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学会做人,然而在我国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知识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升学成为家长和学校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的根本目的被异化为考试技术的培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的培育成为形式化的点缀。中学生一般违纪和违反道德所表现出来种种问题行为更是纷繁复杂、愈演愈烈。吸烟、喝酒、打架、沉迷游戏厅、学业不良、高消费、盲目追星、心理脆弱、自杀倾向、不良交友问题等,种种行为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违法犯罪现象也日益频繁。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主渠道避免和解决这一问题呢?从2003年至今,我选取了山东省泰安市某重点中学和某农村职业中学和深圳市某中学等三所典型班级分别在涉及有关道德心理状况的二十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一问卷中突出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倦怠、学习压力及师生关系的异化在答卷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占总量的48%;其次,情绪的难以自控、人际交往的困惑,在答卷中反映得比较突出,占总量39%;再次,对社会风气的不满意以及道德认知的模糊、道德意志的脆弱在答卷中也占到较高比例,占总量37%。“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我需要心理咨询”,有这一意向的同学占答卷总人数的69%。三所学校的调查表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职业中学,中学生的品德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是同时存在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与问题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加强学校品德心理教育,解决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途径初探
1、改革中学教育的评价体制,把品德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纳入中学教育,具体评价的范畴从中国古代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到西方教育的健全人格目标,品德教育一直是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存在。然而,在我国现实的中学教育中,这类目标成为一种装潢和摆设,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失去了她应有的内涵和实效。笔者作为常年在中学的一线教师对此深有体会:某班级期末考试总体成绩很好,虽然出现了逃学的学生,该班班主任的考核优秀却丝毫不会因这种“个别问题”受到影响;孩子的学习有问题,家长会责怪老师,孩子的心理、品行有问题,家长却只能责怪自己家教不严;企业里出现了质量事故可以有召回制度,学校里出现了问题学生,学校承担的只是“影响不好”的后果,甚至学校把严重违纪的学生遣送回家就可一了百了。的确,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常规的层面上制定出可操作的针对品德和心理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让学校和教师带着与教学同样的压力去抓品德和心理教育,让学生品德心理的发展成为家长、政府和社会考核学校的重要目标,成为考核校长和老师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2、革新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真正实现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无疑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当前中国中学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普遍具有强制性、理想化、说教式、唯知识论和封闭性特征,因而长期以来都存在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思想品德课经常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在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摒弃品德课死记硬背的陋习,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切实根据品德心理的科学规律,以现实生活为道德认知载体;以感受体验为教学基础;以教育活动实践成为教育的主要过程,创设实践活动的方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当地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进入工厂、农村、市场、家庭进行一天或两天的劳动体验;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针对地方特有的德育资源,如革命烈士墓、纪念馆、地方历史人物、地方民俗风情等鲜活的情境资源设计活动;实行“品德课实践活动记录卡”制度,使德育课程真正融合在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
3、中学教师应该具备品德心理教育的理念和技能“从宏观上讲,教育是人格引领、心灵感染、启迪智慧,的确属于‘价值、精神与人性’。我始终认为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格培养服务的,而以教学代替了教育,正是现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人将其概括为‘教育的教学化’。”当今的教师和教学在应试的高压下戴上了一套冰冷的面具,师生关系差强人意,在针对“有困惑的时候愿意向老师说”这一项问题对三校中学生进行调查时,三校被调查160多名学生中,只有55名学生有意愿把自己的困惑或悄悄话说给老师听,有63名学生注明的否定,解释是:“老师不理解我们”,还有19名同学注明的解释是“越说越麻烦”;在“老师对我不公平”这一项的调查,三校共有45.6%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答案。目前,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现状无法满足人格教育目标的要求,致使学校德育、心理教育呈现苍白无力的致命弱点,不仅如此,中学生许多师源性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表现得也越来越突出。教师必须掌握品德心理教育的基本功,拥有了解学生和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品德心理教育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有必要要求教师像掌握普通话一样掌握心理教育,尤其是品德心理教育的原理和技能,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批评还是表扬,无论教学还是管理,品德心理教育都要成为基本的教育和教学的方法论。在整个中学阶段,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品德的发展在初中三年级或高中一年级趋于稳定,在这样一段学生品德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和问题多发的敏感时期,各学科的教师都要以慎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按照品德心理教育的规律认识和教育学生,没有品德心理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就如同在雷区行走,随时都能引发学生危机。其次,品德心理教育需要班主任的专业化。班主任的职责是组织、教育、管理班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是其职责的核心部分。
三、班主任专业化包含内容
1、班主任首先具备的专业素质就是崇高的人格素质。道德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班主任的道德人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不是自觉地给予影响,就是不自觉地发生着影响,不是给予积极的道德影响,就是给予消极的道德影响。所以,班主任工作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班主任做人的过程。
2、班主任应该具备如下班级教育能力。形成适宜的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力;建设有凝聚力的学生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具有心理指导与教育的能力。形成这些能力,班主任要具备比其他老师更专业的沟通能力,专业地掌握品德心理的知识,专业地运用品德心理教育的规律。使班主任成为一种教育专业,成为一种教育科学。
3、班主任专业化还应该是班主任工作分工的专业化,班主任的岗位职责是管理育人,负责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的班主任绝大部分是科任老师兼职,教学压力排挤了原本十分必要的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得班主任“管理育人”的主要工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班级数额都还比较大,让班主任在教课同时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成长辅导是不现实的。班主任工作由兼职变成专职,在工作分工上,使班主任工作成为一种专业。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实现学生个体整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3.
2、李焰、王极盛.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报告[J].健康心理学,2002(1)25-27
3、林崇德、申继亮.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154.
4、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6.
