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描写了当时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社会状态,涵盖了生与死、爱与恨、清醒与梦境、过去与未来、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等主题。歌德在《浮士德》中提出“两种精神”,即欲分离的互相撕扯的“灵”与“肉”。本文从歌德的“两种精神”中得到启发,辩证看待灵与肉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野草》中多次出现的“魂灵”与“人间”在多个主题下蕴含的不同意义,探讨二者共生共存的状态,思考鲁迅如何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有“魂灵”的“人间”。
关键词:野草;灵肉共存;魂灵人间
关于“灵”与“肉”的关系,一直以来很多作家都在其文学作品中有所探讨。德国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歌德,在其《浮士德》第一部《城门前》中写道,“哦,你只懂得一种冲动,永不会把另一种认清!在我的心中啊,盘据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1]。这里的灵肉关系是明显有分离倾向的,人的肉体希望在尘世间沉沦,而人的灵魂却要奋力上升至崇高境界,它们属于上下两极,永远处在相互撕扯、挣扎的状态。这种灵肉的撕扯,带给人无穷的痛苦与绝望。
鲁迅在《野草》中多次提到了“魂灵”与“人间”,这体现鲁迅对于“生”和“死”的思考。之所以讲了那么多生死,与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生死场景离每一个人都很接近,人们因此受到的精神震撼与压迫非今日的我们所能想象。鲁迅在《野草》的最后一篇《一觉》中说:“每听得机件搏击空气的声音,我常觉到一种轻微的紧张,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2]。这种生死的强烈感知,让鲁迅生出了魂灵人间的想象,在他看来,人间是有魂灵的,有魂灵的才是人间。
这种灵肉共存的观念是在歌德“两种精神”上的进一步升华,鲁迅笔下的灵与肉虽是分离的状态,但它们能在同一个体上同时呈现,能和谐共处,并且,在更多情况下它们二者是处于相互对话的模式。人的魂灵不仅能上升至崇高境界,还能徘徊于人间与本我和非我进行对话,它可能出现在作者的梦里,可能出现在大英雄与小人物的悲剧故事中,可能出现在由青年肉体书写出来的激愤文稿之间。
写在《野草》之前,鲁迅已有关于“魂灵”的思考。这里结合鲁迅在创作野草前后的著译作品情况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来谈。根据《野草》各篇目的写作时间整理出以下表格:
鲁迅在写《祝福》时,借祥林嫂之口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往后鲁迅似乎在用《野草》来探讨有关魂灵的问题,而鲁迅谈魂灵自然不局限于魂灵二字,他还要由此生发对人间的思考。
对于“魂灵”的解释,鲁迅赋予其多个不同的内涵。它首先是单纯属于已故者的,与人间相隔。魂灵只能在黑暗荒寒地狱里低微地叫唤,倏忽间记起人世,默想至不知几多年,遂同时向着人间发一声反狱的绝叫(《失掉的好地狱》)。其次,它是属于卑微的不幸者的,与人间相对。当一切委屈、带累、苦痛都无言时,魂灵透过躯体向无边的旷野发出非人间的呼告,并让颓败的肉体颤动出惊人的力量(《颓败线的颤动》)。接着,它是属于精神界之战士的,与人间相融。如果那魂灵是孤独的,说明战士正清醒地忍受着那些他所要拯救的人反过来无情的摧残(《复仇(其二)》);如果那魂灵是决绝的,说明战士正一次又一次地举起了投枪,正中敌人心窝(《这样的战士》)。
除此,在表格中我们还看到,鲁迅在写作《野草》期间,翻译了两部日本作家厨川白村的作品。比较发现,鲁迅《野草》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厨川白村作品的影响。厨川白村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其“性苦闷”、“梦”的解析等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生命力”的冲突及“广义的象征主义”文学观念,而鲁迅在具体文本中也大量运用“梦”的文艺写作方法,赋予奇特的梦境独特的象征意义,使得《野草》具有了丰富的阐释空间。在“走出象牙塔”的充满想象的象征空间里,魂灵与人间的辩证意义就更显自然和谐了。作者在谈论魂灵与人间的问题时更能从多个角度入手,无需受到绝对现实的限制,可以尽可能地由着内心想法来进行创作,并将个人经验与超然想象融为一体,使得“魂灵”与“人间”的遐思既合理又悠远。
通过“灵”与“肉”辩证统一的共存,我们在鲁迅《野草》中看到一个人与魂相对话的人间。个体的肉和灵能分离,自我的灵与非我的灵能相遇。当一切审美的浪漫,如名园、奇花、红颜的静女都无法拯救人们荒芜惨淡的内心时,真正能刺痛社会毒瘤,揭示黑暗现实的魂灵才是证明人间尚存的证据。虚无缥缈的安慰都只是徒劳,人的肉体也早已荒废,唯有不灭的精神和顽强的灵魂方能永恒地散发光热,指引人们向希望的方向前进,让肉体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让人间有温热可言。是流血的隐痛的魂灵,使人觉得自己在人间活着。此时的魂灵和人间是共存的,他们彼此之间不能割裂,人间不仅是属于活着的人的,还是属于千千万万已故者和为亡者的魂灵的,是这些魂灵告诉在世的人,希望还在,人间尚存。
真真假假,如何辨别?是是非非,如何判定?站在灵端,亦或痴于肉境,终将归于虚无。二者的撕扯、共存,刺激渺小又矛盾的个体,在被非人间的苦痛扼杀了过时的欢愉之后,顽强地点燃寄予未来的火苗;在日漸老去且颓败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之时,宣告那永恒的精神将在不灭的魂灵之中涌动。
参考文献
