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夺爱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冰淇淋市场扩张了近20年,成就了哈根达斯与冰雪皇后两大品牌。不少国外的冰淇淋在进入国内以后纷纷屈尊,如“和路雪”之流就已经沦为大众品牌。
  而哈根达斯已是名副其实的“小资”品牌,冰雪皇后,也就是DQ(Dairy Queen),则成为了年轻人分享成功与快乐的热衷选择。在同样的市场上,两者用不同的本土化战术,上演着一场甜蜜的冷战。
  品牌
  新封贵人 VS 低头皇后
  与其说哈根达斯产品品质高端,不如说它懂得如何制造概念,如何淡化自己的真实出身。它抓住了中国冰淇淋市场的蓝海,在精心策划下自编自导出一个所谓的冷饮奢侈品。
  在原产地美国,哈根达斯稀松平常,只是一个普通的冰淇淋品牌,价格也比较便宜;在中国,它却成为冷饮领域的贵族品牌。一个冰淇淋球25元,一个主题冰淇淋更是在百元以上,这比其他普通冰淇淋贵5~10倍。
  1996年,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在上海南京路开设了品牌形象店。在往全国各主要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无论是制作选料、产品定价,还是专卖店设立、宣传策略,哈根达斯都追求尽善尽美,苦心经营着“矜贵”的品牌形象。
  经过多年经营,哈根达斯在中国已然成为优质生活和高档品味的象征。现在消费者在大型超市、高档餐厅、豪华连锁酒店以及电影院,都能买到哈根达斯的产品。
  最初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利用各种手段装扮自己的“高贵时尚生活”标签,它用了很多简单粗暴的推广方法。
  它分析了市场后认为,国人眼中的“时尚生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然后哈根达斯就邀请了类似人士参加一些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把自己包装成时尚的同义词。
  这种分析消费者心态搭配口碑宣传的手法是哈根达斯的专长,而且极为有效,它满足了消费者对奢侈品应有的想象空间。
  而冰雪皇后,它是美国市场的主流冰淇淋品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淇淋销售商。但是在中国,它的名气比起哈根达斯要逊色不少。
  尽管DQ进入中国的时间是1992年,还要早于哈根达斯,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DQ的发展都不温不火。当哈根达斯在高端吸金的时候,DQ只能避开哈根达斯咄咄逼人的锋芒,做“高端中的低端”。
  作为世界销量第一的软冰淇淋品牌,DQ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定位,主要是引领潮流的青年人及年轻家庭。他们介于15~35岁之间,希望以自己可支付的价格,在轻松愉快、美式风格鲜明的环境中,享用高品质的食品和舒心的服务。喜欢追求时尚的年轻群体,一方面要引领潮流,一方面又要享受健康。
  DQ冰淇淋的清新、健康、自然正好符合了这个年轻群体的需求。显然,这个群体并不是什么有钱人群,他们只是有消费的活跃度,而DQ就是想让这群年轻人“谁都消费得起”。
  因此,为了做到“谁都消费得起”,DQ另辟蹊径,将主力消费群定为18~34岁以女性消费者为主的年轻人,人均消费5~25元,意欲拦截低端和高端之间的消费群。
  点评
  两者的品牌定位都是老故事了。在DQ可以明显看到点,单模式类似快餐店,顾客自己点单自己取餐。管中窥豹,DQ快消品的属性十分明显,其营销与渠道建设都有这方面的特质。相较之下,哈根达斯更强调服务和过程的体验性消费,这决定了它必须强化产品和品牌厚度,为用户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
  渠道
  夺一线繁华 VS 二三线开花
  哈根达斯在全球目前已拥有900多家门店。
  哈根达斯的扩张模式是直营连锁,所有人员组织由总公司直接管理。连锁的组织体系分为3个层次:上层是公司总部,负责整体事业的组织系统;中层负责若干个分店的区域性管理组织和专项业务;下层是分店或成员店。
