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时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特性,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中找到自我.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对如何搭建个性化发展桥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个性化发展;展示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思维,也就说学生只有在自我个性发展的探索中才能学出与众不同的自己,也才能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发展的桥梁.
一、训练学生个性化发展思维
每一个小学生都成长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在创造力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也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学习差异,并尽可能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从而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思维的培养打下有利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会为学生提供一些供参考的实物,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围巾,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学生都会按照冬天的围巾和夏天的围巾来分类,将丝巾分成一类,将保暖的围巾分成一类,但是这样的分类难免太过于平凡,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分类中也不能得到更好地表现,于是我告诉学生重新找到分类的标准,并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找到更多的分类方法. 当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分类标准的局限,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异常的活跃,有的学生选择从长短的角度来进行围巾的分类,将围巾分成长、中、短三个类别;有的学生选择从用途的角度来进行围巾的分类,将围巾分成装饰和保暖两个类别;有的学生选择从使用人群的角度来进行围巾的分类,将围巾分成老年人、年轻人和小孩三个类别.
我发现一旦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打开,他们的个性化想法就会如泉水般奔涌而出,在这样一个不限制学生思维的课堂上,学生对“分类”的认识会更加地深入,对“分类”的标准也理解得更加透彻,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分类”的学习和探讨中,并从中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给予学生展示个性化自我的机会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认为小学生缺少扎实的数学功底,他们的见识和知识积累程度决定了他们无法在数学学习中展现出个性化的自我,甚至于有些教师会严格安排好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一旦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教师规定的范畴,就会受到严厉地制止. 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抢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就会非常厌恶学生抢答的习惯,经常会以表情和语言上的不满来让学生接收到自己负面的情绪,对于抢答学生出现的错误,也会以嘲讽和批评的态度来教训这些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默,他们的个性化表现欲望也会逐渐消失.
众所周知,算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计算某些算式的时候,下面总有一些学生喜欢抢答算式的答案,对于学生的抢答,我并不会给予一味的批评和指责,比如一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3.47 × 73 - 3.47 × 63 = ?有的学生立刻在下面抢答道“347”,对于学生得到的这个答案,一方面我夸赞他计算的速度真快,另一方面也鼓励他站到讲台上给学生讲讲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名学生在意识到自己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自我时,瞬间变得非常兴奋,他告诉我们只需要将73和63相减,然后再乘3.47即可,这名学生在台上讲解的时候,台下有的学生就发表了意见:“但是我用计算器算出的结果是34.7啊!”由此班级里陷入了激烈争论的局面,每一名学生都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台上学生的计算方法出现了错误,有的学生认为台上学生由于粗心出现了计算上的错误. 看到学生争论的场面,我并没有阻止,而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个性化的自己,最终让学生在不断地争论和探讨中找到问题的所在.
这种以展示个性化自我的探讨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
三、提倡个性化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出要建立个性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爱好和能力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去尊重每一名学生,减少强制性学习模式,采取弹性的、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力图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创新.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来建立个性化学习方式呢?首先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做到真正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间时间与学生亲切地交流,可以在教学休息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只有在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真实想法的同时才能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名学生. 很多教师自认为已经将全部都奉献给了学生,然而在学生看来教师的奉献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甚至于有些学生会感觉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尊重自己的想法,由此产生自尊心受挫的感觉,事实上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为了方便学生的计算,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用(长 × 宽 长 × 高 宽 × 高) × 2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但是总是会存在一些学生,他们由于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会采用长 × 宽 × 2 长 × 高 × 2 宽 × 高 × 2的计算方法,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做法,而不是强迫学生去接受和使用教师推荐的方法,当然如果学生能够想到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以鼓励和肯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到扎实的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个性化特征,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迸发出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个性化风采中活出自己的美丽.
【参考文献】
[1]郭继华,周红强.在数学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商[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01).
[2]王珏.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体验[J].新课程(小学版),2009(08).
