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化纤蓄势冲破瓶颈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gr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的春天就要来了”——中国再生化学纤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世东的这句发言被与会者多次引用。多年来,中国再生化纤产业在国家政策并不待见、消费者理念难转变、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等诸多不利形势下依然爆发出惊人能量,持续快速发展。9月22~23日,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再生化纤专业委员会、上海中纤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單位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再生聚酯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00余名代表参会。外国设备、技术厂家普遍看重中国市场潜力。而几乎每个中国发言代表企业都在探讨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这些思考和呼吁预示着,再生化纤业正在积蓄能量,以期冲破瓶颈,长足发展。
  低碳前沿方兴未艾
  绿色低碳无疑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理念,和这一发展理念一起成为“香饽饽”的还有再生化纤产业。“黑心棉”、“废品垃圾”……这些曾经与再生化纤业挂钩的印象也将在低碳热浪的推动下,转变成“变废为宝”、“拯救地球”之类的时尚方式而备受推崇。“穿着可回收循环材料制成的服装是身份象征,这种认识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林世东说。
  聚酯是最容易循环利用的高分子材料,18%的塑料制品采用聚酯制成。可口可乐还在设计创造名为PJantBottle的植物环保瓶,寻求能1OO%被循环使用。可口可乐公司全球包装部总监黄晓燕说:“如果我们用的是可以再生循环使用30次的聚酯瓶,那是多么环保和时尚的事。”在可口可乐,50%以上的包装采用聚酯瓶,而这一比例还在增长,到2020年,这一需求将翻一番。
  再生聚酯纤维产品巨大的市场潜力日益显现,随着再生聚酯废料开发的长丝、服装用针织面料、高档家纺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丰富,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adldas、niKe等已纷纷加入到再生聚酯产品的使用中来。对他们来说,再生聚酯将成为其品牌的绿色表示,成为时尚标签。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Freedonia集团最新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对非织造材料卷材的需求每年将以8%的比例增长,2011年将达到58亿美元,国内再生涤纶短纤维在非织造材料领域的产销量增长迅速,2010年的产销量较2009年增长超过了30%。”海东青集团总裁粘伟诚说。作为无纺行业的龙头,他最能体会到产业的奔腾气象。
  一直不受政策待见的再生化纤产业,也凭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化纤行业典型的绿色循环产业。因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这一产业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之一。
  “从事这个行业,我有一种高尚感,因为没有这个行业每年将有上千万吨聚酯成为垃圾,污染地球。”慈溪江南化纤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亚说。
  优势明显加快进步
  2002年后,我国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开始快速扩张,进入产能扩充、技术进步的高速发展期。2010年我国再生聚酯产能达到620万吨/年,成为世界再生聚酯的第一生产大国。预计今年产能将达到700万吨。2010年,全国再生化纤产业实现总产值约400亿元,利润20亿元。“今年再生聚酯生产厂家已经从去年的400多家发展到600多家。‘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聚酯产能将达到830万吨/年,产量600万吨/年。”林世东透露说。
  在多年发展中,我国再生化纤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再生纤维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江苏、浙江两省占了总差能的近70%,福建、广东占11.3%。这四个省都拥有产业链完整、功能完备的纺织产业集群,集群效应促进再生聚酯及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构筑竞争优势。我国再生聚酯产业还具备明显的区域特色优势,如浙江慈溪地区以涤纶短纤填充料和再生涤纶长丝为主导,江苏江阴以棉型的再生色纺涤纶短纤为主,广东普宁的特色是特本白棉型涤纶短纤,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较高的区域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中国再生聚酯产业资源整合、抱团发展,提高市场话语权。
  “十一五”期间,再生化纤产业技术进步明显加速。在新产品开发商,着重加强共混、阻燃等功能性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生产;再生涤纶长丝取得突破,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2010年再生涤纶纤维差别化率达到45%。再生纤维成套工艺设备也获得加快发展,邵阳纺机、太平洋纺机等都研发出较为先进的成套设备。产品标准制定方面已完成再生涤纶短纤行业标准制定,再生长丝标准已经启动。
  瓶颈凸显诸多挑战
  “税收政策不利、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些因素依然困扰发展,产业整体发展正处于瓶颈之中。”林世东说。
  欧、美、日等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从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聚酯废料的回收利用问题,至今仍保持着技术领先乃至垄断地位。中国再生聚酯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远远低于韩国、美国、日本等。而且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低价、竞争销售时有发生。
