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界跨项选材是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动用多方资源发展弱势项目的一种促进手段。我国铁人三项运动正属于弱势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铁人三项跨界跨项选材为研究对象,以第13届全运会骑跑两项全能和游跑两项全能为调查对象,分析与讨论跨界跨项选材对于项目发展的意义与不足。发现:比赛项目比赛规则模糊;与铁人三项专项能力结合性差、运动员竞技能力差异显著等问题。对于未来跨界跨项选材方式的发展提出:构建连续、完整的赛事结构和运动员输送培养渠道;修改现行比赛方案,促进未来比赛合理化开展。
关键词:跨界跨项选材;铁人三项;项目发展
一、跨界跨项选材的价值
跨界跨项选材思想是指为高效、高速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奥运项目)及人才储备,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从在其他不同项目、不同行业之中挑选具有一定竞技能力及竞技水平的优秀运动人才,从事该项目训练的选材方式。对象即有针对于从事相似竞技项目专业运动员的跨项选材,也有包括杂技、民俗体育在内非职业运动员的跨界选材。
在2017年举办的天津全运会上设立“骑跑两项全能”和“游跑两项全能”项目,通过“举国体制”优势和全运会竞赛杠杆的选材平台功能,通过新增比赛项目的模式,在竞技规律相近、制胜因素相似的项目之间,以提高我国运动员选材成功率和训练有效性为目的,择优、择适的选拔优秀运动后备人才。
二、跨界跨项选材对项目发展的意义
(一)缩短奥运备战周期、扶植冷门项目
无论是冬季项目还是夏季项目的跨界跨项选材,其目的都是为响应“恶补短板,全面参赛”的精神,备战奥运。跨界跨项选材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项目竞技能力外,还需要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及比赛,并在最短时间内承受专业性训练强度的能力。因此对运动员的适应性有较高的要求。跨界跨项选材的高效性值得肯定,但并不能推广到所有项目之中,首先是因为目前的训练手段还不能保证这种培养效率的稳定性,其次,跨界跨项选材是建立在其他项目发展具有较高水平的基础之上,从其他项目转项过来的运动员具有某一素质的优势,以弥补其他竞技能力的不足,这样其综合竞技能力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跨界跨项选材更适合冷门项目的发展,这正是铁人三项所处于的现状。首先我国从事铁人三项训练的运动员人数较少,急需扩大运动员的培养队伍;其次,铁人三项包含三种竞技方式,急需具有不同运动专长的运动员完善训练团队,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最后,针对我国成绩落后的现实,吸收具有高水平、高素质、高竞技能力的运动员以提高铁人三项运动员的基础水平势在必行。
(二)节约运动员培养及输送成本
运动员的培养是一项巨大且漫长的过程,其中凝聚着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工作者、服务人员、政府领导等无数人的付出与努力,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残酷性,最终走上领奖台取得鲜花与掌声的只有少数人,更多的运动员则在默默无闻中离开自己的运动生涯。每一个运动员都曾梦想着成为胜利者,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每一位离开赛场的人都满怀无限的眷恋与不舍。在一些竞争激烈或后备人才储备众多的运动项目中,有大量的运动员具备优秀的竞技能力,但很难脱颖而出,获得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在运动员生涯中,其运动年限十分有限,因此很有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竞技时间,对于个人来说,多年的努力与坚持只能成为成功者的基石,对于国家来说,具有优秀运动能力的人才因为比赛规则的限制被埋没,大量的训练、人力、财力的投入被浪费,无形中成为国家资源的浪费。通过跨项选材的方式,为运动员开放更多的选择空间,为具有真正竞技实力的运动员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与机会。对于跨界选材来讲,让普通人可以参与国家运动队级别的训练,体验国家运动员的生活与训练,最终还有机会代表国家站在竞技体育最高的赛场上,是最高的荣誉象征。当训练与竞赛被合理优化,既节约了国家的训练资源,又让运动员获得自我成功、自我升华的机会,体现人文关怀,可以说跨界跨项选材是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创新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
(三)促进新型运动员培养及输送方式的转变
