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939万考生参加高考的前夜,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原处长蔡荣生长因受贿罪被逮捕。报道称,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自主招生的优越性、大学校园的纯洁性、高等教育的道德感,在蔡荣生被捕的一刻被打包“拉黑”了。如若939万考生在离开挥洒汗水的考场后,也遇到这样一名招生处处长,那十年寒窗只会令人寒心,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玩笑。
教育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长王立英说得更是直截了当:教育领域绝非一片净土,教育部门也非清水衙门。这话说得够重。潜台词无非是,其他高校也别看热闹不嫌事大,用一种置身事外、幸灾乐祸的眼光来打量人大。蔡荣生是个案,但不是孤例。他的腐败虽然对应个人,他的悲剧虽然属于人大,但此案的反思留给了所有高校,也留给了走过11年的自主招生制度。
“蔡荣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标题党的杰作,也道出了公众心声:如果没有学校的纵容,招生处长怎能堂而皇之地监守自盗?如果具备严格的问责,自主招生的腐败怎能持续数年?这再次印证了孟德斯鸠的话:任何掌权者都倾向于滥用权力,直到受到限制。从权力的本性出发,落实问责、强化监督,应该是完善自主招生制度的方向。但是,考虑到“特殊国情”,如果缺少公开透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往往会形成利益同盟,所以,信息公开是先于问责和监督的必然选择。无论是人民大学建立起社会监督员制度,还是教育部明确高校必须公示招生信息,都是沿着“公开 监督”的方向在完善自主招生制度。
当然,社会上也不乏另一种声音:为什么不干脆叫停自主招生?须知自主招生从制度设计上讲,是拓宽了擢拔人才的途径,增加了检阅人才的方式,其初衷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叫停”虽一劳永逸,但也因噎废食,这种极端论点不可取。不过,其背后对招生公平的关注和焦虑,却应该认真对待。那些去行贿蔡荣生等人的人,往往非富即贵,自主招生中的行贿受贿,实际上是把优质高校资源给了有钱者、有权者,这让本已倾斜的教育公平雪上加霜。当普通家庭的孩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官二代”“富二代”独自踏上自主招生的康庄大道,让人情何以堪?
在恢复高考36年后,公平已经超越人才选拔,成为人们心目中高考的首要价值。在阶层固化、社会板结的时代背景下,公平是深沉的呼唤、敏感的神经、内心的向往。现在,高考成为大多数莘莘学子实现阶层跃升的主要渠道,成为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诺亚方舟。无论对高考的争议有多大,大多数人仍然以公平的名义向高考致敬,毕竟,“考卷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公平的最后堡垒之一。而招生公平就是高考公平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句空话。
蔡荣生被捕激起的强烈舆论反应已经证明:高考和高校改革应该向前推进,但推进必须以公平为前提。在关系下一代命运的高等教育领域,任何容易助长权力滥用、利益输送的制度,都会遭到巨大的社会阻力和舆论压力。
一则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的高考旧事,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舆论呼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京中医学院党委书记何平担任招生办领导,他的孩子高考成绩距录取分数线差1分。考务组抽调包括何平孩子在内的20名考生试卷,密封后交阅卷老师复查,未发现任何差错,何平的孩子终未录取。今天听来,这似乎天方夜谭。同样是招生办领导,为何差距这么大?答案不能归结于“那个政风清廉、人心纯净的年代”,更应该落到对制度的考量上:为什么实行了36年的统一招生,其腐败程度小于实行仅11年的自主招生?为什么在统一招生中,信息公开、社会监督、法律问责这套制度更有刚性?为什么这种刚性难以落实到自主招生中?是不是高校太“自主”了?是不是必须限制、甚至局部收回高校的权力,才能让招生处长们无权腐败?
今年高考时节,都市里的人流行问自己:如果没有高考,我会在哪里?这个话题探讨着高考对人生的改变,也隐含着不少人的一种庆幸和一种渴望:在高考的岁月里,我们不要遇到蔡荣生这样的招生处长,以及腐败丛生的招生制度。
教育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长王立英说得更是直截了当:教育领域绝非一片净土,教育部门也非清水衙门。这话说得够重。潜台词无非是,其他高校也别看热闹不嫌事大,用一种置身事外、幸灾乐祸的眼光来打量人大。蔡荣生是个案,但不是孤例。他的腐败虽然对应个人,他的悲剧虽然属于人大,但此案的反思留给了所有高校,也留给了走过11年的自主招生制度。
“蔡荣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标题党的杰作,也道出了公众心声:如果没有学校的纵容,招生处长怎能堂而皇之地监守自盗?如果具备严格的问责,自主招生的腐败怎能持续数年?这再次印证了孟德斯鸠的话:任何掌权者都倾向于滥用权力,直到受到限制。从权力的本性出发,落实问责、强化监督,应该是完善自主招生制度的方向。但是,考虑到“特殊国情”,如果缺少公开透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往往会形成利益同盟,所以,信息公开是先于问责和监督的必然选择。无论是人民大学建立起社会监督员制度,还是教育部明确高校必须公示招生信息,都是沿着“公开 监督”的方向在完善自主招生制度。
当然,社会上也不乏另一种声音:为什么不干脆叫停自主招生?须知自主招生从制度设计上讲,是拓宽了擢拔人才的途径,增加了检阅人才的方式,其初衷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叫停”虽一劳永逸,但也因噎废食,这种极端论点不可取。不过,其背后对招生公平的关注和焦虑,却应该认真对待。那些去行贿蔡荣生等人的人,往往非富即贵,自主招生中的行贿受贿,实际上是把优质高校资源给了有钱者、有权者,这让本已倾斜的教育公平雪上加霜。当普通家庭的孩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官二代”“富二代”独自踏上自主招生的康庄大道,让人情何以堪?
在恢复高考36年后,公平已经超越人才选拔,成为人们心目中高考的首要价值。在阶层固化、社会板结的时代背景下,公平是深沉的呼唤、敏感的神经、内心的向往。现在,高考成为大多数莘莘学子实现阶层跃升的主要渠道,成为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诺亚方舟。无论对高考的争议有多大,大多数人仍然以公平的名义向高考致敬,毕竟,“考卷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公平的最后堡垒之一。而招生公平就是高考公平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句空话。
蔡荣生被捕激起的强烈舆论反应已经证明:高考和高校改革应该向前推进,但推进必须以公平为前提。在关系下一代命运的高等教育领域,任何容易助长权力滥用、利益输送的制度,都会遭到巨大的社会阻力和舆论压力。
一则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的高考旧事,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舆论呼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京中医学院党委书记何平担任招生办领导,他的孩子高考成绩距录取分数线差1分。考务组抽调包括何平孩子在内的20名考生试卷,密封后交阅卷老师复查,未发现任何差错,何平的孩子终未录取。今天听来,这似乎天方夜谭。同样是招生办领导,为何差距这么大?答案不能归结于“那个政风清廉、人心纯净的年代”,更应该落到对制度的考量上:为什么实行了36年的统一招生,其腐败程度小于实行仅11年的自主招生?为什么在统一招生中,信息公开、社会监督、法律问责这套制度更有刚性?为什么这种刚性难以落实到自主招生中?是不是高校太“自主”了?是不是必须限制、甚至局部收回高校的权力,才能让招生处长们无权腐败?
今年高考时节,都市里的人流行问自己:如果没有高考,我会在哪里?这个话题探讨着高考对人生的改变,也隐含着不少人的一种庆幸和一种渴望:在高考的岁月里,我们不要遇到蔡荣生这样的招生处长,以及腐败丛生的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