[3]范丹红.个性化教学的人文意涵[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个性化发展;展示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思维,也就说学生只有在自我个性发展的探索中才能学出与众不同的自己,也才能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发展的桥梁.
一、训练学生个性化发展思维
每一个小学生都成长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在创造力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也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学习差异,并尽可能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从而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思维的培养打下有利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会为学生提供一些供参考的实物,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围巾,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学生都会按照冬天的围巾和夏天的围巾来分类,将丝巾分成一类,将保暖的围巾分成一类,但是这样的分类难免太过于平凡,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分类中也不能得到更好地表现,于是我告诉学生重新找到分类的标准,并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找到更多的分类方法. 当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分类标准的局限,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异常的活跃,有的学生选择从长短的角度来进行围巾的分类,将围巾分成长、中、短三个类别;有的学生选择从用途的角度来进行围巾的分类,将围巾分成装饰和保暖两个类别;有的学生选择从使用人群的角度来进行围巾的分类,将围巾分成老年人、年轻人和小孩三个类别.
我发现一旦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打开,他们的个性化想法就会如泉水般奔涌而出,在这样一个不限制学生思维的课堂上,学生对“分类”的认识会更加地深入,对“分类”的标准也理解得更加透彻,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分类”的学习和探讨中,并从中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给予学生展示个性化自我的机会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认为小学生缺少扎实的数学功底,他们的见识和知识积累程度决定了他们无法在数学学习中展现出个性化的自我,甚至于有些教师会严格安排好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一旦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教师规定的范畴,就会受到严厉地制止. 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抢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就会非常厌恶学生抢答的习惯,经常会以表情和语言上的不满来让学生接收到自己负面的情绪,对于抢答学生出现的错误,也会以嘲讽和批评的态度来教训这些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默,他们的个性化表现欲望也会逐渐消失.
众所周知,算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计算某些算式的时候,下面总有一些学生喜欢抢答算式的答案,对于学生的抢答,我并不会给予一味的批评和指责,比如一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3.47 × 73 - 3.47 × 63 = ?有的学生立刻在下面抢答道“347”,对于学生得到的这个答案,一方面我夸赞他计算的速度真快,另一方面也鼓励他站到讲台上给学生讲讲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名学生在意识到自己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自我时,瞬间变得非常兴奋,他告诉我们只需要将73和63相减,然后再乘3.47即可,这名学生在台上讲解的时候,台下有的学生就发表了意见:“但是我用计算器算出的结果是34.7啊!”由此班级里陷入了激烈争论的局面,每一名学生都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台上学生的计算方法出现了错误,有的学生认为台上学生由于粗心出现了计算上的错误. 看到学生争论的场面,我并没有阻止,而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个性化的自己,最终让学生在不断地争论和探讨中找到问题的所在.
这种以展示个性化自我的探讨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
三、提倡个性化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出要建立个性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爱好和能力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去尊重每一名学生,减少强制性学习模式,采取弹性的、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力图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创新.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来建立个性化学习方式呢?首先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做到真正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间时间与学生亲切地交流,可以在教学休息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只有在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真实想法的同时才能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名学生. 很多教师自认为已经将全部都奉献给了学生,然而在学生看来教师的奉献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甚至于有些学生会感觉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尊重自己的想法,由此产生自尊心受挫的感觉,事实上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为了方便学生的计算,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用(长 × 宽 长 × 高 宽 × 高) × 2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但是总是会存在一些学生,他们由于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会采用长 × 宽 × 2 长 × 高 × 2 宽 × 高 × 2的计算方法,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做法,而不是强迫学生去接受和使用教师推荐的方法,当然如果学生能够想到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以鼓励和肯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到扎实的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个性化特征,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迸发出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个性化风采中活出自己的美丽.
【参考文献】
[1]郭继华,周红强.在数学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商[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01).
[2]王珏.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体验[J].新课程(小学版),2009(08).
[3]范丹红.个性化教学的人文意涵[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