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综合布线工程逐渐成为一个有专业指标、专门系统、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工作。同样,伴随着课改的逐步进行,现代大学或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先关课程。但是,由于时日尚短,学校在师资方面、试验方面等都难以达到预期标准。本文通过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简要介绍,结合当代学校对综合布线课程的安排,借以阐述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解决方式,以期能够为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建议和意见,使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能够更贴合实际的工作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布线;工程;网络;通信
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结构编撰布置建筑物内的系统通信线路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一般涉及网络系统布置、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电源系统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综合布线工程逐渐成为一个有专业指标、专门系统、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工作。同样,伴随着课改的逐步进行,现代大学或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先关课程。而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实际上是将有关语音或数据的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而在此设计的结构布线系统,其目的是为办公或生活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用以支持将来的语音、数据或多媒体等的综合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是其中较为兴盛的一个分支,其布线设计和施工技术被大量普及应用。目前,根据社会对综合布线的岗位需求,为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技能,适应岗位需求,学校就必须在师资方面加大投入,在综合实验上要将实验室布置的更贴合实际应用,同时,对学生的培养也要更为关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
1.综合布线课程
1.1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的主要目的,还是实现信息的准确、高效传输,而和普通信息传输方案不同的是,它需要实现单一建筑物内或多个建筑物间的信息传输。住户往往需要传输包括语音、数据及其它各种多媒体数据,因此综合布线必须要联系起信息从产生到处理、存储的各个设备,且将其与外网相连。需要注意的是,外部连接点,包括其连接部件,也应该算作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的一部分。显然,因连接设备的不同,综合布线的规格也会有差异,但其作用终究还是传输信息、连接不同的硬件设备,常见的综合布线硬件设备可能包括配线器、信号发送与接受装置、保护装置等。
1.1.1 综合布线的特点
综合布线相较于传统的布线相比,有着更多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和先进性。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维护方面,也比传统布线更为方便。例如在兼容性方面,兼容性是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指布线自身是独立的,相对于应用系统而言,综合布线是与之不相干涉的独立系统,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前提下,自然可以使用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或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在信号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插座或交联设备等的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布线表中中,这就会带来化繁为简,节约资源的良好结果;在灵活性方面,灵活性体现在综合布线中主要是在传输线缆和模块化设计方面。综合布线的信息传输和连接通道是通用的,所以支持的终端和以太网工作站是相通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和更改不需要重新布线,只需要相应的增减设备即可。
1.1.2 综合布线的内容
综合布线可以分为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由此可以产生四种类类:基本型、加强型、综合型和新型系统。基本型是指在综合布线过程中适用于配置较低的场所,是用铜芯双绞线电缆组网;增强型是适用于布线系统中较适中的配置场合,用的是铜芯双绞电缆组网;综合型是适用在配置较高的场所,用的是光缆和同芯双绞电缆混合组网;新型系统是指超5类电缆系统、6A类电缆系统、7A类电缆系统以及8类电缆。
1.2 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模式
学校在进行综合布线课程的安排时主要采用的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课堂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了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标准、方案设计、测试验收和行业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技能。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并辅助技能实践来完成。教学内容首先要将知识分成若干模块,最后将各种知识通过个案进行综合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
1.2.2 技术内容
课堂教学还应当辅助相应的技能试验,在技术实践部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包括对布线材料的认识、对布线图的绘制技能、在信息模块方面的衔接、有关配线架端接,管、槽、机柜的安装、测试工具的使用和网络资料检索等方面的培訓。
1.2.3 实践教学内容
综合布线工程在羡慕实践教学方面是对实际建筑物的布线工程进行目的教学,要求完成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在学习训练中要以仿真的形式进行,完全依照实际布线公司组织形式、工作形式、管理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经验等,同时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内容,不能一层不变的依照以为公司的工作流程进行,而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实际,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优化布线组织形式、工作形式以及管理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
2.课程建设
综合布线课程是高校新兴的课程,其内容的设置应当以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教学依据;课程内容组织应当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渐次突破学科逻辑体系;在课程教学方面应当以米昂木为驱动目标,以实践工作为业务导向,以实习过程所获的知识和能力为根本目的;而课程的评价部分要以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效力为要求主体,要突出学生在全部过程的能力评价,弱化笔试评价。
2.1 课程内容 学校在布线课程设计上要科学合理,首先要满足其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其次还要符合布线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以工作实际内容为基础,结合理论课程进修仿真练习或模拟工作。同时将模拟工作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分。例如:工程设计、图纸绘制、施工技艺、布线系统验收等,循序渐进、科学有效地对各个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攻破,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管道、线槽安装与设备间施工、双绞线施工、光缆施工、布线链路测试、工程竣工验收等六个工作项目。
2.2 教师在项目方面的编排
