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西吕梁地区的离石马茂庄出土了大量汉代画像石,这些画像石不仅展现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与意识形态关系,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空间造型意识表现形式,更是影响到后来的艺术形式,是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本文浅析离石汉画像石的装饰题材,来探索汉画像石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画像石;离石;装饰题材
一、汉画像石概况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巩固逐渐走向兴盛的历史时期,汉代当时在政治上推崇儒术,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承秦制,以举孝廉为选关途径,于是出现不少以行孝而沽名者。“生不能致以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是称以为孝”(《盐铁论·散不足篇》)。封建权贵借灵魂不灭,“作偶人以待尸枢,多藏食物,以欲精魂”(《后汉书·赵岐传)))和“谓死如生,礼也”的教规,约束百姓,为活着的人设计了一整套隆重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和习俗。甚至不惜巨资仿照生前住宅形式,用砖石营造大规模的画像石墓室,厚葬之风日靡。
画像石是汉代建筑、墓至、碑刻上的石质装饰画,画像石墓是以石雕画像为装饰材料的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该墓兴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消亡于三国两晋,存世仅三四百年。内容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诸多方面,素有两汉百科全书之美誉。又由于画像石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用绘画注释历史,是揭开两汉艺术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二、离石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墓多为砖石结构。刻画像的石块常用在墓室的门扉、门柱、门楣、横梁及盖顶等部位。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离石是中国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汉画像石墓主要分布在以马茂庄为中心方圆百里间的歧则沟、石盘、贺家塔、王家塔、西崖底、下水西村、城内等地。在靠近离石的中阳县道棠、柳林县杨家坪亦有少许画像石出土。
离石汉画像石墓均为砖石结构,墓室或为弯隆顶或为券顶。一座墓内安置画像石少则5块,多者为28块。墓底一股距地表深2一5米,形状有正方形、凸字形、长方形。形制分单室、双室、三室、四室。单室墓一般由墓道、墓门、雨道、墓室组成。画像石主要集中在墓门和雨道。墓门有门媚石,左、右门框石和两扇门扉石,个别墓门有设门坎者,一般为5块。两室墓一般由墓道、墓门、甫道、前后室组成,后室小于前室,画像石主要集中在墓门和前室。三室墓和两室墓构造一样,只多一耳室,用于放置明器。四室墓较三室墓又多设一耳室,一般分列前室左右,也称左右耳室。个别墓前室的画像石因通往后室或左右耳室的门跨度较大,横额石中间加石柱或带石护斗的石柱支撑。石柱上一般墨题或石刻铭文,记载墓主人生平和下葬时间。
三、离石画像石的题材分类
离石汉代画像石题材比较丰富,除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外,一半以上内容是刻划奇禽异兽之类的“吉祥”内容和神话传说。按题材可细分为五大类:I.生活写照:庄园、郊外、狩猎、车骑出行、侍者迎送(捧盾、执帚、持戟、拿棒、持妨等)。2.历史故事:火牛阵、窃符救赵。3.神话传说:东王公、西王母、不死树、悬圃、羽人、鸡首神人、牛首神人、云车飞升、独角兽、青鸟、天马等。4.吉礼祥瑞:朱雀、铺首、双头兽、三青鸟等。5.装饰图案二蔓草云纹、云气纹、窃曲龙纹、柿蒂纹、几何图形纹等。在墓室内这些内容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构成一幅幅横竖不同的有血有肉的石画。
在神话传说的题材里,常见的有口衔圭的赤鸟、三足鸟、双头鸟,有鸡首人身、牛首人身、独角神马,有虎车、雁车、狐车、豹车、鱼车、狗车、龙车、车马出行图,有东王公、西王母、羽人乘龙、羽人双龙等。为求得墓主人在阴间平安无事,画像石墓中常刻有铺首衔环、朱雀、青龙、玄武、白虎等吉祥动物。铺首衔环多刻在墓门上,是门户的标志,铺首应为饕餮的演变,刻在墓门上是为了驱邪避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方位神,其职责是御四方,避不祥。除反映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的内容外,还有部分反映贵族生活的题材,在这类题材中刻有重楼高阁,楼内主人宴饮闲谈,下棋听乐,有的奴仆捧食进撰,有的拱手作迎送宾客状。离石汉画像石为砂质页岩,质较软,呈灰绿色,红褐色。系削凿磨制成石材后,由画工用墨线勾勒出物像,再由石匠阴刻其轮廓并剔地平铲,成为浅浮雕作品。画像中细部不作阴线镌刻,留有隐约可辨的原有墨迹。其画像构图疏朗,刻画凝重醒目,形象洗练质朴。且剔地平铲极浅,故拓片效果宛如剪影,又衬凿地,得成古拙深沉的艺术风格。离石汉画像石可与洛阳汉墓中砖上的彩色人物,大连劳城子汉墓中人物壁画,以及朝鲜平壤附近一些汉墓中各种漆器上的人物画有同样的艺术、历史价值。它比山東武梁祠的图案疏朗,而画刻亦比武梁石室的人物现实生动。离石汉画像石在加拿大、北京故宫、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都有展出,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影响。离石汉画像石以一种特有的文物形态,一种特异的风貌展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光辉。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关键词:汉画像石;离石;装饰题材
