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对象时形成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敬畏伦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敬重、遵循与认识,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与人生命攸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规范警示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之本,对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贤哲大多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称之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之为君子、圣贤。
   安顿精神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朱熹在对《中庸》进行诠释时,特别强调对“道”和“天理”的“敬畏”:“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正是“君子之心”难得的“常存敬畏”、正是人类明智的“狂性自歇”,才使得敬畏伦理的智慧之光能够普照大地,人类也才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因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的家园。
   和谐社会的建构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编辑/坦然
其他文献
有个农夫牵着一头驴子,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但没有成功,过了好长时间,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嚎叫着。农夫就放弃了要救驴子上来的想法。他听到驴子绝望的叫声,于心不忍,就请来左邻右舍帮忙,将井中的驴子埋了,这样就可以早一点结束它的痛苦。  大家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叫得很凄惨。但过了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了下来。到后来,驴子叫了一声,大伙都
期刊
春季养肝但不宜补肝  肝为刚脏,肝体宜柔,肝用宜疏。因此,肝是不能随便补的,补多了会伤肝火。这点在春季要特别注意,因为春天肝气已经很旺了,假如补肝会适得其反,所以很多人在春天会血压升高,眼睛发红或者容易头晕,或者容易上火,这些都是肝气太旺的症状。所以我们不需要补肝,那应该怎么办,顺应这个症状来理肝。  那么,如何理肝呢?顾名思义,理肝就是不要让肝气淤积在体内。首先,春天心情一定要非常愉快的,在一年
期刊
走进康百万庄园寨上主宅区,第一个院内大厅正上方,悬挂着一块木制“留余”匾。匾的造型别具一格,既像一面空中飘扬的旗帜,又像案上展开的书卷。该匾使用不同字体,主题突出,书写流畅,呈现出高品位的艺术风格。匾文内容取自南宋进士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留铭》,以及明万历进士高景逸、明万历举人夏峰之名言,共174字。其中心意思是:凡事留有余地,忌尽忌满,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不偏不倚,不事张扬,通篇体现出儒家学
期刊
春满大地,正是一年山好水好风景好的时节,花木繁茂春草萋萋,江南江北数不尽的好风光,都展现在人们眼前。  从古至今,不论民间或是文人雅士,都不会辜负这样的好春光,于是才有了那样丰富盎然的踏春故事,以及那些历尽岁月仍然余香婉婉的踏春诗词。  古人踏春的形式多种多样,观赏名山大川,游览古迹风光,结伴野炊,采摘百草,骑马狩猎,草地放风筝,细数不尽。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如果我们只懂得埋头于繁杂事
期刊
人参是人们熟悉的上等补药。它禀气中和,性味甘平,有补气益血、滋阴生津的功效,为治虚症之要药。人参虽属贵重药物,但对于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当然不在话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红楼梦》中曾多处提及人参。在书中第三回讲到林黛玉吃过人参养荣丸,第二十八回中林黛玉吃过天王补心丹,都以人参为主要药物;在第十回中提到张太医为秦可卿开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中也用了人参。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期刊
自秦始皇以后的历朝历代,一旦确立太子,他们的书斋里便有了《吕氏春秋》。不仅如此,从有关记录来看,自秦王朝到清代八十三朝做过帝王的人,大凡读过《吕氏春秋》,都从中借鉴到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教训。  然而,自《吕氏春秋》成书至今,历朝历代,皇家都将其列为禁书,百姓与官员乃至重臣视为禁书;而太子皇帝却必须看,天天翻。所谓御人者必窥,御于人者不得窥,帝王者心术可见一斑。本刊特邀专家解析吕氏谋国之道……  编者
期刊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孝顺父母,尊敬亲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建立文化强国,首先要建立真正有文化的家庭,拥有和美敦厚的家,修养每个人的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心首在孝道,孝亲让我们敦厚、知本、感恩,孝让我们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作为人何为正确?我想首当其冲就是是否孝养双亲?是否孝敬双亲?有人说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无法孝敬,
期刊
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故事或典故等。有些老规矩,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行为,约束了权力的泛滥,有的甚至管住了贵族的嘴、皇帝的手,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  官员不入酒肆  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却不敢进酒店吃喝。因为宋朝有一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官员一旦在酒店杯觥交错,不管公款私款,马上就会遭到御史的弹劾,
期刊
周厉王时,西戎猖獗,宗周岌岌可危,但动荡的王室对于作乱的戎狄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清剿,如果不是其西邻那个边缘华夏部族担任了抗戎的主力,甚至付出了其一个支族被灭的代价,那么宗周倾覆的时间可能发生得更早。  周人历来惯于借秦人与戎狄间的仇怨将其当作屏藩王畿的血肉城墙,但这个临近宗周,不断为宗周立下赫赫战功的嬴姓部族却一直没有得到周人的分封,直到周宣王即位,才第一次封秦人首领秦仲为大夫,不过仍不是诸侯。
期刊
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以文化复兴为前提。换言之,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基本价值为代价。诸子百家,各有各的理念。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轴的价值理念,主要在“六经”。“六经”中蕴涵的理念,是中国人立国做人的基本依据。  我近年一直在研究“敬”这个价值理念。“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更是人的自性庄严。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光说有道教,有佛教,还不够。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是它有信仰层面。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