关于课程项目方面的编排,第一,根据综合布线过程中的工作步骤来进行内容安排,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学生对整个综合布线工程整体的掌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完成综合布线工程的技术能力,还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岗位提升的可能。第二,还应当加强学生对作业标准和规范的理解。在综合布线领域一向有一条帝王条款,即“标准就是一切”,由此可见,在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多个项目中,标准是始终贯穿的准则。第三,若想在综合布线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和材料管理等方法,就要求学生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验收等项目中亲自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3 学生方面
学校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实践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综合布线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同时是跨学科、综合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及意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会思考如何完成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有些难题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来解决,但是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协助。此外,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强调对学生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做到每个个案都有标准可依。同时对学生补充工程管理的思想以及管理标准的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
2.4 实验室方面
建设综合布线实验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布线是一门技术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专业,学校在开展综合布线教学的过程要紧密将职业和专业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不断改革,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建设实验室方面,学校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对于整体的规划要分步实施。综合布线的实验室的建设不要一气呵成,应当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需求,根据教学过程内的需求不同,再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来进行规划,分段建设,由此,可以使实验室更好的贴切专业需求;第二,综合布线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更切实的了解布线流程,所以,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追求实用性,而不是让学生达到理解概念,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不断加强实验室实践性方面的建设,以便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工程的实际流程。总之,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创造了条件,能够让学生充分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对专业的理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从本质上而言,综合布线是处于建筑物或其群内的信息传输通道。采用综合布线能够连接语音、数据、信息管理以及其他诸多设备,并且可以使这些设备接至外部网络。鉴于此,综合布线于近年来高速崛起。因此,学校在上职业教育课程时,要对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走进工作行列这一现象予以考虑,在日常教學中对学生注重行业需求或者技能需求方面知识的灌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储备,努力打造一个集“教育、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公儒.建设完善的综合布线技术实训室[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4).
[2]王公儒,孙社又.网络综合布线人才需求规格和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09).
[3]夏雪刚.浅谈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思路[J].电脑学习,2009(03).
[4]徐家俊,贾文玉.企业信息门户EIP[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朱滢.基于Portal的企业内容管理集成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8.
【关键词】综合布线;工程;网络;通信
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结构编撰布置建筑物内的系统通信线路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一般涉及网络系统布置、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电源系统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综合布线工程逐渐成为一个有专业指标、专门系统、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工作。同样,伴随着课改的逐步进行,现代大学或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先关课程。而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实际上是将有关语音或数据的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而在此设计的结构布线系统,其目的是为办公或生活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用以支持将来的语音、数据或多媒体等的综合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是其中较为兴盛的一个分支,其布线设计和施工技术被大量普及应用。目前,根据社会对综合布线的岗位需求,为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技能,适应岗位需求,学校就必须在师资方面加大投入,在综合实验上要将实验室布置的更贴合实际应用,同时,对学生的培养也要更为关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
1.综合布线课程
1.1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的主要目的,还是实现信息的准确、高效传输,而和普通信息传输方案不同的是,它需要实现单一建筑物内或多个建筑物间的信息传输。住户往往需要传输包括语音、数据及其它各种多媒体数据,因此综合布线必须要联系起信息从产生到处理、存储的各个设备,且将其与外网相连。需要注意的是,外部连接点,包括其连接部件,也应该算作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的一部分。显然,因连接设备的不同,综合布线的规格也会有差异,但其作用终究还是传输信息、连接不同的硬件设备,常见的综合布线硬件设备可能包括配线器、信号发送与接受装置、保护装置等。
1.1.1 综合布线的特点
综合布线相较于传统的布线相比,有着更多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和先进性。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维护方面,也比传统布线更为方便。例如在兼容性方面,兼容性是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指布线自身是独立的,相对于应用系统而言,综合布线是与之不相干涉的独立系统,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前提下,自然可以使用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或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在信号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插座或交联设备等的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布线表中中,这就会带来化繁为简,节约资源的良好结果;在灵活性方面,灵活性体现在综合布线中主要是在传输线缆和模块化设计方面。综合布线的信息传输和连接通道是通用的,所以支持的终端和以太网工作站是相通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和更改不需要重新布线,只需要相应的增减设备即可。
1.1.2 综合布线的内容
综合布线可以分为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由此可以产生四种类类:基本型、加强型、综合型和新型系统。基本型是指在综合布线过程中适用于配置较低的场所,是用铜芯双绞线电缆组网;增强型是适用于布线系统中较适中的配置场合,用的是铜芯双绞电缆组网;综合型是适用在配置较高的场所,用的是光缆和同芯双绞电缆混合组网;新型系统是指超5类电缆系统、6A类电缆系统、7A类电缆系统以及8类电缆。