跨项选材模式将会激励大量的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提高更多的特长和爱好,完善自身的水平。以第13届全运会开设的游跑两项全能及骑跑两项全能为例,以国家高级别综合性运动会为激励手段,可以激发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到竞争之中,在日常训练中从事跨项训练,如果在规则中设定可以兼项参加比赛,且降低运动距离(减少由专项耐力等受训时间长度影响的专项素质的干扰,以增强运动员比赛信心),则会有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如果在比赛中设立年龄分组,并在底级别的比赛中开设类似项目,则可以带动基层青少年运动员从事跨项训练。以铁人三项运动为例,游泳、自行车、跑步均是发展心肺机能的练习,且属于基础素质训练,非常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点,避免过早发展其专项素质。经过这种培训模式的运动员将适合更多的竞赛项目。当然,有学者认为游泳与跑步在身体发育中,尤其是踝关节,存在冲突现象,虽然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明,但是可以结合各自教练员的需要,分配训练时间,以规范技术动作为主。这种以跨项选材为契机,发展竞技体育通识教育,即在青少年阶段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多项技术能力的培养方式将更利于运动员的未来发展。
在完善训练结构的前提下,与专业培养机构不同,社会训练培养组织将会更关注于校园体育,从中选拔优秀素质的人才以签约的形式从事职业培养,更类似于NBA等职业联赛中的星探。这种方式将会更加促进全民健身的热情,同时提高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是打通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壁垒的前站。
三、跨界跨项选材在铁人三项運动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赛事结构和培养体系
科学合理的赛事结构是推动训练成绩提高和运动项目发展的“终点”对策。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成绩,通过对比赛的合理分层分级,让不同水平、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各自的比赛平台中竞技,可以促进竞技的热情,同时围绕比赛而制定的训练计划,则可以针对性的提高竞技能力。是以终点为目标进行的体系构建。 现行的赛结构包括全运会、奥运会以及单项的系列赛。缺少面向青少年的比赛。由于这种比赛年龄层次的断链,使得铁人三项的后备人才中几乎没有从青少年开始进行专业性培养的情况。因此建立连续、良好的竞赛结构,有利于训练的连贯性和选材的专业性。我国设立青运会主要面对青少年运动员,为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但是青运会中没有铁人三项项目。
合理的竞赛结构应该包括青运会、全运会、奥运会以、单项系列赛以及社会比赛。青运会面向专业的竞技体校和学校学生,国家各单项协会的训练机构及社会俱乐部择优选材培训,这样在鼓励学校体育的发展基础上,促进全民健身,培养运动观念和收看比赛的意识,同时为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单项协会通过系列赛积分制度分配参加全运会资格,并对个人参赛的社会俱乐部提供比赛名额。以全运会成绩及单项赛积分确立奥运会集训队伍,参与国家级别的集训,通过政策指标及社会补贴,让即使是非专业运动员但具有相应竞技能力的优秀人才参与集训。社会比赛则发动更广大的群众资源,促进全民健身及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社会基础。以此建立年龄梯度合理、组织结构严谨的赛事结构。
梯层分配合理的培养体系则是推动训练成绩提高和运动项目发展的“起点”对策。只有人才输送的渠道衔接保持顺畅,才能保证训练的稳定进行,只有目标有所保障,运动员训练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目前职业铁人三项运动员多来自于游泳专业,因为水感的存在,后天训练很难高速、高效的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与自行车与跑步能力相比,游泳技能受年龄因素影响更为显著,但是由于项目训练特点的差异,游泳运动员较少进行路上训练,尤其是跑步训练,更多的体能在水下完成,同时由于应力对足踝的影响,许多游泳教练员经常回避跑步训练,导致转项之后的铁人三项运动员跑步技术较差,错误的技术动作既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又会造成伤病的积累。因此需要在青少年阶段打好基础,进行正确的技术动作学习、开展“专项”训练。
(二)建立符合需求的跨界跨项选材比赛
