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还会回忆起中国曾经有位魔术大师张慧冲,他高超过人的海派魔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力挫号称”魔术大王”的德国魔术师尼古拉,创下了中国魔术连演时间最长,观看人数最多的纪录……
而今,张慧冲的女儿张慧慧女承父业,厚积薄发。
力挫尼古拉 风靡上海滩
张慧冲出身于富商家庭,受过教育,学有专长。但自幼起就迷上变幻莫测的魔术表演这一“不入流”的职业,致使之后竟抛弃了船长、电影演员等职业,在长达40载的岁月中,义无反顾地研究魔术表演魔术……
1930年7月发生的一件事,使张慧冲真正开始了魔术生涯。那就是德国籍犹太人魔术家尼古拉到上海,在夏令配克戏院(今新华电影院)演出。尼古拉在《申报》的广告宣传中,充满对中国魔术界的歧视,其吹嘘这次来中国带来称雄世界的“腰斩活人”魔术节目,如果有哪位中国人能识得其奥妙,并照样表演一次,愿输给他1000美元。这种目无他人的态度,引起上海人民的不满,魔术师们更被激怒,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张慧冲拍案而起,要为中国魔术界争这一口气,为中国人民争回这个面子!
当尼古拉在夏令配克戏院登台,张慧冲和朋友们已于首场集中观看。只见所谓“腰斩”,是推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立柜,让女演员站立其中,关上门用宽宽的两把刀,横插进立柜,把柜分成三段。然后,将当中的一段竖着剖开,再分向两边,使立柜中部透空,而美女的上下、头部和足部不动。原来如此!张慧冲立即开工赶制道具,积极筹备,很快就制作出了比尼古拉更精湛的,能两面开门的“腰斩美人”。还推出了“七国衣”“飞响铃”等尼古拉没有的节目。并在上海各报登出广告,声明接受尼古拉的挑战,并将于尼古拉演出后,也在同一剧场表演,超过尼古拉的节目。消息传开,上海沸腾了。市民们赞赏张慧冲为民族争光的义举,预售的门票争购一空。
7月下旬,张慧冲的节目上演后,果然非同凡响,张慧冲的“腰斩”能把上中下的门都打开,让观众看到被分割开来的女演员的存在,而且上下、头部和脚部都能动。相比之下,张慧冲的魔术技巧、深度更超过尼古拉,这是狂妄自大的尼古拉始料不及的。其观看了张慧冲的表演后,甘拜下风,悄然离开了上海,由此张慧冲声誉大振。之后,他组建了张慧冲魔术团,先后在东南亚等华侨众多的地区演出,他以中华民族锦绣服装、精彩的魔术,赢得了华侨和当地人民的欢迎,久演不衰。
曾到怀仁堂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张慧冲迎来了魔术生涯最光辉的一页。1951年,魔术团重返上海,他满怀激情不断创新节目的内容形式、科学技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当时的上海市长陈毅还兴致勃勃地去观看。他在龙门剧场连演18个月,场场满座,盛况空前。随后,张慧冲又率团到14个省演出,既到大中城市,也深入农村工厂部队,还访问了海南岛,為少数民族演出,观众达千万,张慧冲的魔术之花开遍全国。
1958年秋,张慧冲第四次率团赴京演出,先后演于吉祥、长安等剧场,朱德、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和来华访问的外国贵宾都亲临观看。9月18日,张慧冲魔术团被周恩来总理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表演。演出结束后,周总理走上舞台,紧握张慧冲的手说,你辛苦了,看你满头汗水啊。
周总理对张慧冲说,我以前就看过你演出,表演风格还没有变。魔术虽然是假的,但创作一个好的节目,非常不易,像你创作了那么多大小魔术节目,是非常了不起的,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张慧冲倍感亲切。他激动地对大家说,周总理平易近人,对我们的魔术事业这样关心,我们要记住总理的话,努力钻研魔术艺术,千万不能辜负总理的关怀和期望。
1962年4月12日,张慧冲因心脏病发作,不幸逝世,享年65岁。
张慧冲的魔术瞬息万变,舞台气势恢宏,声势夺人,他独创了许多巨型的魔术,像“腰斩活人”马循” ”炮打美人”等都渗透了他的无数智慧和心血,经历了千百次的失败和锤炼,甚于冒着生命危险,可谓集现代魔术之大成,为后人提供了完整的海派魔术蓝本。
2009年6月,张慧冲创立的海派魔术成功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承父业 后继有人
张慧冲虽然驾鹤西去,而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他创立的海派魔术后继有人,在上海有一位被赞誉为、张派魔术的嫡传人物,她就是张慧冲的女儿、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会员张慧慧。她自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
1958年,张慧冲带着幼小的张慧慧走进中南海演出,周总理问她,“长大了干什么?”慧慧回答,我要继承父亲的事业!这次会见,对张慧慧鼓舞很大,但是,不久“文革”开始了,年轻的张慧慧被下放到农村。命运的坎坷,没有使她放弃魔术事业,没有忘记对总理的承诺。
在一次公社汇演上,张慧慧表演了海派魔术,精彩的表演,使她获得了进入江西省金溪县文工团担任魔术演员的机会。不久,她又被江西抚州市文工团看中,调入该团担任魔术演员。其间,张慧慧为农村观众演出数百场,还经常为福州军区广大指战员煤矿矿工们演出。
现在张慧慧的儿子张小冲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继承祖业,已经成为海派魔术的第三代传承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张小冲更具现代表演意识,讲究舞台艺术。他除了继承老戏法外,还将故事情节、人物感情、戏剧冲突融进了魔术当中。由他创意设计和父母共同出资近10万元的魔术《红》,演绎了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不了情”,在北京上海的综艺节目表演时,受到专家的好评和现场观众的极大喜爱。
(责编:辛娅)
而今,张慧冲的女儿张慧慧女承父业,厚积薄发。
力挫尼古拉 风靡上海滩
张慧冲出身于富商家庭,受过教育,学有专长。但自幼起就迷上变幻莫测的魔术表演这一“不入流”的职业,致使之后竟抛弃了船长、电影演员等职业,在长达40载的岁月中,义无反顾地研究魔术表演魔术……
1930年7月发生的一件事,使张慧冲真正开始了魔术生涯。那就是德国籍犹太人魔术家尼古拉到上海,在夏令配克戏院(今新华电影院)演出。尼古拉在《申报》的广告宣传中,充满对中国魔术界的歧视,其吹嘘这次来中国带来称雄世界的“腰斩活人”魔术节目,如果有哪位中国人能识得其奥妙,并照样表演一次,愿输给他1000美元。这种目无他人的态度,引起上海人民的不满,魔术师们更被激怒,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张慧冲拍案而起,要为中国魔术界争这一口气,为中国人民争回这个面子!