  在哈根达斯看来,所有的分店都是旗舰店,它想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创造持久和高端的品牌形象。它对所有的旗舰店都不惜重金去装修,竭力营造一种轻松、悠闲、舒适,具有浓厚小资情调的氛围。
  哈根达斯的店面只选择当地最繁华的地段,而且是一二线城市的一线商区,那些高收入人群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广告效果非常明显,也有针对性。
  哈根达斯的店面,包括形象店并不是太大,但一定是追求精致、用心、雅观的设计。以暗红色为基调,保留欧洲的装修风格,甚至招聘的店员看上去都有点像欧美的年轻人,然后再放一些轻松的音乐。
  另一方面,哈根达斯还在高档的咖啡店、五星级酒店、影院、高档餐馆、购物中心开设自己的零售点,抢占每一个高档人群的活动地点,如在上海浦东机场的零售点。机场的人流来自全国各地,在哈根达斯还没有进入某些城市时,可以让该地旅客知道哈根达斯是什么,并变为未来的潜在消费者。
  此外,哈根达斯有选择地进入了多家超市,尝试杀入家庭冰淇淋市场。
  而DQ走的是分区域代理路线。它在1992年进入中国时,与华北区经销商合作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DQ。此后DQ店铺集中在华北地区发展。2005年,上海适达获得DQ中国区代理权,在上海开出了新店。
  DQ在二三线城市的开店策略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跟着肯德基走”。比如人流量、备选位置的环境分析,都和肯德基的做法相似。肯德基目前在中国有4000多家门店,如果一个城市还没有肯德基,DQ基本也不会考虑开店了。当然,DQ也有自己的原则和要求,比如DQ所设定的城市人口规模是30万,不包含城郊。
  如今,DQ已开始向中西部中心城市扩展。
  DQ的策略是一线城市做品牌,二三线城市赚利润。这种状态还要持续5~10年。目前,它大约78%的营收都来自非一线城市,在未来70%的利润将来自传统的二三线城市。   2005 年6 月,深圳哈根达斯爆出丑闻,冰淇淋蛋糕被指责是由无证作坊加工,同时也有人质疑哈根达斯是“假贵族”。一时间哈根达斯十分狼狈。
  这年11月中旬,DQ不失时机地宣布,将加快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尽管DQ表示这不是“趁人之危”,但是它在上海的旗舰店就开在了哈根达斯旁边。
  点评
  哈根达斯对终端的掌控力,对自我形象的苦心经营,对自身品牌出身的诀别,都决定了它会走精品路线。DQ的快消品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要进行规模化扩张,哈根达斯占领了制高点,DQ的客单价已经难有上升的空间。二三线城市较低的地租与膨胀的消费能力,是DQ唯一的扩张空间。
  产品
  进口货本地化 VS 供应链本土化
  高贵的格调需要高贵的品质。
  哈根达斯主张生产纯天然、高质量的冰淇淋产品。美国、法国和日本是哈根达斯的三个全球生产基地。中国门店的冰淇淋是从法国运来,然后在中央厨房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再配送到各门店。门店只需一个小厨房进行创意菜式的装盘加工即可。
  各生产基地的原料也都是从全球各个角落采购而来。比如波兰的草莓、马达加斯加的香草、比利时的巧克力、日本的抹茶粉……各个门店和超市销售的小纸杯、品脱系列、三明治、脆皮条、脆皮三明治等成品也都是标榜“原装进口”。
  哈根达斯产品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本土化做得很出色。在中秋、除夕,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渴望温情的时刻,哈根达斯都不失时机地推出系列节日主题的产品,比如“团圆”系列产品、哈根达斯月饼。在 1997年,哈根达斯首次推出了4款月饼,到现在每年都会推出十几款月饼,并成为炙手可热的礼品。另外,哈根达斯的冰淇淋火锅、冰淇淋铁板烧等创意产品也让市场耳目一新。
  DQ的产品则完全是本土化操作。与产品价格相匹配,DQ采用本土化的原料,比如奶浆选用的是本土供应商,物流中心配送至门店后,由门店奶浆机现场制作冰淇淋。压缩流通环节之后,运营成本就大幅节省,产品流通速度也大幅提升。