[1] (德)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著.浮士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第43页
[2] 鲁迅:《鲁迅全集》,同心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第301页
关键词:野草;灵肉共存;魂灵人间
关于“灵”与“肉”的关系,一直以来很多作家都在其文学作品中有所探讨。德国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歌德,在其《浮士德》第一部《城门前》中写道,“哦,你只懂得一种冲动,永不会把另一种认清!在我的心中啊,盘据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1]。这里的灵肉关系是明显有分离倾向的,人的肉体希望在尘世间沉沦,而人的灵魂却要奋力上升至崇高境界,它们属于上下两极,永远处在相互撕扯、挣扎的状态。这种灵肉的撕扯,带给人无穷的痛苦与绝望。
鲁迅在《野草》中多次提到了“魂灵”与“人间”,这体现鲁迅对于“生”和“死”的思考。之所以讲了那么多生死,与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生死场景离每一个人都很接近,人们因此受到的精神震撼与压迫非今日的我们所能想象。鲁迅在《野草》的最后一篇《一觉》中说:“每听得机件搏击空气的声音,我常觉到一种轻微的紧张,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2]。这种生死的强烈感知,让鲁迅生出了魂灵人间的想象,在他看来,人间是有魂灵的,有魂灵的才是人间。
这种灵肉共存的观念是在歌德“两种精神”上的进一步升华,鲁迅笔下的灵与肉虽是分离的状态,但它们能在同一个体上同时呈现,能和谐共处,并且,在更多情况下它们二者是处于相互对话的模式。人的魂灵不仅能上升至崇高境界,还能徘徊于人间与本我和非我进行对话,它可能出现在作者的梦里,可能出现在大英雄与小人物的悲剧故事中,可能出现在由青年肉体书写出来的激愤文稿之间。
写在《野草》之前,鲁迅已有关于“魂灵”的思考。这里结合鲁迅在创作野草前后的著译作品情况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来谈。根据《野草》各篇目的写作时间整理出以下表格:
鲁迅在写《祝福》时,借祥林嫂之口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往后鲁迅似乎在用《野草》来探讨有关魂灵的问题,而鲁迅谈魂灵自然不局限于魂灵二字,他还要由此生发对人间的思考。
对于“魂灵”的解释,鲁迅赋予其多个不同的内涵。它首先是单纯属于已故者的,与人间相隔。魂灵只能在黑暗荒寒地狱里低微地叫唤,倏忽间记起人世,默想至不知几多年,遂同时向着人间发一声反狱的绝叫(《失掉的好地狱》)。其次,它是属于卑微的不幸者的,与人间相对。当一切委屈、带累、苦痛都无言时,魂灵透过躯体向无边的旷野发出非人间的呼告,并让颓败的肉体颤动出惊人的力量(《颓败线的颤动》)。接着,它是属于精神界之战士的,与人间相融。如果那魂灵是孤独的,说明战士正清醒地忍受着那些他所要拯救的人反过来无情的摧残(《复仇(其二)》);如果那魂灵是决绝的,说明战士正一次又一次地举起了投枪,正中敌人心窝(《这样的战士》)。
除此,在表格中我们还看到,鲁迅在写作《野草》期间,翻译了两部日本作家厨川白村的作品。比较发现,鲁迅《野草》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厨川白村作品的影响。厨川白村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其“性苦闷”、“梦”的解析等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生命力”的冲突及“广义的象征主义”文学观念,而鲁迅在具体文本中也大量运用“梦”的文艺写作方法,赋予奇特的梦境独特的象征意义,使得《野草》具有了丰富的阐释空间。在“走出象牙塔”的充满想象的象征空间里,魂灵与人间的辩证意义就更显自然和谐了。作者在谈论魂灵与人间的问题时更能从多个角度入手,无需受到绝对现实的限制,可以尽可能地由着内心想法来进行创作,并将个人经验与超然想象融为一体,使得“魂灵”与“人间”的遐思既合理又悠远。
通过“灵”与“肉”辩证统一的共存,我们在鲁迅《野草》中看到一个人与魂相对话的人间。个体的肉和灵能分离,自我的灵与非我的灵能相遇。当一切审美的浪漫,如名园、奇花、红颜的静女都无法拯救人们荒芜惨淡的内心时,真正能刺痛社会毒瘤,揭示黑暗现实的魂灵才是证明人间尚存的证据。虚无缥缈的安慰都只是徒劳,人的肉体也早已荒废,唯有不灭的精神和顽强的灵魂方能永恒地散发光热,指引人们向希望的方向前进,让肉体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让人间有温热可言。是流血的隐痛的魂灵,使人觉得自己在人间活着。此时的魂灵和人间是共存的,他们彼此之间不能割裂,人间不仅是属于活着的人的,还是属于千千万万已故者和为亡者的魂灵的,是这些魂灵告诉在世的人,希望还在,人间尚存。
真真假假,如何辨别?是是非非,如何判定?站在灵端,亦或痴于肉境,终将归于虚无。二者的撕扯、共存,刺激渺小又矛盾的个体,在被非人间的苦痛扼杀了过时的欢愉之后,顽强地点燃寄予未来的火苗;在日漸老去且颓败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之时,宣告那永恒的精神将在不灭的魂灵之中涌动。
参考文献
[1] (德)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著.浮士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第43页
[2] 鲁迅:《鲁迅全集》,同心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第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