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藏建筑文化中,古建筑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吸收了汉地和其他民族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优点,又保持了本民族的传统特色,是我国建筑文化宝库中一枝绚丽的鲜花,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为方便起见,对西藏古建筑文化进行分述。
宗山、宫殿和寺庙宗山建筑是西藏解放前的宗(相当于县)政府所在地,宗意为“碉堡”、“山寨”、“要塞”。西藏古代的宗是大小酋长的驻地,到14世纪,西藏发展到13个宗。解放前夕,西藏有147个宗。宗山建筑包括宗政府、经堂、佛殿、监狱、仓库等,一般建在山上,有完备的防御系统,如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象泉河畔,背山面水,地形险要,建筑群由王宫区、居民区、寺庙区组成,遗址内城垣重叠,明雕暗堡,暗道纵横,上下之间,密道相连,防御严密。江孜宗位于江孜城南,1904年江孜军民用火枪土炮大刀弓箭,与英侵略军对抗三天三夜,表现出宗山重要的军事意义和价值。
宫殿藏语称“颇章”,随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宫殿为各教派法王、宗教领袖所有,是区别于历代帝宫如北京故宫的根本所在。萨迦寺平措颇章、卓玛颇章是萨迦法王的宫殿,扎什伦布寺颇章是班禅宫殿,哲蚌寺噶丹颇章曾是达赖宫殿。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宫殿建筑之一,占地41公顷,分宫堡、山下城堡、林卡(龙王潭)三大部分,红宫是一座佛殿,13层,高117·19米。白宫顶层东、西日光殿为达赖寝宫及摄政王、达赖经师居室和噶厦办公用房。宫殿里还有郎杰扎仓、僧官学校、广场等。山下城堡有行政衙属、司法机关、监狱、印经院、佛像佛器制造工场等。整个建筑气势磅礴,成为西藏政权、神权的无上权威。松赞干布建造了108座大小经堂和神殿,还不能称为寺庙。
寺庙是西藏古建筑的主体,最能反映藏族古建筑文化所取得的成就。779年赤松德赞建成桑耶寺,正式剃度僧人,标志着西藏第一座寺庙诞生。佛教10-13世纪在西藏再次兴起,托林、萨迦、楚布等大寺相继出现。黄教格鲁派1409年建甘丹寺,后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寺庙建筑进入全盛时代。雍正11年西藏上报的黄教寺庙达3477座,喇嘛31·6万余人。花、白、红等教派寺庙也有类似的数量。寺庙一般都比较大,如哲蚌寺坐落在拉萨西郊格培山腰,建筑连绵起伏,鳞次栉比,层楼叠阁,蔚为壮观,就像一座山城。寺庙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财富的集中地,在藏族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寺庙建筑有以下特点:1、习经是寺庙的主要活动,一座寺庙就像一所佛教大学。哲蚌寺有教学、教仪、教务、杂务4大部分,下设3所显宗学院、1所密宗学院。经学院藏语称扎仓,扎仓建筑由经堂、佛殿和前院组成,附设厨房和辩经场等。扎仓下设若干康村,康村是寺庙的基层学经僧团,其建筑称扎夏,由小经堂、辩经场、僧舍、厨房、各种库房组成,回字形内院式,高3、4层,有的高5、6层。大殿称措钦,大集会殿的意思,哲蚌寺措钦大殿面积2千余平方米,可容万余僧人诵经。2、寺庙进行语言、文字、诗歌、医药、天文、历算教育,垄断了藏族的文化教育事业。甘肃拉卜楞寺的“丁科扎仓”专修天文,“曼巴扎仓”修习医药。西藏山南敏珠林寺以修医药为主。建筑与一般扎仓大同小异,其它如印刷、出版、佛像佛器制造等,也被寺庙控制,许多寺庙拥有专门作坊,如布达拉宫山下建有两座印经院和一座佛像佛器制造作坊;日喀则纳唐寺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里面珍藏有纳唐版大藏经1套和丰富的藏文印版;萨迦寺藏有印版2千余块,大经堂内拥有佛教经典、历史、医药、哲学、戏剧、诗歌、历算、名人传记等史籍上万部。有些寺庙如甘丹寺、布达拉宫等设有类似图书馆的藏经楼。3、很多寺庙过去都有行政职能,经济独立,占有庄园,一座寺庙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哲蚌寺有庄园185个,耕地面积5·1万余亩,牧场300处以上,农奴、牧奴2万多,西藏40%的耕地归寺庙所有。寺庙除参加地方政权外,还统治本寺辖地,如扎什伦布寺班禅“拉章”负责管理班禅辖区21个宗、6个卡、10余万农奴,有行政权和司法权。昌都强巴林寺的帕巴拉呼图克图“拉章”,管辖58个属寺和5个宗、7600余户属民。活佛地位不同,权限也不一样。
贵族府邸和庄园西藏民主改革前有贵族200余户,占有大量土地、庄园和农奴,拥有豪华府邸。山南拉加里王府和拉萨11、14世达赖家院是有代表性的实例。贵族府邸和庄园一般由主楼和前院两个部分组成,前院2层,底层作仓库,或作奴隶佣人住房,11世达赖家院底层有盐库、藏戏服装库和酿酒用房,靠近街面的房屋出租,北侧正中为佛殿,南侧为管家用房和文件库,两侧为厨房、主副食仓库和家具库房。第2层是管家用房及厨房。主楼回字形,中间是天井小院,最上边一层是主人用房,有卧室、经堂、餐厅及亲随佣人住室等。贵府宅邸和庄园大多是别墅式建筑,占地较大,院内林木葱茏,广植花木,主楼仅占一角,建筑为长方形,平台呈“凸”字形,立柱少,室内空间完整,工字型钢作梁,向南开落地窗,室内阳光充足。