当尼古拉在夏令配克戏院登台,张慧冲和朋友们已于首场集中观看。只见所谓“腰斩”,是推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立柜,让女演员站立其中,关上门用宽宽的两把刀,横插进立柜,把柜分成三段。然后,将当中的一段竖着剖开,再分向两边,使立柜中部透空,而美女的上下、头部和足部不动。原来如此!张慧冲立即开工赶制道具,积极筹备,很快就制作出了比尼古拉更精湛的,能两面开门的“腰斩美人”。还推出了“七国衣”“飞响铃”等尼古拉没有的节目。并在上海各报登出广告,声明接受尼古拉的挑战,并将于尼古拉演出后,也在同一剧场表演,超过尼古拉的节目。消息传开,上海沸腾了。市民们赞赏张慧冲为民族争光的义举,预售的门票争购一空。
7月下旬,张慧冲的节目上演后,果然非同凡响,张慧冲的“腰斩”能把上中下的门都打开,让观众看到被分割开来的女演员的存在,而且上下、头部和脚部都能动。相比之下,张慧冲的魔术技巧、深度更超过尼古拉,这是狂妄自大的尼古拉始料不及的。其观看了张慧冲的表演后,甘拜下风,悄然离开了上海,由此张慧冲声誉大振。之后,他组建了张慧冲魔术团,先后在东南亚等华侨众多的地区演出,他以中华民族锦绣服装、精彩的魔术,赢得了华侨和当地人民的欢迎,久演不衰。
曾到怀仁堂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张慧冲迎来了魔术生涯最光辉的一页。1951年,魔术团重返上海,他满怀激情不断创新节目的内容形式、科学技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当时的上海市长陈毅还兴致勃勃地去观看。他在龙门剧场连演18个月,场场满座,盛况空前。随后,张慧冲又率团到14个省演出,既到大中城市,也深入农村工厂部队,还访问了海南岛,為少数民族演出,观众达千万,张慧冲的魔术之花开遍全国。
1958年秋,张慧冲第四次率团赴京演出,先后演于吉祥、长安等剧场,朱德、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和来华访问的外国贵宾都亲临观看。9月18日,张慧冲魔术团被周恩来总理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表演。演出结束后,周总理走上舞台,紧握张慧冲的手说,你辛苦了,看你满头汗水啊。
周总理对张慧冲说,我以前就看过你演出,表演风格还没有变。魔术虽然是假的,但创作一个好的节目,非常不易,像你创作了那么多大小魔术节目,是非常了不起的,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张慧冲倍感亲切。他激动地对大家说,周总理平易近人,对我们的魔术事业这样关心,我们要记住总理的话,努力钻研魔术艺术,千万不能辜负总理的关怀和期望。
1962年4月12日,张慧冲因心脏病发作,不幸逝世,享年65岁。
张慧冲的魔术瞬息万变,舞台气势恢宏,声势夺人,他独创了许多巨型的魔术,像“腰斩活人”马循” ”炮打美人”等都渗透了他的无数智慧和心血,经历了千百次的失败和锤炼,甚于冒着生命危险,可谓集现代魔术之大成,为后人提供了完整的海派魔术蓝本。
2009年6月,张慧冲创立的海派魔术成功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承父业 后继有人
张慧冲虽然驾鹤西去,而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他创立的海派魔术后继有人,在上海有一位被赞誉为、张派魔术的嫡传人物,她就是张慧冲的女儿、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会员张慧慧。她自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
1958年,张慧冲带着幼小的张慧慧走进中南海演出,周总理问她,“长大了干什么?”慧慧回答,我要继承父亲的事业!这次会见,对张慧慧鼓舞很大,但是,不久“文革”开始了,年轻的张慧慧被下放到农村。命运的坎坷,没有使她放弃魔术事业,没有忘记对总理的承诺。
在一次公社汇演上,张慧慧表演了海派魔术,精彩的表演,使她获得了进入江西省金溪县文工团担任魔术演员的机会。不久,她又被江西抚州市文工团看中,调入该团担任魔术演员。其间,张慧慧为农村观众演出数百场,还经常为福州军区广大指战员煤矿矿工们演出。
现在张慧慧的儿子张小冲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继承祖业,已经成为海派魔术的第三代传承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张小冲更具现代表演意识,讲究舞台艺术。他除了继承老戏法外,还将故事情节、人物感情、戏剧冲突融进了魔术当中。由他创意设计和父母共同出资近10万元的魔术《红》,演绎了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不了情”,在北京上海的综艺节目表演时,受到专家的好评和现场观众的极大喜爱。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