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仅仅是“厚古”,更重要的是“鉴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习近平深入思考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比较详细地回答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问题,这种新探索建立在他从广阔的时空视角和现代化视野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可以从传统和文化两个不同层面来解读,传统指的是在历史的演变中人类创造的,而且经过了历史和人民考验的一个整体。传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活力,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文化按照我们普遍的理解即是分为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学界对于文化許多人都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广义上来说的文化包括很多内容,包括意识、艺术等等。
我国传统文化从古代一直传承到现在,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它的形成有赖于我国古代独特的政治、经济等环境,对于研究古代人民的生活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现代人的精神也有重要的作用。840年以前都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可惜的是鸦片战争阻断了这一过程,自此我国进入近现代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指中原地区人民所创造的文化,还包括在我国境内的所有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精神的体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必要的。首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同建设社会主义。因为我国公民对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上升到国家层面,激发人民维护国家的荣誉,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一些道德观念、价值观。比如说《三字经》中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教育的,还有孟子所说的舍身取义的价值观等等。都在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以及行为。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有规范指导作用。古代文学中就记载了不少商人进行商业活动的事例,他们身上体现的从商之道,对我们现代人发展市场经济有不少启示。远的不说,就说离我们年代较近的清代著名的徽商、晋商,从他们身上体现的仁义、守信用等良好的品质都值得现代商人学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可以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计划经济相比,有着很明显的优势,但是不可避免地也有很多的缺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仁”“义”“礼”“信”等能够帮助建立市场秩序。
第四,对于个人来说,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的学识,培养健全人格,陶冶情操。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留给后世一种民族精神,而且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医学的著作,例如《本草纲目》,对于后世医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后世学医的人可以读它丰富自己的知识。关于水利、天文的著作也有很多,这些也都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被很好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还留下了许多的诸如唐诗、宋词之类的丰富的文学,这些对于个人情操的培养也大有益处。现代人虽然有着高度的物质文明,但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却是相当的匮乏,那么怎样让现代人精神方面不再那么虚无,我想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其中有着普世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于中国人民即便对于世界人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要正确看待,其实在我国有部分人对传统文化持有相当不同的态度,有些人不屑一顾,甚至盲目地认为传统文化都是不好的,而外国文化都是好的,还有一些人是固执地坚持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一味地去传承,这样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正确对待。
三、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实现途径
(一)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1、传统孝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
传统孝文化对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外在身体的健康,当下的年轻人,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灯红酒绿,夜不归宿的现象很普遍,更有甚者打架、吸毒,肆意地损伤自己的身体。再比如现在愈演愈烈的“整容现象”,诚然爱美之心,无可厚非,但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外在的形象,整容成瘾,完全忽视了内在品质的提升。传统孝文化提倡人们珍惜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努力保持自身的健康,只有这样才可以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传统孝文化对人格品质的提升也有积极影响。孔子认为,能侍奉双亲的人,能够拥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近年来,与大学生有关的刑事案件有增无减,像近期的“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这让人们对所谓的高素质人才有了新的思考,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盲目地追求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人格品质的培养,终食恶果,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
2、传统孝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传统孝文化的基本要求是赡养父母,让老人有安定的晚年生活。在当代社会,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如何能保证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人人赡养好自己父母的同时,按照“推己及人”的传统孝文化理念,孝能够从家庭内部扩大到周围社会,从孝敬自己的二老,推广到尊敬所有的老人,这样可以形成孝文化的良好氛围,建设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们总是关注经济的现代化而忽略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当精神文明的发展明显落后时,社会就会思潮涌动,动荡不安。所以完成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而传统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都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二)“以和为贵”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更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共同发展,其本意是消除竞争观念,减少战争与对抗。“以和为贵”思想中最重要的原则即为存异求和,这种求和并不是没有原则、随意的求和,而是将存异为基本前提进行的求和活动,就此减少对抗与争斗,以和为贵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减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在生存中不断发展进步。“以和为贵”思想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其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中一点为形成和谐正确认识观。
(三)“以人为本”思想当代文化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人为本”思想的意义越来越丰富,如今以人为本是要改变传统物质牵引人类的局面,逐渐转变成人类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高效合理地支配物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以人为本”思想具有自身的定义,其更注重的是人为主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与自然产生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只关注个人,而是要将自然中的全人类为活动的主体。恩格斯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主要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以人类的物质价值需要为目标进行生产活动,但是这一过程当中要注重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要和谐共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中一点为人本主义正确认识观在“以人为本”思想当中得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人与人实践活动的和谐性以及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性。要求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以个人为原则,要将人类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用相爱的原则和谐发展,而且保持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仁爱之心,形成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体系不断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形式,但是如果是畸形、割裂样式的传承模式,只会逐渐将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不断消费、消磨,让文化走向衰败。真正正确的文化传承方式是从文化体系内部的内涵出发,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多元化传承方式,由内而外,整体性、全方位地传承。
参考文献:
[1]孔宪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5,01:76-83.