  DQ主打的软冰淇淋成本相对较低,制作方便,本地化采购的模式也为其节约了不少成本。成本降低,相应的产品价格也就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既然在品牌形象与概念上落后一步,DQ就只好在产品品质与形态方面多做文章了。
  冰雪皇后在创办时,就坚持认为冰淇淋在没有冻结成固体时味道更可口。所以,DQ的冰淇淋都是软体冰淇淋,经过均匀搅拌后,有“倒杯不洒”的美誉,尤其是明星产品“暴风雪”,如果倒着流出来不仅不要钱,还要免费送你一杯。
  在美国总部,DQ有研发团队追踪全球市场发展趋势、开发新产品,同时与中国分部分享研发成果。如果新产品在市场上表现良好就会马上与中国分部沟通。或直接输入相同,或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改良。
  点评
  DQ占了本土供应链低成本的便宜,哈根达斯占了产品本土化高利润的优势;哈根达斯有黑作坊供应商的丑闻,DQ也有偷工减料的负面报道。所有的品质承诺与产品联想,都是为了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然后,所有品牌故事都必须有一个危机公关的应急方案,没人知道哪一个环节会在哪一天出什么事故。
  营销
  绑架爱情 VS 分享快乐
  哈根达斯最成功之处,就是给自己贴上了爱情标签,由此吸引恋人们的眼球。在情人节,哈根达斯会把店里店外布置得充满柔情蜜意。不但特别推出由情人分享的冰激淋产品,而且还给来此消费的情侣们免费拍合影照,让他们从此对哈根达斯情有独钟。
  “如果你是一位适龄女子,你所生活的城市有哈根达斯,你却从没机会被异性带进去,或者已经很久没去了,那你就不得不在内心承认,没有人疼你、宠你了。”这是哈根达斯的恐吓营销。
  在每一个季节,哈根达斯都要推出相关活动。冬天刚刚到底,天气还未升温,用一款冰淇淋火锅,哈根达斯就可以招惹情侣们冰火缠绵的联想。而且哈根达斯往往会送一束粉色的郁金香,劝说着情人们到哈根达斯来一次消费——冬日的鲜花会是怎样的意外与难得?
  通常,冰淇淋的销售旺季是在夏天,其他季节都是淡季。但这一行业规律早已被哈根达斯颠覆,冬日的情人节反而让其更具人气。
  与其说人们所感受的是冰淇淋口味的纯正,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与炎炎夏日或白雪纷飞无关。“爱她就给她吃哈根达斯”,哈根达斯让自己变成和玫瑰花一样的东西,成为心灵沟通最好的情感符号。在哈根达斯,一年365天都可以是情人节,冰淇淋则成为了恋人们交流的载体。
  这种定位使产品与目标客户间产生了深层的情感维系。无论是该品牌广告中对于“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的极尽渲染和强调,还是顾客在品味冰品时脑中泛起的种种浮想,都将顾客群体更牢固地锁定在幻想、渴望、尝试和享受中。
  在全球,DQ是老大,但是在中国,哈根达斯的市场影响力是行业第一。DQ不得不在爱情之外寻找其他诉求。
  在年轻人群里,DQ发现有这样一种趋势,年轻人喜欢庆贺身边的成就,哪怕是很微小的成就。但是他们并不会买香槟和蛋糕来庆贺。对于他们来说,庆贺从来都是不定的、形式多变的、花样新鲜的。
  所以,用多种主题引导人群进入DQ店内,传播与分享欢乐就成为了DQ营销的重点。DQ的营销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策划,吸引年轻人群参与到其中。让人在趣味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增加对DQ品牌的认知,从而达到影响市场的效果。
  今年夏天,DQ牵手了Hello Kitty,在世界杯期间刮奖竞猜推出各种新奇纪念品。9月又推出了“i享卡”促销,吸引各路达人录制微视频参与消费与传播。
  异业联盟是DQ营销的一个重点。比如联手格瓦拉举办“夏日酷影”活动,凭格瓦拉电影票根即可享受新品标准杯半价优惠,拥抱视觉和味觉。中国移动、银联、屈臣氏也都是DQ的合作方。   只是,种种措施吸引来的人群特质,是“年轻”而不是“爱情”。其实,DQ并不甘心放弃“爱情”背后的大市场。DQ将2014年营销主题定为了“爱·分享”。凭什么哈根达斯能代表爱情,冰雪皇后就不能代表爱情?