  作为生产、消费的最大国,中国再生聚酯产品仍以普通的棉型和填充料为主,无论是原料清洗处理、产品结构及非纤应用领域等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差距不小。
  此外,行业资源“大循环应用”仍未启动。中国聚酯、涤纶已累计生产2.1亿吨和1.85亿吨,但由于“布料或衣服”的成分复杂、附件较多,至今还没有完全能回收利用的装置。到“十二五”末,将有接近4亿吨的总存量等待“消化”。锦纶、氯纶、丙纶、腈纶、粘胶、维纶等回收利用问题业亟待解决。
  蓬勃发展的中国再生聚酯产业面临着重重挑战。“受通胀加剧、人民币升值、欧美债务危机、再生资源回收增值税政策到期等利空因素影响,今年再生聚酯产业可能出现旺季缩水的情况,长期来看,来年再生化纤走势也堪忧虑。”上海中纤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曹文婷分析说。
  “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新一轮高潮,各地投资增幅趋于高位,但许多地方并没有在技术上取得实际突破,引进和发展的仍是较为落后的产业环节,这将加大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难度。”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义忠说。
  此外,中国再生聚酯企业还得应对国际贸易环境恶劣、其他国家激烈竞争、原材料紧缺、经营成本攀升等重重挑战。
  “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越南等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欧美对其宽松的贸易环境,发挥后发优势,在中低端市场迅速发展,已成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马义忠说。
  蓄势待发冲出重围
  寻求政策扶持、加快科技创新、加大差别化功能性产品开发、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应对产业转移、加强产业联合……国内再生纤维企业发言代表们越来越注重挖掘提高企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无论修炼企业内功,还是争取良性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此次会议还是带来了激励产业前进的信息。
  政策频出 利好增加
  “政策密集型”被认为是再生聚酯行业的一大特色。在我国,政策对这一行业几乎是“一刀切”。随着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新出台的政策也开始向再生化纤倾斜。
  据马义忠介绍,近期国家及相关部委出台的 涉及再生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化纤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于年底发布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二五”工业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6月27日下发的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等。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品生产,聚酯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等高附加价值产品,被列为鼓励类。而9月21晚,新鲜出炉的“建立完整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也让与会代表深感振奋。
  此外,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进口废PET饮料瓶砖环境保护控制要求(试行)》,自1月底起实施。现已有8家企业获得整瓶进口许可。获此资格的濠锦化纤(福州)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但汉良在谈到实践与体会时说:“管理规定”的出台规范了再生资源产业管理,确定了行业发展标准,引导了企业投资方向,对于加速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缩短与国外再生资源产业的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标志性的文件。
  但是,今年再生资源回收增值税政策到期,这让行业感到失望。国家对2009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70%的比例退回给纳税人;对其2010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50%的比例退回给纳税人。但是今年退税全部取消。“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同时,国家应尽快出台配套的流转税政策,不能让再生化纤企业O进项税,17%出项税运作。”林世东说。
  多元创新积聚能量
  “目前我国再生聚酯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唯一无法突破的是政策限制。如果国家政策可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内再生聚酯完全可以做到国外同等水平,甚至在有的项目上已经超越。”林世东说。
  在再生聚酯产业,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企业。如广东秋盛、海东青、杭州富兴、浙江振邦、海盐海利、江苏江南、山东龙福环保等都在各自领域发挥出色。据了解,有的企业已经自主研发成功化学法,其水平国际领先。
  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普宁市秋盛化纤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再生聚酯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是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纤生产的重点企业之一,年产化纤10万多吨,预计到2013年底产量达到20万吨。公司产品1.40特本白高强棉型,经国家纺织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其技术指标优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PET瓶废料生产高强度涤纶短纤维技术开发”产品经省科技厅鉴定,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持续研发差别化和功能化再生涤纶短纤,使非织造材料的风格和功能多样化,市场应用效果更佳,应用领域更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再生涤纶短纤生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标准检测体系,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营销模式从传统的产品营销转变成为技术营销,建立专业的营销体系。”针对再生涤纶短纤发展,粘伟诚建议说。
