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它还渗透在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国人的思想仍然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仍保留着许多经典的、优美的古代佳作,借此向学生展现古代的文学风貌。教师需要在传承古典文化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入学生的语文素养中。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时间阶段,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传播给学生,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不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古典文库。文章首先从分析传统文化在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中渗透的意义入手,分析传统文化在语文中渗透的作用。其次,文章对当下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现状做出简短概括,便于读者了解当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背景。最后,文章着重分析如何让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入教学策略中,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使学生明白立德树人的含义,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的、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研究;教学策略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对提高其他学科成绩或素质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这一门科目,是具有传承性的,是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在新课改的背景环境下,高中语文教育需要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既丰富又独特的魅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各种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特别是自身不擅长或不了解的领域,因此,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吸引力非常大。这对教师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提,有利于学生接收更多的传统文化。
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传统文化是古代无数优秀的诗人、词人等流传下来的知识结晶,形式与内容都丰富多样,不少都是语言、立意俱佳的创作。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由于语文的知识面涉及面较广泛,古诗词、文言文等都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学生长期学习、积累这些古代经典文化作品,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还能形成自身的文学审美。而不拘泥于一格的形式更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興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对提升诗词鉴赏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一文时,该篇辞赋运用了大量华丽地词藻,很适合学生学习和引用,非常值得学生深入研究,提升自身的传统知识储备和鉴赏古文的能力。同时,如果将其经典部分引用在作文中,可以为作文增添光彩。
(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文章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与投影,古诗词也不例外。传统文化利用不同文学体裁向学生展示了不同时代的背景特征、文化思想或发生的事件。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文章讲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故事。郑国被秦、晋两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出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做使者想要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详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烛之武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阐述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最后终于说服了秦伯。最后,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了解到古代的知识,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来进行补充。通过这些文章、诗词佳作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加深认同感,使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学习这些经典的佳作,也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逐步产生兴趣,领会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智慧,使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通过古文加深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审美不断提升。
二、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作用
(一)保护传统文化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推陈出新是发展的准则。尤其是当互联网深入家家户户之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交流方法。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课堂扎实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学生不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知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寓意,从而使每一位高中生在以后的时间内都能自觉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保护作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让学生用心仔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洗礼,沉淀下来的精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使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学会感恩,懂得奉献的精神。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一)过度依赖工具书
高中语文教材主要通过古文和诗词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古文年代久远,通假字和生僻字多有存在,其含义也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相差甚远。当遇到这些不能理解的词语时,一般情况下,学生第一反应是借助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古文。但是,工具书只能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辅助工具。学生一旦完全依赖工具书,会产生只理解表面含义无法理解深层含义的现象。当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古文教学中会让学生机械的默写古文的含义,这也导致学生无法脱离工具书。这样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忽视情感培养
古文和诗词中蕴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此忽视,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情感教学中。长期如此,会让学生只注重背诵而忽视思想上的提升,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升华,也无法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如果教师因为过于着重教学目标而忽视对传统文化情感的深入解读,学生也不会从心底对其重视,长时间的埋头学习只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表面徘徊,无法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火花。 四、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实际情况,为本班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要想将教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利用古诗词、古文等教材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立德树人。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词时,语文教师的教案要将苏轼豪放的词风、恢弘开阔的意境与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壮志未酬的苦闷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这样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起来。第一,教师要对题目的含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念奴娇”这个词牌名的来历以及上、下阕的写法有所了解。再通过讲述“赤壁怀古”这个标题的意义,结合古代历史。在无形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宋词”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到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文学高峰,主要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作为承上启下的文学中流砥柱,至今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为学生带来文学审美和享受。因此,巧妙地利用古詩词可以帮助教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古人身上体会到文学的博大精深,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升文化素养。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到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创设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刺客列传》时,学生对于当时事件发生的背景比较陌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书籍找到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与预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刺客列传》,让学生深入了解荆轲刺秦的背景。其次,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探讨该篇古文中司马迁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荆轲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最后,通过总结古文主旨,向学生传达立德树人的精神。史书典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做出贡献。
(三)通过自主学习领悟传统文化
学生除了通过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外,还可以运用自学能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学经典古籍。除教材外,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自己学习得到。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典古籍列出表单推荐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查阅过程中提高自身语文核心素养。例如,《老子》《史记》《春秋》等,虽然在阅读的开始阶段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只要肯花心思,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一定会有所收获。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懂的知识点汇集整理出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简单指导,方便学生理解。自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传统文化知识,还能不断精进自身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古籍,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体现,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法,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力量,让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之时,可以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与道德品质。传统文化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还能培养学生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虞保祥.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05-106.
