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菜单,妈妈做饭不愁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上高二了,正是学习压力大、长身体需要增加营养的阶段。可是一到中午这顿饭,我就不知道炒什么菜好,加上工作忙,整天凑合。
  每次买菜的时候,就在菜摊前晃悠,总会忍不住念叨:“买什么菜呢?”
  问老公、孩子想吃什么,都说“随便”,我说:可惜没这道菜,要不我天天给你们做“随便”。
  孩子早饭在家吃,晚上上晚自习,所以晚饭在学校吃。有人建议中饭也让孩子在学校吃,或者让“小饭桌”给送,“小饭桌”的饭菜口味好、花样也多。
  但我不愿意这样。孩子一天两次在学校吃,中午不回来,晚上十点多才到家,一天能见到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孩子自己也说,如果中午不回家,就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所以中午这顿饭非常重要!不仅是保证孩子吃得好,也是为了多一点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点沟通交流——这才是和孩子一起吃饭的重点啊!
  可是,吃什么呢?愁。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改变现状!
  拉菜单,列菜谱?这想法早就有,但没有落实。
  想法再好,不落实等于空想,首先解决执行力问题!中午吃完饭我对孩子说:“咱三口每人列五个自己最喜欢吃的菜,你爸爸先写,我最后写,不能有重样。”爷俩都说刚吃饱,等晚上饿的时候再写吧。也行,到了晚上十点多,我拿出纸和笔,放在老公面前。写吧,只要不是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对了,老公不吃驴肉,一句话,只要是能买到的原料,家常能做的,只管写!倒不是我厨艺多高超,反正自家人吃,没必要是饭店的味道,只要适合咱家人的口味就行呗。
  老公写完了,孩子写,写着写着她说:“不行,酱焖黄花鱼我爸写了。”女儿很认真地回忆我们家做过的、她最爱吃的菜,最后终于完成了“任务”。
  到我写了,难度更大。想一道又一道,一看不是和老公的重样,就是和女儿的重样,我就不信写不出五道菜来!通过认真“排查”和平时姐妹们之间交流的厨艺,我也完成了“任务”。
  然后,我拿出一张纸开始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三个人又想出了好多道菜,那就添加上,一些凉拌菜、很简单的菜就不上菜谱了。数一数,呀,共有二十多道菜呢!
  这样,一份家庭菜谱诞生了!贴在冰箱上,女儿每天中午吃饭前趁着空腹有食欲时点明天中午的炒菜。女儿平时从不挑食,做事总为别人考虑,每次只点一个菜,我就来个点一送一或点一送二送三什么的招数,我送的菜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既有规定动作,又有创新动作。这个创新令我很幸福,感到很自由,到吃饭时还能给女儿惊喜。
  由于提前计划好了,每天也就不犯愁了,心情特舒畅,去买菜时也不用愁得来回挑。看来生活也要和工作一样,得有计划性。
  每天晚上或早上上班前在小区门口买好菜,洗好,备好料,中午回来就干,节省很多时间,有时回来晚了,高跟鞋也顾不上脱,穿着一身上班服,就不亦乐乎地搞定一场小小“战役”!
  一次到小区买菜,老远我就喊:“小芬,有有机菜花吗?”“有,你这是在家就想好了?”我说:“那是,不但想好了,我还有一张菜谱呢。女儿每天点一道菜,我就给她点一送一或点一送二送三,再也不为炒什么菜犯愁了!”其他几个买菜的姐妹都说这法好,回家就试试。
  当然,随着季节变化,我们的家庭菜谱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嘿,怎么样,你也试试这办法吧?