13世纪初,阿里、塔布、工布地区普遍确立了领主庄园土地经营制,出现了庄园经济,建筑从而得到迅速发展,著名的有朗色林、甲马赤康、庄孜等。庄园建筑既是贵族住宅,又是管理中心。建筑布局和设计反映出封建农奴时代的社会生活特点,大都豪华,朗色林、庄孜庄园主楼高达5层,内有华丽居室和经堂。朗色林庄园有林卡别墅。庄园都有完备的防御设施,朗色林庄园有城墙两道,墙之间有宽5-6米、深3米左右的壕沟。甲马赤康庄园墙高3丈,宽3尺,楼上有射箭孔,悬“投石箱”,四周有“陷马坑”,防卫严密。大量仓库存放粮食、武器等。还有磨房、纺织机房等工场,供农奴捻毛线、织氆氇、制作家具等,反映出庄园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农奴住房简陋破烂,狭小阴暗,与领主居室形成鲜明对比。设有牢狱,阴森潮湿,备有脚镣、皮鞭、皮巴掌等刑具,以对付农奴反抗。
民居西藏民居历史悠久,4、5千年前就出现穴居、半穴居式的居住建筑和原始部落,昌都卡若遗址就是例证。随着社会进步,民居也在发展。经过长期演变,在适应高原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形成了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的民居建筑文化。藏北的帐篷,藏南谷地的碉楼,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结构建筑,阿里的窑洞,都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拉萨、日喀则、昌都民居多为土石木结构,俗称碉楼,回廊形式,方形居室,高2·2-2·4米,有卡垫床、小方桌、藏柜等,具有矮小、拼装、多用的特点。家具沿墙布置,充分利用空间。土坯墙厚40-50厘米,毛石墙厚50-80厘米,屋顶平实,阿嘎土面,冬暖夏凉,2层或3层,院内有水井。山南民居以外廊设置开敞式为主,起居空间颇有特点,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都较合理。还有的民居巧用山坡,建筑下层作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人畜分置,互不干扰。
林芝民居多为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房)、贮藏间、外廊、牲畜间、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它家具,高2-2·3米。林区多雨,房屋多用坡顶,山尖空间贮存草料、杂物,木构架,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外,木板、竹篱、柳条篱也多见,屋顶密铺木瓦,上面压以石块稳定,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阿里河谷平川地带多为独立式村宅,土木结构,以2层居多。2层多作夏居,低层作冬居。靠山崖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形等形状,窑洞高2-2·2米,平顶拱。窑洞民居西藏比较少见。牧区以帐篷为主,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篷正脊留宽15厘米左右、长1米左右的缝隙采光通风。帐内周围用草泥或土坯垒成高30-40厘米的矮墙,放青稞、酥油袋和燃料牛粪等,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帐篷制作简单,拆装灵活,便于携带,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唐嘎和壁画唐嘎(锦缎镶边的布轴画或丝绣)和壁画是西藏古建筑的孪生姐妹,是西藏古建筑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的宫殿、寺庙、庄园、经堂及部分民居,随处都可以见到唐嘎和壁画,著名古建筑几乎就是绘画艺术的博物馆。古代画师创造出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画卷。大昭寺壁画面积达4400平方米。各大寺庙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唐嘎。布达拉宫两幅大唐嘎长50余米。为存放唐嘎,布达拉宫赛佛台下专门建造了一幢340平方米的2层楼房作库房。过去,每年藏历2月拉萨都要举行赛宝法会,哲蚌寺几千喇嘛身穿袈裟,手持各种珍贵乐器、祭器、旗帐幡等,从大昭寺出发,过疏璃桥,到布达拉宫前举行宗教仪式和各种表演,这时,赛佛台上就挂出巨大的唐嘎佛像,极为壮观。布达拉宫红宫第6层壁画回廊南侧的一幅“赛宝会”壁画,描绘的就是悬挂唐嘎的情景,场面宏大,画中人物上千,非常气派。
唐嘎和壁画的内容和表现技法相似,题材广泛,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西藏风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堪称西藏的百科全书、藏族文明的史诗。
