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环节,对评教数据深度分析是学生评教的关鍵过程。本文基于某地方高校近五学期学生评教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无显著性影响,教师职称、上课学生年级和课程类型与评教结果有一定相关性。研究对如何有针对性的分析评教数据,改进教学中存在问题,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 学生评教 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
【Abstract】Students’ evalution 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and in?鄄depth analysis is a key proces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factors, the statistically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s’ evalution on teaching in a local university in the past five semes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ender of teachers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titles, students’ grades and types of courses have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it. The resear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how to analyze the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data, solve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evalution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actors; data analyz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1-0033-02
学生评教是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师进行教学水平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大部分高校以网络评教形式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学生评教结果也被作为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职称评定、教学奖励、学生选课等环节的重要参照[1],因此,学生评教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而如何有效利用学生评教结果为教学本身服务也成为学生评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评教数据分析是指汇总学生评教数据后,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如教师职称、教师性别、上课学生年级、课程类型等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探讨影响因素与评教结果相关性,判断这些因素是否对评教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是学生评教关键环节,也是学生评教结果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所选用某地方高校本科生2016年9月-2019年2月共5个学期学生网络评教结果为数据源,每学期参评率均在97%以上,采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评教过程的可能影响因素教师职称、教师性别、上课学生年级、课程类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这些因素是否显著性影响学生评教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职称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统计近5个学期学生评教结果,每学期授课教师人数在901人~946人之间,将教师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其他4类,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教师职称与学生评教结果之间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近5学期不同职称教师的评教结果间存在差异,讲师、助教成绩普遍低于教授和副教授,其中,第一学期助教评教成绩与其他三类差异显著,第二学期讲师评教成绩与教授和助教差异显著,第五学期讲师与副教授差异显著。将各学期成绩累计后综合分析(如图1所示),副教授成绩最高,为96.43分,讲师成绩最低,为96.23分,讲师与其他三类职称评教成绩之间差异显著(显著性水平为5%)。
(二)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将近5学期学生评教结果按教师性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为5%),如表2所示,各学期男教师和女教师评教结果均差异不显著。
(三)上课学生年级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按上课学生年级统计学生评教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学生评教结果之间存在差异,且大部分评教成绩之间差异显著(如表3),整体看,大三和大四学生评教结果低于大一和大二学生评教结果。将各学期成绩累计后综合分析(如图2所示),大一学生评教成绩最高,为96.52分,其次为大二学生和大四学生,分别为96.50分和96.42分,大三学生评教成绩最低,为96.32分,且与大一、大二和大四评教成绩差异性显著,大一、大二和大四之间学生评教成绩差异不显著(显著性水平为5%)。
(四)课程类型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根据学校课程类型将课程分为四类,分别为经管类、理工类、文法类和艺术及其他。比较各类课程学生评教结果发现,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类课程学生评教成绩差异不显著,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各类课程之间差异显著。将各学期每类课程成绩累计后综合分析(如图3所示),文法类课程评教分数最高,为96.59分,其次为理工类和经管类,分别为96.45分和96.37分,艺术及其他类评教分数最低,为96.02分,且与其他三类之间差异显著。 三、结论与建议
学生评教是教學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评教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王海骊等[2]研究发现,学生评教结果与学生年级和督学评教之间具有相关性,罗士美[3]在对浙江省四所高校调查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课堂因素等26个因素与学生评教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6个因素对学生评教均存在影响,但影响强弱程度不同。本文立足于深度挖掘学生评教系统数据,从教师职称、教师性别、学生上课年级和课程类型四个方面探讨相关因素与评教结果之间的关系,发现评教工作自身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职称上看,讲师评教成绩低于教授、副教授及助教;从学生上课年级看,大三和大四学生评教成绩低于大一和大二成绩;而从课程类型看,文法类课程评教成绩最高,艺术及其他课程成绩最低,经管类和理工类课程居中。
因此,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为了更有效的开展评教工作,使评教工作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现对评教工作及目前评教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师生对评教工作认识,保证评教结果真实客观
不同年级评教成绩存在显著性,分析原因可能是不同年级看待课堂的角度存在差异,但更有可能的是不同年级对待评教工作的态度不同,而态度不端正,也带来了成绩区分度低这一当前学生评教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建议以学院为单位,积极宣传评教工作,正确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评教,树立为教师负责,为自己负责,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正确评教观,提高学生评教自觉性。此外,继续优化评价指标,调整各项评价指标顺序,尽量减少学生评教的随意性,从而保证学生评教成绩的客观性。
第二,将学生评教成绩与同行评教、督学评教比较,综合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学生评教是“三级评教”中的一部分,仅是从学生角度对教师课堂进行评价,但与督学和同行的评价标准会存在差异,与督学评教和同行评教过程也存在不同,为了综合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建议坚持执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督学评教“三级”评教制度,加强各级评教的有利结合,使其互相补充,增强教师、督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发现问题的教师组织专家集中听课,从而综合反馈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优化教学方法,一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练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二是对于经管类和理工类课程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艺术类选修课程等要注重知识的内涵掌握和知识更新,三是鼓励多开展观摩教学、同行听课、督学听课等活动,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俊,肖宇,耿辉.基于综合排序的高校学生评教思想、方法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4):78-83.