首先要与专项运动接轨。可以考虑在缩短比赛距离的情况下,选择公开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车、公路跑的形式进行。13届全运会的“跨项选材模式”过于强调基础素质,即使通过比赛选拔了一部分优秀人才,但是由于与实际训练和比赛差距较大,将会延长转项时的适应阶段时间,不利于专项训练开展。可以将转项的适应阶段放在比赛之前,尤其是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性的进行跨项训练。考虑到跨项的难度,则可以将铁人三项的赛程缩短,比如三分之一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铁人三项混合接力项目的单人距离,可以更接近于真实比赛。
其次,要确保参赛资格的广泛性及科学性。铁人三项包含三种比赛内容,虽然有学者认为田径运动员跨项难度较大,但是随着比赛项目及比赛规则的完善与稳定,将会有更多的运动员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门的专项训练。在面向中长跑、自行车、游泳三个项目的运动员公开竞赛的基础上设立预赛机制,通过成绩选拔参加决赛的人数,则可以更高效的选拔优秀人才。而参赛时的技术等级限制可以参考年龄因素,设立青年组及成年组。成年组设置符合奥运选拔的成绩限制,为挑选国家集训队服务,青年组则设置年龄限制,为后备人才储备服务。
最后,虽然“游跑两项”与“骑跑两项”与铁人三项比赛形式差距较大,但是由于其难度小、上手快、危险系数低,是发展基础素质的比赛项目,因此可以保留为并发展成群众体育项目,面向非专业运动员,这样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群眾体育将会作用更大。个人参赛将会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及群众体育发展的方向,扩大群众体育加入竞技体育的参与度,同时也是促进民间办赛、民间办队的发展,加速俱乐部体制的市场化、职业化。骑跑、游跑两项其难度、危险性均较低,适合面向群众开展,可以鼓励青少年参与,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开展。同时游泳、自行车、跑步均是训练体能的基础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开设将会鼓励基层运动员全面的进行系统化训练。另外,游泳受场馆及环境条件限制,骑跑、游跑两项可以促进地域性体育项目开展,比如可以演变成“南泳、北骑”的体育IP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先永,何青汉.快补短板全面参赛跨界跨项选材初显成效[Z].2017.
[2]林燕青.从游泳运动员中选拔铁人三项优秀运动人才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2):38–40.
[3]熊焰,夏力,陈笑然,等.基于专项特征解构的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7):96–100.
[4]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全国冬季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跨项跨界选材动员和座谈会在北京市召开[J].运动,2017(6):2.
关键词:跨界跨项选材;铁人三项;项目发展
一、跨界跨项选材的价值
跨界跨项选材思想是指为高效、高速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奥运项目)及人才储备,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从在其他不同项目、不同行业之中挑选具有一定竞技能力及竞技水平的优秀运动人才,从事该项目训练的选材方式。对象即有针对于从事相似竞技项目专业运动员的跨项选材,也有包括杂技、民俗体育在内非职业运动员的跨界选材。
在2017年举办的天津全运会上设立“骑跑两项全能”和“游跑两项全能”项目,通过“举国体制”优势和全运会竞赛杠杆的选材平台功能,通过新增比赛项目的模式,在竞技规律相近、制胜因素相似的项目之间,以提高我国运动员选材成功率和训练有效性为目的,择优、择适的选拔优秀运动后备人才。
二、跨界跨项选材对项目发展的意义
(一)缩短奥运备战周期、扶植冷门项目
无论是冬季项目还是夏季项目的跨界跨项选材,其目的都是为响应“恶补短板,全面参赛”的精神,备战奥运。跨界跨项选材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项目竞技能力外,还需要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及比赛,并在最短时间内承受专业性训练强度的能力。因此对运动员的适应性有较高的要求。跨界跨项选材的高效性值得肯定,但并不能推广到所有项目之中,首先是因为目前的训练手段还不能保证这种培养效率的稳定性,其次,跨界跨项选材是建立在其他项目发展具有较高水平的基础之上,从其他项目转项过来的运动员具有某一素质的优势,以弥补其他竞技能力的不足,这样其综合竞技能力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跨界跨项选材更适合冷门项目的发展,这正是铁人三项所处于的现状。首先我国从事铁人三项训练的运动员人数较少,急需扩大运动员的培养队伍;其次,铁人三项包含三种竞技方式,急需具有不同运动专长的运动员完善训练团队,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最后,针对我国成绩落后的现实,吸收具有高水平、高素质、高竞技能力的运动员以提高铁人三项运动员的基础水平势在必行。