唐嘎和壁画分为宗教画、传记画、肖像画、风俗画、建筑画、历史画等类型。宗教画有佛、菩萨、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护法神等,还有辩经、跳神、弘法、传经、坛城、须弥山、六道轮回等。大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绘制的千佛气势宏大。传记画有表现释迦牟尼佛生平及前世各种故事的,有莲花生、阿底峡大师传,有八思巴、米拉日巴、宗喀巴、五世达赖传,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传,用几十以至几百幅连环画面,表现人物生平事迹,布达拉宫红宫第5层司西平措大殿西壁上,绘有五世达赖一生的活动,面积达几百平方米。一组唐嘎以100多幅画面描绘萨迦法王八思巴诞生、应召进京、返藏、二次入京、皇帝册封、圆寂等。古格王朝遗址绘有吐蕃王朝世系图,概括了王朝的发展过程。肖像画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像,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尺尊公主等王妃像,有达赖、班禅等高僧活佛像。故事画以猴子变人为最著名,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小经堂的“猕猴变人”壁画和大昭寺主殿内门楣上的木雕,都是有名的作品,非常动人,是难得的珍品。风俗画有许多画面,表现藏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大昭寺主殿西壁南侧一组庆贺图,有歌舞、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场面非常热烈。布达拉宫壁画中有赛马、射箭、摔跤、抱石等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桑耶寺主殿回廊中有民间杂技如马技、倒立、攀索、气功表演等,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建筑画多为建筑形象画,如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山西五台山等。桑耶寺全景图和落成图,精心描绘了50余座殿宇、佛塔和众多的人物形象。布达拉宫兴建图是有上百幅画面的组画,再现了17世纪修建布达拉宫的情景:石匠们在开山凿石,拉萨河上牛皮船在运送石料,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攀行在布达拉山坡上,石匠木工在砌筑墙体、搭置梁架......藏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古建筑文化,这是一份难得的藏族古建筑营建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历史画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讴歌藏汉民族血肉相连的友谊,“文成公主进藏”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都绘在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形象,描绘了贞观15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大昭寺、布达拉宫的“欢庆图”,再现了文成公主到达拉萨时,藏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欢迎场面。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的“照镜子”墙上,描绘了710年金城公主与藏王赤德祖赞联姻的历史。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内一幅“宴前认舅”,画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金城公主与藏王赤德祖赞生下王子,被另一王妃抢走,公主十分悲伤。王子周岁时,藏王举行盛大宴会,公主、大唐使者、王妃、重臣和贵戚应邀参加,分列两旁就座。藏王将斟满酒的金杯递给王子,说:“将酒献给你舅舅。”王妃贵戚拿出各种珍玩衣物,呼唤王子,王子将酒送到唐朝使者手中,扑入其怀中说:“我是汉人的外甥。”母子重聚,情景动人。布达拉宫平措大殿的“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1652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这些壁画颂歌了藏汉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
西藏唐嘎和壁画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人物面部、五官、头、胸、腰等各个部位的比例均有严格要求。用色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线条勾勒,粗细一致,刚柔相济,运笔有粗有细,顿挫变化,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圆润流畅,达到传神的效果。经过画师千百年来的不断创造,在本民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汉地及邻邦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绘画技艺,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长期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流派,以“门当”、“青孜”两大派最为著名。门当派画风严谨端庄,大昭寺、布达拉宫一些壁画就是他们的作品。青孜派风格奔放活泼,夏鲁寺、白居寺、托林寺中的壁画则是这一派绘画成就的代表作。