  2014年情人节,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上映。女主角与男主角的首次约会是在DQ甜品店。剧中还设计了老人为了弥补“自己爱吃甜食,年轻时候却没有条件”的遗憾,一连吃掉三杯DQ的情节。 这次推广,一方面,DQ在暗示自己与都市生活、与爱情在相融;另一方面它也传递着全民皆宜的甜品营销诉求。
  DQ这是要“横刀夺爱”。
  点评
  二者将“高贵生活”、“甜蜜爱情”与“爱的分享”的品牌内涵在大批粉丝中间病毒式的传播,将一种生活理念注入品牌的灵魂之中。DQ的“爱-分享”,包括友情、亲情、爱情在内,含义广泛,其目的是让自己成为年轻人交往的渠道和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爱情”主题方面,DQ越高调,就越因为“廉价”而显得寒酸。
  受众
  忠实用户群 VS 规模消费群
  留住核心顾客和赢得消费者同样重要,哈根达斯与DQ为此都做足了功夫。
  在哈根达斯的高档消费定位下,目标消费群体十分精准,这非常容易跟踪消费群并向其提供相关服务。在哈根达斯,一位顾客消费累积500元,就可以填写一张表格,成为其会员。
  然后哈根达斯就会与会员互动:定期寄送直邮杂志推销新产品;不定期举办核心消费群体的时尚Party,听取他们对产品的意见;针对不同的消费季节、会员的消费额和特定的产品发放折扣券。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这些关注会员的细节就变得更为便利。种种互动内容让哈根达斯的品牌忠诚度非常高。
  哈根达斯很早就玩过O2O营销。
  早在2012年8月,哈根达斯就与手机淘宝开展了全城寻宝活动,在其线下广告中加入二维码,让用户扫码来领优惠券。同时,消费者只要在不同门店找到8款二维码,就能获得任意一款哈根达斯新品。
  之后,哈根达斯在网络上又进行视频寻宝,用户找到隐藏的二维码也可以参与抽奖。“线上顾客的宣导+线下门店推广+手机淘宝的平台支持”,环环相扣。活动后,哈根达斯网站手机端的独立访客增长了近3倍,新品销售额也增长近3倍,优惠券发放量和兑换量的比例也高出以往其他活动。
  哈根达斯与DQ,先天适合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圈互动。从2009年微博兴起直至微信运用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个人信息、进行实时沟通,令社交圈变得十分活跃。
  DQ亦顺势而为:精心营建官网会员平台、借助微博渠道提高粉丝互动、创作手机杂志。今年3月,DQ的电子会员卡系统在上海正式登陆,DQ所有门店的POS系统都与EMC后台进行对接,实时捕获会员身份及帐户信息,并根据POS订单在线完成积分核算。消费者出示二维码或手机号码就能享受积分以及相关优惠服务。
  这个会员系统是以微信平台为接入口。搭载微信这个平台,并不是只为会员服务,它能帮助DQ更好地下沉渠道,拓展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群,提升影响力。
  相比哈根达斯,DQ更愿意通过接地气的方式,主动与消费者接近。它通过形式多样的跨界合作,为粉丝和会员送上贴心好礼。
  点评
  在哈根达斯,你不太可能看到有打折的措施。在移动互联网新营销方面,哈根达斯还是有些矜持。它会玩一些不掉身段的营销,注重会员的深度参与。因为有忠实的用户和品牌的精神属性,哈根达斯有条件成为一个“爱情自媒体”。
  而DQ既然是规模为重,其营销的人群范围也就很广,营销的主题也很宽泛。所有与年轻人相关的话题都可以成为它引流的入口,却不能成为它品牌的主要诉求。DQ会在规模第一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大众与家庭消费的第一选择会是DQ未来的新空间。
其他文献
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企业会先选择规模不大的市场领域?首先,因为地盘越小越容易做到无敌,像今天很多互联网人说的“单点极致”。其次,因为地盘小,那些有雄厚资金的企业看不上,不会有过于残酷的竞争。这样的企业有了无敌产品,客户自然就会找上门。  褚橙的业务模式就是我心目中典型的无敌产品模式。从结果上看,褚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产品,对经营者也是好产品。  很多人认褚橙的成功是因为褚橙营销。其实不是,是褚橙产品的成
期刊
联想是国内为数不多解决了接班人问题的大公司。但很少有人知道,联想在接班人确立上,也曾经经历了凶险的一幕。联想的问题不在于找不到接班人,而在于有能力接班的人太多了,比如同时代的杨元庆和郭为,再比如后来的刘军和陈绍鹏。他们能力都很强,但要给彼此当副手,则不大可能。  联想历来注重人才的自我培养,空降兵在这家公司不好使,阿梅里奥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基因自联想成立之初就被确立了。  在联想的体系里,大致形成
期刊
