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大开发岛上居民欣喜与期盼中的忧虑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琴的开发已拉开了帷幕,而横琴岛上的居民依然还在寻找自己的人生规划,对於明天的出路他们依然还不知将在何方。
  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作出的正式批覆,使蛰伏已久的横琴终於迎来了命运的转折。横琴被称为“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地处珠江口西岸,毗邻港澳,更与澳门隔河相望,佔有特别的地理优势。横琴岛的面积有86平方公里,是澳门现有面积的3倍之多,其中未建设的土地面积约佔总面积的90%,作为珠三角核心区域最后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横琴具有巨大的发展潛力,其未来的发展也必定备受世界瞩目。
  每个区域的开发,必定会经历大张旗鼓的一系列动作,横琴岛也不例外。随着横琴大开发提上议程后,招商引资、政府征地、房屋拆迁、项目动工、企业入驻等各项工作有序展开。政府征地、房屋拆迁免不了会与当地居民发生利益冲突。征地后当地居民将何去何从?房屋拆迁是否能给予合理的赔偿与安置?是当地政府需要重点关注和解決的大问题。珠海希望能够通过横琴岛的开发招商引资来改变命运,同时也希望横琴的发展给岛上的居民带来福祉。
  横琴岛上有11个自然村,生活着7000多位居民,其中具横琴户籍的原居民约4000多人,他们多以养蚝、打渔为生,少许种植香蕉维持生计。开发前的横琴岛,放眼望去,群山起伏,綠意绵延,一派田园风光,这些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汗马功劳,这里是他们世代亲手创建起来的家园。如今,横琴的开发已拉开了帷幕,而横琴岛上的居民也必须寻找自己新的人生规划,来决定明天的出路在哪里?
  “鱼塘、蚝场和香蕉地都被征收了,一家人现在都没事做,政府有承诺在就业上给予横琴人优惠政策,但是具体怎么照顾现在还不得而知。”
  张伯是横琴向阳村人,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三个儿女都已成家,四十年前当横琴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时,他就从吴川举家迁到横琴定居,那时这片荒凉之地只有十几户人家。他们靠打渔、养蚝为生,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们这一代见证了横琴的发展历程。六年前,张伯承包了一块佔地面积二十三亩的鱼塘,每年的收入有五、六万元。张伯家的蚝场全部摊起来大概有十多亩,再加上十余亩香蕉的收入,年总收入可达十余万元,前年他家里也盖起了三层的小洋楼,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农家生活。然而,横琴大开发使他们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项目引进、政府征地、房屋拆迁等一系列大动作在横琴岛上湧起,澳门大学新校区新址的的尘埃落定,长隆国际海洋公园的落址,横琴新家园的建设等大型项目的动土,使张伯一家的生活要改变了。
  据张伯说,他家二十三亩面积的鱼塘和十余亩的蚝场、香蕉地都被政府征收,其中二十三亩面积的鱼塘获得了十二万的政府赔偿,蚝场的赔偿费用是3000元一亩,所获赔偿有三万多,而香蕉地则以平均每亩五千元的清苗费计算赔偿,而且全部为一次性征地结算。虽然张伯一下子获得了二十几万元的政府征地赔款,但他全家卻面临失业的困境,他说:“以前起早貪黑在鱼塘和地里劳作,虽然是辛苦了一点,但一家人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充实。如今,鱼塘、蚝场和香蕉地都被征收了,一家人现在都没事做,心里空荡荡的,很担心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政府承诺在就业上给横琴居民优惠政策,但是具体怎么照顾目前还不清楚,现在的打算是用政府赔偿的资金做点小生意。”自从土地被征收以后,居民的庄稼地、鱼塘、蚝田都被夷为平地,张伯所在村子里,大部分村民都是空閒在家无所事事。横琴岛上没有工厂和公司,有一些年轻人去了澳门做建筑、家政、环卫工人。
  对於当地居民的忧虑,横琴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赵振武解释说:“横琴目前处於规划阶段,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的是国际化的高端规划人才。相信今后各项产业发展起来后,各个层次的工作岗位都会有,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将优先聘用当地居民……”
  新旧村本来住着一百多户人家,随着珠海政府征地引进投资建设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项目,现在村里大部分房屋已经被拆迁,大片村庄被夷为平地。新旧村前面著名的横琴富祥湾蚝生态园,眼下已变成了聚集千人的工地,大型吊机、铲土机、打桩机的身影随处可见,就连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平坦笔直的公路也被挖得沟壑纵横,到处是尘土飞扬,不远处的山腳下散落着几户人家,在漫天的尘灰中紧挨着,这些就是最令当地政府头痛的“钉子户”,本刊记者一行几人驱车前往村里了解情況。