其他文献
董吉贺,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伦理、教师教育。  最近人们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具体化了,“老人摔到了要不要扶”就是其中尤为典型的一个。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是该不该扶的问题。纵观古今中外,尊敬老人、帮助他人始终是一条普遍的道德守则。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甚至能够增进别人的幸福。老人摔倒了,任何一个恰好遇见的人,要做的就是防止老人受到更大的伤害
期刊
当当当,开新栏:我们去调研,有位妈妈说,我什么都不求,只求孩子能自信点儿。我们继续调研——希望孩子自信,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请举手——百分百毫不犹豫地高高举手。我们就开个新栏目,跟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自信”这个话题,这不是个容易干的活儿,但我们有信心做好,我们要一期一期做下去,我们每期都将邀请国内顶尖的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做支持,与我们同行吧。  一位家长的疑问:  我孩子9岁,上二年级。我感觉他挺自
期刊
为女儿团购了一次拍照,是一个瘦瘦的潮男为我们拍。看他又是长发又是耳钉,我担心我这枚土包子跟他沟通会有障碍,所以,拍完一组,要为女儿换第二套衣服时,我停顿了一秒,在想怎么礼貌地跟他说让他回避一下。  还没开口,他已经酷酷地走掉,并且我在门里听见他跟另一个想要进来布景的女生说:等会儿,孩子在里面换衣服呢。  谢谢!谢谢他们对一个三岁小女孩隐私的尊重。趁机,我很“功利”地跟女儿说:你看,你穿脱衣服的时候
期刊
儿子快五岁了,平时生活中没什么主见,总是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为了改变这种性格,我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比如讲故事时让他自己选择故事书;买东西时让他挑选,按他的意见买;吃东西、做游戏、出去玩时都征求他的意见,只要能做到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可我发现还是不能改变,他总是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很担心他形成不良的性格。请您指点迷津!  一位
期刊
许多年前的暑假,我迷上了《射雕英雄传》。  “别看电视了,写作业去!”老爸说。  “不!”  “就知道看电视!什么家务活儿也不干!读书也不努力!”老爸步履矫健地把电视给关了。  还有没有天理?我刚进入青春期哎!杨康正在调戏穆念慈哎,我心里正痒痒着呢!  火气从脚底板子蹿到脑门只在刹那间,狠狠关上大铁门,飞奔下楼。大铁门“砰噔”巨响,翻译成我内心的潜台词就是——“不用你管!”  老爸没追我,因为这种
期刊
每个孩子都喜欢好成绩  “你看,谁谁谁的孩子又拿奥数竞赛奖了!”“隔壁的孩子又考班里第一了” “我们单位里某某家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了”……家长的殷切期盼、老师同学的刺激、孩子的自尊心驱使,没有一个孩子说他不喜欢好成绩。  成绩差的孩子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实成绩,说明他不喜欢差分数,对于别人的关心他们往往很愤怒。因为本来心里就很失落,别人的询问只能让他觉得更丢脸,反而更对自己没有信心。  对于成绩差的孩
期刊
现在国学很热,而且已经热到孩子们头上了。这倒是挺好的一件事,让孩子学点国学、爱上国学,很好的一种文化传承,孩子也受益颇多。  但是,需要加点小心的是,学国学得先知道,经典学了滋养人,糟粕学了束缚人。  很多家长问,《弟子规》,可不可以读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初读《弟子规》,会真心感到不错。比如,“出必告,反必面”,多好,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哪,回家后,当面向爸妈报平安,如此一来,孩子被拐卖的都少了。
期刊
写外貌不用“有”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这样的句子:某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试着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作文会顺很多:某某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写说不用“说
期刊
女儿从6个月开始坐高脚小餐椅自己吃饭,最初的情景很温馨:我们吃饭的时候塞个钙奶饼干就自个儿啃去了。等我们吃完,差不多也啃完了,皆大欢喜。  后来,钙奶饼干不感兴趣了,只要塞饼干就很不屑地扔掉,指着馒头“嗯嗯嗯”叫,嘴里喊着“馒馒馒馒馒”。我们倒是很惊喜,喜欢吃纯天然食物,不吃工业生产的食品,这是美德啊。反正已经长牙了,那就吃吧。  渐渐的,馒头也不行了,要吃包子饺子面条。没问题啊,直接抓着吃吧,面
期刊
对学龄前的孩子,执行规则时,有几点要注意:  少用语言,避免反复地讲道理,说白了就是“少唠叨”。一般情况下,用简洁的语言提醒一两次就够了,孩子再不遵守,大人就应该有所行动。我们常见的情况是:大人越说,孩子越不做,孩子越不做,大人就误以为没“说明白”,于是变着花样地继续“说”,孩子被越说越烦,大人自己也越说越气,直到一方情绪爆发(一般都是大人先受不了),另一方也跟着引爆。  真心接受并安慰孩子的哭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