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之下的高效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而忽略了学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人。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是关注学生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将语文这个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发挥出来,用人文精神去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层级和知识水平。我在本文中主要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用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首先,观念一定要跟上时代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东西远远比以前的学生多,这样,现在的学生思想较以前的学生要成熟,所以老师在很多时候要以小大人的身份对待他们,要尊重学生,这是教育好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尊重学生更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尊重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有他们的个人喜好等个性的东西,传统的“满堂灌”就忽略了这点。当然,很多观念都需要更新,否者,老师真要“落伍”了。
  其次,语文老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传授课本的知识来应付考试是肯定不行的。老师一定要充实自己,常常给自己也“充充电”。
  二、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饱含丰富的情感,很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流传下来被世人传诵,是因为这些作品中饱含作者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甚至作者数十年的情感体验。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把作者的情思转化为自己的灵魂,学生怎么能不感动呢?这样学生就会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了。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另一个渠道是关注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我认为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就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就感。比如在作文课上可以对学生好的语句、立意、结构等给予表扬,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爱上作文。比如在评奖试卷上首先对高分学生多表扬,还可以用学生好的答案来作为参考答案,等等这些做法都不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学生喜欢语文了,就不怕他们学不好语文了。
  三、要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学形式
  从大的角度来看,教材中不同类问题要交叉讲,不要集中在一定的时间,否者,学生会感到很单调、枯燥,失去学习兴趣。
  从小的角度看,每一节课都大有文章可做,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节课,要丰富课堂形式,课堂前五分钟可以让学生评读一首诗、演讲、背诵名言警句、积累字词等。讲解正文前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有趣的导入语,课堂朗读要老师读、学生读,甚至朗读与默读相结合,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讨,甚至课堂上组织辩论等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办法,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堂上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想语文课堂变得高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简单机械的知识记忆,课堂的着力点就必须放在能力训练上。特别是当今很多学校轻视语文学科的情况下,老师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充分地训练学生的能力显得很重要。课堂上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原则,该学生做的老师绝对不要帮忙。还有课堂上让大家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相同的内容,看谁背的又快又流畅,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总之在课堂上老师要运用各种方法来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这对构建高效课堂很重要。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了,但是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至今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很多教育工作者,以上所述也不过是我的一点感受,仅是抛砖引玉而已,它还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去探寻。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但“高效”必将是我们持久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我们在“高效”的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快更远!
其他文献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语言是一朵有生命力的花,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伊,在水那边,或美或丑,看得到或看不到,它就在那里,亭亭玉立,而且会按照生老病死、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去经风沐雨,随世沉浮。花开,花谢,是它自打出现那刻起天赋的权利,人力可以改变它,捧红它或者是灭绝它,但是却否定不了它来来去去的客观存在。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朝代更迭
期刊
古人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那么,又如何写出秋之精神?又如何写出秋声之精神?也许在欧阳修的《秋声赋》里能寻到答案。  秋声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  秋声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像奔腾澎湃的河流在汹涌,又像暴风骤雨突然来临。风狂雨疏流急,变化快,来势猛,令人心悸肉跳色变,真可谓“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声如金属相撞时的铿锵之声,又如开赴敌阵的士兵,口中
期刊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社会对能力型、创新型人才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教育正面临着新的考验,而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来说,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格素质,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即引导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容易走极端,不是让学生一味地泛泛而写,就是让学生使劲儿抄
期刊
古诗词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的重点题。考试大纲对此有明确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并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而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鉴赏能力,都在古诗词鉴赏中有所体现。诗词鉴赏虽然历年来都是一个只有8分的小板块,但有着较大的区分度,解题不得法往往会失分。  为提高复习效率,我以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的部分诗词鉴赏题为例,我们一起“上看下瞧里究外探”
期刊
《我的宝贝》是《三毛作品集》之十三,这部书结集出版的因由,三毛自己在书的开头以“缘起”为题作了详细交待。三毛有许多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收藏,平凡的是这些物品本身,不平凡的是每一件物品的来历背后,都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每一件物品都刻进了三毛的思想、行为和气质,它们成了三毛生命的印记,因而,被三毛称之为“宝贝”。就三毛自己的想法,“那些因为缘伤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故而将它们拍摄下来,待
期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素材的方法  高考作文内容充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对素材的积累,许多考生常常苦于材料的缺乏,要么无端煽情,空洞无物;要么事例幼稚,单薄浅显;要么事例老旧,甚至出现一个爱迪生千百名考生争着用的“怪现象”。那么,素材真的很匮乏,以致难以寻觅吗?借用罗丹的名言,学习生活中并不是缺少材料,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材料”的眼睛。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素材,积累素材呢?  1.从生活中挖
期刊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二是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由于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和主题表达的含蓄性的特点,把握诗歌的主题并非易事。但我们如能分清诗歌类别,把握诗歌内容的根本,重点解读诗歌中的关键,或许对解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有所帮助。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以下几类,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一、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
期刊
侍萍,这个在流年中往来顾盼的女子,如此柔弱,却又如此坚强。  她是柔弱的,在周公馆与周朴园的相遇让她的心为之颤动,情不自禁的引导着周朴园一步一步认出了自己,面对着这个断送了她的青春,她的爱情,她的幸福的男人,她还是旧情难忘,难忘那段两情相悦的花荫下的岁月,难忘一起度过的幸福美好的恋爱时光,难忘绣着朵梅花的绸缎衬衣,屋子里的家具的摆放,和那常年闭着的镂刻窗扉,这个念及旧情而忍不住蓄满了眼泪的女人,也
期刊
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万卷书,记生活感  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缺乏思想,内容枯燥,主要原因就是腹中货太少。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强积累: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写作材料。首先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养成写生活札记、写观察笔记、写日记的习惯。其次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坚持写读书笔记。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
期刊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论证方法,但在实际的写作中对这种写作方法的使用总是不能尽人如意。比如下面这段议论文字: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一点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