  有村民听说我们是记者后,显得很淡定,但更多的是警惕,他们说:“前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记者前来採访,但是我们的情況並没有得到任何如实的回应与解决。”据了解,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搬迁,主要原因是认为珠海政府的拆迁赔偿不尽其意。苏先生说:“横琴大开发,对於当地居民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我们也十分支持。但是政府给予我们的征地及拆迁赔偿不够合理,我们的地被征了,新盖的房子也被拆了,即使是搬到了横琴新家园去,我们以后靠什么生活呢?政府一直还没有给予我们明确的就业方向。各项目完工之后的确对於横琴当地人有一定的经济带动,但那毕竟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后的事了。”
  苏先生所住的楼房有三层,一共320平方米,他说当初政府说好是以1:1.1的面积赔偿给他,但后来卻以扣除各类款项为由把赔偿面积缩小了足足三分之一。苏先生还说:“我现所住的地方生活资源如水、土地种植都是免费使用,如果搬到横琴新家园,一切生活资源都得付费,所以政府在这方面也应该给予我们赔偿。”
  鍾先生腿腳不方便,要依靠轮椅出行。他说:“听说政府过段时间会来进行强制拆迁,我这身体也做不了什么了,只希望政府能给予多一些拆迁补偿。”鍾先生很无奈地诉说,鍾先生与苏先生是邻居,他的房屋也是三层,总面积280平方左右,由於不满意政府的赔偿,至今还没有签署拆迁协议。
  同为新旧村居民的李伯卻对拆迁赔偿感到很满意,李伯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读大学,他所住的楼房有两层,面积约为200平方米,未来的横琴新家园,他选择了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两厅户型用於自住,还选择了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作为出租屋,将来会把两套房子送给两个儿子结婚后居住。李伯说:“政府拆迁政策都已经出台了,再坚持也没有用的,现在的赔偿相对於其它地方来说,已经算是合理了”。
  据横琴管委会介绍,横琴新家园项目位於大横琴东北侧山脚,与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一路之隔,总佔地48万平方米,将会安置全岛十一个自然村4000多名原居民。新旧村的拆迁有两种赔偿方式,其一是按价格每平方米6500元获取赔款;其二是以1比1.1的房屋面积在新家园补偿电梯房;新旧村的141户村民,其中有9户选择现金补偿,其余的132户按照房屋产权置换面积选择自己满意的安置房。作为首批穫安置横琴新家园的新旧村居民,将於明年10月1日入住,开始新的城市生活,而他们的世代家园所在地,将会变成长隆国际海洋公园。
  虽然横琴大开发,能够引进如十字门商务区、长隆国际海洋公园、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中冶BT基建等各大型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对於当地基层的老百姓来说得益又能有多大?澳门大学新校区落址横琴,外界投来羡慕眼光无数,但当地居民似乎並没有太多的惊喜,很多居民认为其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对横琴将来的经济发展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对今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素改善也未必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就连动工所聘用的建筑工人也不需要当地的居民,用当地居民的话就是“送了一块地给澳门”。
  横琴目前处於规划阶段,所需要引进的都是高端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这是横琴当地居民的文化技术水平远远达不到的。他们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习惯了海上打渔、蚝田养蚝的日子,那些所招商项目都是以大型高科技企业为主体,人才门槛高的工作始终会将他们拒之门外,他们只能把希望寄予子女那一代,但这种等待实在太遥远了。
  横琴大开发,岛上的居民有欣喜、有期盼也有抱怨。他们的明天会怎样?俗语有,每人头上一片天,岛上的居民今后的路也要一直走下去,而政府能做的除了尽量兑现各项承诺,妥善做好一系列拆迁赔偿、安置工作,还要制定完善的优先聘用原居民的就业政策,以保障今后横琴居民的安居乐业大事。
其他文献
吳仕明,1934年出生於澳门,曾从事教育、社会服务工作数十载,长期喜爱和参与美术活动。原广东省第八屆人大代表,第九、十屆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荣誉会长,澳门仁协之友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名誉顾问,澳门基金会、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信托委员,澳门美术协会、书法篆刻协会监事长,澳门明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吳仕明老师,1934年生於澳门,祖籍江西南昌。在澳门从事教
期刊