自2010年万科步入千亿级平台后,已有八位高管出走。一时间,关于万科后台坍塌论甚嚣尘上,郁亮依然很沉得住气。如今,“战投帮”在崛起,郁亮左手大权在握,右手乘胜出击,王石已成象征性的太上皇,而郁亮正大刀阔斧地在商业地产上,以他认为正确的方式,革万科的命。  过去四年,他领导下的万科销售额完成了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的跨越,并朝着3000亿元迈进。作为一个在过去十几年一直蓬勃发展的公司,64岁的
期刊
不知道有多久没人再提Groupon这家公司了,业绩大幅下滑,股价断崖式下跌,创始人被驱逐,等等,对一家公司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些负面信息更坏的事情呢?不过最近Groupon有一些复苏迹象,才让这家被忽略已久的公司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2月,Groupon发布了201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Groupon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到9.2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684亿美元增长了20%;归
期刊
在我们筹备这期《中国智造猜想》的策划时,互联网上正在流行“挖掘机技术哪家强”的段子。  一边是存在于未来的机器人族群、有“智慧”的作业模式,它们将带来令人震惊的生产力;另一边是生活在当下的大量非技术劳动力,新智造模式既是他们的帮手,更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新智造模式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  研究显示,美国47%的就业者可能会被机器取代。在中国和印度,虽然出现了人替代机器的逆升级现象,但劳动力成
期刊
在国内在线招聘市场叱咤了近20年的智联招聘最近有点烦。  去年6月份在美国上市后,市值为8.44亿美元,仅是老对手前程无忧的四分之一左右。争头把交椅无望的同时,还要面对国内各路新兴在线招聘新势力,比如说拉勾网。2013年7月份上线的拉勾网,成立不到两年,获得8亿元的市场估值。  诞生于两个时代的智联招聘与拉勾网,20年的年龄差距与仅6倍左右的市场估值差,是前者走得太慢,还是后者起得太快?  道不同
期刊
我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关注到一个现象,各大水果吧和咖啡店都在售卖现榨橙汁。这是一个很好的品类,可惜一直寄生在其他贩售业的窗口下面,大家基本上是去咖啡吧和鲜榨果汁吧里去买现榨橙汁。  于是,我想到了制造一台自动贩售终端。我们把它设计成一个非常小的橙汁加工设备,这一设备可以实施远程监控,它本身是全自动化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食品安全系数,就像一个迷你小店,这成为我做“维果部落”品牌的初衷。  中央厨房式管
期刊
2011年,淘宝商城(即现在的天猫)曾经推出过淘宝商城·爱蜂潮家居体验馆,出自中国最大电商的线上、线下整合行动,让消费者、从业者难得同喜。遗憾的是,这次尝试仅过了1年就被写进了失败的事件簿。  美乐乐从“淘宝电商”到“垂直电商”再到“家居O2O体验店”,从B2C一路跨至O2O。对于这种从电商转线下的企业来说,衡量运营效果的基本条件,是线下产生的毛利能否支撑其庞大的运营成本。  我们通过美乐乐的销售
期刊
2015,黑天鹅继续乱舞。  越来越难以被预测的市场,加剧了企业的无所适从和焦虑。一边是一大批过把瘾就死的创新先驱,倒在了“生鲜电商”、“P2P金融”的新战场,另一边则是更多被时代更迭所落下的传统企业,固守着“传统门店”、“基础制造”的旧生意。  两幅场景勾勒出当下中国企业最现实的困境,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再长久延续,但新的方向又充满了荆棘与未知。谁都不愿在先驱的过程中成为先烈,因此微创新比颠覆式创
期刊
中国经济的脊梁是今天在座的诸位,不管政府工作报告里说要创造多少就业岗位,但这个数据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事情—在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中,民营企业差不多占了2/3以上。所以,作为一个致力于探究中国朴素的民间商业智慧的杂志从业人员,5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么一件事情。  5年前,我们发现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过去30年,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的成长,抑或是社会成长的思路和方式,都已经不再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