[2]王海骊,刘晶.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以2006~2009年北京某理工科高校为案例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6-161.
[3]罗士美.地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4):94-98.
【关键词】地方高校 学生评教 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
【Abstract】Students’ evalution 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and in?鄄depth analysis is a key proces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factors, the statistically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s’ evalution on teaching in a local university in the past five semes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ender of teachers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titles, students’ grades and types of courses have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it. The resear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how to analyze the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data, solve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evalution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actors; data analyz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1-0033-02
学生评教是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师进行教学水平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大部分高校以网络评教形式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学生评教结果也被作为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职称评定、教学奖励、学生选课等环节的重要参照[1],因此,学生评教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而如何有效利用学生评教结果为教学本身服务也成为学生评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评教数据分析是指汇总学生评教数据后,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如教师职称、教师性别、上课学生年级、课程类型等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探讨影响因素与评教结果相关性,判断这些因素是否对评教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是学生评教关键环节,也是学生评教结果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所选用某地方高校本科生2016年9月-2019年2月共5个学期学生网络评教结果为数据源,每学期参评率均在97%以上,采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评教过程的可能影响因素教师职称、教师性别、上课学生年级、课程类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这些因素是否显著性影响学生评教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职称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统计近5个学期学生评教结果,每学期授课教师人数在901人~946人之间,将教师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其他4类,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教师职称与学生评教结果之间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近5学期不同职称教师的评教结果间存在差异,讲师、助教成绩普遍低于教授和副教授,其中,第一学期助教评教成绩与其他三类差异显著,第二学期讲师评教成绩与教授和助教差异显著,第五学期讲师与副教授差异显著。将各学期成绩累计后综合分析(如图1所示),副教授成绩最高,为96.43分,讲师成绩最低,为96.23分,讲师与其他三类职称评教成绩之间差异显著(显著性水平为5%)。
(二)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将近5学期学生评教结果按教师性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为5%),如表2所示,各学期男教师和女教师评教结果均差异不显著。
(三)上课学生年级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按上课学生年级统计学生评教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学生评教结果之间存在差异,且大部分评教成绩之间差异显著(如表3),整体看,大三和大四学生评教结果低于大一和大二学生评教结果。将各学期成绩累计后综合分析(如图2所示),大一学生评教成绩最高,为96.52分,其次为大二学生和大四学生,分别为96.50分和96.42分,大三学生评教成绩最低,为96.32分,且与大一、大二和大四评教成绩差异性显著,大一、大二和大四之间学生评教成绩差异不显著(显著性水平为5%)。
(四)课程类型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
根据学校课程类型将课程分为四类,分别为经管类、理工类、文法类和艺术及其他。比较各类课程学生评教结果发现,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类课程学生评教成绩差异不显著,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各类课程之间差异显著。将各学期每类课程成绩累计后综合分析(如图3所示),文法类课程评教分数最高,为96.59分,其次为理工类和经管类,分别为96.45分和96.37分,艺术及其他类评教分数最低,为96.02分,且与其他三类之间差异显著。 三、结论与建议
学生评教是教學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评教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王海骊等[2]研究发现,学生评教结果与学生年级和督学评教之间具有相关性,罗士美[3]在对浙江省四所高校调查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课堂因素等26个因素与学生评教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6个因素对学生评教均存在影响,但影响强弱程度不同。本文立足于深度挖掘学生评教系统数据,从教师职称、教师性别、学生上课年级和课程类型四个方面探讨相关因素与评教结果之间的关系,发现评教工作自身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职称上看,讲师评教成绩低于教授、副教授及助教;从学生上课年级看,大三和大四学生评教成绩低于大一和大二成绩;而从课程类型看,文法类课程评教成绩最高,艺术及其他课程成绩最低,经管类和理工类课程居中。
因此,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为了更有效的开展评教工作,使评教工作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现对评教工作及目前评教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师生对评教工作认识,保证评教结果真实客观
不同年级评教成绩存在显著性,分析原因可能是不同年级看待课堂的角度存在差异,但更有可能的是不同年级对待评教工作的态度不同,而态度不端正,也带来了成绩区分度低这一当前学生评教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建议以学院为单位,积极宣传评教工作,正确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评教,树立为教师负责,为自己负责,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正确评教观,提高学生评教自觉性。此外,继续优化评价指标,调整各项评价指标顺序,尽量减少学生评教的随意性,从而保证学生评教成绩的客观性。
第二,将学生评教成绩与同行评教、督学评教比较,综合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学生评教是“三级评教”中的一部分,仅是从学生角度对教师课堂进行评价,但与督学和同行的评价标准会存在差异,与督学评教和同行评教过程也存在不同,为了综合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建议坚持执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督学评教“三级”评教制度,加强各级评教的有利结合,使其互相补充,增强教师、督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发现问题的教师组织专家集中听课,从而综合反馈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优化教学方法,一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练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二是对于经管类和理工类课程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艺术类选修课程等要注重知识的内涵掌握和知识更新,三是鼓励多开展观摩教学、同行听课、督学听课等活动,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俊,肖宇,耿辉.基于综合排序的高校学生评教思想、方法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4):78-83.
[2]王海骊,刘晶.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以2006~2009年北京某理工科高校为案例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6-161.
[3]罗士美.地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