  传统观念中,再生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然而濠锦化纤(福州)有限公司在这几年的生产管理中得出了宝贵的经验,那就是重视技术、发展技术,运用技术。“公司拥有的几项再生设备的专利让我们在同行中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高新技术在再生行业中的运用不仅局限于此,我们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让80%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大大节约了能耗。可见,高新技术在再生行业发展的前景很宽阔。”该公司副总经理但汉良说。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较早涉足回收聚酯瓶片再生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制造和开发领域的企业之一,其“大化纤”、“中化纤”和“小化纤”等成套设备目前都已经成功推向市场。公司研制的“仿大化纤”成套设备占据了国内最大的销售市场份额。据该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黄伟江介绍,邵阳纺机年产4万吨/再生涤纶短纤成套设备具有设备运转率高、劳动生产率高、纤维成品质量高、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的具有新“三高三低”特点。如该成套设备大直径高密度喷丝板可达近5000孔/板,纺丝位数降至30,纺丝工艺速度达到500-1350m/min等都起到节能降耗、提升效能的作用。
  慈溪江南化纤作为唯一一家全程经历欧盟反倾销案的企业,历时8年,当今年6月终于尘埃落定,欧盟终止此案后,反思外向型企业后续发展时,孙亚说:“这是一个很容易赚钱的行业,前提是在每个环节都做好,做得不好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这也是这一行业的挑战性所在。”她提出,企业在产品规格上要由大众化向多样化、功能性发展,同时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杭州安顺已经停掉常规产品生产线,转而生产差别化、高端化再生聚酯。
  宁波大发化纤总经理大谈“健康论”,似乎与会议主题不搭界,事实上他所论及的正是大发独特的企业文化。“做企业必须让员工拥有健康,希望客户也有健康。”杜国强说。据介绍,大发集团通过建立健康中心、每年投入200万元设立健康奖、自办《健康报》、全员体检等方式不仅营建了企业健康体系,也完成了公司环境卫生系统建设。“再生聚酯容易着火,通过健康教育,厂区没有人再抽烟,消除了安全隐患。”杜国强说,“关注员工健康,保障生产安全,这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
  加强联合提升凝聚
  本次会议上,企业表现出对行业自律和凝聚力提升的渴望。“我们呼吁,整个行业所属企业要齐心协力,在行业协会的领导下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强强联合,行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再生资源产业链。”但汉良说。
  当记者问及再生聚酯生产厂家增长迅猛,是否带来市场混乱时,林世东说市场其实比过去更加有序,其中专业协会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否认。“再生化学纤维委员会每个月都会召开再生行情分析会,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引导企业理性竞争,如避开共同客户等。”林世东介绍说。
  基于政策高压环境,林世东表示,协会组织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促进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再生聚酯环保体系认证、再生聚酯生态产品认证体系、通过国内外著名第三方机构的权威认证,确定关键指标检测,为中国再生化纤企业量身定制认证体系,这是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林世东说。
  据了解,近几年来,各地纺织化纤再生委员会纷纷设立,如慈溪市的涤纶短纤商会、四川的纺织工业经济再生纤维委员会等。这些专业委员的成立,有利于行业、企业的发展。
  建立中国化纤循环经济联盟曾是许多企业的共同呼吁,今年9月2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国际化纤会议上,这一组织正式成立。在成立仪式上,该联盟发表绿色宣言说:节能减排,率先行动;清洁生产,整合资源;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低碳绿色,和谐目标;齐心协力,联盟先行。“表示着中国再生化纤业决心以巩固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整合行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再创中国再生产业新优势,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产业和典型的绿色环保产业。”林世东说。
  再生化纤行业还将在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寻找一批特色、优势企业,统筹规划布局,建立进口扎装PET引用瓶加工处理--的园区。“这种园区集管理、加工、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于一体。这种园区模式有利于环保、海关、质检等部门的监管,而且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资源共享,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对再生产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林世东说。“这與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创建拜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乡镇,培育欠佳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计划不谋而合。”马义忠说。