桥梁、林卡和陵墓西藏的悬桥和索桥颇有特色,索桥有藤索桥、铁索桥两种,多见于东南部门巴、珞巴地区。溜索常见于昌都一带,在江河两岸仅一索相连,行人坐在两端挂在滑轮的横杆上,飞驶过江。史料记载,15世纪中期,宽阔的雅鲁藏布江上曾架起多座大型铁索桥。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把靠藏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资金,连年施工,在雅鲁藏布江山南地段建成石桥,成为15世纪西藏桥梁技术进步的标志。悬桥,又称挑桥、飞桥,多见于山高水深、不易打桩的江河上,阿里札达县象泉河上有一座悬桥,长20米,宽6米,两岸用石块砌筑桥墩。遇到河道宽阔、水流比较平缓、河水不深的情况,则在河心架桥墩,多跨悬挑,十分壮观。
林卡意为园林,实际含义很广泛,藏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喜欢到野外林卡中生活,每到盛夏,人们便合家而出,寻找花木繁茂之地休憩、歌舞、宴席,有的野营露宿,几日不返。贵族、官家、寺庙、庄园大都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拉萨大小林卡50余处,占地7800余亩。著名的有嘎木夏林卡、尼雪林卡、喜德林卡、龙王潭、尧西林卡等。山南拉加里王府的夏宫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林卡。朗色林庄园林卡苍松古柏,垂柳翠竹,还有梨、苹果、核桃、石榴、海棠、牡丹、芍药、月季等高原少见的果木和花卉。盛夏的林卡树木葱茏,花草争艳,林中建有领主的别墅。泽觉林卡是泽觉林寺活佛的夏宫,里面的奇花异木,十分美丽。14世达赖的家院内有大片杨树和马兰,很有特色。众多林卡中,罗布林卡最著名,占地36公顷,是7世以后各世达赖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分罗布林卡、金色林卡两大部分,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米久颇章三组宫殿建筑,园内花木品种多达300余个,是西藏园林之冠。
西藏陵墓有两种,即吐蕃王陵和各大寺庙高僧的灵塔。吐蕃王陵又叫藏王墓,位于穷结县雅砻河畔,背靠木惹山,是7-9世纪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王子、后妃的墓葬群,明显墓堆有9座,松赞干布陵位于雅砻河边,史载“墓内九格,中央置赞普尸,涂以金”,设“经堂五座,藏有各种珍宝”。吐蕃第5代赞普赤松德赞墓前,有记功碑一方,碑上图片由宝珠顶盖,刻有流云浮雕,四角刻飞天,碑侧为龙纹,刀法精炼,线条流畅。另一座墓前,有石狮一对,狮高1·65米,风格粗犷古朴。塔葬盛行于寺庙,活佛高僧圆寂后,尸体用香料保护,建塔供养,或建塔藏骨灰,供信徒朝拜。墓塔的代表作是5世达赖灵塔,1690年建于布达拉宫红宫,分塔座、塔瓶、相轮三部分,高14·85米,外表包金1万余两,塔身由珠宝镶嵌,十分华美,塔内珍宝无数,价值连城,堪称“世界一饰”。
藏族古建筑艺术造诣很深,能运用统一、平衡、对比、韵律、和谐、比例、尺度等构图规律,取得美的立体造型。江孜白居塔的外轮廓是等边三角形,构图稳定严谨。布达拉宫力求适应当时政教合一的政治、宗教和宫廷生活的需要,烘托出神权、政权至高无上的形象。托林寺和桑耶寺以建筑形象描绘佛教世界形成模式一一须弥山,表现出强烈的宗教宇宙观。构思奇特的古建筑,达到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整统一。7世纪大昭寺的砖墙、8世纪的桑耶寺、11世纪的夏鲁寺、11世纪萨迦寺的大夯土墙、15世纪扎什伦布寺晒佛台的大片石墙、17世纪的布达拉宫、18世纪罗布林卡精美的琉璃瓦......各大寺庙金顶的制作,体现了不同时期建筑技艺所取得的成就。大经堂大佛殿的梁架立柱都事先预制、编号、试装,然后再运到现场组装。金顶构架和铜皮都经过精密计算,试装后,刻上编号再运往现场装配。桑耶寺的琉璃塔用砖,因塔形弧线不同,各部位砖的规格都是经过事先精心设计然后烧制的。1690年建设布达拉宫红宫,千余名工匠、5千多乌拉差役参加施工,工场、营地布置和人力有条不紊,表现出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强有力的施工组织能力。在长期实践中,涌现出许多著名工匠和建筑家,17世纪的桑结嘉措不但通晓宗教、天文、医药、历史,还对建筑设计与施工十分内行,并有非凡的指挥才能,是一位光耀历史的建筑专家,他所写的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实录性著作《五世达赖灵塔目录》就是证明。