(二)节约运动员培养及输送成本
运动员的培养是一项巨大且漫长的过程,其中凝聚着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工作者、服务人员、政府领导等无数人的付出与努力,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残酷性,最终走上领奖台取得鲜花与掌声的只有少数人,更多的运动员则在默默无闻中离开自己的运动生涯。每一个运动员都曾梦想着成为胜利者,成为最耀眼的明星,每一位离开赛场的人都满怀无限的眷恋与不舍。在一些竞争激烈或后备人才储备众多的运动项目中,有大量的运动员具备优秀的竞技能力,但很难脱颖而出,获得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在运动员生涯中,其运动年限十分有限,因此很有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竞技时间,对于个人来说,多年的努力与坚持只能成为成功者的基石,对于国家来说,具有优秀运动能力的人才因为比赛规则的限制被埋没,大量的训练、人力、财力的投入被浪费,无形中成为国家资源的浪费。通过跨项选材的方式,为运动员开放更多的选择空间,为具有真正竞技实力的运动员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与机会。对于跨界选材来讲,让普通人可以参与国家运动队级别的训练,体验国家运动员的生活与训练,最终还有机会代表国家站在竞技体育最高的赛场上,是最高的荣誉象征。当训练与竞赛被合理优化,既节约了国家的训练资源,又让运动员获得自我成功、自我升华的机会,体现人文关怀,可以说跨界跨项选材是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创新发展中的供给侧改革。
(三)促进新型运动员培养及输送方式的转变
跨项选材模式将会激励大量的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提高更多的特长和爱好,完善自身的水平。以第13届全运会开设的游跑两项全能及骑跑两项全能为例,以国家高级别综合性运动会为激励手段,可以激发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到竞争之中,在日常训练中从事跨项训练,如果在规则中设定可以兼项参加比赛,且降低运动距离(减少由专项耐力等受训时间长度影响的专项素质的干扰,以增强运动员比赛信心),则会有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如果在比赛中设立年龄分组,并在底级别的比赛中开设类似项目,则可以带动基层青少年运动员从事跨项训练。以铁人三项运动为例,游泳、自行车、跑步均是发展心肺机能的练习,且属于基础素质训练,非常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点,避免过早发展其专项素质。经过这种培训模式的运动员将适合更多的竞赛项目。当然,有学者认为游泳与跑步在身体发育中,尤其是踝关节,存在冲突现象,虽然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明,但是可以结合各自教练员的需要,分配训练时间,以规范技术动作为主。这种以跨项选材为契机,发展竞技体育通识教育,即在青少年阶段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多项技术能力的培养方式将更利于运动员的未来发展。
在完善训练结构的前提下,与专业培养机构不同,社会训练培养组织将会更关注于校园体育,从中选拔优秀素质的人才以签约的形式从事职业培养,更类似于NBA等职业联赛中的星探。这种方式将会更加促进全民健身的热情,同时提高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是打通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壁垒的前站。
三、跨界跨项选材在铁人三项運动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赛事结构和培养体系
科学合理的赛事结构是推动训练成绩提高和运动项目发展的“终点”对策。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成绩,通过对比赛的合理分层分级,让不同水平、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各自的比赛平台中竞技,可以促进竞技的热情,同时围绕比赛而制定的训练计划,则可以针对性的提高竞技能力。是以终点为目标进行的体系构建。 现行的赛结构包括全运会、奥运会以及单项的系列赛。缺少面向青少年的比赛。由于这种比赛年龄层次的断链,使得铁人三项的后备人才中几乎没有从青少年开始进行专业性培养的情况。因此建立连续、良好的竞赛结构,有利于训练的连贯性和选材的专业性。我国设立青运会主要面对青少年运动员,为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但是青运会中没有铁人三项项目。
