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195
資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9年3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51.2岁;DM病程平均7.2年;伴DPN 1~12年,平均4.2年。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0.5~75岁,平均56.2岁;DM病程平均5.8年;伴DPN 0.8~10年,平均6.5年。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符合199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皮温降低,麻木疼痛,肢端感觉异常,或障碍,肌力减弱,或肌萎缩无力,或行走不稳或肢体活动受限,以下肢为重,夜间为重,神经系统检查;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膝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他原因导致地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方法: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血糖6.2~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0.5mmol/L。治疗组在应用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补阳还五二藤汤(黄芪40g,当归尾10g,鸡血藤30g,夜交藤3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5g,生地12g,葛根15g)。上肢重者加桂枝、桑枝;下肢重者加川怀牛膝;气虚明显者加人参3g另炖;阳虚加仙灵脾、仙茅、杜仲;阴虚加石斛、麦冬;胸闷者加丹参30g;头晕、耳鸣者加天麻等。服用方法:每日1剂,1剂2次煎,分早、晚口服。对照组单用甲钴铵片0.5mg日3次口服治疗,4周为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自觉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秒。②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有所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秒。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无改善。
结 果
4周为1疗程,治疗组50例,临床治愈34例,治愈率68%;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临床治愈18例,治愈率36%;好转24例,无效8例(16%),总有效率84%。1疗程后可以看出,从每周各时段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体疗效见表1。
例:患者,女,55岁。2006年8月就诊,糖尿病15年,平素血糖控制不理想,常波动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9%左右,血压150~140/90mmHg,血脂高于正常。双上肢麻木痛,双下肢麻木凉感,无力1年余,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15天,效果欠佳,前来求中药治疗。刻诊:观舌脉、舌质紫暗脉细涩,嘱饮食控制,运动配合。药物用达美康、格华止治疗,将血糖控制在6.2~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9mmol/L,西药继续给予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中医辨证。气虚血瘀、络脉受阻,用补阳还五二藤汤治疗(黄芪40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5g,鸡血藤30g,夜交滕30g,生地10g,葛根10g,川怀牛滕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2煎,分早晚分服。症状消失,临床治愈,嘱停中药,继续给予甲钴胺治疗,2个月后随诊,未复发。
讨 论
近几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代谢异常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临床验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好,西药用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参与体内核酸蛋白质,磷脂的生物合成,使髓鞘形成和突触再生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提高传导速度。
資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9年3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51.2岁;DM病程平均7.2年;伴DPN 1~12年,平均4.2年。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0.5~75岁,平均56.2岁;DM病程平均5.8年;伴DPN 0.8~10年,平均6.5年。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符合199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皮温降低,麻木疼痛,肢端感觉异常,或障碍,肌力减弱,或肌萎缩无力,或行走不稳或肢体活动受限,以下肢为重,夜间为重,神经系统检查;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膝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排除其他原因导致地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方法: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血糖6.2~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0.5mmol/L。治疗组在应用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补阳还五二藤汤(黄芪40g,当归尾10g,鸡血藤30g,夜交藤3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5g,生地12g,葛根15g)。上肢重者加桂枝、桑枝;下肢重者加川怀牛膝;气虚明显者加人参3g另炖;阳虚加仙灵脾、仙茅、杜仲;阴虚加石斛、麦冬;胸闷者加丹参30g;头晕、耳鸣者加天麻等。服用方法:每日1剂,1剂2次煎,分早、晚口服。对照组单用甲钴铵片0.5mg日3次口服治疗,4周为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自觉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秒。②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有所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秒。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无改善。
结 果
4周为1疗程,治疗组50例,临床治愈34例,治愈率68%;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临床治愈18例,治愈率36%;好转24例,无效8例(16%),总有效率84%。1疗程后可以看出,从每周各时段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体疗效见表1。
例:患者,女,55岁。2006年8月就诊,糖尿病15年,平素血糖控制不理想,常波动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9%左右,血压150~140/90mmHg,血脂高于正常。双上肢麻木痛,双下肢麻木凉感,无力1年余,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15天,效果欠佳,前来求中药治疗。刻诊:观舌脉、舌质紫暗脉细涩,嘱饮食控制,运动配合。药物用达美康、格华止治疗,将血糖控制在6.2~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9mmol/L,西药继续给予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中医辨证。气虚血瘀、络脉受阻,用补阳还五二藤汤治疗(黄芪40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5g,鸡血藤30g,夜交滕30g,生地10g,葛根10g,川怀牛滕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2煎,分早晚分服。症状消失,临床治愈,嘱停中药,继续给予甲钴胺治疗,2个月后随诊,未复发。
讨 论
近几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代谢异常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临床验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好,西药用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参与体内核酸蛋白质,磷脂的生物合成,使髓鞘形成和突触再生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提高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