文成公主641年进藏,“随带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召集汉族“要匠和雕塑等工匠”,参与小昭寺修建。710年金城公主进藏,也有“杂使诸工悉从”。萨迦政权之后,汉族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被西藏大量吸收。夏鲁寺的夏鲁拉康大殿,有4座汉式殿堂,轴线关系明朗,屋面为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檐下斗拱,做工精细,具有元代风格。不断地吸取,并与本地建筑传统巧妙结合,使西藏古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古建筑文化,为中华民族建筑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宗山、宫殿和寺庙宗山建筑是西藏解放前的宗(相当于县)政府所在地,宗意为“碉堡”、“山寨”、“要塞”。西藏古代的宗是大小酋长的驻地,到14世纪,西藏发展到13个宗。解放前夕,西藏有147个宗。宗山建筑包括宗政府、经堂、佛殿、监狱、仓库等,一般建在山上,有完备的防御系统,如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象泉河畔,背山面水,地形险要,建筑群由王宫区、居民区、寺庙区组成,遗址内城垣重叠,明雕暗堡,暗道纵横,上下之间,密道相连,防御严密。江孜宗位于江孜城南,1904年江孜军民用火枪土炮大刀弓箭,与英侵略军对抗三天三夜,表现出宗山重要的军事意义和价值。
宫殿藏语称“颇章”,随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宫殿为各教派法王、宗教领袖所有,是区别于历代帝宫如北京故宫的根本所在。萨迦寺平措颇章、卓玛颇章是萨迦法王的宫殿,扎什伦布寺颇章是班禅宫殿,哲蚌寺噶丹颇章曾是达赖宫殿。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宫殿建筑之一,占地41公顷,分宫堡、山下城堡、林卡(龙王潭)三大部分,红宫是一座佛殿,13层,高117·19米。白宫顶层东、西日光殿为达赖寝宫及摄政王、达赖经师居室和噶厦办公用房。宫殿里还有郎杰扎仓、僧官学校、广场等。山下城堡有行政衙属、司法机关、监狱、印经院、佛像佛器制造工场等。整个建筑气势磅礴,成为西藏政权、神权的无上权威。松赞干布建造了108座大小经堂和神殿,还不能称为寺庙。
寺庙是西藏古建筑的主体,最能反映藏族古建筑文化所取得的成就。779年赤松德赞建成桑耶寺,正式剃度僧人,标志着西藏第一座寺庙诞生。佛教10-13世纪在西藏再次兴起,托林、萨迦、楚布等大寺相继出现。黄教格鲁派1409年建甘丹寺,后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寺庙建筑进入全盛时代。雍正11年西藏上报的黄教寺庙达3477座,喇嘛31·6万余人。花、白、红等教派寺庙也有类似的数量。寺庙一般都比较大,如哲蚌寺坐落在拉萨西郊格培山腰,建筑连绵起伏,鳞次栉比,层楼叠阁,蔚为壮观,就像一座山城。寺庙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财富的集中地,在藏族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寺庙建筑有以下特点:1、习经是寺庙的主要活动,一座寺庙就像一所佛教大学。哲蚌寺有教学、教仪、教务、杂务4大部分,下设3所显宗学院、1所密宗学院。经学院藏语称扎仓,扎仓建筑由经堂、佛殿和前院组成,附设厨房和辩经场等。扎仓下设若干康村,康村是寺庙的基层学经僧团,其建筑称扎夏,由小经堂、辩经场、僧舍、厨房、各种库房组成,回字形内院式,高3、4层,有的高5、6层。大殿称措钦,大集会殿的意思,哲蚌寺措钦大殿面积2千余平方米,可容万余僧人诵经。2、寺庙进行语言、文字、诗歌、医药、天文、历算教育,垄断了藏族的文化教育事业。甘肃拉卜楞寺的“丁科扎仓”专修天文,“曼巴扎仓”修习医药。西藏山南敏珠林寺以修医药为主。建筑与一般扎仓大同小异,其它如印刷、出版、佛像佛器制造等,也被寺庙控制,许多寺庙拥有专门作坊,如布达拉宫山下建有两座印经院和一座佛像佛器制造作坊;日喀则纳唐寺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里面珍藏有纳唐版大藏经1套和丰富的藏文印版;萨迦寺藏有印版2千余块,大经堂内拥有佛教经典、历史、医药、哲学、戏剧、诗歌、历算、名人传记等史籍上万部。有些寺庙如甘丹寺、布达拉宫等设有类似图书馆的藏经楼。3、很多寺庙过去都有行政职能,经济独立,占有庄园,一座寺庙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哲蚌寺有庄园185个,耕地面积5·1万余亩,牧场300处以上,农奴、牧奴2万多,西藏40%的耕地归寺庙所有。寺庙除参加地方政权外,还统治本寺辖地,如扎什伦布寺班禅“拉章”负责管理班禅辖区21个宗、6个卡、10余万农奴,有行政权和司法权。昌都强巴林寺的帕巴拉呼图克图“拉章”,管辖58个属寺和5个宗、7600余户属民。活佛地位不同,权限也不一样。
贵族府邸和庄园西藏民主改革前有贵族200余户,占有大量土地、庄园和农奴,拥有豪华府邸。山南拉加里王府和拉萨11、14世达赖家院是有代表性的实例。贵族府邸和庄园一般由主楼和前院两个部分组成,前院2层,底层作仓库,或作奴隶佣人住房,11世达赖家院底层有盐库、藏戏服装库和酿酒用房,靠近街面的房屋出租,北侧正中为佛殿,南侧为管家用房和文件库,两侧为厨房、主副食仓库和家具库房。第2层是管家用房及厨房。主楼回字形,中间是天井小院,最上边一层是主人用房,有卧室、经堂、餐厅及亲随佣人住室等。贵府宅邸和庄园大多是别墅式建筑,占地较大,院内林木葱茏,广植花木,主楼仅占一角,建筑为长方形,平台呈“凸”字形,立柱少,室内空间完整,工字型钢作梁,向南开落地窗,室内阳光充足。
