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优良传统。家国情怀作为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一种信仰,一直是世代传承的精神支柱,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拼搏、奋斗。对于当今的时代特点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学生历史课堂对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人文学科基础之一的历史课堂,在培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与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家国情怀素养及其内涵进行解读,然后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提出了培养策略。
  關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75
  由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已逐步进行确立,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已成为全面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已经不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根本宗旨乃至归宿。对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家国情怀素养方面,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才可以培养出中华伟大民族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一、家国情怀素养内涵解读
  支撑中华民族历代成长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就是根治于中华民族文化其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明确表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家国情怀素养,且将家国情怀素养定义为在学习和探究历史中必备的人文追求,体现出对于国家富强以及人民幸福的追求,更包含着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对国家的高度使命感,以及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对家国情怀素养展开。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且历史悠远的文化,不得不提到的有伟大的四大文明;还有震撼国内外的建筑文化遗产故宫和长城,以及令人着迷的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等,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对于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生生不息是一种重要精神力量。而学生应充分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初中历史课程中,通过学习横跨它、升华它,来增强学生的对于中华传统的自豪感,才能达到家国情怀素养要求。
  (二)对国家、民族壮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正是家国情怀的指引,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时,才有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自告奋勇,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进行殊死斗争。而初中历史教学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逐渐增强对国家及民族的应承担的那一份责任,逐渐养成以爱国为核心的情怀素养。
  (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赞赏和认同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理念,对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使学生加深对此的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影响,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知并拥抱世界的多元化文化,拥抱人类大家庭。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挖掘教学素材,渗透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中,一直保持着史料真实,内容客观,这对于家国情怀的教学与培养是一种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必须对于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巧施善导,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对学生传输家国情怀,耳濡目染的使学生深记历史。在对历史事件讲解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情景剧的排演,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悲痛历史,使油然而生民族责任感及使命感。
  (二)陈述历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
  “以史为鉴”,《论读书》中也提到过“读史使人明智”。爱听故事是受教者的本性,不妨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入一针兴奋剂,即故事。教师可以交替插入历史小故事在课堂教学中,这不仅热烈了课堂气氛,更引导了学生内在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也可在课堂上播放影视片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英雄们舍己为人,英勇作战的崇高精神,激发情感共鸣,培养了家国情怀素养。
  (三)鼓励理性思辨,升华家国情怀
  学生应具备中国立场、世界眼光,教师在教学时不应仅局限于中国历史,更要开阔视野与世界对话。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当下的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对世界变化有敏感触觉,积极进行中外对比,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纵观格局,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中,其中有一课是“日本明治维新”,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于中日两国在19世纪的遭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19世纪,中日两国都同时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可是到了19世纪的末期,两国却踏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在这种导入下,可以引起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关注,使其深刻领悟通过了明治维新,日本逐渐成为了亚洲强国的历史事实。教师再通过对比中国历史,向学生讲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各阶级救亡图存意识的觉醒,进而“戊戌变法”的发动拯救了民族于危难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3、结语
  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注定离不开历史学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因此,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家国情怀素养,是教师应主动承担的家国情怀培养重任,使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得到更深刻的体会、体验、感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丽丽.走进优秀历史人物,培育家国情怀素养[J].学周刊,2019(11):93.
  [2]朱亚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8):120-121.
  [3]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169-17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四项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其中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拓展阅读是在阅读基础上帮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本文从拓展阅读的概念及意义出发,分析了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59  年轻的老师们即将走进班级,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有的老师还要成为一名班主任去管理班级。说到班主任,在我看来,他虽是最小最不起眼的主任,可却是任务最艰巨的主任。当家长把他们的宝贝送到我们面前时,孩子们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纯真可爱,天真无邪。我们要塑造他们的性格,塑造他们的品质。怎样在集体中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怎样培养孩子们
期刊
摘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竞争异常残酷的二十一世纪,在这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的方式已不不拘一格,而中学体育课程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令其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并且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最终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础的讲授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毋庸置疑的趋向多种化,把体育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将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并且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兴趣;现
期刊
摘要:随着新教学目标的产生,以及素质教育措施的不断落实,信息技术也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被摒弃,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开始采用线上教育平台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促使视听进行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线上教学 语文 写作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71  前言  很多
期刊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重要催化剂,教师只有将其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及学习能力,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的体验,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应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增强其学习兴趣,锻炼其自主学习及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开展数学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并在常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入相关的数学思想或者方法。数形结合则是学科范围内一种比较常见的数学思想,将其合理的渗透到课程教学当中,将让数学课呈现出全新的教学面貌,让知识的呈现更具有直观性。因此,通过分析数形结合这一思想的概念与意义,探索其在数学课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价值。  关键词:属性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创新,许多人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讳莫如深,新课改将高中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本文将对基于活动体验的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活动体验;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64  在数学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应用题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有效解决问题,是广大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往往采取以下策略向学生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题教学;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水平,同时也要促进学生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德育教育是现代小学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如何实现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巧妙融合,逐渐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教研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因此,体育教学成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很多的教学问题,中学与小学体育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进行适当的研究,来促进学生可以尽快适应不同时期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