5、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32.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学会做人,然而在我国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知识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升学成为家长和学校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的根本目的被异化为考试技术的培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的培育成为形式化的点缀。中学生一般违纪和违反道德所表现出来种种问题行为更是纷繁复杂、愈演愈烈。吸烟、喝酒、打架、沉迷游戏厅、学业不良、高消费、盲目追星、心理脆弱、自杀倾向、不良交友问题等,种种行为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违法犯罪现象也日益频繁。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主渠道避免和解决这一问题呢?从2003年至今,我选取了山东省泰安市某重点中学和某农村职业中学和深圳市某中学等三所典型班级分别在涉及有关道德心理状况的二十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一问卷中突出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倦怠、学习压力及师生关系的异化在答卷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占总量的48%;其次,情绪的难以自控、人际交往的困惑,在答卷中反映得比较突出,占总量39%;再次,对社会风气的不满意以及道德认知的模糊、道德意志的脆弱在答卷中也占到较高比例,占总量37%。“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我需要心理咨询”,有这一意向的同学占答卷总人数的69%。三所学校的调查表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职业中学,中学生的品德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是同时存在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与问题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加强学校品德心理教育,解决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途径初探
1、改革中学教育的评价体制,把品德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纳入中学教育,具体评价的范畴从中国古代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到西方教育的健全人格目标,品德教育一直是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存在。然而,在我国现实的中学教育中,这类目标成为一种装潢和摆设,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失去了她应有的内涵和实效。笔者作为常年在中学的一线教师对此深有体会:某班级期末考试总体成绩很好,虽然出现了逃学的学生,该班班主任的考核优秀却丝毫不会因这种“个别问题”受到影响;孩子的学习有问题,家长会责怪老师,孩子的心理、品行有问题,家长却只能责怪自己家教不严;企业里出现了质量事故可以有召回制度,学校里出现了问题学生,学校承担的只是“影响不好”的后果,甚至学校把严重违纪的学生遣送回家就可一了百了。的确,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常规的层面上制定出可操作的针对品德和心理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让学校和教师带着与教学同样的压力去抓品德和心理教育,让学生品德心理的发展成为家长、政府和社会考核学校的重要目标,成为考核校长和老师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2、革新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真正实现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无疑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当前中国中学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普遍具有强制性、理想化、说教式、唯知识论和封闭性特征,因而长期以来都存在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思想品德课经常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在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摒弃品德课死记硬背的陋习,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切实根据品德心理的科学规律,以现实生活为道德认知载体;以感受体验为教学基础;以教育活动实践成为教育的主要过程,创设实践活动的方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当地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进入工厂、农村、市场、家庭进行一天或两天的劳动体验;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针对地方特有的德育资源,如革命烈士墓、纪念馆、地方历史人物、地方民俗风情等鲜活的情境资源设计活动;实行“品德课实践活动记录卡”制度,使德育课程真正融合在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
3、中学教师应该具备品德心理教育的理念和技能“从宏观上讲,教育是人格引领、心灵感染、启迪智慧,的确属于‘价值、精神与人性’。我始终认为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格培养服务的,而以教学代替了教育,正是现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人将其概括为‘教育的教学化’。”当今的教师和教学在应试的高压下戴上了一套冰冷的面具,师生关系差强人意,在针对“有困惑的时候愿意向老师说”这一项问题对三校中学生进行调查时,三校被调查160多名学生中,只有55名学生有意愿把自己的困惑或悄悄话说给老师听,有63名学生注明的否定,解释是:“老师不理解我们”,还有19名同学注明的解释是“越说越麻烦”;在“老师对我不公平”这一项的调查,三校共有45.6%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答案。目前,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现状无法满足人格教育目标的要求,致使学校德育、心理教育呈现苍白无力的致命弱点,不仅如此,中学生许多师源性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表现得也越来越突出。教师必须掌握品德心理教育的基本功,拥有了解学生和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品德心理教育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有必要要求教师像掌握普通话一样掌握心理教育,尤其是品德心理教育的原理和技能,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批评还是表扬,无论教学还是管理,品德心理教育都要成为基本的教育和教学的方法论。在整个中学阶段,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品德的发展在初中三年级或高中一年级趋于稳定,在这样一段学生品德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和问题多发的敏感时期,各学科的教师都要以慎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按照品德心理教育的规律认识和教育学生,没有品德心理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就如同在雷区行走,随时都能引发学生危机。其次,品德心理教育需要班主任的专业化。班主任的职责是组织、教育、管理班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发展,是其职责的核心部分。
三、班主任专业化包含内容
1、班主任首先具备的专业素质就是崇高的人格素质。道德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班主任的道德人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不是自觉地给予影响,就是不自觉地发生着影响,不是给予积极的道德影响,就是给予消极的道德影响。所以,班主任工作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班主任做人的过程。
2、班主任应该具备如下班级教育能力。形成适宜的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力;建设有凝聚力的学生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具有心理指导与教育的能力。形成这些能力,班主任要具备比其他老师更专业的沟通能力,专业地掌握品德心理的知识,专业地运用品德心理教育的规律。使班主任成为一种教育专业,成为一种教育科学。
3、班主任专业化还应该是班主任工作分工的专业化,班主任的岗位职责是管理育人,负责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的班主任绝大部分是科任老师兼职,教学压力排挤了原本十分必要的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得班主任“管理育人”的主要工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班级数额都还比较大,让班主任在教课同时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成长辅导是不现实的。班主任工作由兼职变成专职,在工作分工上,使班主任工作成为一种专业。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实现学生个体整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3.
2、李焰、王极盛.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报告[J].健康心理学,2002(1)25-27
3、林崇德、申继亮.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154.
4、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6.
5、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