13世纪初,阿里、塔布、工布地区普遍确立了领主庄园土地经营制,出现了庄园经济,建筑从而得到迅速发展,著名的有朗色林、甲马赤康、庄孜等。庄园建筑既是贵族住宅,又是管理中心。建筑布局和设计反映出封建农奴时代的社会生活特点,大都豪华,朗色林、庄孜庄园主楼高达5层,内有华丽居室和经堂。朗色林庄园有林卡别墅。庄园都有完备的防御设施,朗色林庄园有城墙两道,墙之间有宽5-6米、深3米左右的壕沟。甲马赤康庄园墙高3丈,宽3尺,楼上有射箭孔,悬“投石箱”,四周有“陷马坑”,防卫严密。大量仓库存放粮食、武器等。还有磨房、纺织机房等工场,供农奴捻毛线、织氆氇、制作家具等,反映出庄园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农奴住房简陋破烂,狭小阴暗,与领主居室形成鲜明对比。设有牢狱,阴森潮湿,备有脚镣、皮鞭、皮巴掌等刑具,以对付农奴反抗。
民居西藏民居历史悠久,4、5千年前就出现穴居、半穴居式的居住建筑和原始部落,昌都卡若遗址就是例证。随着社会进步,民居也在发展。经过长期演变,在适应高原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形成了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的民居建筑文化。藏北的帐篷,藏南谷地的碉楼,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结构建筑,阿里的窑洞,都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拉萨、日喀则、昌都民居多为土石木结构,俗称碉楼,回廊形式,方形居室,高2·2-2·4米,有卡垫床、小方桌、藏柜等,具有矮小、拼装、多用的特点。家具沿墙布置,充分利用空间。土坯墙厚40-50厘米,毛石墙厚50-80厘米,屋顶平实,阿嘎土面,冬暖夏凉,2层或3层,院内有水井。山南民居以外廊设置开敞式为主,起居空间颇有特点,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都较合理。还有的民居巧用山坡,建筑下层作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人畜分置,互不干扰。
林芝民居多为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房)、贮藏间、外廊、牲畜间、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它家具,高2-2·3米。林区多雨,房屋多用坡顶,山尖空间贮存草料、杂物,木构架,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外,木板、竹篱、柳条篱也多见,屋顶密铺木瓦,上面压以石块稳定,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阿里河谷平川地带多为独立式村宅,土木结构,以2层居多。2层多作夏居,低层作冬居。靠山崖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形等形状,窑洞高2-2·2米,平顶拱。窑洞民居西藏比较少见。牧区以帐篷为主,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篷正脊留宽15厘米左右、长1米左右的缝隙采光通风。帐内周围用草泥或土坯垒成高30-40厘米的矮墙,放青稞、酥油袋和燃料牛粪等,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帐篷制作简单,拆装灵活,便于携带,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唐嘎和壁画唐嘎(锦缎镶边的布轴画或丝绣)和壁画是西藏古建筑的孪生姐妹,是西藏古建筑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的宫殿、寺庙、庄园、经堂及部分民居,随处都可以见到唐嘎和壁画,著名古建筑几乎就是绘画艺术的博物馆。古代画师创造出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画卷。大昭寺壁画面积达4400平方米。各大寺庙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唐嘎。布达拉宫两幅大唐嘎长50余米。为存放唐嘎,布达拉宫赛佛台下专门建造了一幢340平方米的2层楼房作库房。过去,每年藏历2月拉萨都要举行赛宝法会,哲蚌寺几千喇嘛身穿袈裟,手持各种珍贵乐器、祭器、旗帐幡等,从大昭寺出发,过疏璃桥,到布达拉宫前举行宗教仪式和各种表演,这时,赛佛台上就挂出巨大的唐嘎佛像,极为壮观。布达拉宫红宫第6层壁画回廊南侧的一幅“赛宝会”壁画,描绘的就是悬挂唐嘎的情景,场面宏大,画中人物上千,非常气派。
唐嘎和壁画的内容和表现技法相似,题材广泛,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西藏风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堪称西藏的百科全书、藏族文明的史诗。