回归祖国以来,澳门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充分肯定,成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2008年,澳门修订了《选民登记法》、《立法会选举法》、《行政长官选举法》三个选举法,加大打击贿选的力度,维护廉洁选举,确保人人参与、各界参与,体现了循序渐进推动政制发展的精神。对此,胡主席在第三屆特区政府就职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社会团体坚持不懈宣传推广澳
期刊
讨论民生问题应当从整个社会的宏观层面着眼,考察各个社会群体的总体状況,或从有代表性的案例入手,探索趋势与规律,而不是针对个案做出具体的评价。    这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之所以永恒,是因为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阶层或阶级的分化,有了“君”“民”或“官”“民”的对立之后,这个问题便应运而生,直至国家消亡、阶级阶层不复存在才会改变概念而告一段落。据说“民生”的词源可以一直上溯到春秋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
期刊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是在内乡县衙大门口悬掛的一幅楹联,令南阳市旅游採风团团友们无一不被其深深吸引。  河南省南阳的九月,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坐落在白河河畔的南阳宾馆,景色宜人、花团锦簇,清新的空气中随处飘溢着宜人的芳香。应中国新闻社推荐、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邀请,由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夏春平先生为团长、本刊社
期刊
10月初,行政长官崔世安一连两天到黑沙环、下环及新桥区巡视,了解民情和营商环境,所到之处,居民反应热烈,纷纷向行政长官表达诉求。综合绝大部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看出,他们的诉求大多数都集中在民生方面,其中主要包括治安、卫生、营商环境、旧区重整、水浸以及交通问题等等。这些民生问题,回归近11年来,特区政府一直都表示十分关注,期间,不同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整体上与广大居民的要求相
期刊
内地人大代表应向澳门立法议员取经    2010年6月在深圳出差期间,看到电视主持人以肯定支持的取向,点评《澳门月刊》“批判澳门政府新闻局不作为”的文章。令我几十年要睡午觉的习惯顿时煙消云散。从那天开始,我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澳门月刊》的电子版新闻以及细心阅读《澳门月刊》电子杂誌。  前不久,在北京飞上海的航班机舱看到165期《澳门月刊》,当中 “立法议员应以市民的利益为依归监督政府”系列文章吸引了
期刊
100多公里,还是数十年?  2010年,亚运会第二次“光顾”中国,在离澳门百余公里的地方——广州。从国内各大媒体不难了解,广州亚运会正如火如荼地筹备着,大有将它办成比无与伦比更无与伦比之势。也不禁想起20年前盛况空前的北京,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两个人走在街头,无意中撞着了,剑拔弩张之际其中一人说:“小子,今天不跟你吵,办亚运会呢!”双方怒气顿时煙消云散。如今在广州,想必也是一种和谐祥和的气氛
期刊
广州亚运会自承办成功的那天起,就是全国人民,甚至是世界都在关注的一大盛事。早期在澳门,逾千名澳门学生、市民和遊客在澳门最具标誌性的建筑—大三巴牌坊广场上挥舞五星红旗和广州亚运会旗欢迎广州亚运会。不过,相比於曾在澳门举办的东亚运会,澳门对广州亚运会卻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特区政府和新闻媒体宣传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也有待加强。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澳门市民对广州亚运会的反应冷淡,亚组委在澳门的售票也遇冷。  
期刊
为期四天的第十五屆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於10月24日圆满结束。    扩大展会规模    本屆MIF整体规模和参展会国际化程度有明显提升,展示内容更加丰富。本屆MIF一连四天共吸引超过81,000人次入场参观,当中专业客商超过8,200人次。本屆MIF共促成了1,151场商业配对,达成了62项签约,另共举行了35场论坛、会议和推介会等活动,超过6,700人次参加。  本屆MIF展位规模
期刊
开 篇    因应市民近期向本刊反映,今屆立法会的整体表现较过去有进步,但还未能达到市民要求,也有声音认为,部分议员,特别是个别直选议员,与其拉选票时的承诺有很大的距离。有市民反映,部分直选议员的言行甚至比官委和功能屆别的议员还差。前往本刊反映今屆立法会表现的市民均表示立法议员应朝着专职发展,才能全心全意地兑现承诺,服务市民,做好各项调研,应付十分複杂而艰巨的立法工作。他们还表示,迫切希望立法会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