1.2 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模式
学校在进行综合布线课程的安排时主要采用的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课堂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了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标准、方案设计、测试验收和行业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技能。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并辅助技能实践来完成。教学内容首先要将知识分成若干模块,最后将各种知识通过个案进行综合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
1.2.2 技术内容
课堂教学还应当辅助相应的技能试验,在技术实践部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包括对布线材料的认识、对布线图的绘制技能、在信息模块方面的衔接、有关配线架端接,管、槽、机柜的安装、测试工具的使用和网络资料检索等方面的培訓。
1.2.3 实践教学内容
综合布线工程在羡慕实践教学方面是对实际建筑物的布线工程进行目的教学,要求完成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在学习训练中要以仿真的形式进行,完全依照实际布线公司组织形式、工作形式、管理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经验等,同时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内容,不能一层不变的依照以为公司的工作流程进行,而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实际,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优化布线组织形式、工作形式以及管理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
2.课程建设
综合布线课程是高校新兴的课程,其内容的设置应当以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教学依据;课程内容组织应当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渐次突破学科逻辑体系;在课程教学方面应当以米昂木为驱动目标,以实践工作为业务导向,以实习过程所获的知识和能力为根本目的;而课程的评价部分要以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效力为要求主体,要突出学生在全部过程的能力评价,弱化笔试评价。
2.1 课程内容 学校在布线课程设计上要科学合理,首先要满足其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其次还要符合布线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以工作实际内容为基础,结合理论课程进修仿真练习或模拟工作。同时将模拟工作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分。例如:工程设计、图纸绘制、施工技艺、布线系统验收等,循序渐进、科学有效地对各个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攻破,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管道、线槽安装与设备间施工、双绞线施工、光缆施工、布线链路测试、工程竣工验收等六个工作项目。
2.2 教师在项目方面的编排
关于课程项目方面的编排,第一,根据综合布线过程中的工作步骤来进行内容安排,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学生对整个综合布线工程整体的掌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完成综合布线工程的技术能力,还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岗位提升的可能。第二,还应当加强学生对作业标准和规范的理解。在综合布线领域一向有一条帝王条款,即“标准就是一切”,由此可见,在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多个项目中,标准是始终贯穿的准则。第三,若想在综合布线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和材料管理等方法,就要求学生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验收等项目中亲自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3 学生方面
学校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实践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综合布线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同时是跨学科、综合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及意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会思考如何完成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有些难题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来解决,但是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协助。此外,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强调对学生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做到每个个案都有标准可依。同时对学生补充工程管理的思想以及管理标准的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
2.4 实验室方面
建设综合布线实验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布线是一门技术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专业,学校在开展综合布线教学的过程要紧密将职业和专业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不断改革,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建设实验室方面,学校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对于整体的规划要分步实施。综合布线的实验室的建设不要一气呵成,应当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需求,根据教学过程内的需求不同,再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来进行规划,分段建设,由此,可以使实验室更好的贴切专业需求;第二,综合布线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更切实的了解布线流程,所以,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追求实用性,而不是让学生达到理解概念,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不断加强实验室实践性方面的建设,以便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工程的实际流程。总之,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创造了条件,能够让学生充分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对专业的理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从本质上而言,综合布线是处于建筑物或其群内的信息传输通道。采用综合布线能够连接语音、数据、信息管理以及其他诸多设备,并且可以使这些设备接至外部网络。鉴于此,综合布线于近年来高速崛起。因此,学校在上职业教育课程时,要对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走进工作行列这一现象予以考虑,在日常教學中对学生注重行业需求或者技能需求方面知识的灌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储备,努力打造一个集“教育、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公儒.建设完善的综合布线技术实训室[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4).
[2]王公儒,孙社又.网络综合布线人才需求规格和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09).
[3]夏雪刚.浅谈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思路[J].电脑学习,2009(03).
[4]徐家俊,贾文玉.企业信息门户EIP[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朱滢.基于Portal的企业内容管理集成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