唐嘎和壁画分为宗教画、传记画、肖像画、风俗画、建筑画、历史画等类型。宗教画有佛、菩萨、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护法神等,还有辩经、跳神、弘法、传经、坛城、须弥山、六道轮回等。大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绘制的千佛气势宏大。传记画有表现释迦牟尼佛生平及前世各种故事的,有莲花生、阿底峡大师传,有八思巴、米拉日巴、宗喀巴、五世达赖传,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传,用几十以至几百幅连环画面,表现人物生平事迹,布达拉宫红宫第5层司西平措大殿西壁上,绘有五世达赖一生的活动,面积达几百平方米。一组唐嘎以100多幅画面描绘萨迦法王八思巴诞生、应召进京、返藏、二次入京、皇帝册封、圆寂等。古格王朝遗址绘有吐蕃王朝世系图,概括了王朝的发展过程。肖像画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像,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尺尊公主等王妃像,有达赖、班禅等高僧活佛像。故事画以猴子变人为最著名,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小经堂的“猕猴变人”壁画和大昭寺主殿内门楣上的木雕,都是有名的作品,非常动人,是难得的珍品。风俗画有许多画面,表现藏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大昭寺主殿西壁南侧一组庆贺图,有歌舞、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场面非常热烈。布达拉宫壁画中有赛马、射箭、摔跤、抱石等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桑耶寺主殿回廊中有民间杂技如马技、倒立、攀索、气功表演等,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建筑画多为建筑形象画,如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山西五台山等。桑耶寺全景图和落成图,精心描绘了50余座殿宇、佛塔和众多的人物形象。布达拉宫兴建图是有上百幅画面的组画,再现了17世纪修建布达拉宫的情景:石匠们在开山凿石,拉萨河上牛皮船在运送石料,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攀行在布达拉山坡上,石匠木工在砌筑墙体、搭置梁架......藏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古建筑文化,这是一份难得的藏族古建筑营建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历史画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讴歌藏汉民族血肉相连的友谊,“文成公主进藏”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都绘在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形象,描绘了贞观15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大昭寺、布达拉宫的“欢庆图”,再现了文成公主到达拉萨时,藏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欢迎场面。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的“照镜子”墙上,描绘了710年金城公主与藏王赤德祖赞联姻的历史。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内一幅“宴前认舅”,画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金城公主与藏王赤德祖赞生下王子,被另一王妃抢走,公主十分悲伤。王子周岁时,藏王举行盛大宴会,公主、大唐使者、王妃、重臣和贵戚应邀参加,分列两旁就座。藏王将斟满酒的金杯递给王子,说:“将酒献给你舅舅。”王妃贵戚拿出各种珍玩衣物,呼唤王子,王子将酒送到唐朝使者手中,扑入其怀中说:“我是汉人的外甥。”母子重聚,情景动人。布达拉宫平措大殿的“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1652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这些壁画颂歌了藏汉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
西藏唐嘎和壁画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人物面部、五官、头、胸、腰等各个部位的比例均有严格要求。用色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线条勾勒,粗细一致,刚柔相济,运笔有粗有细,顿挫变化,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圆润流畅,达到传神的效果。经过画师千百年来的不断创造,在本民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汉地及邻邦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绘画技艺,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长期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流派,以“门当”、“青孜”两大派最为著名。门当派画风严谨端庄,大昭寺、布达拉宫一些壁画就是他们的作品。青孜派风格奔放活泼,夏鲁寺、白居寺、托林寺中的壁画则是这一派绘画成就的代表作。
