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文“百”字,泛言其多,算是个概数,这类泛指、概指的词,往往未必如数。《百家姓》中却记载了500多个姓氏,非但如此,一谈到“老百姓”,竟广泛到足以容纳所有的人民。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家文献集,其中《尧典》一章中说,“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百姓”一词,就在这里第一次出现在古代文献中。
中国历史上姓与氏具有不同的含义,究竟姓早还是氏早,一向莫衷一是。一度多数人认为先有姬、妫、姒、姜这些古姓,后有周、陈、孔、孟这些氏。但近来有人认为毕竟还是先有神农氏、伏羲氏、少昊氏这些古氏,然后才有前面所说的古姓。很明显,这两种说法中,“氏”的所指并不相同。这些古氏,大致是上古的部落名称。尝百草者,绝非号“神农氏”的某个人。合理的解释是,神农氏部落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熟悉各类植物。但是古姓也有部落的含义,同姓最初源于同一部落。
从时间上看,先有古氏,由古氏分化出古姓似乎更合理,这是在部落不断细分的背景下,历史残存在语言中的记录。虚无飘渺的三皇五帝如果确实存在,那他们就是部落联盟的领袖,而尧帝就可能是以陶唐氏部落首长的身份领袖天下。九族,是陶唐氏部落内的组织结构;百姓,则是其他大部落的首领。这么看,“百姓”说的是最早的贵族、权力阶层,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竟有天壤之别。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百姓”是“黎民于变时雍”中说到的“黎民”。可怜的黎民到了秦代,还有一个专门的词叫“苍头”,即用黑布包头之人。
《尚书》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八个字非同小可,不仅影响中国人的造语习惯,也影响了西洋东洋人。192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北京创建的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其中文译名是“协和医院”,而大正时代结束后,日本新天皇的年号“昭和”,也从这八个字中取名。
从三皇五帝发展到春秋之际,只有不足30个古姓。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西周分封诸侯国越来越少,亡国以后的国民往往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突破了春秋以前由天子赐氏的限制。最早,有无姓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贵贱的标志,但到了战国后期,不仅人人都有了氏,而且姓与氏也合二为一。
人们用“姓”取代了氏,一方面是草根阶层僭越之后,终于拥有了社会识别ID,另一方面闪耀的姓氏作为贵族标志脱去了光环,沉入平庸。进入西汉,已经有单姓复姓合计130个,短短几百年,我们祖先们的姓氏翻了两番,终于可以符实“百姓”之称。历史还要再经1000多年,迄于明代,汉姓数目才大致与今相仿。
从这个角度看人与姓氏的关系,就好似吃肉。生产力水平低,就只有贵族能吃肉;蓄养发达,平民家庭也能吃上肉,但量少,所以只能尽着老人吃。生产继续发展,就人人都吃得上肉,但肉却变了质,出现瘦肉精、注水肉。人人都有姓氏以后,姓氏也确实变了质。中国历史上充斥着名分之争,伴之而来的则是没有穷尽的“僭越”。每次僭越之后,被僭越的名分都贬值。
中国的封建制被中央集权制“大一统”之后,“百姓”就被草根化,新兴的士族豪门悄悄地填补空缺,这时出现了“郡望”,是对贬值以后姓氏的补充调整。经过这一番调整,“百姓”这个词也就彻底草根化了。从光武帝的诏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变化:“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这个“百姓”中包括“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这表明最晚在东汉初年,弱势群体已经被称为“百姓”。
近代以来,口语中出现了“老百姓”。“老百姓”之“老”,绝非“耆老”“老农”之老,而是“小”的意思。老百姓就是小百姓。两三千年来,社会结构变来变去,但总是要有特权阶层与普通民众的区别。换个角度看,如今的“小百姓”“老百姓”正是当年的无氏者。
大约2000多年前的一个不太长的时期中,“百姓”被降了级,从特权阶级变至无权阶级。“百姓”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恰好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结构的迅猛演进。
作者为文史学者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家文献集,其中《尧典》一章中说,“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百姓”一词,就在这里第一次出现在古代文献中。
中国历史上姓与氏具有不同的含义,究竟姓早还是氏早,一向莫衷一是。一度多数人认为先有姬、妫、姒、姜这些古姓,后有周、陈、孔、孟这些氏。但近来有人认为毕竟还是先有神农氏、伏羲氏、少昊氏这些古氏,然后才有前面所说的古姓。很明显,这两种说法中,“氏”的所指并不相同。这些古氏,大致是上古的部落名称。尝百草者,绝非号“神农氏”的某个人。合理的解释是,神农氏部落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熟悉各类植物。但是古姓也有部落的含义,同姓最初源于同一部落。
从时间上看,先有古氏,由古氏分化出古姓似乎更合理,这是在部落不断细分的背景下,历史残存在语言中的记录。虚无飘渺的三皇五帝如果确实存在,那他们就是部落联盟的领袖,而尧帝就可能是以陶唐氏部落首长的身份领袖天下。九族,是陶唐氏部落内的组织结构;百姓,则是其他大部落的首领。这么看,“百姓”说的是最早的贵族、权力阶层,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竟有天壤之别。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百姓”是“黎民于变时雍”中说到的“黎民”。可怜的黎民到了秦代,还有一个专门的词叫“苍头”,即用黑布包头之人。
《尚书》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八个字非同小可,不仅影响中国人的造语习惯,也影响了西洋东洋人。192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北京创建的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其中文译名是“协和医院”,而大正时代结束后,日本新天皇的年号“昭和”,也从这八个字中取名。
从三皇五帝发展到春秋之际,只有不足30个古姓。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西周分封诸侯国越来越少,亡国以后的国民往往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突破了春秋以前由天子赐氏的限制。最早,有无姓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贵贱的标志,但到了战国后期,不仅人人都有了氏,而且姓与氏也合二为一。
人们用“姓”取代了氏,一方面是草根阶层僭越之后,终于拥有了社会识别ID,另一方面闪耀的姓氏作为贵族标志脱去了光环,沉入平庸。进入西汉,已经有单姓复姓合计130个,短短几百年,我们祖先们的姓氏翻了两番,终于可以符实“百姓”之称。历史还要再经1000多年,迄于明代,汉姓数目才大致与今相仿。
从这个角度看人与姓氏的关系,就好似吃肉。生产力水平低,就只有贵族能吃肉;蓄养发达,平民家庭也能吃上肉,但量少,所以只能尽着老人吃。生产继续发展,就人人都吃得上肉,但肉却变了质,出现瘦肉精、注水肉。人人都有姓氏以后,姓氏也确实变了质。中国历史上充斥着名分之争,伴之而来的则是没有穷尽的“僭越”。每次僭越之后,被僭越的名分都贬值。
中国的封建制被中央集权制“大一统”之后,“百姓”就被草根化,新兴的士族豪门悄悄地填补空缺,这时出现了“郡望”,是对贬值以后姓氏的补充调整。经过这一番调整,“百姓”这个词也就彻底草根化了。从光武帝的诏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变化:“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这个“百姓”中包括“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这表明最晚在东汉初年,弱势群体已经被称为“百姓”。
近代以来,口语中出现了“老百姓”。“老百姓”之“老”,绝非“耆老”“老农”之老,而是“小”的意思。老百姓就是小百姓。两三千年来,社会结构变来变去,但总是要有特权阶层与普通民众的区别。换个角度看,如今的“小百姓”“老百姓”正是当年的无氏者。
大约2000多年前的一个不太长的时期中,“百姓”被降了级,从特权阶级变至无权阶级。“百姓”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恰好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结构的迅猛演进。
作者为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