出,在学习正规教材的前提下,老师可以推荐学生一些优质的native speaker编写的读物,现如今的中国原版英文图书资源越来越来丰富,对于初中生而言,简写版的小说或非小说类书籍会是不错的选择,阅读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还可以从国外的儿童书籍入手,另外还有各种优秀线上线下的英语报刊杂志也应当被推荐给学生。只有通过大量原汁原味的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对于英美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形成自己的英语语感和思维。
(三)通过掌握学习英语语言的规律,快速吃透英语语言的思维,建立系统全面的语法内核
以前中国的英语教学偏重英语语法,导致学生花十几年学习英语仍然是学的是“哑巴英语”,于是又出现了过犹不及的轻视语法的趋向。事实上,错过了语言敏感期的初中生学习英语这门外语,并不能像学习母语一样自然习得,也无法像母语一样内生正确的英语语法规则。因而十分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英语语法规则的学习来约束和保障英语的正确使用,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英语语法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语法规则所蕴含的思维本质,而学生随之所形成的英语思维也能支持他们更加规范的使用语法,两者相辅相成,帮助学生表达出正确的可交流的句子。
三、结语
其实,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国力的增强,出现中西结合的Chinglish的客观催生的语言现象,近年来就有一些在中国爆红又被外国人接受的中式英语,譬如 ungelivable(不给力),No zuo no die(不作不会死)等许多人看来有趣的表达方式,而事实是,之前被笑话的“long time no see”都被收录到了牛津词典。当然,使用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如果你带着母语干扰在表达时,对方无法理解你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这就是失去了表达与交流的意义。因而,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这种干扰随之减弱,从而避免中式英语,让学生的表达向地道的英语靠近,并逐渐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