桥梁、林卡和陵墓西藏的悬桥和索桥颇有特色,索桥有藤索桥、铁索桥两种,多见于东南部门巴、珞巴地区。溜索常见于昌都一带,在江河两岸仅一索相连,行人坐在两端挂在滑轮的横杆上,飞驶过江。史料记载,15世纪中期,宽阔的雅鲁藏布江上曾架起多座大型铁索桥。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把靠藏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资金,连年施工,在雅鲁藏布江山南地段建成石桥,成为15世纪西藏桥梁技术进步的标志。悬桥,又称挑桥、飞桥,多见于山高水深、不易打桩的江河上,阿里札达县象泉河上有一座悬桥,长20米,宽6米,两岸用石块砌筑桥墩。遇到河道宽阔、水流比较平缓、河水不深的情况,则在河心架桥墩,多跨悬挑,十分壮观。
林卡意为园林,实际含义很广泛,藏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喜欢到野外林卡中生活,每到盛夏,人们便合家而出,寻找花木繁茂之地休憩、歌舞、宴席,有的野营露宿,几日不返。贵族、官家、寺庙、庄园大都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拉萨大小林卡50余处,占地7800余亩。著名的有嘎木夏林卡、尼雪林卡、喜德林卡、龙王潭、尧西林卡等。山南拉加里王府的夏宫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林卡。朗色林庄园林卡苍松古柏,垂柳翠竹,还有梨、苹果、核桃、石榴、海棠、牡丹、芍药、月季等高原少见的果木和花卉。盛夏的林卡树木葱茏,花草争艳,林中建有领主的别墅。泽觉林卡是泽觉林寺活佛的夏宫,里面的奇花异木,十分美丽。14世达赖的家院内有大片杨树和马兰,很有特色。众多林卡中,罗布林卡最著名,占地36公顷,是7世以后各世达赖处理政务、举行典礼、消夏避暑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分罗布林卡、金色林卡两大部分,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米久颇章三组宫殿建筑,园内花木品种多达300余个,是西藏园林之冠。
西藏陵墓有两种,即吐蕃王陵和各大寺庙高僧的灵塔。吐蕃王陵又叫藏王墓,位于穷结县雅砻河畔,背靠木惹山,是7-9世纪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王子、后妃的墓葬群,明显墓堆有9座,松赞干布陵位于雅砻河边,史载“墓内九格,中央置赞普尸,涂以金”,设“经堂五座,藏有各种珍宝”。吐蕃第5代赞普赤松德赞墓前,有记功碑一方,碑上图片由宝珠顶盖,刻有流云浮雕,四角刻飞天,碑侧为龙纹,刀法精炼,线条流畅。另一座墓前,有石狮一对,狮高1·65米,风格粗犷古朴。塔葬盛行于寺庙,活佛高僧圆寂后,尸体用香料保护,建塔供养,或建塔藏骨灰,供信徒朝拜。墓塔的代表作是5世达赖灵塔,1690年建于布达拉宫红宫,分塔座、塔瓶、相轮三部分,高14·85米,外表包金1万余两,塔身由珠宝镶嵌,十分华美,塔内珍宝无数,价值连城,堪称“世界一饰”。
藏族古建筑艺术造诣很深,能运用统一、平衡、对比、韵律、和谐、比例、尺度等构图规律,取得美的立体造型。江孜白居塔的外轮廓是等边三角形,构图稳定严谨。布达拉宫力求适应当时政教合一的政治、宗教和宫廷生活的需要,烘托出神权、政权至高无上的形象。托林寺和桑耶寺以建筑形象描绘佛教世界形成模式一一须弥山,表现出强烈的宗教宇宙观。构思奇特的古建筑,达到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整统一。7世纪大昭寺的砖墙、8世纪的桑耶寺、11世纪的夏鲁寺、11世纪萨迦寺的大夯土墙、15世纪扎什伦布寺晒佛台的大片石墙、17世纪的布达拉宫、18世纪罗布林卡精美的琉璃瓦......各大寺庙金顶的制作,体现了不同时期建筑技艺所取得的成就。大经堂大佛殿的梁架立柱都事先预制、编号、试装,然后再运到现场组装。金顶构架和铜皮都经过精密计算,试装后,刻上编号再运往现场装配。桑耶寺的琉璃塔用砖,因塔形弧线不同,各部位砖的规格都是经过事先精心设计然后烧制的。1690年建设布达拉宫红宫,千余名工匠、5千多乌拉差役参加施工,工场、营地布置和人力有条不紊,表现出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强有力的施工组织能力。在长期实践中,涌现出许多著名工匠和建筑家,17世纪的桑结嘉措不但通晓宗教、天文、医药、历史,还对建筑设计与施工十分内行,并有非凡的指挥才能,是一位光耀历史的建筑专家,他所写的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实录性著作《五世达赖灵塔目录》就是证明。
文成公主641年进藏,“随带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召集汉族“要匠和雕塑等工匠”,参与小昭寺修建。710年金城公主进藏,也有“杂使诸工悉从”。萨迦政权之后,汉族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被西藏大量吸收。夏鲁寺的夏鲁拉康大殿,有4座汉式殿堂,轴线关系明朗,屋面为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檐下斗拱,做工精细,具有元代风格。不断地吸取,并与本地建筑传统巧妙结合,使西藏古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古建筑文化,为中华民族建筑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