其他文献
三月萌动,万物复苏。2012年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一年,而中国家纺和家居软装饰业也正在酝酿着一场跨界整合的新变革,以此来迎合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3月7日~10日,深圳国际家纺布艺暨家居装饰展览会于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在被誉为创意之都的深圳,这场盛会强劲地拉动家纺家饰内需市场消费,掌揽新时代家居消费时尚,展现中国家居软装饰的发展宏景。本次展会的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有800多个国内外高端家纺布艺品牌披
期刊
中国的童装市场,早已是国际化的品牌之争。  单说在中国的国际品牌,也有了两种层级: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一线城市,高端童装的需求刺激了奢侈童装在中国的发展,奢侈儿童品牌销售逐步增长,包括Burberry、Armani Iunlor、Dior、FENDI的童装都先后在这些地区开设了店面;与此同时,平价大牌H&M、ZARA的童装也深受中国童装消费群的青睐。国际“大”品牌纷纷开始高调进军“小”童装市场
期刊
位于河南保定的高阳县是全国知名的纺织之乡,坐落大大小小的毛巾企业近3000家,几乎占到全中国毛巾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在县城的毛巾市场集散中心里,大大小小的毛巾企业门店招牌挤满了视线所及的范围。而位于市场中心位置,门店宽敞明亮,招牌简洁显眼的,就是永亮毛巾的形象展示店了。  永亮的厂房坐落于高阳县城的主干道边,简洁明朗的企业办公楼和厂房显得朴素低调。采访这家规模虽然不大但已经于业内颇负盛名的毛巾企业
期刊
1999年之前,浙江名莎服饰有限公司尚未成立,而那时与其说是一家工厂,还不如说它仅仅是一家几十人的作坊。但即便是作坊,作为公司的舵手现名莎集团、浙江名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朱喜已经构建了更加长远的战略规划,1999年下半年在杭州九堡买下20余亩地建设了现在的办公总部。那时,杭州的女装发展还在萌芽中,有此战略眼光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2007年,贾朱喜大刀阔斧力行改革,全面转变营销路线,由原来的特许
期刊
全球纺织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纺织产业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行业——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纺织科技和纺织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成为建设纺织强国的主要动力。  以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为宗旨的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应运而生。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纺织行
期刊
“我现在很享受‘麻圈’带给我的快乐,虽然很圈子很小,但挑战与激情同在。如果可以,我想我这一生都将奉献给麻,甚至我还会叫我儿子继续做下去。目前,麻纺行业不是很景气,但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潜力巨大。”诸城德利源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凯然表示,把德利源做大做强,挺进全国工业500强,是他最大的梦想。  别人说不如自己做  80后的张凯然,个性沉稳、独立奋进、率直坦诚,是我认识的80后中少有的成熟。  “那时
期刊
珠江国际纺织城以“引领中国纺织,同步国际时尚”为发展战略,在90万平方米的庞大体量基础上,打造“研发一设计一采购一展示一贸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被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三级政府指定为重点项目、“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国纺织品展贸示范基地项目,承载着省市区三级政府建设中大布市千亿商圈和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的规划目标。珠江国际纺织城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建设,9月29日盛大试业。  珠江国际纺织城作为中大
期刊
水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服装污染……不断出现的污染源频频见诸媒体。越来越多的污染让我们的生命在遭受着威胁。而这时,纺织领域的一朵奇葩为我们带来了福音。它不曾改变本性,它依然是以纺织品的姿态出现,但它却有了新的使命。  基础科研定创新标向  加强纤维领域原创性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是我国从纤维大国向纤维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治理水质污染是关系人类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大现实问题。由浙
期刊
2011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决赛评审于8月25~26日在浙江柯桥举行,此次大赛主题为“幸福感”,旨在希望面料设计师捕捉不断变化的世情和国情,秉承设计的“人文关怀”精神,运用面料设计语言发掘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10月25日将同地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届时,本次大赛的各大奖项也将逐一浮出水面,大赛将邀请知名模特,身着获奖面料制作而成的服装进行动态的演绎。众多的获奖选手、优秀服装设计师、评委代表以及国内重
期刊
“企业成长,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能胜纺织集团董事长陈镇胜表示“彬胜国际要走向世界,必须要先弄清楚市场的方向在哪里。潮流永远是高端主导的,找到时尚卖点,为客户最大化地创造价值,才是高端品牌面料的出路。”  1988年,风华正茂的陈镇胜创立了能胜布业,即现在能胜集团的前身。心先动,意便远,陈镇胜从一开始即立意用专注、至诚、创新的心态做最有特色的最好的面料产品,为未来开启辉煌序幕。2010年,能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