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教室,学生伤不起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惜在现实中,学生犯了错,更容易招致批评,因为我们老师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学生的身影,学生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老师的掌握。上学偶尔忘记带作业本,老师就会说:“有没有长记性,作业本也会忘记带?”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又会有声音说:“你看看,怎么考得这么差?上课认真听讲了吗?记笔记了吗?”倘若不小心违反了校纪校规,批评的声音就会再次响起:“怎么搞的,我反复强调要遵守纪律,你没听见吗?”
  您有没有想过: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学生来说亦是如此。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
  那么,如果学生犯了错,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呢?错了就该批评吗?
  一、批评的几种误区
  1.情绪化的批评
  一旦学生出现过失,老师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老师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学生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老师在呵斥学生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学生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的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老师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入目啊!
  2.泛滥化的批评
  有时候,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是没完成作业的事情,老师就能从这件事想起某次上学迟到、考试成绩下降、违反校纪校规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说得学生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
  3.急躁化的批评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学生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老师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二、批评的最佳时机
  当学生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学生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会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会让他不被失败的阴影束缚。如果学生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学生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
  三、批评的合理方法
  我以我教育过的一个学生的案例来说明我批评学生的方法。我的一个男学生曾一度迷恋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
  1.首犯要说理
  这个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出现这种情况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说明这样做的后果,又表达了对他的信任和期望,最重要的是我让学生明白了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
  2.重犯要约定
  可是这个学生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禁不住诱惑,偷着跑出去了。我严厉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我和他约定了一个方案,要求他做出保证,并明确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
  3.再犯要惩罚
  学生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偷偷溜进了游戏厅。我就根据约定,让学生自己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通过以上的做法,他哪里好意思再犯错!
  当然,我曾和这个男生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得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他的家长。
  教室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生活、共同感悟幸福、共同追寻人生价值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家园,教室的气场关乎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关乎着教师职业的幸福。有时候,教师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会使教室充满恐惧,这种恐惧会让教育变调,使师生关系扭曲。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我们老师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我们应该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必要时,先和学生说一声“对不起”,这样的批评教育,效果会更好。恐惧教室,让我们的学生伤不起,我们要消除恐惧,营造没有恐惧的教室。
其他文献
教师节前夕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李老师,祝您节日快乐!”一个甜甜的女生。听声音还真的一时叫不上名字,我寻思十有八九是我的学生。站上讲台十多年了,能经常收到学生这样的祝福。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一头雾水。  随即电话那边传来调皮的笑声。“老师,我是您的学生徐翠。”我豁然,脑海中一下子就浮现出十多年前那个小女孩可爱的样子:一张天真、童稚的孩子脸,学业成績平平,但自信、个性。那么多年了,不知为什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教师结构的调整完善和办学形式的特色化、多样化,给学校的党建工作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了新的要求。学校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既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如何深入研究和解决改革给学校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已成为学校党支部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要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就必须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
期刊
近几年,“人本”管理成了学校管理的一个“热词”,研究这一管理模式,也就成了一个“热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人本”管理呢?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在整个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和合理的要求,提供教师展示个性的机会,促使教师较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促进个人和学校都能和谐发展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从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突出了对人的关注和尊重
期刊
摘 要:批评,有时需要直截了当、疾风暴雨,有时需要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有时需要凝重委婉、变换方式,有时需要批评无痕、润物无声。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  关键词:批评 教育 冷处理 无痕批评  【案例一】  暑假开学后一天,收到一短信:“老师,谢谢您!”号码很陌生,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回复短信问是谁,短信很快发了回来:“老师,我是您的学生……”原来是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老师的待遇在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却遭遇到更大的压力。老师们常常慨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聪明却越来越难教了!有的厌学、早恋、叛逆,有的网瘾成灾,有的脾气暴躁、不懂得尊重他人……面对凡此种种的问题学生,老师们往往觉得压力倍增,常常在理想与现实、权利与责任之间纠结。想把学生转化过来吧,但在费尽心思、屡屡碰壁之后,才意识到教育并非万能的;想放任不管吧,但是作为
期刊
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要求,因此,语文教师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直面新课改。对此,我谈几点认识与感想:  一、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新课改下,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只满足将书本上有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认真研究,探讨课
期刊
摘 要:体育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理论课教学从观念上有效更新教学理念、从能力上给予学生有效指导、从问题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评价上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这四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 理论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分析体育理论课无效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教师不重视,认为理论已经在实践课中讲授了,体育理论教学毫无用处,学生兴趣很低,浪费时间等等。为此,笔者对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常听有些老师抱怨,现在学生太懒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此我针对这一现象,谈一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学”  一直以来总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兴趣、想做,就一定能做好,教学也是这样。不管多好的班级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逼真的交际情境可以让学生在交际中感知语言、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课堂交际场景可以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
期刊
众所周知,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德育工作同样如此。实践证明,德育工作要收到事半功倍、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工作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德育工作的艺术化。这是因为,凡带有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艺术色彩的事物,大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震撼力,从而易于被人欣赏和接受,在强化人们审美意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使人受到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