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国家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创新思维,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历史的智慧是人类智力活动达到高级程度的产物,也是其他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创新思维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核心目标[1]。
1、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优势
1.1历史诠释学的启示
历史学科的主要特征是其过去性,这一特征就注定了过去的历史是不可改变和重现的。但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解读却是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的,是永远也不可能停止的。“既然每一代都有它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因而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观点,那么每一代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每一代都有权来做出自己的解释”[2]。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是一种与智者的对话、沟通,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在过程中生成的是一种自我的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创造,能有效地培养思维。
1.2历史内容的丰富性
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政治、地理、军事、经济、文化、科技、艺术、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纵横交错,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把历史与政治、语文、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3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它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思维要求的宏观战略思维方式和具有历史纵横感的比较思辨能力上,如果能在历史学习中真正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那么,由历史思维所引发的智力活动不仅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思维特征,而且可以达到较高的层次。历史的智慧是人类智力活动达到高级程度的产物,也是其他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
2、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2.1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之间交往频率的增加,心理距离的缩短,情感沟通的共鸣,也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发挥主动精神的催化剂,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成效的取得会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知识的交流是在感情的交流中进行,感情的交流在知识的交流中加深,相融的师生心理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只有在相融的师生情感中,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其上进。
(2)引进必要的历史资料。一般教材往往限于篇幅和教材独有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料的内容越丰富,越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就越能给学生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的环境。历史资料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其次,在具备了更多的相关历史知识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独立性地创造性地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新颖性,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潜质。
2.2提倡探究式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实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历史探究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为中心,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利用收集和分析的资料、信息获得直接经验,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敬业意识。同时,由于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需要鲜明的个性作保障。大凡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勇敢和冒险的精神、独立性、自信心、顽强的创新意志、乐观的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几方面。
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创新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都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他们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对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例如:司马迁忍受侮辱著《史记》;曹雪芹十年艰辛著《红楼梦》;哥白尼坚持日新说,不迷信权威的历史实例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好素材。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人类幸福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他们享有的崇高声望,也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新动力。学生在阅读这些伟人的传记材料时,会具体了解到伟人们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的,这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结论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应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这一创新思维的源泉,加强教师的素养以及在教材中增加创新思维的内容。创新思维培养的最终效果,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彪.面向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年,第16卷第2期
[2]余华东.论创新思维及其过程[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创新思维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核心目标[1]。
1、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优势
1.1历史诠释学的启示
历史学科的主要特征是其过去性,这一特征就注定了过去的历史是不可改变和重现的。但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解读却是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的,是永远也不可能停止的。“既然每一代都有它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因而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观点,那么每一代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每一代都有权来做出自己的解释”[2]。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是一种与智者的对话、沟通,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在过程中生成的是一种自我的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创造,能有效地培养思维。
1.2历史内容的丰富性
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政治、地理、军事、经济、文化、科技、艺术、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纵横交错,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把历史与政治、语文、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3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它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思维要求的宏观战略思维方式和具有历史纵横感的比较思辨能力上,如果能在历史学习中真正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那么,由历史思维所引发的智力活动不仅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思维特征,而且可以达到较高的层次。历史的智慧是人类智力活动达到高级程度的产物,也是其他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
2、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2.1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之间交往频率的增加,心理距离的缩短,情感沟通的共鸣,也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发挥主动精神的催化剂,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成效的取得会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知识的交流是在感情的交流中进行,感情的交流在知识的交流中加深,相融的师生心理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只有在相融的师生情感中,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其上进。
(2)引进必要的历史资料。一般教材往往限于篇幅和教材独有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料的内容越丰富,越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就越能给学生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的环境。历史资料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其次,在具备了更多的相关历史知识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独立性地创造性地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新颖性,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潜质。
2.2提倡探究式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实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历史探究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为中心,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利用收集和分析的资料、信息获得直接经验,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敬业意识。同时,由于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需要鲜明的个性作保障。大凡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勇敢和冒险的精神、独立性、自信心、顽强的创新意志、乐观的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几方面。
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创新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都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他们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对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例如:司马迁忍受侮辱著《史记》;曹雪芹十年艰辛著《红楼梦》;哥白尼坚持日新说,不迷信权威的历史实例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好素材。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人类幸福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他们享有的崇高声望,也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新动力。学生在阅读这些伟人的传记材料时,会具体了解到伟人们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的,这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结论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应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这一创新思维的源泉,加强教师的素养以及在教材中增加创新思维的内容。创新思维培养的最终效果,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彪.面向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年,第16卷第2期
[2]余华东.论创新思维及其过程[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