[2]陈月红.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4):66-67.
[3]田应成.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3):39-41.
[4]傅增强.多措并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9(10):120.
[5]李西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途径探索[J].赤子,2017(32):249.
作者简介:
高雪,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研究;教学策略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对提高其他学科成绩或素质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这一门科目,是具有传承性的,是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在新课改的背景环境下,高中语文教育需要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既丰富又独特的魅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各种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特别是自身不擅长或不了解的领域,因此,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吸引力非常大。这对教师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提,有利于学生接收更多的传统文化。
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传统文化是古代无数优秀的诗人、词人等流传下来的知识结晶,形式与内容都丰富多样,不少都是语言、立意俱佳的创作。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由于语文的知识面涉及面较广泛,古诗词、文言文等都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学生长期学习、积累这些古代经典文化作品,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还能形成自身的文学审美。而不拘泥于一格的形式更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興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对提升诗词鉴赏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一文时,该篇辞赋运用了大量华丽地词藻,很适合学生学习和引用,非常值得学生深入研究,提升自身的传统知识储备和鉴赏古文的能力。同时,如果将其经典部分引用在作文中,可以为作文增添光彩。
(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文章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与投影,古诗词也不例外。传统文化利用不同文学体裁向学生展示了不同时代的背景特征、文化思想或发生的事件。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文章讲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故事。郑国被秦、晋两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出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做使者想要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详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烛之武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阐述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最后终于说服了秦伯。最后,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了解到古代的知识,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来进行补充。通过这些文章、诗词佳作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加深认同感,使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学习这些经典的佳作,也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逐步产生兴趣,领会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智慧,使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通过古文加深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审美不断提升。
二、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作用
(一)保护传统文化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推陈出新是发展的准则。尤其是当互联网深入家家户户之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交流方法。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课堂扎实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学生不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知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寓意,从而使每一位高中生在以后的时间内都能自觉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保护作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让学生用心仔细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洗礼,沉淀下来的精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使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学会感恩,懂得奉献的精神。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一)过度依赖工具书
高中语文教材主要通过古文和诗词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古文年代久远,通假字和生僻字多有存在,其含义也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相差甚远。当遇到这些不能理解的词语时,一般情况下,学生第一反应是借助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古文。但是,工具书只能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辅助工具。学生一旦完全依赖工具书,会产生只理解表面含义无法理解深层含义的现象。当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古文教学中会让学生机械的默写古文的含义,这也导致学生无法脱离工具书。这样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忽视情感培养
古文和诗词中蕴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此忽视,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情感教学中。长期如此,会让学生只注重背诵而忽视思想上的提升,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升华,也无法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如果教师因为过于着重教学目标而忽视对传统文化情感的深入解读,学生也不会从心底对其重视,长时间的埋头学习只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表面徘徊,无法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火花。 四、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实际情况,为本班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要想将教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利用古诗词、古文等教材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立德树人。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词时,语文教师的教案要将苏轼豪放的词风、恢弘开阔的意境与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壮志未酬的苦闷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这样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起来。第一,教师要对题目的含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念奴娇”这个词牌名的来历以及上、下阕的写法有所了解。再通过讲述“赤壁怀古”这个标题的意义,结合古代历史。在无形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宋词”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到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文学高峰,主要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宋词作为承上启下的文学中流砥柱,至今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为学生带来文学审美和享受。因此,巧妙地利用古詩词可以帮助教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古人身上体会到文学的博大精深,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升文化素养。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到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创设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刺客列传》时,学生对于当时事件发生的背景比较陌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书籍找到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与预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刺客列传》,让学生深入了解荆轲刺秦的背景。其次,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探讨该篇古文中司马迁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荆轲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最后,通过总结古文主旨,向学生传达立德树人的精神。史书典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做出贡献。
(三)通过自主学习领悟传统文化
学生除了通过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外,还可以运用自学能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学经典古籍。除教材外,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自己学习得到。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典古籍列出表单推荐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查阅过程中提高自身语文核心素养。例如,《老子》《史记》《春秋》等,虽然在阅读的开始阶段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只要肯花心思,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一定会有所收获。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懂的知识点汇集整理出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简单指导,方便学生理解。自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传统文化知识,还能不断精进自身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古籍,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体现,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法,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力量,让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之时,可以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与道德品质。传统文化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还能培养学生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虞保祥.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05-106.
[2]陈月红.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4):66-67.
[3]田应成.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3):39-41.
[4]傅增强.多措并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9(10):120.
[5]李西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途径探索[J].赤子,2017(32):249.
作者简介:
高雪,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