[2]何萍.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文化学刊,2015,05:27-28.
[3]刘倉.习近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5,01:78-86.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可以从传统和文化两个不同层面来解读,传统指的是在历史的演变中人类创造的,而且经过了历史和人民考验的一个整体。传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活力,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文化按照我们普遍的理解即是分为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学界对于文化許多人都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广义上来说的文化包括很多内容,包括意识、艺术等等。
我国传统文化从古代一直传承到现在,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它的形成有赖于我国古代独特的政治、经济等环境,对于研究古代人民的生活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现代人的精神也有重要的作用。840年以前都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可惜的是鸦片战争阻断了这一过程,自此我国进入近现代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指中原地区人民所创造的文化,还包括在我国境内的所有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精神的体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必要的。首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同建设社会主义。因为我国公民对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上升到国家层面,激发人民维护国家的荣誉,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一些道德观念、价值观。比如说《三字经》中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教育的,还有孟子所说的舍身取义的价值观等等。都在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以及行为。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有规范指导作用。古代文学中就记载了不少商人进行商业活动的事例,他们身上体现的从商之道,对我们现代人发展市场经济有不少启示。远的不说,就说离我们年代较近的清代著名的徽商、晋商,从他们身上体现的仁义、守信用等良好的品质都值得现代商人学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可以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计划经济相比,有着很明显的优势,但是不可避免地也有很多的缺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仁”“义”“礼”“信”等能够帮助建立市场秩序。
第四,对于个人来说,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的学识,培养健全人格,陶冶情操。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留给后世一种民族精神,而且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医学的著作,例如《本草纲目》,对于后世医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后世学医的人可以读它丰富自己的知识。关于水利、天文的著作也有很多,这些也都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被很好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还留下了许多的诸如唐诗、宋词之类的丰富的文学,这些对于个人情操的培养也大有益处。现代人虽然有着高度的物质文明,但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却是相当的匮乏,那么怎样让现代人精神方面不再那么虚无,我想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其中有着普世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于中国人民即便对于世界人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要正确看待,其实在我国有部分人对传统文化持有相当不同的态度,有些人不屑一顾,甚至盲目地认为传统文化都是不好的,而外国文化都是好的,还有一些人是固执地坚持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一味地去传承,这样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正确对待。
三、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实现途径
(一)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1、传统孝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
传统孝文化对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外在身体的健康,当下的年轻人,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灯红酒绿,夜不归宿的现象很普遍,更有甚者打架、吸毒,肆意地损伤自己的身体。再比如现在愈演愈烈的“整容现象”,诚然爱美之心,无可厚非,但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外在的形象,整容成瘾,完全忽视了内在品质的提升。传统孝文化提倡人们珍惜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努力保持自身的健康,只有这样才可以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传统孝文化对人格品质的提升也有积极影响。孔子认为,能侍奉双亲的人,能够拥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近年来,与大学生有关的刑事案件有增无减,像近期的“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这让人们对所谓的高素质人才有了新的思考,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盲目地追求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人格品质的培养,终食恶果,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
2、传统孝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传统孝文化的基本要求是赡养父母,让老人有安定的晚年生活。在当代社会,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如何能保证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人人赡养好自己父母的同时,按照“推己及人”的传统孝文化理念,孝能够从家庭内部扩大到周围社会,从孝敬自己的二老,推广到尊敬所有的老人,这样可以形成孝文化的良好氛围,建设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们总是关注经济的现代化而忽略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当精神文明的发展明显落后时,社会就会思潮涌动,动荡不安。所以完成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而传统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都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二)“以和为贵”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更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共同发展,其本意是消除竞争观念,减少战争与对抗。“以和为贵”思想中最重要的原则即为存异求和,这种求和并不是没有原则、随意的求和,而是将存异为基本前提进行的求和活动,就此减少对抗与争斗,以和为贵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减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在生存中不断发展进步。“以和为贵”思想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其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中一点为形成和谐正确认识观。
(三)“以人为本”思想当代文化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人为本”思想的意义越来越丰富,如今以人为本是要改变传统物质牵引人类的局面,逐渐转变成人类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高效合理地支配物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以人为本”思想具有自身的定义,其更注重的是人为主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与自然产生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只关注个人,而是要将自然中的全人类为活动的主体。恩格斯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主要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以人类的物质价值需要为目标进行生产活动,但是这一过程当中要注重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要和谐共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中一点为人本主义正确认识观在“以人为本”思想当中得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人与人实践活动的和谐性以及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性。要求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以个人为原则,要将人类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用相爱的原则和谐发展,而且保持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仁爱之心,形成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体系不断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形式,但是如果是畸形、割裂样式的传承模式,只会逐渐将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不断消费、消磨,让文化走向衰败。真正正确的文化传承方式是从文化体系内部的内涵出发,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多元化传承方式,由内而外,整体性、全方位地传承。
参考文献:
[1]孔宪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5,01:76-83.
[2]何萍.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文化学刊,2015,05:27-28.
[3]刘倉.习近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5,01: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