合理的竞赛结构应该包括青运会、全运会、奥运会以、单项系列赛以及社会比赛。青运会面向专业的竞技体校和学校学生,国家各单项协会的训练机构及社会俱乐部择优选材培训,这样在鼓励学校体育的发展基础上,促进全民健身,培养运动观念和收看比赛的意识,同时为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单项协会通过系列赛积分制度分配参加全运会资格,并对个人参赛的社会俱乐部提供比赛名额。以全运会成绩及单项赛积分确立奥运会集训队伍,参与国家级别的集训,通过政策指标及社会补贴,让即使是非专业运动员但具有相应竞技能力的优秀人才参与集训。社会比赛则发动更广大的群众资源,促进全民健身及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社会基础。以此建立年龄梯度合理、组织结构严谨的赛事结构。
梯层分配合理的培养体系则是推动训练成绩提高和运动项目发展的“起点”对策。只有人才输送的渠道衔接保持顺畅,才能保证训练的稳定进行,只有目标有所保障,运动员训练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目前职业铁人三项运动员多来自于游泳专业,因为水感的存在,后天训练很难高速、高效的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与自行车与跑步能力相比,游泳技能受年龄因素影响更为显著,但是由于项目训练特点的差异,游泳运动员较少进行路上训练,尤其是跑步训练,更多的体能在水下完成,同时由于应力对足踝的影响,许多游泳教练员经常回避跑步训练,导致转项之后的铁人三项运动员跑步技术较差,错误的技术动作既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又会造成伤病的积累。因此需要在青少年阶段打好基础,进行正确的技术动作学习、开展“专项”训练。
(二)建立符合需求的跨界跨项选材比赛
首先要与专项运动接轨。可以考虑在缩短比赛距离的情况下,选择公开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车、公路跑的形式进行。13届全运会的“跨项选材模式”过于强调基础素质,即使通过比赛选拔了一部分优秀人才,但是由于与实际训练和比赛差距较大,将会延长转项时的适应阶段时间,不利于专项训练开展。可以将转项的适应阶段放在比赛之前,尤其是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性的进行跨项训练。考虑到跨项的难度,则可以将铁人三项的赛程缩短,比如三分之一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铁人三项混合接力项目的单人距离,可以更接近于真实比赛。
其次,要确保参赛资格的广泛性及科学性。铁人三项包含三种比赛内容,虽然有学者认为田径运动员跨项难度较大,但是随着比赛项目及比赛规则的完善与稳定,将会有更多的运动员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门的专项训练。在面向中长跑、自行车、游泳三个项目的运动员公开竞赛的基础上设立预赛机制,通过成绩选拔参加决赛的人数,则可以更高效的选拔优秀人才。而参赛时的技术等级限制可以参考年龄因素,设立青年组及成年组。成年组设置符合奥运选拔的成绩限制,为挑选国家集训队服务,青年组则设置年龄限制,为后备人才储备服务。
最后,虽然“游跑两项”与“骑跑两项”与铁人三项比赛形式差距较大,但是由于其难度小、上手快、危险系数低,是发展基础素质的比赛项目,因此可以保留为并发展成群众体育项目,面向非专业运动员,这样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群眾体育将会作用更大。个人参赛将会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及群众体育发展的方向,扩大群众体育加入竞技体育的参与度,同时也是促进民间办赛、民间办队的发展,加速俱乐部体制的市场化、职业化。骑跑、游跑两项其难度、危险性均较低,适合面向群众开展,可以鼓励青少年参与,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开展。同时游泳、自行车、跑步均是训练体能的基础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开设将会鼓励基层运动员全面的进行系统化训练。另外,游泳受场馆及环境条件限制,骑跑、游跑两项可以促进地域性体育项目开展,比如可以演变成“南泳、北骑”的体育IP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先永,何青汉.快补短板全面参赛跨界跨项选材初显成效[Z].2017.
[2]林燕青.从游泳运动员中选拔铁人三项优秀运动人才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2):38–40.
[3]熊焰,夏力,陈笑然,等.基于专项特征解构的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7):96–100.
[4]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全国冬季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跨项跨界选材动员和座谈会在北京市召开[J].运动,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