一、汉画像石概况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巩固逐渐走向兴盛的历史时期,汉代当时在政治上推崇儒术,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承秦制,以举孝廉为选关途径,于是出现不少以行孝而沽名者。“生不能致以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是称以为孝”(《盐铁论·散不足篇》)。封建权贵借灵魂不灭,“作偶人以待尸枢,多藏食物,以欲精魂”(《后汉书·赵岐传)))和“谓死如生,礼也”的教规,约束百姓,为活着的人设计了一整套隆重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和习俗。甚至不惜巨资仿照生前住宅形式,用砖石营造大规模的画像石墓室,厚葬之风日靡。
画像石是汉代建筑、墓至、碑刻上的石质装饰画,画像石墓是以石雕画像为装饰材料的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该墓兴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消亡于三国两晋,存世仅三四百年。内容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诸多方面,素有两汉百科全书之美誉。又由于画像石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用绘画注释历史,是揭开两汉艺术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二、离石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墓多为砖石结构。刻画像的石块常用在墓室的门扉、门柱、门楣、横梁及盖顶等部位。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离石是中国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汉画像石墓主要分布在以马茂庄为中心方圆百里间的歧则沟、石盘、贺家塔、王家塔、西崖底、下水西村、城内等地。在靠近离石的中阳县道棠、柳林县杨家坪亦有少许画像石出土。
离石汉画像石墓均为砖石结构,墓室或为弯隆顶或为券顶。一座墓内安置画像石少则5块,多者为28块。墓底一股距地表深2一5米,形状有正方形、凸字形、长方形。形制分单室、双室、三室、四室。单室墓一般由墓道、墓门、雨道、墓室组成。画像石主要集中在墓门和雨道。墓门有门媚石,左、右门框石和两扇门扉石,个别墓门有设门坎者,一般为5块。两室墓一般由墓道、墓门、甫道、前后室组成,后室小于前室,画像石主要集中在墓门和前室。三室墓和两室墓构造一样,只多一耳室,用于放置明器。四室墓较三室墓又多设一耳室,一般分列前室左右,也称左右耳室。个别墓前室的画像石因通往后室或左右耳室的门跨度较大,横额石中间加石柱或带石护斗的石柱支撑。石柱上一般墨题或石刻铭文,记载墓主人生平和下葬时间。
三、离石画像石的题材分类
离石汉代画像石题材比较丰富,除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外,一半以上内容是刻划奇禽异兽之类的“吉祥”内容和神话传说。按题材可细分为五大类:I.生活写照:庄园、郊外、狩猎、车骑出行、侍者迎送(捧盾、执帚、持戟、拿棒、持妨等)。2.历史故事:火牛阵、窃符救赵。3.神话传说:东王公、西王母、不死树、悬圃、羽人、鸡首神人、牛首神人、云车飞升、独角兽、青鸟、天马等。4.吉礼祥瑞:朱雀、铺首、双头兽、三青鸟等。5.装饰图案二蔓草云纹、云气纹、窃曲龙纹、柿蒂纹、几何图形纹等。在墓室内这些内容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构成一幅幅横竖不同的有血有肉的石画。
在神话传说的题材里,常见的有口衔圭的赤鸟、三足鸟、双头鸟,有鸡首人身、牛首人身、独角神马,有虎车、雁车、狐车、豹车、鱼车、狗车、龙车、车马出行图,有东王公、西王母、羽人乘龙、羽人双龙等。为求得墓主人在阴间平安无事,画像石墓中常刻有铺首衔环、朱雀、青龙、玄武、白虎等吉祥动物。铺首衔环多刻在墓门上,是门户的标志,铺首应为饕餮的演变,刻在墓门上是为了驱邪避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方位神,其职责是御四方,避不祥。除反映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的内容外,还有部分反映贵族生活的题材,在这类题材中刻有重楼高阁,楼内主人宴饮闲谈,下棋听乐,有的奴仆捧食进撰,有的拱手作迎送宾客状。离石汉画像石为砂质页岩,质较软,呈灰绿色,红褐色。系削凿磨制成石材后,由画工用墨线勾勒出物像,再由石匠阴刻其轮廓并剔地平铲,成为浅浮雕作品。画像中细部不作阴线镌刻,留有隐约可辨的原有墨迹。其画像构图疏朗,刻画凝重醒目,形象洗练质朴。且剔地平铲极浅,故拓片效果宛如剪影,又衬凿地,得成古拙深沉的艺术风格。离石汉画像石可与洛阳汉墓中砖上的彩色人物,大连劳城子汉墓中人物壁画,以及朝鲜平壤附近一些汉墓中各种漆器上的人物画有同样的艺术、历史价值。它比山東武梁祠的图案疏朗,而画刻亦比武梁石室的人物现实生动。离石汉画像石在加拿大、北京故宫、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都有展出,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影响。离石汉画像石以一种特有的文物形态,一种特异的风貌展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光辉。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